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Whitney MacDonald: 美国体育教育也变味了!
Whitney MacDonald: 美国体育教育也变味了!
2016/11/25 1:52:33 | 浏览:2196 | 评论:0

体育是美国教育特色之一。但在美国中学做了二十多年运动教练的惠特尼看来,在功利氛围下,美国体育教育也变味了,美国人崇拜体育已经过度,学校成为赚钱机器,孩子是其中一环。在体育教育上,中国缺乏和美国过度,都是问题。孩子到底为什么要运动?需要什么样的运动?

Whitney MacDonald: 美国体育教育也变味了!

Whitney MacDonald(惠特尼·麦克唐纳),是1984年就成立的美国艾默生华德福学校(Emerson Waldorf School)高中部运动教练。20多年的执教生涯里,惠特尼先是主班老师,把一班学生从一年级带到了八年级,兼做体育老师。

后来,热爱体育接受华德福空间体育课程教师培训,成为学校第一个专职的运动教练,开发出一整套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体育课程。这几年常来中国,举办教师和家长工作坊,推广中国华德福教育。

55岁的惠特尼跟我们常识中肌肉发达健硕无比的体育老师形象差了一点,块头大但算不上健壮,稀疏白发,说话轻而温和。但他在美国体育教育圈身浸多年,应该能比我们看得更清楚,现在美国体育精神被鼓吹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惠特尼作为华德福教育理念的秉持者,看完本文后,我们或许对他的一些说法不足为怪。在一切功利导向型教育氛围下,连体育运动都无法逃脱,仍不免让人唏嘘。

美国体育是产业,学校也成为了赚钱机器

“从小就给孩子找私人教练,日复一日的学钢琴,起早贪黑的参加训练、比赛……还不止一个体育项目,很少有父母想过,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美国,明星运动员简直被视为上帝,无限风光。可要知道,99.9%的孩子成不了职业运动员。”

“美国人对体育的崇尚已经过度,这是主流价值观出现的病态现象之一。”惠特尼显然对美国的体育文化不看好。“对任何一件事的过度崇尚,都是空虚。美国人对体育的狂欢,几乎病态。”

Whitney MacDonald: 美国体育教育也变味了!Whitney MacDonald: 美国体育教育也变味了!

哈佛耶鲁一年一度的橄榄球赛

“大家都不去关注对社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而是把个人的价值在一个体育运动员身上空前放大,那种至高无上的荣耀感,误导出美国一场又一场全面狂欢的体育赛事。”

“美国人最喜欢三个体育项目,橄榄球、篮球、棒球。”

惠特尼把暴力、激烈甚至血腥的橄榄球排第一,绝对没有错。几乎每一个美国人都有自己心仪的球队,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橄榄球队。而真要追溯,橄榄球正是源于美国大学。我们常说的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顶尖高校组成“常春藤联盟”,就是由校际间的体育赛事促成。

美国高校每年为体育活动投入的人力物力相当惊人,美国大学体育协会(NCAA,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它是由美国千百所大学院校所参与结盟的一个协会)公布的2015年大学年度财报中显示,50家高校因体育赛事收入达到3.04亿美元,包含门票收入、电视台和网站转播费、赞助商、广告费。

学校为运转体育赛事的支出同样不菲,超过收入达3.32亿美元,其中教练的百万年薪占大比重。高校里体育教练的薪酬远远高于大学教授。比如,哈佛大学历史上首位带薪的橄榄球教练比当时哈佛工资最高的教授还多30%。

另一些众所周知的事实,高校在赛场上的胜利意味着学校更高的声望,更多的校友捐助和社会资源,以及更好的生源。利益驱动下,“体育特长生”是美国顶尖大学最重要和最偏爱的招生群体之一。

“这是一条产业链……学校已经成为赚钱机器,父母更是以孩子能够进校队当成一项无上的荣耀,梦想着孩子有朝一日可以成为伟大的运动员。”

惠特尼提到他有个亲戚,每年在孩子的体育训练上支付1.5万美元,相当于每年10万人民币。为了给孩子找私教,能够参加有组织纪律的训练,有些家庭硬撑着支付高额体育训练费用,透支着家庭经济良性运转的健康状态。

“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成为运动员,每个人都在这件事上很勤奋,但或许只有1%的人可以获得显著回报,并且枯燥、高强度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训练,其实是在让孩子失去真正的体育活动乐趣。”

“我们不能否认体育运动带来的积极结果,让孩子身体更强壮、更坚毅、更具有领导风范和团队合作意识……但是,家长在这种近乎病态的体育氛围,过多关注体育,而忽视了孩子本身,他们真的知道运动的意义吗?”

 Whitney MacDonald: 美国体育教育也变味了!

