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大陆评述
关键字  范围   
 
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
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
作者:周其仁 | 2017/2/4 17:49:32 | 浏览:2032 | 评论:0

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

中国经济之所以在改革开放之后取得高速增长,根本原因是成本降低。但从2007年到2015年,中国经济呈下行态势,年增长率从14.2%下降为6.9%,问题不容忽视。进入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国的成本再度走高。中国目前在全球市场中的状况好比“三明治”——夹在发达国家与新兴发展中国家之间,一方面不具备发达国家的前沿技术,一方面市场成本大幅上升,与新兴发展中国家相比已不具备绝对优势。进入2017年,中国经济仍然需要坚韧不拔地推进改革。

国际形势:外需萎缩,逆全球化

  怎么理解中国经济从之前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的增长?首先要先理解全球的格局。

  假定有两个经济体,一个富有,一个贫穷。富国是10万元资本,300个人。穷国是10元资本,3000个人。前者类比是欧美和日本,后者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这两个经济体中间之前有一道墙隔开,大家各过各的日子,穷就是没资本,没资本就没有提高生产率的手段,很大程度靠人力、靠自然力,经济进步就很慢。富国资本雄厚,可以转化为生产力,所以贫富差距会拉大。

  现在把墙打通,就是改革开放,把这个壁垒打开。打开以后:两个经济体加到一起算,资本总量就变成10万零10块钱,人口总量是3300人。要素的相对比例都发生了变化,用我们熟悉的话就是“竞争格局发生了变化”。

  第一,富国的资本总量只加了10块钱,但是人口总量加了3000人来抢,原来300人用10万块钱,现在3300人用10万零10块钱,所以资本的稀缺程度提高了。为什么全球化以后,华尔街可以赚到很多钱,道理就在这里。

  第二,富国有科技,3300人来抢科技,科技的稀缺性也提高了。但是富国经济的麻烦是,现在有3300人一起竞争工作机会,劳动者的竞争加强了,这个过程中,富国的劳动者蓝领、下层白领难受了,因为他要面临3000个原来收入只有1块钱力量的冲击。所以发达国家失业率,特别是年轻人的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二战后发达国家的橄榄型社会结构被破坏,全球化以后两极分化严重,基尼系数上升。华尔街、硅谷赚到了大钱,但有一大群人很失落,制造业工人、中下层,在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的压力要超过他们得到的好处。当然好处也有,就是中国的产品很便宜,美国享受到了稳定的物价,所以,穷人实际的生活水平降低得不会那么严重。但是和华尔街、硅谷一比,相对收入的落差就出来了。

  发达国家都是这样,二战后高的基尼系数降下来,又回上去,然后就带来了社会矛盾。因为很多美国的大妈大叔,不懂金融,也不懂高科技,人数上又是大头,就会有愤怒感。

  现在的全球化格局,发达国家比如美国的人均GDP水平是在下降的,但是中国在提高。所以,特朗普出现了,特朗普的当选反映了一个趋势:所有大的变化中,并不是每一个人、每一个集团、每一个板块都可以同等获得收益,有高有低,有得有失,社会矛盾就会起来。

  这里还要谈到一个术语:比较优势。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说的其实就是各国扬长避短,拣生产率高的东西干,这样整个社会的总体产出就会高。但是萨缪尔森后来的研究结论说这不对,因为中国什么都干,从袜子到汽车,再到飞机,最后大家优势趋同了,发达国家不知道干啥了。萨缪尔森问道:原来造自行车的现在开始造飞机,那原来造飞机的造什么呢?他的结论就是:在共同的比较优势下,一方可能永久损害另一方的利益。

  从外部看,我们现在的经济下行首先就是全球的外需收缩,如果是主要靠内需发展的国家,那么受到的影响会小一些。偏偏在高速增长当中,我们是高度依赖外需的,那当然影响更大。

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

国内形势:成本优势减弱,体制成本上升

  其次从内部看我们现在面临的经济形势:成本在变化,并且核心是体制成本的重新上升。

  中国高歌猛进的全球化,就是因为有成本优势。改革开放后发现穷就是竞争力,穷就是工资低,工资低就是成本低。同样一个产品,成本低叫价就低,物美价廉全世界的买家当然买你的。

  但是现在这个成本在变化,劳动力成本、土地、能源,所有的价格都在经济高速增长中变化。

  成本变化最大的是什么呢?是体制成本。

  仅仅把中国崛起归因于劳动力便宜,不准确,因为劳动力便宜并不能解释中国的崛起。改革开放前,劳动力更便宜,那个时候没有中国奇迹,现在看非洲很多国家的劳动力比我们还便宜。不是要素便宜就能够变成竞争力,要素变成竞争力首先要变成产品,这个过程需要组织,组织要在一个体系里运行,这就引申出来了体制的问题。

