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大陆评述
关键字  范围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对“国际移民、华侨、华人、华裔、归侨、侨眷”的界定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对“国际移民、华侨、华人、华裔、归侨、侨眷”的界定
作者:张秀明 | 2016/9/18 3:15:43 | 浏览:3193 | 评论:0
中国虽然不是典型的移民国家,但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几千万的海外移民及其后裔群体。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出国热潮的持续不衰,形成了新移民群体。中国国际移民的人数从1990年的410万人上升至2013年的930万人。目前,华侨华人规模达6000多万人。华侨华人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为中国的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发挥了独特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各方面联系更加紧密,他们通过投资、捐赠、经济文化交流等多种渠道参与中国的经济发展,被视为中国独特的宝贵资源。华侨华人日益成为学术研究的一门显学,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之一。然而,华侨华人在备受各方关注的同时,也出现了对其称谓混乱、概念不清、随意使用新名词等现象。比如,用“海外侨胞”指代“华侨华人”,将“国际移民”与“华侨华人”混为一谈, 还出现了“海内外侨胞” 、“海内外华侨华人” 的说法,等等。这种概念的混淆不是术语使用上的小问题,它意味着内涵的改变,甚至被解读为中国侨务政策的改变,在国内外引发了一定的误解甚至忧虑。 因此,对华侨华人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与分析,正本清源,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意义。笔者不揣浅漏,对此进行粗浅分析,以期引起各界对此问题的更多关注和深度探讨。

一、国际移民、华侨、华人、华裔、归侨、侨眷的概念界定

与华侨华人相关的概念有不少,在此主要界定几个重点概念。中国的“国际移民”与华侨华人虽有联系,但不是同一个概念。国际移民不是一个法律概念,华侨华人则有严格的法律界定,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华侨华人”虽然经常连用,但在法律上他们有严格的区别。华裔不是法律概念,更多是一种民族学用语。“归侨侨眷”虽然也经常连用,但是,其身份也有严格的法律界定。归侨、侨眷身份的形成与华侨、华人密切相关。有关华侨、外籍华人、归侨、侨眷、归侨学生、华侨学生等概念,先后有一些政策界定。 以下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保护法》)的有关法律规定和2009年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颁发的《关于界定华侨外籍华人归侨侨眷身份的规定》进行分析。《关于界定华侨外籍华人归侨侨眷身份的规定》从政策层面对《保护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了更加具体、明确的界定,不仅使侨务工作的实践有据可依,而且使学术研究也有据可循。

(一)国际移民、华侨、华人、华裔的概念界定

国际移民国际迁移是复杂的世界现象,国际移民是复杂的特殊群体。鉴于国际移民的复杂性,目前似乎还没有统一的定义。联合国和国际移民组织等权威机构都对国际移民概念进行了界定。李明欢教授综合这些权威机构的相关定义及说明, 并结合自身的长期研究经验, 将“国际移民”界定为“跨越主权国家边界、以非官方身份在非本人出生国居住达一年以上的特定人群”。“国际移民”的定义有三个基本要点:

一是跨越主权国家边界;

二是在异国居住的连续性时间跨度;

三是迁移的目的性。  

华侨:华侨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不是所有在国外生活、工作、学习的中国人都是华侨,也就是说海外中国公民与华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保护法》第二条规定:“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据此,华侨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定居在国外;二是保留着中国公民的身份。何为“定居”?《保护法》没有具体规定。国务院侨办对定居、华侨、非华侨三种情况进行了具体界定。“定居”是指中国公民已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两年,两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中国公民虽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5年内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视为华侨。而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包括公派和自费)在外学习期间,或因公务出国(包括外派劳务人员)在外工作期间,均不视为华侨。 但是,“出国留学生,如已在国外定居或毕业后就业的是华侨,他们回国后可享受归国华侨待遇。” 

外籍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第九条规定:“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 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根据国务院侨办的界定,“外籍华人是指已加入外国国籍的原中国公民及其外国籍后裔;中国公民的外国籍后裔”。 那么,中国公民的外国籍后裔,究竟包括几代人?出生在当地的三代以上的华人的后代,是否属于华人的范畴?仍有待探讨。 

 

华裔:华裔不是法律概念。根据对“外籍华人”的定界,外籍华人中包括华裔,但不宜用“华裔”指代“华人”,特别是华人移民代。因为“裔”指后代,因此,“华裔”应指在住在国出生的第二代以上的华人,移民代不宜称作华裔。如杨振宁等华人科学家不宜称其为华裔科学家。

