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默克尔不久前有关“让时光倒流”的讲话被许多中国媒体解读为她“破天荒”的承认错误,在难民问题表态上出现“重大转变”。其中不乏一厢情愿、断章取义的味道。“默婶”真的后悔了吗?
9月以来,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在两次重要的地方选举中接连告败。先是于9月4日在其"政治大本营"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举行的选举中 不敌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德国选项党。随后又在9月18日的 柏林议会选举上痛失近7%的支持率,跌入历史性低谷。选举过后,默克尔对外表示这是"苦涩"的结果,她愿意承担责任,并希望 "时光可以倒流"。
在德国的许多华文媒体看来,默克尔的上述表态意味着对其过去难民政策的"悔过"。有报道称:"一直坚持其所推行的难民政策正确性的德国总理默克尔19日破天荒地承认,过去的难民政策中存在许多错误……这是自从去年夏天爆发难民危机、德国宣布大门敞开以来,默克尔首次在难民问题表态上出现重大转变。"也有报道称,默克尔因对难民实施"打开大门"政策,在国内受到批评和责难。这次也是默克尔"破天荒"的承认其难民政策存在错误之处。
真是"破天荒"?
然而如果重新仔细研究默克尔在基民盟柏林地方选举挫败后的全部讲话内容,不难看出,默克尔在难民政策上出现"重大改变"的说法似乎并不靠谱。
默克尔首先在讲话中指出:"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的选举结束后,和往常的情况以及我自己的习惯不同,我无法立即对选举结果表态。当时我在中国参加G20国集团峰会,那不是适合讨论这个问题的地方。虽然我当时很想做出表态。"
随后她表示:"毫无疑问,梅前州和昨天柏林的选举有它们的地方特色。选举结果也有地方政治上的原因。但却不仅仅是这样。我是党主席,我不会推卸责任。我当然愿意承担我作为党主席和德国总理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不愿再重复"我们能做到"
默克尔说:"如果对于基民盟来说,此次选举结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是没有足够的解释好我们难民政策的方向、目标和基本信念的话,我愿意在这方面做出努力。不是第一次,绝对不是第一次,但也许可以再次郑重地解释一遍:"我们能做到"这句话是我政治工作中的一部分。它所表达的是一种态度和目标。这句在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被赋予了太多的诠释,甚至有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一切让我如今都不再愿意重复这句话了。它从一个简单的口号几乎已经变成了一句空话。与其相关的讨论也逐渐变成了一个毫无成效的无限循环。"
"有些人尤其感觉受到了这句话的挑衅。这当然不是这个短句的本意。我是以鼓励、坚定、认可的态度说出了这句话。因为我对生活在这里的全体德国人乐于助人的精神以及他们创造能力深信不疑。但是,我也知道我们需要一起承担很多。而这些在被过分重复多次词那三个词(Wir schaffen das.我们能做到 )里是无法被立即体现的。"
“我愿时光倒流”的本意
随后默克尔开始那段"让时光倒流"的讲话。她是这样开始的:"我们深知,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所做的一切不都是正确的。我们在让外籍人士融入方面确实不是世界冠军。我们等了太长的时间,才开始正视难民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就得实现自我超越,包括我本人。我在很长的时间里也更愿意信赖都柏林协议所规定的程序,简单的说就是为我们德国人解决了(难民)问题。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我可以,我愿意让时光倒流许多许多年。让我和德国政府以及所有相关的负责人做更好的准备,让我们可以面对2015年夏末的局面。当时的我们完全是没有做好准备的。从那时开始,我们就开始全力以赴的安排、整理和调控。我们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我也知道在许多方面仍然有困难。我完全清楚让难民长时间,甚至仍然在体育馆里生活是不好的,难民申请审核的时间仍然太长,目前我们所能提供的语言班还太少,教师人员配备不足,而且让难民融入就业市场这项艰巨的任务还需要我们去面对。我们正在孜孜不倦的为此努力。"
随后默克尔介绍说,已经修改了相关法律条文,加强了安全部门保护德国免受恐怖袭击的能力。因为她也承认"不是所有难民都是怀着好意来到我们的国家。"
