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理工學院物理系助理教授謝漢強
爾灣加大化學系助理教授楊又芳
史丹福大學奈米光子學實驗室的范強納森
萊斯大學物理與天文學助理教授李偉
哥倫比亞大學病理及細胞生物學助理教授王哈里斯
塔芙茨大學分子生物與微生物學助理教授沈艾米
德州大學生物醫學信息學副教授陶萃
南卡羅來納大學化學與生物化學教授唐傳兵
歐巴馬總統9日公布2017年「青年科學家與工程師總統獎」(Presidential Early Career Award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簡稱PECASE)名單,這項由美國政府授予獨立研究青年科學家及工程師的最高榮譽,今年102位獲獎者中華裔占九人。
歐巴馬總統說:「我恭賀這些傑出科學家及工程師具影響力的成果。這些創新者幫助美國走在最前線,也顯示聯邦政府在科學上的投資,有助於拓展我們對周遭世界的認識,並對經濟帶來貢獻。」
今年有九位華裔獲獎,分別是史丹福大學奈米光子學實驗室的范強納森(Jonathan Fan,音譯)、加州理工學院物理系助理教授謝漢強(David Hsieh)、哥倫比亞大學病理及細胞生物學助理教授王哈里斯(Harris Wang,音譯)、萊斯大學物理與天文學助理教授李偉(Wei Li,音譯)、爾灣加大化學系助理教授楊又芳(Jenny Yang)、塔芙茨大學分子生物與微生物學助理教授沈艾米(Aimee Shen,音譯)、德州大學生物醫學信息學副教授陶萃(Cui Tao,音譯)、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National Geospatial Intelligence Agency)研究員康詹姆斯(James Kang)、南卡羅來納大學化學與生物化學教授唐傳兵(Chuanbing Tang)。
「青年科學家與工程師總統獎」是柯林頓總統於1996年設立的獎項,頒發給獲聯邦經費補助,在各科學工程領域中從事研究的大學教授或實驗室研究員,獎勵他們在研究事業初期即展示卓越能力與潛質。
今年獲獎的102名科研人才來自美國聯邦政府13個部門,由農業部、商務部、國防部、教育部、能源部、衛生福利部、內政部、退伍軍人事務部、環境保護署、美國太空總署、國家科學基金會、史密森尼學會及情治單位聘雇或資助。
謝漢強在香港長大,高中後移民美國,在史丹福大學學習物理,再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取得物理博士學位,以及在麻省理工完成博士後研究,目前在加州理工學院任物理系助理教授。謝漢強在「量子材料」(Quantum Materials)研究領域卓有成就,2015年曾獲帕克德基金會(David and Lucile Packard Foundation Fellowship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頒發87萬5000元科研獎金。 除教學外,謝漢強帶領的團隊主要研究課題是「超導體」,由於目前使用的材料都需要在極低溫度下才能變成「零電阻」的超導體,他們的目標是創造出在室溫下可以變成超導體的材料節省能源。現今最新研究方向是尋找通過射線來改變材料的電子結構,將其轉化為超導體的方式,稱為「光致相變」(Optical Control of Materials)。
楊又芳,在聖費爾南度谷出生長大,她做的減碳研究被認為深具潛力,2014年曾被美國能源部遴選為「早期職業研究獎」得主,獲贈15萬美元科研獎金及表揚。 楊又芳研究探討分子電催化劑,如何透過人工光合作用對二氧化碳減量。相關研究從她在麻省理工學院(MIT)攻讀博士學位時就已開始,希望找出更好的方法儲存能源。她的研究包括,如何更有效地透過化學反應方式,將水和二氧化碳變成碳氫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