Whitney一家经常徒步

运动和升学没有关系,是家庭日常活动

惠特尼有两个儿子,都毕业于华德福学校,大儿子爱好冲浪,曾是学校游泳队选手,大学刚毕业;小儿子爱好棒球,是校棒球队队员,在美国顶尖文理学院贝茨学院(Bates College,2016 U.S.News排名第25名)就读大三。

Whitney一家爱好体育和户外,全家人经常徒步当背包客。但与那些失去理智从小就狠抓孩子体育训练的家长相比,惠特尼明显清醒许多。

尽管体育成绩不错,惠特尼还是认为两个儿子并没有体育天赋,他也从来没有寄希望要他们成为运动员。

小儿子是学校棒球队队员,每天在晨课前,早起先是个人体能训练,下午课后参加团队训练,日常校园生活无非就是学习和体育训练。“有计划的体育训练经常会带来失败,残酷地训练把运动大部分的乐趣都带走了。所以,孩子要发自内心喜欢,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来应对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

“自律和时间管理能力,只有孩子自己认清了为什么要这么做,拒绝掉很多意义不大的社交邀请,才能够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培养起来。”

惠特尼认为孩子的体育训练和他们学钢琴没什么两样。如果是家长逼迫,等到他们自我独立意识觉醒之后,一定会反抗、放弃,无论他在这项特长上坚持练习多少年。

惠特尼深有体会,因为他的大儿子,5岁时就超乎常人的钢琴天分,和所有学钢琴的孩子一样,需要参加很多表演,为了表演成绩,他和妻子要求他练习过度,一场“战争”爆发后,最后以孩子放弃学钢琴告终。

所以,惠特尼对两个儿子的体育教育,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从来不会逼迫他们学习任何运动,强迫参加训练和比赛。“和孩子一起运动,这是家长一起参与的家庭行为,不是为了升学。”

在中国,本来就没有太多的运动氛围,那些想送孩子出国读书的家长,体育这件事总与升学挂钩。既然学校有“体育特长生”的名额,这种功利性举动自然也无可厚非。

而在惠特尼看来,运动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是生活一部分。从小给孩子找私教训练某项体育专长,还不如家长自己亲自带着做亲子运动,这比单纯的训练重要。

“运动不是为了赢比赛,更不是为了升学,而是在一种去功利化的常规体育活动中,顺其自然达到想要的结果。”

并且,家长本身要对体育自带热情,细心观察,引导激发孩子的兴趣,最重要的是呵护天赋。每个孩子都会有天赋,它犹如火花,家长要特别小心加油。油太多,油太少,这股火苗都会熄灭。

 Whitney MacDonald: 美国体育教育也变味了!

  Whitney上篮球课

中国缺乏,美国过度,都是问题

网上曾盛传一组漫画,形象比喻中美两国之间体育教育的现状和后果:美国孩子长大后人高马大,体格健壮,中国孩子则面黄肌瘦、身轻体薄。试问惠特尼中国人为什么如此不重视体育,这样的教育方式会有什么结果?对于这个有大又空的问题,惠特尼一开始坦言他不知道,想了一阵,给出的回答超出了我的预期判断。

“应该这么说,不止是在中国,全世界都有这种重学习轻运动的趋势。我们的下一代需要提前学习更深、更复杂的知识,掌握更加精确的专业技能,才能在高智商社会中生存下来。”

“有人会反驳,社会在进步,必须得这样啊。但是人类本身能进化那么快吗?可以跟得上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吗?显然没有,孩子自然本能的在反抗这种学习压力。你看,生理心理混乱,有学习障碍的孩子越来越多。”

但可悲之处在于,成人总抱着“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逻辑,认为这些孩子有病,需要医治。却从来没有想过,这是孩子失去应该拥有的适合身心发展规律的学习环境之后,所发出的信号。

社会浮躁,压力爆棚,即使是社会成功人士,也不知道自己是谁。很多毕业于顶尖学校的孩子,走出既定系统后,甚至不知道,过去所做的一切有什么意义?

惠特尼说在美国基础教育的公立学校,其实也就一周两节体育课,这跟中国学校差不多。但不同的是,中国家长对于体育课被语数外学科挤占利用的情况,并不会去学校反应,会觉得必要又正常。而在美国,校方有时候也会采取减少体育课的策略来给其他学科更多的学习时间,但美国家长并不这么想,他们更加看重体育课,不会同意这种做法。

中国缺乏,美国过度,这都是问题。运动,是联结自我和现实世界的一种手段,可以帮助塑造健康的生命气质。过度读书和过度运动,都是失衡,到了现实社会,都会迷失。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348]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730]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754]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778]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876]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843]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835]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835]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990]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108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