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人在海外创业就业
关键字  范围   
 
绝大多数创新都会失败
绝大多数创新都会失败
作者:王烁 | 2016/9/26 14:30:40 | 浏览:1458 | 评论:0

绝大多数创新都会失败

玩个游戏:从1到1267650600228229401496703205376之间,我在手心里写任意一个数,然后你猜我写的是哪个数,猜对就赢。

你猜多少次能猜中?

如果完全瞎猜,那么你既可能第一次就猜中,也可能最后一次才猜中,也就是说,你要猜中,平均要猜1267650600228229401496703205376/2次,也就是633825300114114700748351602688次。这个数有30位,地球上活过的所有人一生下来就猜,猜到现在,也猜不着。

如果有反馈,就完全不同。你选好起点,也就是这个数列的正中,然后问:“选中的数字是在上半区还是下半区?”

只要有这个反馈,你猜中答案最多只需要猜100次,因为1267650600228229401496703205376=2的100次方。

有反馈是100次,没反馈是633825300114114700748351602688次。反馈就是这么重要。

绝大多数创新都会失败。

且不说创新能不能获得支持,即使获得支持得以实施,结果绝大多数会失败。原因很简单,用进化论打个比方,只有极少数基因变异会提升生物的适应性,绝大多数基因变异要么有害,要么无用。如果有用的基因变异太多,这个世界会太不稳定。地球已经存在了45亿年,生命诞生已有40亿年左右,该发生的有用基因变异的大多已经发生过,没发生的也不大可能在我们有生之年时常经历。

社会也类似。太阳底下无新事。历史很少简单重复,但经常押韵。社会进化本身有大量内隐知识,“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或者说,你的默认状态得是尊重传统。社会工程师首先要有的态度,应该是什么东西只要没坏就不要修理。治大国如烹小鲜。

但是,光保守是不行的。虽然为数极少,但那些有用的基因变异、那些成功的社会创新,是生物体和社会进化的关键。

问题是,怎么把它们挑选出来?

第一节已经给出了答案:靠反馈。

对生物体,自然选择就是终极反馈。有用的基因变异使其载体也就是生物体更容易获得选择,衍生出更多后代,将基因变异扩展到更多载体。没用的基因则被淘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有这个反馈机制在,进化既是极度漫长的,又是相当快速的——仅仅几百代之后,我们的先祖就培养出了小麦,而野生小麦就几乎完全消亡。

社会比这复杂,因为人复杂。为什么股评家不靠谱但却越来越多?因为他可以不停地修改一个始终模糊的预测。社会中许多事情是越大越没有反馈机制。原因你懂的。

社会每天都有无数行为自发造就无数试错实验。要让这场永不停息的伟大实验带来好结果的话,第一,你得认识到绝大多数创新实验都会失败,所以失败不是耻辱,而是常态;第二,失败者须为失败承受后果,从承认失败开始,反之,如果永远能自圆其说,也就永远没有纠错可能;第三,成功者须获得与成功相伴而来的收益,哪怕成功纯属运气。

有这反馈机制的社会,试100次就行;没这个反馈机制的这会,得试633825300114114700748351602688次。

创新是必须的,因为社会不能长期地处于没坏就不修理的状态之中,那样它会逐渐归于死寂。当不得不作社会工程的时候,有几点提示:

--用整个社会做实验场,代价太沉重,归因不明确,所以要试点,在个别地方个别场合做试点;并且尽量从随机受控实验方法中汲取营养,以便将来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能搞明白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何在,成功能否进一步推广,失败能否总结出教训。现在的绝大多数社会实验是成功不知所以然,失败不知错在哪。

--如果试点不现实,那就将改革分解为多个小步骤,一步一步来——波普尔说的碎片式社会工程。

--无论如何,要避免自上而下作短促、大规模的全社会改革。不过,社会也总会有那么一天突然面临重大危机,这时,要不要改革,只有是与否的回答,无法试点,无法分解,这是考验大政治家成色的时候。社会不能指望总有拯救者出现。