那么,国际移民的范畴是什么?国际移民与华侨、华人之间究竟如何区分?按照国际移民和华侨、华人、华裔的定义来分析,华侨应该属于国际移民的范畴。华人的情况则复杂些:曾经拥有中国国籍的非出生在当地的华人属于国际移民的范畴;在住在国出生的华裔虽然是华人的一部分,但不属于国际移民(见图1)。由于华侨华人群体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人是在住在国出生的华裔,他们不属于国际移民的范畴,因此,不能将“国际移民”与“华侨华人”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以免得出不正确的结论,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对“国际移民、华侨、华人、华裔、归侨、侨眷”的界定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对“国际移民、华侨、华人、华裔、归侨、侨眷”的界定
 
图1 国际移民范畴示意图

此外,留学生在学习期间虽然不是华侨,但却是国际移民,特别是自费留学生,因为他们属于因私人目的在非出生国居留一年以上的群体。在中国庞大的留学生群体中,自费留学从一开始就是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留学生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至少在2003年以后,占比都在90%以上。1978-1995年,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约25万人,其中国家公派留学人员约4万人,单位公派8万多人,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约12万人,也就是说,公派和自费人员规模相当,各占50%。2000年,出国留学人员(包括访问学者)约4万多人,其中自费留学生约3.3万人,占比83%。 2003年,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1.73万人,其中国家公派3002人,单位公派5144人,自费留学10.92万人,自费留学生占比93%。 2015年,出国留学人员达52.37万,其中国家公派2.59万人,单位公派1.60万人,自费留学48.18万人,自费留学生占比92%。 这些自费留学生应该属于国际移民的范畴。至于外派劳务人员因合同期限一般在两年以上,而且其出国主要是经济行为,应该也属于国际移民的范畴(见图1)。

此外,常见的还有“新移民”“新华侨”“新侨”“老侨”等说法。这些均不属于法律概念,但是反映了侨情的新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不同于老移民的新移民群体。“新移民”这一概念还有一定的争议。如有的学者认为,新移民应该包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移民的港澳台居民。但是,大多数学者接受的含义是,新移民是指改革开放后出国的大陆居民。因为他们具有不同于老移民的特点,故而以“新”区分。新华侨也具有同样的含义,指改革开放后出国者。至于新侨、老侨等则是更为简略的说法,不是严谨的学术术语。

(二)归侨、侨眷的概念界定

归侨侨眷与华侨华人有密切关系,与华侨华人一样都是中国独特的宝贵资源。中国有保护归侨侨眷权益的专门法律,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不多见的。然而,学界对归侨侨眷的关注相对较少,有关研究比较薄弱。 在中国知网输入“归侨侨眷”关键词进行搜索会发现,虽然有不少相关文献,但多为有关侨务政策的报道, 或者是对《保护法》的解读, 对归侨侨眷的学术研究并不多。  那么,作为一种法律概念,归侨、侨眷究竟是指哪些人?在此,进行初步分析。

归侨:《保护法》第二条规定:“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具体来说,归侨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一是回国以前必须具有华侨身份;二是华侨回国定居才具有归侨身份。 那么,什么是“回国定居”?外籍华人能否成为归侨?国务院侨办进行了具体的界定:“回国定居”是指华侨放弃原住在国长期、永久或合法居留权并依法办理回国落户手续;外籍华人经批准恢复或取得中国国籍并依法办理来中国落户手续的,视为归侨。 

值得注意的是,回国定居是指放弃国外居留权,永久回国定居。 现在不少华侨虽然长期在国内居住生活、 投资兴业,但仍然保留着国外的居留权,这种情况应该不属于归侨。

侨眷:《保护法》第二条规定:“侨眷是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侨眷包括:华侨、归侨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同华侨、归侨有长期扶养关系的其他亲属(见图2)。具体来说,法律意义上的“侨眷”,其含义有二:一是必须是以与华侨、归侨具有一定的人身关系和经济上的依赖关系为前提。也就是说,必须是与华侨、归侨具有血缘、婚姻、抚养关系而产生的眷属关系。二是法律上的侨眷关系必须是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换句话说,法律上的侨眷关系必须是与华侨、归侨具有法定的权利、义务的关系。 

