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2017/3/5 3:32:05 | 浏览:2692 | 评论:0

BBC的纪录片拍的确实很牛掰,而其中的一部纪录片在推出之后就在健身圈引起不小轰动——锻炼的真相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这部纪录片颠覆了人们对运动的很多“常识”,主持人Mike通过亲身参与运动实验的方式,揭示了健身中的几个最常遇到的问题


01慢跑、快走等低强度运动,虽然对我们的健康有益,但是其能量消耗却很低,低的令人发指。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02看上去瘦的人,不一定“瘦”,他们的内脏脂肪可能更多,身体的健康问题也许比胖子更为严重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03短时间高强度锻炼,效果堪比长时间的温和锻炼。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下面我们就来图解这部洗脑式的纪录片,看看你到底锻炼对了没!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带着疑虑,Mike开始了他的第一个实验:长时间低强度运动到底能消耗人体多少热量。


带着阻氧面罩,主持人进行了一个小时的慢跑,时速在10公里左右,虽然不快,但是还是让他比较疲惫。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旁边的体育科学家分析了他的能量消耗后发现,Mike在这一个小时中的热量消耗为16大卡/分钟,也就是说这一个小时慢跑下来,他只消耗了960大卡热量,结果不尽人意!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跑完后,Mike随手拿起了一杯咖啡、一块松饼和一根香蕉这三款零食来犒劳自己,而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三种食物的总热量高达880大卡,要消耗掉这些热量起码要跑55分钟。更重要的是,研究证明,运动后大多数人会倾向于吃更多食物,等于白跑了!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看来,慢跑、快步走等低强度有氧运动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强力”!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既然对减肥的效果并不大,那我们是不是就不要跑步了?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低强度运动对健康有着特殊的意义。所以就有了第二个实验。


Mike被邀请去吃英式传统早餐,大概就是这样的: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分量虽小,但热量却不低,这份早餐的脂肪含量相当于普通人一天的脂肪摄入量。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吃完这顿早餐4个小时之后,Mike来到格拉斯哥大学运动医学实验室进行了抽血化验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结果让他大吃一惊,这顿早饭让他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增加了一倍。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跟吃早餐前的血液样本一做对比,就能很明显看出右边试管里的脂肪层更厚。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而更危险的是,这种脂肪很容易形成血管脂肪壁,进而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同时,这种脂肪也是内脏脂肪的主要来源,内脏脂肪是指隐藏在我们肝脏、肾脏、脾脏等内脏周围的脂肪。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Mike随后来到医院进行了磁共振扫描,然后被吓到了,白色的部分都是体内的脂肪。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也就是说他的体型虽然不胖,但内脏脂肪却很多,是那种外瘦内肥类型的。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为了探究低强度运动与血液中脂肪的关系,Mike又做了另外一个尝试,就是进行90分钟的“散步”。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然后再来一顿同样的油腻腻的早餐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同样进行血液化验,可结果却让他吃惊。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前一晚90分钟的散步,让他第二天饱食一顿早餐后的血液脂肪含量相比上次餐后减少了三分之一。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这是因为,运动能在人体内激发一种酶,在消耗脂肪的同时,也在阻止摄入的脂肪进入血液,从而降低血脂。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然而不是每个人每天都能进行90分钟的散步,那么有没有什么方式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这种效果呢?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Mike接着又进行了第三场实验:短时间、高强度的运动。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Mike以自己的极限速度骑单车20秒,短暂休息后继续,每次三组,每周做三次训练。实验证明,这种锻炼方式所能带来的健康益处,等同于在每周在健身房中锻炼两到三个小时。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这种锻炼方法的原理在于,高强度运动能分解肌肉的糖原储备,而这正是血糖的储存方式。这会让肌肉向血液发出信号,“我需要更多的糖”,并从血液中取走糖分。更重要的是,散步或慢跑只能调动20%-30%的肌肉组织,而这种方式则能调动70%-80%,启动了大量的协调机制。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然而,以上所说的训练方法却有一个前提,即不能久坐,这就是Mike参加的第四个实验:平时静坐工作,晚上集中时间锻炼的他,将和一位每天需要不停走动6个小时的餐厅服务员进行对比。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在我们的印象中,走路算不上健身运动,而平时工作,晚上按时去健身房锻炼会给我们带来很好的减脂效果,但是结果却令人惊讶!


下图上部分是那位没有固定健身习惯,但是平时较为活跃的女餐厅服务员,下部分则是平时静坐工作,每周按时健身的主持人。仅活动量这块,女服务员就比男主持人多消耗了500大卡。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运动医学家最后表示,平时久坐少动,即使定期健身也于事无补。久坐是最常见的健康杀手。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这几项实验告诉我们几个健身原理:


  • 低强度有氧运动并不能给我们带来想象中的减脂效果。健康减脂需要我们结合无氧运动提高我们集体的代谢能力和有氧运动提高我们的整体消耗。


  • 很多不运动的人看起来不胖,但是内脏脂肪含量很高。这些内脏脂肪对我们身体有更大的危害。为了赶走这些多余的内脏脂肪,尽管不胖,也需要运动起来。


  • 减肥首先需要一个积极活动的生活态度,其次才是健身房里健身。当你提高平时日常生活中的活动量,比如多走路、多站着,而不是静坐少动,你的能量消耗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下面再给大家推荐一套

高强度减脂Tabata练习


每个动作20秒

动作间休息10秒

8个动作为一组

每次做四组

让你大汗淋漓全身酸爽


波比跳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跳起箭步蹲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登山者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俯卧撑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卷腹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开合跳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高抬腿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俄罗斯转体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Bingo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其实减肥不是我们健身的最终目标,拥有一份积极的锻炼热忱,回归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健身的本质。


BBC 2016《锻炼的真相!》调查: 彻底颠覆了我们的“常识”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近30年来,这5个癌症增长最明显!抓住癌症早期的5个信号 2024-11-06 [288]
新证据:长期喝酒增加结直肠癌风险!尤其是年轻人,不要不听劝! 2024-11-06 [263]
大选之际,华人女子非法入境美国被查出超高致死率传染病,民主党又添一债! 2024-11-04 [318]
严欢/石正丽团队首次提出人工设计病毒受体 2024-11-03 [349]
肥胖促癌的原因找到了!《科学》子刊:这种“酸”让肿瘤长得更快 2024-10-31 [425]
促氧化剂抗癌实锤了!科学家首次发现,维生素K3以独特的方式杀死癌细胞丨科学大发现 2024-10-31 [426]
哈佛博士生疯狂实验:一个月狂吃720个鸡蛋身体会怎样?结果大意外… 2024-10-31 [463]
几点睡觉算是熬夜?13万人研究提醒:不是11点,也不是12点,很多人搞错了 2024-10-31 [451]
免疫系统中的microRNA调控:历史与展望 2024-10-31 [262]
科学家借人类干细胞助猴子重见光明 2024-10-27 [54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