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总是美好的。几千年前,李白就是在这样一个万物苏醒,春光明媚的三月,送朋友孟浩然一路乘舟下扬州的。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小学读到这首诗的时候,就想,“扬州”这个名字真好,一定是个好地方。要不,连大诗人孟浩然也要在“烟花三月”这样的一个春光烂漫的季节里去扬州呢?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说得尽的扬州美景,说不尽的扬州历史。读懂扬州,就是读懂2500年的骄傲!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南临滔滔的长江,东依静静的京杭大运河,历来就是风光秀美的风景城、人文荟萃的文化城、博大精深的博物城。
什么时候来扬州?大概就是这烟花三月里,柳絮纷飞、烟雨濛濛的日子里,扬州的婉约美才真正显现出来。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几千年来,扬州被无数人向往的原因不仅是它的繁华,更是扬州的月,该是有多么的柔情入骨,又是有多么动人的故事,发生在如此温婉的月光之下。
扬州城自古有“月亮城”的美称。对于月亮,扬州人怀有一份执著而坚贞的情结。扬州的月,天下独秀;扬州的月,是诗,是梦,是历史,更是文化。
这座城市不需要霓虹的点缀,月光于此最好不过了。一座城市,一个人,一段文字,一片回忆。
在诗意里栖居着的扬州
隋炀帝如此钟情于扬州,在《江都宫乐歌》中写到:“扬州旧处可淹留,台榭高明复好游。” 他不但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留在了扬州,也把自己的荣辱、功过和争议留给了扬州。
李白以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而穿透历史烟云,传及妇孺老幼,传遍世界各地,而今已成为扬州的代名词。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诗句,把扬州的月色写到极致,无人能够超越。
杜甫的“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一如既往地透露着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刘禹锡在扬州初见白居易时赠诗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经意间就成了千古绝句。两人相携遍游扬州古迹。在同登栖灵塔时,刘禹锡唱道: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
忽然笑语半天上,无数游人举眼看。
白居易则和之:
半月腾腾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
共怜筋力犹堪任,上到栖灵第九层。
李绅在扬州不知住了几夜,他看到的扬州是这样的:“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最令人叫绝的是徐凝,他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值得怀念的美景甚多,诗人独以明月做文章,以致“二分明月”后来成为扬州的代称。
杜牧传播了扬州的美名,扬州成就了杜牧的诗名。杜牧的一生跟扬州离不开,这里的十里长街、美景风物、红颜知己都成了他笔下扬州的样子: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扬州佳丽极多,唯独她俏。这是是怎样的两情缱绻啊!即使离开扬州,他也常思念扬州: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到了晚年,杜牧也不忘抒写自己对往昔扬州幕僚生活的追忆与感慨: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忽忽十年过去,那扬州往事不过是一场大梦而已。
张祜在游完扬州后竟然断言:“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无缘生在扬州,葬在这里也好啊!扬州魅力深入骨髓。“人生只合扬州死”,虽仅七字,足为扬州风姿传神。
瘦西湖
瘦西湖园林群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为一体,在清代康乾时期即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种清瘦的神韵。
清代钱塘诗人汪沆有诗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并蜚声中外。
“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瘦西湖的确不负此誉。早春的瘦西湖,杨柳夹岸,一路鲜花盛开,美不胜收。尤其是琼花,更是扬州的象征。
瘦西湖中最负盛名的就是“两桥”——五亭桥和二十四桥。
二十四桥
“二十四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由落帆栈道、单孔拱桥、九曲桥及吹萧亭组合而成,中间的玉带状拱桥长24米,宽2.4米,桥上下两侧各有24个台阶,围以24根白玉栏杆和24块栏板。
五亭桥
五亭桥不但是瘦西湖的标志,也是扬州城的象征。五亭桥上建有五座南方特色的风亭,亭上有宝顶,亭内有天花,亭外挂着风铃。
五亭桥是瘦西湖里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赏月佳地。五亭桥一共有15个桥洞,这15个桥洞,洞洞相连,洞洞相通。相传,八月十五的夜晚,划船到五亭桥下,在五亭桥下的十五个桥洞里都可见到一轮圆月。
个园
个园系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齐名。如果取竹一枚单叶,倒过来,便是“个”字,袁枚有“月映竹成千个字”的诗句,故名“个园”。
个园之名其实还有另一层意思,即九州方园,天下独一个。个园是一座竹的世界。竹“本固”、“心虚”、“体直而节贞”是清高、有节气的象征,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竹推崇备致,将它和梅、菊、兰并列“四君子”,苏东坡曾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之语。
何园
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被誉为“晚清第一园”,其中,片石山房系石涛大师叠山作品,堪称人间孤本。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园名取自陶渊明“归去来兮……依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之意,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何园的主要特色是把廊道建筑的功能和魅力发挥到极至,1500米复道回廊,是中国园林中绝无仅有的精彩景观。
古运河
沿岸的古运河是京杭大运河最古老的一段,这里几乎涵盖了古代扬州的发展史,运河哺育了扬州城,成了扬州的“根”。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遥可知当年,诗人陆游所见的沧桑和悲凉。昔日的古扬州已经无从寻觅,岁月只留住了断壁残砖和斑驳旧影。
这座城是静谧与安然的。江畔来来往往的船只穿梭着,划破夕阳,留下一道道光影,沧海桑田,岁月湮灭了古扬州的繁华。
大明寺
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距今已经1500余年了。名僧鉴真东渡日本前,就在这里传经授戒,寺内最出名的当属栖灵塔,塔中供奉着释迦摩尼的舍利子。
大诗人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等也都曾登临赋诗,寺内前院还有一株琼花树,树叶繁茂,春天花开白如玉盘,有“扬州琼花,世间无双”之誉。
东关街
唐代,扬州赢得了“东南第一商埠”的美誉,有天下“扬一益二”之称;而利津古渡(即今天的东关古渡)是当时扬州最繁华的交通要冲。有了码头就有街市,舟楫的便利和漕运的繁忙,催化出一条商贸密集、人气兴旺的繁华古街——东关街。
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
这里是另外一个时空,千百年来都不曾改变过。待行至街尾,已是夜色如水,城墙上亮起了灯火,璀璨得如同那个朝代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