 
在此,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外籍华人在国内的眷属是不是“侨眷”?《保护法》没有进行界定。但是,根据国务院侨办的身份界定,外籍华人在中国境内的具有中国国籍的眷属视为侨眷,其范围比照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 二是侨眷身份消失的问题。1957年中侨委颁发的《关于华侨、侨眷、归侨、归国华侨学生身份的解释》对侨眷身份的消失做了规定:原为侨眷,如因华侨在外死亡或已归国而失去构成侨眷身份条件的,原则上其侨眷身份即已消失。但是,《保护法》对此没有做出规定。 
 
 
新归侨:与新移民、新华侨的说法相对应,也出现了“新归侨”的说法。这一概念应该是指改革开放后出国而又回国者,其中也包括不少留学归国人员,特别是高层次海归人才。新归侨作为一种学术概念或者侨务工作对象,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它不是法律概念。此外,还要特别注意的是,新归侨概念的使用应该符合“归侨”概念的界定,有三种情况不能称作新归侨:一是没有华侨身份而回国的新移民,不能称作新归侨;二是虽然长期在国内生活定居但没有放弃国外居留权的新华侨,也不能称作新归侨;三是有些留学归国人员具有归侨身份,但不能将所有留学归国人员都称作新归侨。

 
此外,还经常出现“侨户”、“侨属”等说法,但这些都不是法律概念。

可见,归侨、侨眷身份的形成与华侨、华人密切相关。法律上的这种身份界定在国外、国内两个场域产生了“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两大群体。

综上可见,与华侨华人相关的概念中,华侨、华人、归侨、侨眷这四个概念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和政策解释,而国际移民、新移民、华裔等则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概念。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对“国际移民、华侨、华人、华裔、归侨、侨眷”的界定

图2 侨眷范畴示意图

二、相关概念混乱不清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目前,有些新闻报道、领导讲话以及学术研究中,常常出现将华人等同于华侨、用“海外侨胞”指称华侨华人,将“海外中国公民”与华侨华人混淆,用华裔指称华人特别是移民代,以及指代不明的“海内外侨胞”等概念不清、使用混乱的现象。这种随意使用不同概念的做法,曲解了政府的侨务政策,误导了公众,特别是在国外引起了误解甚至忧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主要分析四个因素。

首先,有些新闻从业人员不了解华侨华人这个群体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不了解华侨华人问题的敏感性,不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因此,在进行新闻报道时随意使用概念,造成了不良影响。此类报道很多,不一一例举。

其次,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的血统主义观念,使不少国人认为,只要具有中国血统,就是中国人,而不区分他们的法律身份。比如,网络上和生活中,经常有人从血统主义观念出发,将著名的华人科学家、企业家等看作是中国人。这种观念有深厚的土壤,成为对华侨、华人概念不加辨析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侨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是中国的宝贵资源,这支队伍越庞大,可资动员的力量就越大,也就越有利于助力中国的发展。因此,出现了扩大工作对象、有意无意模糊相关概念的想法和做法。以侨眷为例。
 
表1 归侨、侨眷人数情况表    单位:人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对“国际移民、华侨、华人、华裔、归侨、侨眷”的界定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对“国际移民、华侨、华人、华裔、归侨、侨眷”的界定
资料来源:1.20世纪50-90年代数据参见卢海云、权好胜主编:《归侨侨眷概述》,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第6页;2.2005年数据参见《中国侨联五十年》(1956-2006),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年,第419页;3. 2012年数据参见《国内归侨侨眷概况》,曹云华主编:《2013年世界侨情报告》,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452页。

表1可见,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老归侨年事渐高以及一批归侨再次出境,归侨的人数在不断减少。虽然有新归侨的补充,但整体而言,归侨的队伍在日渐缩小。但是,侨眷的人数却在不断增长。其原因除了华侨华人规模扩大故而引起侨眷人口增长外,还有一个因素是对“侨眷”的界定范围在不断扩大。如1957年《关于华侨、归侨、归国华侨学生身份解释》规定的侨眷的范围主要是华侨的眷属;归侨的眷属是否是侨眷,则有一定的条件限制。1984年国务院侨办《关于华侨、归侨、华侨学生、归侨学生、侨眷等身份解释》则明确规定:“华侨回国后,其国内眷属仍视为侨眷。”此外,“外籍华人在华的具有中国国籍的眷属,与侨眷范围相等同。”将侨眷的范畴扩大到了归侨以及外籍华人的眷属。这种范围的扩大虽然有当时落实侨务政策的现实需要,但是,多一个工作对象就多一份力量的观点也是重要因素。《保护法》虽然没有将华人的眷属纳入侨眷的范围,但侨办的身份解释仍然沿续了1984年的政策解释,将华人眷属纳入侨眷范围之中。