  所以,让中国经济崛起的真正秘密不是原来穷,而是把原来导致穷的封闭变成开放,在开放当中允许组织创新,进行体制改革。有了体制改革,才有下面的一环扣一环。劳动力解放出来去哪里就业?这又逼出了民营企业。产能出来了,市场在哪里?所以又逼出了WTO谈判,2002中国冲进去,把世界市场和原来的障碍打开了。进了WTO,一开始还是“奖出限入”,后来尝到了甜头,全部进去了,这才冲到了全球化的前沿。

  所以,中国的成本优势不完全是原来的劳动力便宜,主要是通过改革,把原来奇高无比的制度成本大幅降下来了。

  就是这套挺土的打法,把我们的体制成本显著地降下来了。体制成本下降,加上原来的要素成本低廉,最终构成了后来的“中国故事”。

  但是现在的新问题是成本又上来了,原来的成本优势消失了。现在我们讲成本优势消失讲的都是劳动力、工资在涨,这个问题当然存在,但是被大家忽略的是:我们的体制成本重新在高速增长当中举头向上。

  体制成本上升表现在什么地方?比如对待新科技的态度一波三折,还有城市化,我们的行政区划是组织化的,浪费了很多设施,我们要跟着人口和资源的流动来发展城市化,人们愿意去的地方应该好好投资,比如中心城市、城市群、城市圈。那些人不愿意待的地方要还林、还环境,建设特色小镇。

2017年经济的增长靠体制改革和创新

   怎样确保我们的成本优势,两个方法:降低体制成本、创新。

  中国目前在全球市场中的状况已经变成了“三明治”,我们夹在中间,成本已经顶上来了,市场成本也上升了。劳动力大家都贵,土地也贵,但是我们手里还没有多少独特性的东西。

  这个世界上的竞争就两句话,你要么成本比人家厉害,要么手里有独到的东西。比如美国的苹果卖到全世界,人们通宵排队买,这就是他有你没有。现在中国夹在发达国家与新兴发展中国家之间,底下有印度、越南,他们的成本比中国便宜,招商引资的力度也比我们当年强,都学会了。

  在这种情况下,就无可阻挡的发生了整个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现在要继续我们的成本优势,但是成本当中的体制成本没有改革,光靠民间解决不了。没有政府主动发起一轮一轮的深化改革,成本很难降下来。

  我们的经验已经证明,体制成本降低,经济就会很好地发展,体制成本上升,整个国家民族就会被拖住。所以,2017年要继续改革突围。渐进改革的好处就是震荡低,不是一次性解决问题,但是渐进改革的难处是要“维持渐进”,所以体制改革一定要改到把体制成本再降下来为止。

  如果这个成本降不下来,那么能不能把成本曲线往右推,尽可能延长它持续的时间。因为这条成本曲线一定会上去的,但我们可以把整个成本曲线往右移,延长成本优势持续的时间,形成一条长期来看持续有竞争力的成本变动,这是商业世界里头的不二法门,也是整个经济体系竞争当中的不二法门。

  降低成本的第一个突围方向是刚才说的体制改革,第二个突围方向是创新,通过创新来突破全球形成新的僵局。引进新的产品,改变现有的品质,引进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唯有创新才能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

  创新很重要、很伟大,但是创新不是一定会发生的。成本曲线也不一定会右移,否则哪来这么多的过剩产能、僵尸企业,还有病危停滞的企业?创新是有条件的。总之,2017年经济的增长要靠创新和改革。

相关栏目:『大陆评述
上海比北京文明,但不及北京有文化 2024-11-06 [291]
破“四唯”、“五唯”后,评职称变简单了吗? 2024-11-06 [269]
新中国75年出国留学大事记(1949年-2024年) 2024-10-06 [914]
现存的国自然基金申请书的歪风邪气有哪些? 2024-09-22 [301]
35岁副教授:科研没劲,不如当官 2024-08-27 [528]
被“双开”的李佩霞, 揭开了女官员群体的一个内幕 2024-08-25 [487]
中国最早的人是谁?云南元谋人?北京人?其实都不是!因为专家说...! 2024-08-20 [625]
大学生最佳就业城市排行榜出炉,杭州排第三,南京排第八,第一名真的实至名归! 2024-08-21 [606]
被官媒点名批评的4所大学,毕业证形同废纸,每年大量学生被坑! 2024-08-18 [287]
高校每次改革从不触碰行政人员,只拿教师开刀! 2024-08-18 [30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