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杨三喜: 中国青年的“中年危机”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杨三喜: 中国青年的“中年危机”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2017/5/3 3:01:02 | 浏览:1791 | 评论:0

杨三喜: 中国青年的“中年危机”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房子所碰触的安全感,其实又是年轻人对阶层固化的焦虑反映。

  1916年,还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博士学位的胡适,将《文学改良刍议》寄给主编《新青年》杂志的陈独秀。1917年1月,《新青年》刊登了此文。胡适在文中提出了文学改良的倡议,呼吁从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等八个方面入手。随后,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响应胡适,鲁迅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文学革命的浪潮。

  如果按照今天的说法,1891年出生的胡适,便是当年的“90后”。26岁的胡适,因为一篇《文学改良刍议》暴得大名。1917年夏天,胡适从美国归来,随后便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胡适之后继续参与《新青年》的编辑,成为了新文化运动当之无愧的旗手。

  当年像胡适这样的“90后”还有不少,他们在二十多岁的年纪,便意气风发地站在了历史舞台的中央。生逢乱世,才华出众的年轻人,很容易一举成名天下知。时代不同了,没有可比性,但即便是与上世纪80年代末那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时代的年轻人相比,今天的90后们脚步也迈得沉重

  今天的90后最大不过27岁,最小的还没有成年,刚从大学毕业进入社会的那批人,也没有太大的家庭负担,养老压力还言之尚早,其实是比较不容易焦虑的阶段。不管是否已经进入职场,都应是最有拼劲、最有斗志,也最保有理想情怀的群体。

  但就算不接受“1988年的中年女子”的说法,也不认同1992年出生的人已经步入中年的定义,但却不能否认“中年危机”或有或无、或隐或现的开始困扰90后。新华网的一个大型网络调查《90后真已陷入“中年危机”?》显示,虽然六成网友不认同90后算中年人,但却同意90后遭遇“中年危机”这个说法。

  这种弥漫在90后群体中的社会心理状态,不管是不是伪概念,都是对当下现实生活的反映,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是什么让90后感慨中年危机的到来,让90后失去理想主义的色彩?

  我自己的经历,或许就可以作为一个参考。1990年出生,去年研究生毕业的我,刚毕业就遇到北京房价猛涨,一年的时间,均价从4万元涨到了6万元。一线城市买不起,回老家似乎也可以,但却发现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也像脱缰的野马。这让我这样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立马就焦虑起来。在学校的时候,虽然意识到北京的房价高,但是并没有深刻的感受,毕业后这种体会就完全不一样了。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以前900元可以在三环边上住一年,而现在3000元一个月只能在回龙观租一间次卧。工作这大半年来,关注最多的是与房价有关的新闻,同学之间聊天谈得最多的话题也是房子,经常因为感慨买不起房而长吁短叹……

  我们以前听到过很多这样的故事,诸如某明星初来北京时,住过多长时间的地下室,哪位名人在北漂期间搬过多少次家。但现在失去了这份耐心,对毕业就买房是那么的渴望和焦虑。这不完全是因为希望有个属于自己的家,而是担忧努力工作不如买房,买房不趁早,赶不上这趟末班车,就要被时代的列车狠狠抛弃。

  这种心理恐怕是中国大城市中年轻人所独有的。汇丰银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的“千禧一代”中,住房拥有率达到70%,而比中国富裕发达的国家如法国为41%,美国为35%,英国为31%,澳大利亚为28%,沙特阿拉伯为26%。大部分国家的年轻人住房拥有率不到一半,远低于中国(内地)的比例。

  另外一项调查则显示,在各地首次购房者平均年龄中,北京青年以27岁的年龄位居最小年龄榜首,英国、美国人首次购房的年龄在35岁,年龄最大的德国和日本则在41岁。一方面,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年轻人买房难,房价和收入比高达30多倍,远比东京等地高。但中国的年轻人却更渴望买房,似乎只有房子才能给我们提供足够的安全感。

  然而没有买房的年轻人,有赶不上末班车就要被抛弃的焦虑,而已经买房的年轻人同样焦虑。毕业便买房,就算上了车,那也是以掏空一个甚至两个家庭的积蓄为代价。面对密集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已经上车的年轻人还不得不担心自己是否成了高位接盘侠。

  房子绑架了年轻人的现在和未来,它透支了年轻人的活力和生活的其他可能,也消解我们的理想。而国外的青年,则显得从容淡定,不用担心房价突然涨上天,可以等到事业稳定,成家立业之后再来购置自己的房产。

  在房产面前,年轻人很难独善其身,房子所维系的安全感,正是中年危机的主要来源。房子所碰触的安全感,其实又是年轻人对阶层固化的焦虑反映。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有没有房,成为了阶层划分的重要标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从无到有不过20年时间,这2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也是资产价格增值最快的20年。似乎只有拥有了房子,资产保值增值才有希望,这就是将买房比作上车的原因。

  《人民的名义》中,作恶多端的祁同伟最后却博得了观众的同情,正是因为大家在祁同伟的身上或多或少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看到了普通家庭出身的年轻人在阶层上升路上的艰难,产生了共鸣。

  官二代、富二代之外的大多数80后、90后,都不得不在夹缝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求生存。社会看似多元、包容,实际上对成功的评判标准很单一,对年轻人形成有效规训的却无过于实用主义、物质主义那一套,似乎有房有车才是正义,才配拥有爱情……

  时代已经发生改变,年轻人对个人自由有更高的追求,传统的价值观对什么年纪对应过什么样的生活所下的定义却岿然不动。26岁可能刚从校园走出来,却马上要直面家庭、社会加诸于身的各种要求。这种种冲突必然会导致心理失衡,让年轻人过早地焦虑,过早地进入中年的心理状态,过早地失去拼劲、闯劲,过早地失去理想的光芒……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72]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348]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384]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413]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519]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474]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471]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468]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634]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72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