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百家论坛
关键字  范围   
 
如何看待“野蛮人”进入大陆医疗
如何看待“野蛮人”进入大陆医疗
作者:刘积仁 | 2016/9/24 6:56:39 | 浏览:2046 | 评论:0

 

如何看待“野蛮人”进入大陆医疗

看病还得通过线下看医生,所以通过互联网把医生取代是绝对不可能的。

  绝对不能够因为智能而代替医生,绝对不能因为便捷而放弃法规,不能因为效率而舍弃安全,更不能因为技术而背离人文。

  医疗是一个风口,很多人期待走到这个风口,但是大风之后,我们才理解什么才是医疗领域的正确逻辑。

构造健康的医疗体系生态

  首先,医疗是政治、也是经济,更是一个生态。全球医疗都在追求质量、安全、公平、成本,我们也在完成这四个方面的使命。我们有医疗机构、医生、医药、支付等各种服务的机构,但是最终围绕的核心还是人,这是我们所有努力的目标,是所有利益相关者需要协力完成的使命。但是,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在按照各自的使命去工作,这是我们现在的困境。在这个困境下,有大量的结果不理想,因为理想的结果一定是利益相关者在共识下的行动。

  假设大数据技术充分运用到医院,那么可以很快对医院实现全面监控,一个月之内就能“秒杀”很多医院。如果真是这样,我们还会得到所期待的结果吗?

  因此,需要关注医疗体系自身的生态。需要从基本的问题入手:公立医院生存发展的模式究竟是什么?目前的现状是医院向银行借款,通过供应商的钱来养活他们的员工。院长往往扮演着企业家、创业者的角色以及承担着各种社会责任,这远远超过了一个公立医院所应该承担的责任范畴。种种不合理的现状导致他们可能会犯错误,但是我认为,这是可以原谅的错误,医生也是人,也要活得有尊严。

如何看待“野蛮人”进入医疗

  医疗的本质是安全性,必须确保诊疗流程的连续性,而这不是靠一个简单的技术就可以颠覆的。但是“野蛮人”进来了,一味想着改变这个行业。这些“野蛮人”包括:互联网与IT公司、地产与投资商、医药与新的医疗机构、保险公司等等。这个行业引进了大量的资本,大家看到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医疗系统里,还有许多的机会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看到一个事实,全球在移动医疗领域的投资,中国占了30%。互联网医疗百花齐放,各种APP有2000多个,成活率大约是70%。软件企业本来成活率就不高,可能大部分几个月后就没了。到目前为止前30几名的APP覆盖了50%的应用,死掉的这些是因为定位错了,比如想在医疗行业获得快速回报,一开始就没有准备好“干粮”。

  今天活下来的一种是一开始就定位准确的,第二种是中间开始转型的。2015年的时候,发生最大变化是轻问诊APP,在线上开展了门诊服务,但是效果并不佳。看病还得通过线下看医生,所以通过互联网把医生取代是绝对不可能的。任何服务都需要创造价值,你要充分融合和分享,另外要对医生绝对相信。互联网的价值是要“创造”更多的医生,让好医生更多,让好医院更大。绝对不能够因为智能而代替医生,绝对不能因为便捷而放弃法规,不能因为效率而舍弃安全,更不能因为技术而背离人文。

  当大家都用手机来挂号的时候,老年人挂不到怎么办?有专门的通道吗?互联网要进入到医疗领域,需要冷静的思考,要精雕细琢,绝对不要想快速占住整个山头。

基层医疗是医疗改革的重点

  老龄化社会到来后,上班的年轻人少了,交的社保自然也少了,可是依靠社保的人却多了。医疗费用控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无论再发达、再有钱的国家也是这样。我们在社保领域20多年沉淀了大量的数据,从中我们感受到应该如何去拓展医院的发展模式。

  基层医疗在用药、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都需要完善。云医院是用户分享模式构造的基层医疗平台,它是有医疗资质的创新型基层医疗平台。云医院要围绕这些方面,增强医疗的连续性,更重要的是让基层医生能够获取来自大医院的收入。所以基层医疗的强大,是医疗改革的重点。我们发现,没有强大的地面医疗,就不会有云上医院。地面医院的质量和水平是由医生决定的,云上医疗只是一种数字化的转变,是地上的资源和天上的互动。没有强大的服务系统,航空母舰就是废铁。

  基层医疗的费用,大部分是用于治疗慢性病的。那么,这些病就应该由基层医疗来完成。另外,要创新一个预防和健康管理为主的新医疗模式。我跟商业保险公司谈过,它现在跟医院之间还没有直接的联系。一定不要忽略利益链条,有的保险公司也有强大的医疗大数据公司和强大的健康保险。今天社保、商保,各算各的账,肯定算不明白。社保、商保要构建一个新的生态,这样一种模式能够把保险和医疗健康结合起来实现共赢。否则,你可能守住了不亏损,但是也守不住社会的责任,这是必然的变革。我们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医疗生态,需要合作、融合,我觉得这个方面一定是未来推动医疗变革很重要的力量。

相关栏目:『百家论坛
流星或太阳!广州女孩要卖“数学大脑”给华尔街|热财经 2025-06-25 [118]
狗为什么会像它的主人?这是科学依据 2025-06-25 [113]
高考与时代红利 2025-06-25 [134]
社科普及丨人际吸引的秘密:同质性如何成为人际关系的“隐形纽带”? 2025-06-25 [167]
当代著名人物画家程十发100幅人物画欣赏 2025-06-16 [329]
采访不同年级学生后发现:学霸们的共性特征除了天赋努力之外,这一点你意想不到...... 2025-06-16 [485]
别让 “想太多” 毁了你 2025-06-16 [641]
非洲国家为什么这么贫穷落后? 2025-06-16 [616]
三千多位高考状元, 无一行业领袖:比智商更重要的成功秘诀是…… 2025-06-11 [527]
“文革”时期的“潜规则”,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坚挺 2025-05-28 [87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