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是一个神奇的国家。
它是世上历史最悠久之一的民族的家园,却在几十年前才得以建国;
它自建国当天就被环伺的强敌联手讨伐,几十年下来,每次面对数倍的敌军,非但没有亡国,反而国土越来越大军队越来越强;
它的国土一片黄沙漫漫烈日当头,自然资源极度匮乏,人均耕地1.5亩,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却发展出了世上最先进和高效的农业技术;
面积跟北京差不多大,人口不到北京的一半,在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数量却仅次于中国和美国,超过了整个欧洲所有国家的总和;
1948年,以色列从零崛起,全民皆兵的生活在纷飞战火之下,经济却高速发展至今,人均GDP排到世界前30,其中科技产业对GDP的贡献比例在世界上排第一。
究竟以色列的科技创新“牛”在哪儿?是什么造就了这个“开挂”的国度?
据搜狐科技报道,硅谷密探独家采访了来自以色列的军中精英部门的Ilia Luk-Zilberman (伊利亚),通过他的故事一探究竟。
伊利亚现在是以色列一家叫做Flexagrid的公司的创始人兼CEO。Flexagrid为大规模的运算提供基础架构。这家公司成立于2013年。在这之前,伊利亚已成功的创立并卖掉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
伊利亚
伊利亚18岁开始服兵役。在以色列从军,可不是简单的从军。真格基金投资管理副总裁刘元认为,以色列的兵役制度是强大的创业者dealflow和高科技的IP来源。
以色列的军队技术高度说是全球首屈一指毫不夸张,而以色列的空军和防空技术则是犹太人皇冠上的骄傲明珠。加沙的哈马斯和黎巴嫩的真主党长期向以色列境内发射火箭弹和迫击炮,从2000年到2008年有八千余枚之多。对此,以色列独立自主研发出了“钢铁穹顶”(Iron Dome)防空系统并在2011年正式投入使用。钢铁穹顶技术能判断出飞弹的落点,对于会落在有人员伤亡区域的飞弹,能用相对低廉的成本拦截。到去年底,铁穹系统拦截了1200多枚飞弹,成功拦截率达到95%,使得这个国家的民众即便生存在被最深敌意所攻击的国家仍然能感到安全的庇护。
以色列科技创新的强大实力,与其军方对青年的高科技培育密切相关。以色列好几个高科技公司,创始人都出自于以色列军方最牛的军中精英培育项目。
在这个培育项目里,伊利亚认识了很多“开挂”的小伙伴,并彼此成为最好的朋友。
小伙伴A是 PrimeSense 的创始人。
PrimeSense你可能不知道,但是苹果和Magic Leap你一定知道吧。2013年,苹果以3.6亿美金收购了3D感知技术公司PrimeSense。
PrimeSense的3D感知技术
PrimeSense是何方神圣?这家公司的技术能实现计算机对人的动作的感知,使人们不再需要透过控制器,而是使用手势和身体动作来操作电脑,或是控制游戏里的角色。
微软旗下大名鼎鼎的第一代Kinect也是基于PrimeSense的技术。
PrimeSense的芯片与微软Kinect设备
这个创立了PrimeSense的小伙伴,自然也被Magic Leap挖去,现在领导着Magic Leap的以色列团队。
再看小伙伴B。
嗯,小伙伴B最近正在跟特斯拉的CEO伊隆·马斯克探讨把一颗自制航天器送上太空。
这件牛人事迹源于谷歌的月球X大赛(Google XPRIZE)。这个大赛起始于2007年,谷歌向全球技术牛人发出邀请,看谁能第一个将私人研发和制造的航天器送上月球,并成功行驶500米,传输回清晰的图像和视频。
谷歌月球X大赛
