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台国宾馆是坐落于中国北京海淀区玉渊潭东侧的一处古代皇家园林及现代国宾馆建筑群。
金代章宗皇帝(西元1190年至1208年)完颜璟曾在此筑台垂钓,“钓鱼台”因而得名,迄今已有800余年。
至清代,乾隆皇帝(西元1736年至1795年)敕命疏浚玉渊潭并在此兴建行宫,收为皇家园林。
钓鱼台国宾馆有十几栋楼房,楼房从钓鱼台东门北边,按逆时针方向依次编号,
各楼从中心湖南侧起始,沿逆时针方向,由“一号楼”编号至“十八号楼”,
其中为尊重外国习惯,不设“十三号楼”;而为尊重中国传统,
以“芳菲苑”替代“十七号楼”称呼,以“八方苑”替代“四号楼”称呼。
上世纪80年代,经过重新规划安排,18号楼成为最高规格的元首级接待楼。
元首以下的贵宾,一般安排在5号楼、6号楼、7号楼,这几栋楼的规格大致相同。
1966年初,彭真(时任文化革命五人小组组长)曾在这里组织写作班子起草《二月提纲》。
文革时成为中央文革小组的办公地点(14号楼、16号楼),
而康生(8号楼)、陈伯达(15号楼)、江青(先8号楼,后11号楼)、张春桥、姚文元(9号楼)、关锋也都集中住在这里,
于是它就成了中央文革领导小组成员办公、生活二合一的驻地。
众多的宾馆楼中,以12号、18号楼最突出,因为这是专门接待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领袖的。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便是住在18号楼。而12号楼,近年来接待过二十多位外国首脑,
里根总统访华期间,也曾于此下榻。因此,这幢楼被人们戏称为“元首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