此外,目前各地的侨情调查和统计,也都扩大了范围。以上海为例。据上海市政府侨办、上海市侨联和上海市统计局联合发布的2011年上海市基本侨情调查结果,上海归侨、侨眷、港澳居民眷属、归国留学人员和留学生眷属共有108万人,沪籍华侨华人、港澳居民和留学生共有102万人。具体比例如下表。

表2 2011年上海市基本侨情调查情况表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对“国际移民、华侨、华人、华裔、归侨、侨眷”的界定
 
表2可见,上海市的侨情调查包括国内与境外两个场域,对象不仅包括华侨、外籍华人、归侨、侨眷,而且也包括归国留学人员、留学生及其眷属、港澳居民及其眷属。其他地方也有类似做法。如2013年浙江省进行的基本侨情调查显示,浙江籍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有202.04万人,居住在浙江省内的归侨、侨眷、港澳同胞眷属112.42万人,归国留学人员5.67万人,海外留学人员8.96万人。[i]同样是将港澳同胞及其眷属、海外留学人员及其眷属、归国留学人员纳入侨情调查范围。

这种做法之所以通行,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是海外留学人员是潜在的移民群体。通过留学实现留居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中国也不例外。有不少人通过留学成为华侨,部分归国留学人员具有归侨身份。如一份针对身份状况进行的海归群体样本分析显示,这些归国留学人员在国外拿到长期居留权的占9.8%,拿到永久居留权的占10.4%,加入外国国籍的占10.9%。如前所述,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出国留学生,如已在国外定居或毕业后就业的是华侨,他们回国后可享受归国华侨待遇。”
 
其二是在实际工作中,国内有些优待华侨的政策也适用于外籍华人、港澳同胞。如1990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华侨和香港澳门同胞投资的规定》,就将华侨和港澳投资者同等对待。再如福建、云南、浙江、广东、上海、江苏、天津、四川、新疆、海南等省的华侨捐赠条例都规定,港澳同胞、外籍华人等人士在当地的捐赠,参照华侨捐赠办法执行。2015年颁布实施的《广东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除法律、法规规定不可享有的特定权利外,外籍华人在本省的有关权益保护,可以参照本条例执行。”《江苏省保护和促进华侨投资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华侨投资者本人国籍发生变化的,其在本省原投资的企业仍然按照本条例有关规定执行”。因国内有关华侨优惠及权益保护的政策一般适用于外籍华人,因此,容易使人忽略华侨、华人在法律身份上的不同。

四是侨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而我们的认知相对滞后,不能客观准确反映这些变化。

以华侨华人的构成为例。二战后,特别是1955年中国放弃双重国籍政策后,海外华侨特别是东南亚华侨纷纷加入所在国国籍,成为当地公民,华侨社会转变为华人社会。虽然仍有一部分人保留中国国籍,但所占比例不大。此后几十年中,在当地国出生、成长的中国移民后代,一出生就是当地公民,而不是中国的“侨民”。改革开放后,虽然出现了新移民,但其规模不到1000万人,而且这一群体并不都是“华侨”。几千万华侨华人中,大多数具有所在国国籍,是外籍华人,保留或持有中国国籍的华侨是少数。举一个例子。

 
根据外交部公布的数据,2006年,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3200万人次,其中主要是以商务、旅游、留学和探亲访友为目的。中国公民和企业积极参与境外经济活动,海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日益扩大,每年向境外输出劳务人员65万人次;从事远洋渔业的人员达4万余人,外派船员约15万人;外派医疗队人数约1200人;在海外设立的中资企业有1000余家,海外中资机构1900多个。中国驻外使领馆共有220多个馆,2000多名常驻外交领事机构人员。上述人员不包括常住各国的300多万名华侨。[vii]解读上述数据可以发现:
 
一是中国公民出境规模虽然越来越大,但多以短期逗留为目的,出境并不等于移民;
 
二是中国公民在海外从事各种活动的越来越多,但海外中国公民不等于华侨;
 
三是常居世界各国的华侨只有300多万的规模。外交部统计还显示,截至2010年,中国在外中资企业累计达到1.6万余家。此外还有在外劳务人员、留学人员,以及定居海外的中国公民共数百万人。“定居海外的中国公民”也就是“华侨”,人数只有几百万人。

