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如今无法完成学业的学生越来越多,被开除或劝退的学生显著增长,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并不是成绩不好,而是违反学校基本规矩规范的问题,包括学习考试舞弊,应当引起家长与学生的高度重视。送孩子去国外或不去都没有问题,只是个路径选择的问题。但无论在哪个国家,想要成为优秀人才,负担都会非常重,而且除了成绩要求要很高之外,国外对行为规范的要求比国内高多了。 此外,社会舆论对西方教育普遍存在误解和过度美化、简单化的现象。国外教育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英国还在引进上海的数学教材和老师,美国大学录取的学生,一些最优秀的是出自中国高中的校本部,而不是国际部或国际学校,这也说明国外认可中国国内的基础教育。 把尚未成年的孩子送出国,这对于孩子的心理也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非常特殊的时期,孩子们要在这个过渡期完成自我探索。这个时期面临的风险与其他任何一个时期一样大。青春期也是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慢慢开始形成的时期,这就意味着这时出国的孩子肯定比其他年龄段的孩子要担当更多的风险。如果在国外没有安排非常妥帖,我建议最好不要在初中出去。 美国大学网总裁詹姆斯·沃夫斯顿(Jim Wolfston)说,学生到美国念书,得到第一流的教育,这对家长来说是好事。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孩子过早离开家,实际上也脱离了自己祖国的文化。“这就会产生文化冲突。这些中国学生来美国较早,可能对美国文化更了解,回到中国反而会觉得陌生。”沃夫斯顿说道,“是否进行低龄留学是一个家庭作出的慎重选择”。 跨越文化鸿沟,对成年人来讲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尚未成年的小留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沃夫斯顿表示,留学生单单学习语言是不够的,语言背后的文化壁垒是更难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家长和小留学生共同克服。“是否早点出国留学,需要视个人情况而定。重要的是要看孩子的心理是不是很成熟,有没有激情和动力出国学习。家长不要逼着不愿意出国的孩子做他们不喜欢的事,这会很有风险。”沃夫斯顿表示。 (叶雨婷、冯超、刘淑君) 海外独自生活的你其实并不孤独 留学路的艰辛, 大概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漫长岁月里孤独的煎熬——“能出国,你一定很开心吧?” 课业太难无人求助的无力感——“听说你们留学生随便混混就能轻松愉快地毕业啊,真羡慕你们。” 目光所及皆是陌生的景色和人群,经历着语言不通的恐慌和尴尬——“国外东西很便宜诶,能不能帮我代购啊?” 面对众人的误解和难以克服的诸多困境,你想过退缩,想过放弃,想过耍小性子撂挑子,结果颓废之后你还是记起了初衷,扁扁嘴没哭出来,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熬夜温书车轮战。只是有时候,你还是会暗暗地期盼着,假如有一个人能够帮帮自己该有多好,至少——不至于让你在购物的时候因为词汇量匮乏尴尬得满面通红,不会让你因为不了解当地文化习俗而说出了得罪人的话,不会让你在不适应homestay生活的时候只能继续忍耐…… 对于小留学生们来说,只身一人在海外留学的日子里,幸福感会变得特别特别简单:三五好友一起吃一顿正宗的中餐,特别难的那门课不但pass了还拿到了B,在学校里和当地学生成为朋友…… 假如, 你所期待的这些, 其实都是可以实现的呢? 在美国的密尔沃基市,有一所威斯康星国际学院(WIA),在这里的小留学生们,过的是这样的生活: 早晨被人从睡梦中叫醒后,和朋友一起享用过营养均衡的早餐,开往各个学校的萌萌的校车已经等在门口了! ![]() 和所有的小留学生一样,这些孩子们下午4点以前都在校园里,上课、自习、参加社团活动,有的时候还会参加体育比赛。 ![]() 放学时间,依然由校车接同学们回到WIA。晚饭时间还早,不想立刻做作业?可以呀, WIA准备了各种娱乐活动给大家:柔道课、钢琴课、玩桌游或者健身……太难选了要不要抽签决定呢? 