--所以,要保有生态多样性,将做决定的单位最小化。一切都要小试,尽量不要大改。

过去几十年,中国改革主要靠试点,与上面的逻辑暗合。不能说邓小平及以来的政治家们懂得这些大词,只是作为实用主义者,他们懂得两点,一是做增量,增量改革容易做;二是做试点,不行可以退回来,对既有社会的冲击可控,等于是给创设一个接近于免费的期权。

让科学家来治国,我说的不是弗兰肯斯坦式的科学家治国,而是用科学精神治国,他会怎么做?

第一,他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做实验,尽量从随机受控实验方法中汲取营养,而不是听专家和手下拍脑袋出主意。

第二,他会利用微信、支付宝等一切移动互联网创造的新工具新条件做实验。这不是大数据,大数据是自然产生的杂多的信息,它是大数据规模的随机受控实验,对人们行为的了解更为精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一流的经济学家都抢着要去google和facebook工作的原因。社会中人们行为的大数据相当于自然实验,能搜集和研究这些数据很好,但更好的是低成本大规模的随机受控实验。社会科学汇集于研究人类行为,而人类行为越来越集中在手机上,手机是什么? 传感器的集合。

第三,他会放手社会创新,社会的自发试错不能停,但有两点,首先创新者自负其责自获其利,激励要搞对;其次是尽量创造条件,使人们的自发“实验”产生的数据更标准化,相互有可比性,能作跨期跨领域的比较和积累,有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各种可能性,这样的前景想想就令人激动。

第四,他会知道,绝大多数社会改革会失败,而那些试图通过改变人本身——改变其能力和世界观——的那些社会改革,更是失败中的失败。与其直接去改变人,不如改变激励与环境,让人们自己去改变自己,成功的机率会大一些。

最后,对个人的启发是什么?

与人挪活的逻辑相反,惊险的一跃必须要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微试验要多。都是过日子,你的新鲜度要高。《心流》作者建议你记日记,不是那种流水账日记,就记一件事,今天你有什么新经验,无论大小,无论是见了一个陌生人,谈到一个新主题,吃到新菜式,还是走了一条与往日不同的上下班路线。了解你自己的生活与工作,从重复中抽离出来,主动地创造变化, 从记下来这件事开始。

这一面占到你生活的95%,另外5%则是做好准备,在那个绝对独特、绝对重要的变化来临时,在不可能重复,无法做研究,也没有时间做实验的时分,做出那个最重要的决定。有人一生都在等待这个决定。比如文天祥,一生平庸,只有两次闪光:年青时考上状元;中年起兵抗元,“诗不琢而自工”,从此丹心照汗青。

哪些是小变化?哪些是大变化?只能靠大拇指定律来判断,大变化一是来得剧烈,会改变此前的范式;二是来得急,像行星撞地球一样突然来到,你无法用日常的节奏行事,等待自然的演化算法找出稳妥的应对之法。对每个人、每个群体、每个社会,哪些大转折属于你,是属于你自己的问题,没有普适答案。

相关栏目:『创业就业
大学生一职难求是怎样炼成的 2024-04-13 [36]
在瑞士找不到工作,我放弃了一段感情|三明治 2024-04-06 [114]
慎选!不考研就没出路的10大专业 2024-04-04 [150]
通过十大紧缺技术技能人才排名,看技师学院专业选择 2024-03-31 [241]
写简历就是填空游戏,总结了一个模板,超简单 2024-03-27 [362]
海归博士,回国照样也找不到工作? 2024-03-24 [433]
BBC预测300余种职业前景,发现最不容易被机器取代的是…… 2024-03-21 [610]
US.News权威发布美国研究生高薪职业榜单!轻松年薪10万$ 2024-03-16 [401]
未来硕博士会贬值成啥样? 2024-03-02 [333]
计算机跌出前五!2024就业率前20名专业出炉,榜首出乎意料 2024-03-01 [62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