因此,在泛指或统称时,可以说有“几千万华侨华人”,但不应该说“几千万海外侨胞”或者“几千万海外华侨”。用“海外侨胞”或“海外华侨”,一定要有具体的语境,不能用华人指代华侨。

 
此外,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华侨华人的认同也越来越多元化。可以说,既不完全是落叶归根,也不完全是落地生根,而是融合、跨国、循环、回归等多种形式并存的认同状态。特别是新移民不像改革开放之初那样,一心想寻求入籍当地,而是出现了认同的多元化,其中,选择回归的越来越多,“海鸥”现象也越来越多。2013年,国务院侨办、外交部、公安部联合出台了《华侨回国定居办理工作规定》,目前,已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各自办理华侨回国定居事宜的实施办法。反映了华侨回国定居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这种回归与以前的归侨不完全是相同的情况。有很多人虽然长期在国内生活、创业,但并没有放弃国外的居留身份,因此,他们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归侨”,也不是传统观念中“长期定居国外的华侨”。如何界定这种新情况,需要进一步调研思考,但是不能因此简单地用“海内外侨胞”来指称这种现象,因为“侨”最基本的含义是离开本国居留他国,在本国居留的公民,无论如何不能称之为“侨”。
 
三、结语

以上根据《保护法》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国务院侨办的政策解释,对华侨、外籍华人、归侨、侨眷等法律概念,以及国际移民、华裔等非法律概念进行了初步界定,并简单分析了混淆相关概念、随意使用不规范概念等现象产生的原因。由于华侨华人这一群体构成的多元性、复杂性,由于华侨华人问题的涉外性、敏感性,概念的使用不是小事,它会引发公众对政府侨务政策的误读,不利于正确的侨务政策的宣传落实,不利于华侨华人在当地的长期生存和发展,不利于中外友好。应该引起各方面关注。

 
就政府层面而言,一是要加强对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让新闻媒体、社会各界更好地全面了解、掌握相关政策法规,减少不必要的错读和误解。以往不少政策都是以内部文件的形式下发,不易为公众所了解。如有关华侨、外籍华人、归侨、侨眷的概念,国务院侨办多次进行了政策规定,特别是2009年下发了《关于界定华侨外籍华人归侨侨眷身份的规定》,但这一政策一直是内部文件,笔者所知,该文件公开发表是在2014年。之前,只能在个别网站上查阅到此文件。二是对一些不规范、不正确的概念和说法进行跟踪探讨,及早出台对策给予纠正。比如,“海内外侨胞”的说法是否贴切?这一概念究竟指代什么?是指海外华侨华人与国内归侨侨眷?还是指海外华侨华人与长期居留国内的华侨?再如,用海外侨胞指代华侨华人,实际上是把华人当作华侨。这都是错误的观念和做法,不符合已有的政策法规。应该予以重视并纠正。

此外,就新闻媒体而言,应该充分了解华侨华人问题的敏感性和复杂性,相关报道要严谨、慎重,避免随意性。就学界而言,华侨华人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一个构成多元、变动不居的群体,对这一群体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应密切关注侨情的变化和动态,加强侨情现状研究,适时提出对策建议,充分发挥学术研究的智库作用。

总之,有关华侨、华人的相关概念不只是术语而已,概念的不同意味着内涵的本质差异,意味着相关政策法规的不同适用范围,因此,不应该有意无意地混淆相关概念,也不应该随意“创造”和使用不科学、不规范的术语。政府部门、新闻媒体以及学术界应该普遍重视这一现象,并且共同探讨纠正这种现象的可行办法。
相关栏目:『大陆评述
惠誉太会戳痛处了! 2024-04-15 [105]
重磅!中国高校职称评审小同行评价研究报告(2023)发布 2024-04-14 [51]
揭秘清华近2年留学去向! 2024-04-10 [143]
985高校副教授非升即走失败,留给我们7大教训! 2024-04-06 [21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已是一个假故事 2024-04-02 [156]
中国国安部:警惕!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调查咨询活动暗藏国家安全风险__ 2024-03-29 [303]
财政部对中央部门和地方财政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提出明确要求 2024-03-29 [186]
2024年“老人年龄标准”公布,超过这个年龄,就可被叫老年人了 2024-02-04 [356]
450万考公人数捅破天,他们中间出不了马斯克,也不会有包青天 2024-03-20 [239]
320张老照片:看中国女性百年变化史 2024-03-09 [41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