18:00是晚餐时间,不想吃油腻腻高热量的美式晚餐?WIA早就考虑到啦。中餐大厨为孩子们奉上最地道的中华美食。 ![]() 美高的课业不容易,吃饱喝足之后再不学习可不行了,19:00到21:00的两个小时固定自习时间,小留学生们会把白天课堂上攒下的疑问拿去请教WIA配备的辅导老师们。 ![]() 10:30就是WIA规定的就寝时间了,熬夜打游戏可是不行的。孩子们大可以安心地做个好梦,WIA有巡夜的保安人员和24小时值班的StudentAdvisor(SA)守护着他们呢! ![]() 有温度,才是家! Emily: WIA二年级的学生Emily(化名)提到自己刚过来的时候的事情还有些失笑:“那个时候刚过来嘛,父母肯定是不放心的,然后像监视一样每天都死盯着我有没有好好吃饭按时睡觉认真学习,让他们不要担心也没用,听得多了就烦了……”作为负责Emily的SA,很快就发现了Emily提起父母的时候略微抱怨的语气,SA向Emily仔细地了解了一下情况,然后跟Emily的父母进行了数次沟通,SA表示,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不应该体现在控制上,而是要多关心孩子情绪的变化,孩子们都在逐渐长大,慢慢地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的。“之后,我爸妈再跟我联系的时候就不只是老问学习怎么样了,他们会更多地听我说,现在交流感觉舒服多了,出国之后,我跟父母都经历了成长,也更能相互理解了。”Emily如是说。 Jim “Jim(化名)刚来的时候,跟我们交流很难蹦出3个以上的单词,假如他是想有所保留,我们肯定持尊重态度,不过在同龄人中,像他这样一言不发的还是太少见了。”SA想多从侧面了解一下Jim,所以跟他父母也做了不少交流,后来发现,Jim的父母太忙了,又不善言辞,不太会表达对孩子的关心爱护,于是负责Jim的SA只能从和孩子相处的日常里来寻找突破口。好在孩子们对于自己热爱的东西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一次接Jim从学校返回WIA的路上,Jim突然指着窗外的一辆车主动开口问SA这是什么车。找到了突破口之后,SA从Jim的兴趣入手,找了一位学校的赛车手校友给Jim介绍关于汽车和赛车的事情,再辅以引导,虽然Jim虽然话依然很少,但是渐渐地,他已经可以和SA没什么障碍的交流了。 Jason: 是谁说的中国留学生不如本地学生了?Jason(化名)的履历可是会漂亮地打脸哦。这个未满16岁的少年在面试中的优秀表现让面试官很快放行,Jason(化名)就这么获得了前往多米尼克高中就读的通行证。WIA在接触之后也很快发现这个孩子出奇优秀,于是SA建议Jason跳过简单的课程直接去啃文学、历史这些“硬骨头”。十一年级结束,Jason的潜力完全被激发,取得了3.867的高GPA。你以为他只是个闷头学习的学霸?在多米尼克学生会换届选举中,Jason以高票当选为学生会会长。虽然父母对Jason很放心,不过在把孩子交给WIA之后,妈妈每个月还是会默默地关注着Jason的动态,每月WIA都会给每个孩子的父母发回一份关于孩子当月表现的月报,而Jason的妈妈会把每一份都收藏起来。 这些故事,仅仅是WIA的众多小留学生日常的冰山一角,WIA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故事。留学之路固然艰辛,WIA的存在是希望帮助小留学生们分担一些难处,让他们在远离家乡的留学生活中能够感受到温情,能够笑容比眼泪多,而我们能做的,是一步一步地,引导他们走向自己选择的道路。 WIA——用心,才更专业 从决定开办WIA到运营至今,其实碰到了数不胜数的困难,但是院长孙建国坚持了下来。历经两年半的准备去竞标(校址),结果因为民意反对而让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给孙建国上了一节很深刻的民主课:“在美国,Teenager意味着数不清的麻烦和调皮捣蛋,相当于一个负面词汇,对于附近的居民来说,把一群孩子弄到这里来,那不就是给自己找麻烦吗,这太疯狂了!”之后,又过了一年半,孙建国终于又找到了另外一个校址,从申请、宣传,到听证会、表决,期间他历经了多少困难,走过了怎样艰辛的路为小留学生们争取了这样一个安心学习生活的容身之处,旁人是无法想象的。 而在种种困难面前,WIA所希望给孩子们提供的是一个小而全,让家长安心、学生安心学的Total-care全托模式管理,从衣食住行到学习辅导和课余活动,WIA可以给的是巨细无遗的关怀和照顾。因为用心,才更专业。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