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涂子沛: 人工智能推荐的药,你敢张嘴就吃?
涂子沛: 人工智能推荐的药,你敢张嘴就吃?
2017/1/28 13:52:23 | 浏览:1439 | 评论:0

涂子沛: 人工智能推荐的药,你敢张嘴就吃?

人工智能的使命就是要在几千种病和几万种药之间进行有效的匹配。 有效匹配,正是人工智能的强项。

  去年,我读到过一则新闻,中国医生和意大利医生将在2017年携手合作全球第一例“换头”手术(首位接受手术者是31岁的俄罗斯电脑工程师斯皮里多诺夫,他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缩,手术操刀者是意大利神经外科医生卡纳韦罗),其描述令人有毛骨悚然之感。

  但一细想,这也证明了现代医学的巨大进步。

  是的,手术刀已经能深入人体内的大多数器官,人类的寿命前所未有地延长,科学的进步不断地突破我们想象的禁区。

涂子沛: 人工智能推荐的药,你敢张嘴就吃?

现代医学进步巨大,全球预期平均寿命增长。

  但医疗这个产业,问题又显而易见。现代医学在接诊效率上仍然是落后、低效率的代名词。医馆改叫了医院,古老的望闻问切变成了现代医术中的X光、验血,各种检查。可是该排的队还得排,该花的时间一点没省。一个医生再能干,他一次只能看一个人的病,一天能接待的患者是有限的,十几个号就能让医生忙上一天。

  所以,医院总是人满为患,中国是这样,国外也这样。很多国家实行严格的预约诊疗制度,结果服务质量上去了,漫长的预约等待却让患者失去了耐心。社会迫切需要一种低成本、高效率;低门槛、高精度的诊疗办法。

  前两天,我受邀参加了开放医疗与健康联盟(OMAHA)第二届会员大会。会上,我谈到了人工智能和医疗的关系。

  按照我们老祖宗的说法,人类医疗的终极目的是“治未病”。所谓“治未病”,是指能够发现疾病征兆,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写道:“圣人不治已乱治未乱,不治已病治未病。”唐代名医孙思邈也提出:“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治其未传。”

  医学目标这样定,不是东方独有。上世纪80年代,在法国总统密特朗的倡议下,75位诺奖得主共同发布了《巴黎宣言》,他们认为:“好的医生不是把病治好,而是让人不生病。”也即治未病。

  中国古代以能“治未病”为神医,例如扁鹊,话说蔡桓公讳疾忌医,扁鹊三次提醒他“疾在腠理、病在肌肤、病在肠胃”,蔡桓公都声称自己没病,等到“疾在骨髓”,已告无治。

  扁鹊能见微知著,自然是朋友圈里的贵客,可绝望的病人常有,扁鹊不常有。

  扁鹊的医术,其实无法和今天的医学昌明相比。受囿于医学水平的发展,长期以来,“治未病”只是人类可遇不可求的梦想。

  但今天,随着人工智能和基因技术的进步,人类“治未病”有了新的可能。

  在大数据方面,传感器可以收集人体的各种数据,例如体温、血压、心跳等等,并且可以实时分析监测,发现疾病的征兆,实现有效地预防。

  2013年,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宣布切除了乳腺,原因是她的BRCA1基因突变检测呈阳性,有87%的概率患乳腺癌。切除乳腺就是一种预防,患病的概率降至5%以下。

  这是典型的治未病,通过基因分析破解人体密码,让高危基因无处遁形。

  人工智能可以“治未病”,那对已经发生的病呢?

  当下最火的人工智能,当属阿尔法狗升级版Master。谷歌开发它们的重要一步,就是让它们学习了海量的棋谱,包括围棋高手对决产生的人类棋谱和人工智能之间下棋产生的新棋谱。

  在阅棋无数的人工智能眼中,人类下棋的路数,就是小九九了。

  阿尔法狗、Master通过学习棋谱成为了围棋高手,如果人工智能学习的是病历,又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在我看来,病历和棋谱有相似之处:棋谱记录了对弈双方(无论是人类或人工智能)智力对抗的过程,而治疗,也是一种对抗,病历记录了医生和疾病的对抗过程。

  当然,在围棋领域,人工智能的目标是战胜所有人类,而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未必需要战胜所有疾病,它只需表现得比医生更好,即使和医生一样好,也有巨大的价值。

涂子沛: 人工智能推荐的药,你敢张嘴就吃?

病历和棋谱有相似之处:棋谱记录了对弈双方智力对抗的过程,而治疗,也是一种对抗,病历记录了医生和疾病的对抗过程。

  读过海量棋谱的阿尔法狗,最终能够预测人类落子,从而战胜人类棋手;那读过大量病历的人工智能,能不能也棋高一着、对症下药、战胜和人类对弈的病魔呢?

  再换个角度看,人类有大约几千种常见的疾病,以及几万种常见的药品。而人工智能的使命就是要在这几千种病和几万种药之间进行有效的匹配。

  有效匹配,正是人工智能的强项。例如拥有1500万名司机和近3亿用户的滴滴打车,可以在上亿的对象中实现有效的、快速的匹配,其匹配的依据是两方各自的时间、地点、状态和路线等,其计算量非常庞大,但这正是计算机的优势。不妨设想,一旦掌握了大量的患者数据和诊疗方案数据,人工智能也可能在病和药之间实现有效的匹配,通过算法实现对症下药。

  人类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IBM开发的超级计算机“沃森”,通过学习癌症治疗病例,记住超300份医学杂志、200余种教科书及1500多万页资料的关键信息,为癌症患者提供精准诊疗。最近传来消息,“沃森”已经分别在浙江省中医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落地,辅助中国的医生坐诊。

  所以,我认为,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有巨大的想象空间,未来将极大地简化当前繁琐的看病流程,解放医生,也解放病人。不认为医生会完全消失,但其职业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未来的医院,将成为病人、医生、算法三者共生、互相协作的场所。

  今天,人工智能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在网上买东西,很多人会欣然接受算法的推荐,买一本书、买一件衣服、看一部电影。但是,当人工智能给我们生病的人类开出一个处方时,人类敢张嘴吃下去吗?

  这关系到生命和健康。

  如果有一天,人类真的可以放心地吃下去,这将成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里程碑,这个里程碑,也是人类发展进化的一个里程碑,意义重大、无限。

涂子沛: 人工智能推荐的药,你敢张嘴就吃?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96]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398]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438]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467]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569]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523]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521]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521]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684]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77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慕波:爬取7万条帖子  看看人们都是怎么吐槽相亲的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