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关注着在美国出生、在美国成大的孩子。这一拨孩子,已经有了各式各样的称呼。在千禧年前后出生,所以是“千禧一代”,但没有比用“网络一代” 来形容他们更贴切了。当老一代为互联网的点滴进步惊奇时,他们已经视为理所当然了。一年级的学生,已经熟练地用Power Point,在班上演示作业。刚刚上中学的女儿,facebook上的朋友已经超过145个。同学中,拥有从iPod、iPhone 到iPad 的系列产品,他们通过网络接触的世界,无远弗届,比我们当年多了精彩,少了无奈。
当然,他们这一代,也看到大人的世界,并不比孩子们的世界美好,大人们的行事,充满了愚蠢、荒唐、欺诈、残暴。两场没有打完的战争,一次深重的危机,家长中的失业,学校中的裁员,都给他们弱小的心理,留下灰色的印记。成长在忧患重重的年代,他们会愤怒吗?会垮掉吗?会呐喊吗?尤其是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
“互联网对人类的影响史无前例,在历史上没有其他事物可比。” 刚刚收到新西兰的文兄寄来一篇文章,将这代人称为“网人”。但他对“网人”的前景是悲观的:“‘网人’从一出生就身处在完全人工的生活环境中,就被淹没在完全单调的、同质的、平凡的、低等的、无神性的、无价值的平庸世界中......只剩下伪造、虚假、粗浅、浮华、恶俗的人造物。”
但是,也有不那么悲观的声音。美联社近日报道,美国的代际专家(Generational expert)豪威(Neil Howe)说,“网络一代”会是“沉默一代”的新版本。美国的“沉默一代”是在经济萧条和二次世界大战中成长起来的一代,1950年11月5日出版《时代》杂志为他们贴了标签: “今天的年轻人等待着命运降临在他们的肩头,同时努力工作,并沉默寡言。” (Youth today is waiting for the hand of fate to fall on its shoulders, meanwhile working fairly hard and saying almost nothing。) 正是这“沉默一代”,托起了美国经济的黄金时代,没有后来“婴儿潮一代”的花销,更没有“垮掉一代”的颓唐。
果真如此,“网络一代”还是有希望的。生于忧患之中,而承担责任,默默工作,默默生活,与华人的传统道德暗合,也与自己的时代属性暗合。自己所属的一代,在中国被也称为“沉默一代”:生长在文革与改革的夹缝之间,没有“红卫兵一代“的张扬,也没有“改革一代”的得意,选择的只能是默默工作,默默生活。看来,和孩子在这个领域,没有代沟了。
作为新移民,我们对未来一代,还有一个担忧,就是他们生活的世界会更宽容吗。在亚利桑那州推出严苛移民法后不久,《纽约时报》说,美国年轻人和老一代是在不同的世界中长大。婴儿潮和一代都是在美国历史上人口最同质的年代里渡过,而民权运动之后出生的美国人是生活在合法与非法移民占比例较高的世界。他们隔壁的邻居,学校里的同学,各种肤色的移民很多。因此,在对待移民的态度上,年轻人比老年人要开放和宽容得多。
网络,应该比任何事物都能增进不同人群的交往与理解,网络互动跨地域、跨种族、跨肤色。尽管网上会产生“愤青”,但更应产生理解和宽容。因此,使用互联网的孩子,应该比民权运动之后出生的孩子,更能适应和喜欢多元文化的环境。在美联社的那篇报道中,就引用了一名商业合作推广专家雷德的话说,这一代年轻人年纪轻轻就对世界大事非常了解,对不同族裔和文化更能接受。
因此,最大的期待是,在孩子们长大后,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更为宽容的社会,不会认为我们的皮肤“太黄”了(近日,美国国务院在寄给一名华裔的信中说,他的护照申请被拒是因为照片“太黄”(too yellow))。这封信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后,舆论大哗”),眼睛太斜了(Slanted eyes)。诸如此类,老一代华人所遭受的“排华”、“辱华”,不在他们这一代重演。
如果互联网给下一代不仅带来坚忍与沉默,还带来理解和宽容,尽管它有种种的不是,也算是这个世纪宠儿的最大功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