默婶做不到的
默克尔在接下来的讲话中提及了不久前的一个民调结果,其中有82%的受访者要求默克尔全部或部分改变现有的难民政策。默克尔问道,所有的一切意味着我有必要改变我的难民政策吗?她说:"如果我能知道这么多的人他们究竟是想要怎样的政策调整。我当然愿意考虑并就此作出表态。但这个民调没有囊括与此有关的信息。如果这些人的意思是我们不能收留陌生人,尤其是有穆斯林宗教背景的陌生人的话。那这就有悖于我们的基本法、国际法赋予我们国家的义务以及德国基民盟党派的道德基准和我本人的信念。我本人和基民盟无法奉行这一路线。"
如果说默克尔在整个讲话中有流露出悔意的迹象,那接下来的这段话可能是唯一的线索,她继续提及上述民调结果表示:"如果这82%的民众其实是想跟我说,无论我们政界人士在考虑到法律和政治的因素后作出怎样的决定,去年出现的人道主义危机那一幕不能再次重演。不能再在不受控制,不予登记的情况下接受难民。那我现在正在努力做的,就是让这一幕不会重演。所有过去几个月推出的政策都是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的。没有人想让这一幕重演,我也不想。"
默克尔的难民困扰与政治抉择
(张敬伟)
德国人越来越不满默克尔的难民政策。
欧洲“铁娘子”,非撒切尔夫人莫属。但以柔克刚、以邻家大妈形象示人的欧洲政治家,则属于德国总理默克尔。
默克尔遇到了大麻烦。近期德国州议会选举,她所在的基民盟连连败北,而右翼的选择党则一路高歌,16州中取得10个州的议会席位。内中原因,在于德国人越来越不满默克尔的难民政策。
欧盟的难民政策存在反复,最初是观望。特别是欧洲“门户”的东欧和南欧,对于蜂拥而至的难民是排斥的。去年9月份,德国的难民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叙利亚三岁男孩艾兰浮尸海滩的照片,激起了全球对欧洲的愤慨。当然,也激活了欧盟和欧洲各国的道德情怀。
其时,英国首相卡梅伦认为艾兰“让他深受触动”,法国总统奥朗德则表示“我们世界对于难民应负有的责任”。默克尔则展现出她非常理性、务实和责任的德国风格,她强调德国有足够的财政和能力接受难民。可以说,在接受难民方面,默克尔成为欧盟的领袖。她所表现出来的领导力令人印象深刻,她在欧盟内部实现分配难民定额的政策。德国就接纳了110万难民。
随着难民越来越多,而且难民中也渗透进引发恐怖袭击的不安定因素。进入德国的难民,还制造了科隆元旦夜的性暴乱,这让德国人开始怀疑默克尔的难民政策。
默克尔的道德主义,面临着残酷的现实主义挑战。德国人开始怀疑这位三连任的总理“默大妈”,认为她在难民问题上出了一记昏招。
的确,接受难民充满了道德主义的光辉,也是绝对的政治正确。但难民问题不是抽象的意识形态,而是要落到实处进行安置并且要融入接纳国。加之可能渗入的恐怖主义因素,默尔克和她的欧洲同事还有欧盟的决策者,显然犯了理想主义的错误。默克尔的政治困境,是可想而知的。
默克尔的困境,也并非她自己的尴尬,这是美欧社会的普遍难题。难民问题,导致英国脱欧;法国连续遭遇带有伊斯兰国色彩的恐怖袭击,奥朗德总统遭遇右翼的玛丽-勒庞挑战。反难民的欧洲右翼思潮在欧盟“流行”。
在美国,反全球化、反移民的共和党人特朗普则意外地战胜一众建制派政治家,成为共和党候选人。这意味着,美国这艘民主世界的旗舰也在“右转舵”。
默尔克所在的基民盟被右翼的选择党狙击,凸显德国人对难民涌入充满了不安和焦虑。这也是民主宪政体制下的政治应激反应,即通过另类或极端的政党将民意不满投射出来。
这对默克尔敲响了警钟,但未必代表着右翼政党的最终胜利。譬如法国的玛丽-勒庞,最终还是没有对法国政局形成根本逆转;再如美国的特朗普,在大选正式开打的首场辩论赛中,特朗普就暴露出政治不成熟的一面。
在德国,右翼政治虽然喧嚣,但是经历二战和战后分裂的德国政府和德国人对右翼政治有着天然的警惕。默克尔遭遇的政治难题,不过是德国民意借力右翼政党来表达对其难民政策的不满,并非对其执政能力的怀疑。如果默克尔能将进入德国的110万难民甄别好消化好,德国人会对默克尔重新恢复信心。
欧盟遭遇难民、反欧和大选等一连串考验时,德国就是欧盟的主心骨,德国不能乱,默尔克是久经考验的领导人,相信她能处理好难民问题,化解当前的政治困境。
在德国、在欧盟,难民问题不是对与错问题,而是欧洲面临的系统性难题。中东叙利亚危机和伊国组织导致难民问题,但欧洲和美国又和叙利亚危机和伊国组织的“捣乱”脱不了干系。德国接纳难民的立场没有错,而且为全球所称赞。问题是,由于难民问题复杂的因果和逻辑关系,欧洲在接收难民的同时,也可能输入了恐怖主义,法国、比利时和德国的恐袭足以证明这一切。在欧洲人和德国人看来,默克尔实施了自私的(赢得自己个人政治声誉)甚至是愚蠢的“农夫和蛇”政策。
右翼政党的挑战,对默克尔是政治棒喝。默克尔为了再次连任总理会像美国大选候选人那样采取迎合民众的投机政策吗?抑或坚持自己的立场,通过有效的政策执行,让进入德国的难民好好融入德国,当然也要甄别进入德国的“害群之马”。这些未来的变化值得关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