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微积分课:浙江大学“矿爷”成为万人迷。5月6日,苏德矿(左)在讲课前与网络直播人员沟通。王定昶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时下五花八门甚至令人咋舌的高薪招聘人才的信息不禁让人产生一种疑问:一些高校是不是疯了?
其实,那些看似疯狂的举措其实也不能说一点理智都没有。在当下各类高校评价体系中,人才是重要的直接得分指标,其他评价指标如文章、基金等也与人才状况息息相关。综合起来,有了人才就可以充分满足当下高校评价体系的诸多核心指标。因此,有条件的高校自然会开出天价薪水并提供足够的配套措施。
应该如何看待由此引发的人才大规模转移现象呢?
人才流动边界条件假说
人才流动远非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以比拟。“人才流动边界条件假说”大意是这样的:人才流动的潜在边界条件:P=P2-P1-C≥0;其中,P代表流动后的净收益,P2代表流动到新地点的收益,P1代表流动前的收益,C代表流动成本。净收益P=有形收益+无形收益。如果流动的净收益不是远大于零,人才的流动在经济上是不划算的。但流动净收益大于零只是满足了流动的潜在动机条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流动,因此,制约流动的另一个内在机制是人才与所流动区域的知识梯度差,简单地说,就是你要比人家的水平高,才有可能出现实际的流动。
这里同样存在一个知识流动的边界条件,即两者之间的知识梯度差处于合理范围,也即0≤K1-K2≤K0,其中,K0代表临界知识梯度,K2代表目标地的知识梯度,K1代表准备流动的人才所拥有的知识梯度。增加本地K2的知识梯度能够促使只有高于本地K2知识水准的高端人才才有机会来此工作,否则是根本无法流动的。反之,如果本地K2的知识梯度太低,是无法吸引到真正高端人才的。
人才流动的喧哗是短期现象
基于上述两个边界条件,再来回答如何面对人才流动对一些高校造成的冲击及其解决办法。在当下这轮人才争夺战中,经济欠发达地区肯定是吃亏的,即便如此,还是要坚定地支持人才流动,这是通过市场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的必经自然过程,对于整个国家与社会是利大于弊的。
首先,不论人才在哪里发挥功能,生产出更多新知识对整个社会而言就是贡献。否则既不能在其学术生涯中生产出有价值的知识,也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与抱负,这对社会与个人而言是典型双输。其次,通过人才流动也能促使落后地区真正重视人才。现在很多高校对于自己已有的人才既无扶持,也无培养,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一旦你要走了,好像很受伤很委屈似的。在一个落后体制下,个体对于整个管理体制而言是渺小的,当用脚投票的方式被允许时,才能真正倒逼那些地方政府与高校重视人才,否则,会造成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市场会给资源定出合理价位,想想那些世界名校为什么不怕挖人?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水准普遍越来越高,导致能够流动的边界条件也越来越苛刻,因此,当下人才流动呈现出的喧哗与骚动,是短期现象,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热潮过后,自然会回归理性,哪个市场经济主体也不是傻子,它们自然会权衡利弊得失。至于这个浪潮中出现的个别“跳槽教授”,根本不是大问题,只要用人单位与当事人签好契约即可。对于那些不肯培养自己的人才而喜欢盲目抢帽子造声势的学校而言,市场会惩罚它的。现在的问题是,这轮人才争夺不可避免地还是会对落后地区造成一定冲击(冲击不是很大,那里能够流动的人才是有限的),那么如何避免由于“马太效应”导致东西部之间差距越来越大呢?
如何避免东西部之间差距拉大
解决措施有三个:
其一,短期来看,落后地区可以通过增加人才的无形收益来有效弥补有形收益的不足,这也是人才集聚的重要调节力量。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无形收益同样是一个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有个舒心的科研环境以及被尊重、被理解同样是吸引人才的重要举措。
其二,国家可以通过政策倾斜弥补西部落后地区的人才缺口,增加对当地的人才供给并快速提升其整体水平。以往,各类西部项目往往明确标明是支持西部发展的,目标群体选择范围限定在西部,效果不是太理想,而且可能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还不如把选择范围扩大到全国甚至全球,这样选拔出来的结果肯定比只从西部地区选拔出来的水平要高,只要政策附加一个条件就可以实现提高西部整体知识水准的目的,即中标西部项目的学者要到西部服务一定时期(根据项目周期而定),不愿意来的可以不申报,总有愿意来的。这样一来,有才能的人获得了项目,而西部则获得了宝贵的人才。
第三,从长期来看,西部地区自身也要加大教育投入。西部地区不要短视地认为给别人培养人才是自己吃亏了,其实高校是一个地区最重要的人才蓄水池,借此可以慢慢提升本地的知识基准线,不能老是习惯于搭便车。
人才流动对于整个社会真正树立尊重知识与人才的风气是一个积极的刺激。只有人才更值钱了,市场释放的这个信号更明确,对于青年学生未来的选择才能具有强大的引领与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