谷歌的月球X大赛的宗旨是,推动技术创新,使空间探索更简单和低成本,从而被大众市场所用。
小伙伴B为了参加这个竞赛,成立了非盈利组织SpaceIL,利用以色列先进的纳米和微型卫星技术,来建造小型的、低成本的但是效能杰出的航天器。SpaceIL建成的航天器将只有一个行李箱大小。
SpaceIL航天器
2015年7月,在以色列总理鲁文·里夫林的见证下,谷歌的月球X大赛主办方在以色列耶路撒冷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SpaceIL团队是本次大赛中第一个得到航天器发射许可的公司。
SpaceIL的航天器,将在2017年下半年,跟随埃隆·马斯克投资的SpaceX猎鹰9号火箭升入太空,前往月球。
然而,这件牛人牛事的亮点还不在于此。
这位小伙伴B,是比伊利亚大两届的军中学长,与伊利亚在同一项目。而这个项目所教所学与太空探索完全没有关系。因此,小伙伴B在毫无此领域知识背景的情况下,加入大赛,从头自学物理、电子工程等,并组建、领导团队,达成了现在的成果。。。
此外,小伙伴B还有极强的组织才干。他不仅技术能力杰出,还要组织一切资源,包括谈投资、安排实验室、研究人员协调,以及,和埃隆·马斯克谈火箭发射。这一切,他都做的非常好。这也是SpaceIL目前在月球X大赛中领先的原因之一。
那么,这些以色列的牛人,是如何被“造就”出来的呢?这个国家的蓬勃的高科技创新氛围,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以色列,军队是最强大的创业孵化器。
除了传统犹太教徒,所有犹太青年在18岁都要去军队报到。军队会考察青年人的成绩和能力,招募他们进入“精英项目”,精心培训,教授他们最顶尖的技术,培养他们的各项能力,例如,如何处理挑战、压力,如何团队合作等。
有人说,以色列军队的“精英部门”毕业生,堪比哈佛、斯坦福。
这些毕业生毕业后,都会去军队的技术部门为国家服务一段时间。退役后,他们往往成为以色列高科技创业的中坚力量。
真格基金投资管理副总裁刘元曾写道,以色列对军队的技术IP的保护政策却是相当自由的。从军队退役的年轻士兵们可以自由的利用他们在军旅生涯掌握的技术去创业,而许多创业团队本身就是在军营中相识的,所以是真正字面意义上的“一起打过仗的团队”。
以色列创业团队在互联网安全、视觉识别、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有着天然的优势,国防军的训练和IP功不可没。以色列军队中最有名的部门叫做8200小队,专注于军队中的科技研发。这个部门产生的百万富翁创业者数量超过了世界上几乎所有商学院。而这个部门所诞生的创业者占整个部门的人口比例,石破天惊地超过了斯坦福大学。
著名的例子比如Dov Moran, 曾经是海军里微电脑部门的负责人,后来凭借军队中掌握的技术创建了闪存解决方案公司M-Systems, 在06年把公司卖了十六亿美金。而最近这些年耀眼的以色列后起之秀独角兽们,例如Whatsapp, Waze, Outbrain, Palo Alto Networks, Check Point等也全部都是类似的背景。
以色列作家索尔·辛格(SauI Singer)在《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中写道:“在以色列,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人在学术上的经历比不上其在军队的经历重要。”
索尔·辛格
在以色列求职,每次面试必问的问题是:你在军队的哪个部门服役?很多招聘广告都说明只要精英部门毕业生。
那么,在军中精英部队的体验究竟是怎样呢?
