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冯仑与王石对话:一辈子能活出几种人生
冯仑与王石对话:一辈子能活出几种人生
2017/4/3 5:35:20 | 浏览:2385 | 评论:0

 

  冯仑说:“我和王石认识二十多年,我曾写过《学习万科好榜样》,我们一起爬山,一起做公益,到现在,我们仍然是完全不同的个性,但不妨碍我们最终都还是三好学生。”近日,冯仑与王石两位老朋友又一次重聚,身为企业家的他们,也是企业家、慈善家、登山爱好者等,他们是如何将自己的人生活出这么多样的呢?我们来一起聆听他们的人生感悟。

冯仑与王石对话:一辈子能活出几种人生

王石和冯仑是如何将自己的人生活出这么多样的呢?

冯仑:被好奇心牵引向前

 

  其实,我从小就对人、对社会充满了好奇心。比如,现在我就被今日头条害惨了,每天都因为它少睡两小时,因为我每天都很好奇它推送了什么。它不断地推,我就老看,我就像是一个人间观察者的角色。

  我是巨蟹座,我想找一个海盗聊天,为这事儿琢磨了挺久,我今年确实约了。其实海盗很文明的,他们就像江湖大哥,你觉得他有很多特殊背景,但是实际上他们跟我们没什么不同。我想和海盗聊天也没有什么直接目的,就是想弄清楚,海盗都是怎么生活的。

  我到美国后突然发现,太空探索在民间其实挺普通的,没我们这边讲得这么玄乎。去年我在英国参加王总(王石)安排的深潜课程时,参观了当地的一家建筑事务所,他们有个月亮上的建筑模型,让人特别震撼,那是 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要求这家公司在 2020 年前完成的任务。自从发现太空其实离我们很近后,我的兴趣就一下子从人、地球转换到太空了。后来,我遇见了一个做火箭公司的年轻人,就投资了他,也成了他的客户,决定发射一颗自己的小卫星。

  因为性格上的一以贯之,我一直被好奇心牵引着往前走,只要条件允许,我就会进一步观察。

王石:生活源于个人情趣

  我过去玩登山、滑雪、滑翔、深潜,最近又已经组建了交响乐团,个人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喜欢探险,开个越野车出去玩也比较适合我的性格。大家都知道我在登山,却不知道我在飞滑翔伞,我最好的运动成绩不是登顶珠峰,而是在 2000 年,创造了中国滑翔伞攀高 6100 米的记录,这个记录直到去年 10 月份才被打破。

  我和冯仑还一起去登过乞力马扎罗山,当时十几个企业家报了名,我们还很兴奋。但是到真正出发的时候,大家就有了各种理由,都不去了。当时媒体很积极,甚至有一家媒体要派两个人来,我就对冯仑说,你不能不去,否则就不是企业家登山队,而是媒体登山队了,我就成了一个陪练。他答应了,但是过程非常痛苦。

  其实,登珠峰和企业家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有人研究过企业家为什么要登珠峰,最后得出了两个结论:一个是企业不行了,所以企业家想通过登珠峰出风头;如果发现他的企业挺好的,那就是第二个结论——他肯定是被抬上去的。

  但是大家不知道,到了海拔八千米以上的地方,如果你死了,也没人能拽下尸体,只能放在那里,更不要说活着抬上去了。我想不到自己能连续两次登上珠峰,接下来,我准备在 70 岁的时候第三次登珠峰。一定要非常清楚,你的职业是你的职业,你的生活是你个人生活情趣。

  另外,希腊文明讲究智力、体力和灵魂,他们认为,只有体力和智力互相交融,才能得到灵魂的升华,而我们是缺少这些东西的。如果你缺少运动,学术方面的成果绝对会局限在一定水平。

冯仑:人生有更多的可能性

  做企业必须拥有基本的经济条件,但是同时,我希望人生有更多的可能性。所以我从十多年前,就跟一些企业家讨论做公益,我们觉得,在这三四十年里,民营企业在中国能做的事,也就三件。

  第一件事是把企业做好,证明民营企业和社会的共有组织是相融的。

  第二件事是要解决民营企业和其他族群的关系,证明我们不仅跟经济组织能融合。从那时起,我们就共同发起了很多企业家组织,用公益的方式回应比尔·盖茨、巴菲特等人说的捐款问题,解决这件事儿花了十四、五年,目前没有人再认为企业家群体跟社会是冲突关系。

  第三件事情就是智库,我们希望能找一些好的研究机构进行研究,但是这件事现在显然才刚开始。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凯文凯利:最新5大预言 2025-06-25 [62]
江小涓:尽全力保持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三驾马车能用尽用 2025-07-01 [89]
27楼的血色遗书:985夫妻用生命叩问的环保真相 2025-06-25 [215]
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再读格雷厄姆 2025-06-25 [159]
朱镕基之子清华演讲:犀利点评当前中国问题(深度醒脑) 2025-06-21 [296]
胡志华:国际供应链智能化趋势对我国影响及应对建议 2025-06-16 [382]
扎克·迈耶斯:全球监管合作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6-16 [375]
斯坦福教授大卫·拉伯雷:美国高等教育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但也正如此,才取得了成功。 2025-06-11 [512]
梁文道:我们需要怎样的政治共识? 2025-06-03 [915]
经济学的四次革命 2025-05-28 [901]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