伊利亚18岁进入以色列军队,被选入精英部门。
这个过程总的来说是复杂的。首先,军队会对新招募的青年进行各项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排序。例如,新入伍的是1500人,那么军队会根据测试,对他们进行第1到第1500的排序。
随后,军方会把新人分组投入不同的项目。例如,排名1到20的新兵,进入训练项目A;排名20到40的,进入训练项目B。
这个分组是强制性的。按伊利亚的说法,如果不服从,就直接去坐牢吧。
在这个体制下,以色列保证了最优秀的青年形成集群,彼此深切的影响和学习。并且,这个集群,往往非常多元,成员都来自不同的背景。
18岁的伊利亚,当年也算是个杰出青年。高中起,伊利亚就开始给父母的公司编写程序。学习成绩当然是好的,想约会他的女孩子也无数。
但是,进入精英部门后,伊利亚被震撼到了。他发现,身边充满了牛人,而他们的经历都颇为传奇。
例如,有个小哥17岁,家里父母负担不起有线电视。于是,小哥就在卧室里自制了卫星信号接收器,顺利地看上了电视。
还有不少同学,17岁已经修完了2个大学学位,并且开始为高科技公司工作,每个月拿着2000美元的薪水。
这些最优秀的高中生,就这样被军队入选,聚集在一起,接受最好的资源与培训。
伊利亚在这里感到了压力。经过非常辛苦的两年学习,他在20岁时,成为一个能承担训练新人任务的指挥官。虽然已经非常优秀,伊利亚还是觉得自己只是达到了这个团队的平均水平。
在服役结束后,伊利亚自己创立了公司,并很快获得了成功。在他退伍后的生活里,军中精英部门的朋友还是他社交生活的重要部分。每年,他们会举办烤肉派对,校友聚会,甚至,打游戏大赛。
烤肉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
这些以色列军队精英部门的毕业生,彼此构成了巨大的社会关系网,链接技术人员、投资者、咨询机构等,是以色列高科技创新的非常重要的力量。
所以说,以色列体制给力地解决了高科技创业的人才输送问题。
那么,创业的时间和资金从何而来?
在以色列,计算机科学专业的人才收入是其他职业的4倍有余。举例来说,计算机专业职位的入门底薪约6000美元一个月(7.2万美元一年)。
一个以色列的初级计算机科学专业人才,收入往往高于获得了医学博士,并且有数年工作经验的医生。
对一个单身青年来说,基于以色列的生活水平,如果做别的职业,可能必须全职才能养活自己。但是计算机专业的单身青年,每周工作1到2天,或者每年工作很少几个月,收入养活自己就绰绰有余了。
那么,剩下的时间他们干嘛?是的,创业;尝试新点子、新想法,钻研新技术。
以色列的一家孵化器
以色列为了留住自己的高科技人才,在这个行业给出了比肩美国的薪酬,同时成功刺激了国内的高科技创业。
同时,资本也涌向以色列。 以色列的人均获得风险投资,居全球第一。根据Economist数据,其创业公司数量,也是硅谷以外全球第一。
资本更是青睐以色列军中精英部门的毕业生。创业团队如果有此经历,资本的大门会更愿意为他们开放。
以色列创业经济兴旺的文化背景
新浪财经在介绍以色列是引用这样一个笑话:四个人站在街角,一个美国人,一个俄罗斯人,一个中国人,一个以色列人。一个记者走上来问:“打扰一下……请问你们对肉类短缺有什么看法?”
美国人说:“什么是短缺?”
俄罗斯人说:“什么是肉类?”
中国人说:“什么是看法?”
而以色列人说:“什么是打扰一下?”
这个笑话说明了以色列人的直率性格。有一个词语叫“chutzpah”,中文的意思大概是“肆无忌惮”,但在以色列,这个词是带褒义的。大学生向教授提问,雇员们挑战他们老板的决定,军士质问自己的长官,文员批评政府要员,这些对于以色列人是司空见惯的。以色列人自小就被这种行为方式熏陶,他们认为自信是一个人的基本要素,沉默寡言或者言不尽意或许反而会使你落后于人。
这便是辛格在《创业的国度》这本书里总结出的以色列创业经济兴旺的一个文化背景。
辛格介绍说:“以色列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这样的国家,每个权力人物,包括总理和军队政要都有一个所有人都可以叫得绰号。包括普通老百姓在内,谁都可以用绰号称呼他们。以色列前任总理本亚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和阿里尔。沙龙(Ariel Sharon)的绰号分别是‘比比’和‘阿里克’……这些绰号不是官员背后相互的称谓,而是公开的,每个人都可以这样称呼他们。”
这样的文化显然适合创业公司,因为创业公司需要扁平化,需要每个人都能直截了当地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头脑风暴激发创意。在以色列,集体讨论是最常见的方式,而且往往由地位最低或者年龄最小者先发言,避免他们跟从那些权威人士而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