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公共内容生产者都被视为知识分子,他们不会像今天内容审核员那样,需要机械地盯着流水线上的巨量内容,找出问题,做出筛选。
她坐在我面前,眼圈发青,笑容里满是疲惫。
这个生于1993年的女生,每天上班的时间点是15点-24点,周末也鲜有休息时间。“回到家里,感觉自己像被掏空了一样”。
她的工作是做内容审核,在国内一家炙手可热的互联网公司里。
“每天平均下来要看一千五六百篇文章,看得想吐。”她说。从她的描述中,让我感觉像是看到了一个刚从富士康工业流水线上走下来的年轻人——机械压抑的工作、无休无止的加班、看不到未来的迷茫等……
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深刻讲述了工业化对人性的压榨与摧残
每天上完班之后,她就呆在家里,看看剧,哪里都不想去。偶尔不上班的周末也是这样,“没有任何动力去做点什么别的。”
所以她才想换工作,四处投简历,也投了我们这。
她的本科院校非常知名,从这所大学新闻学院毕业的学生,遍布一线城市传媒圈,不乏做得非常出色的。
她毕业的时候,想留在北京,但不想去传统媒体,于是去了这家互联网公司——原以为工作内容既新颖又有朝气,没想到竟然是这样。
她自我宽慰道:“至少像这样的大公司,还是有很多东西可以学的。”
然而,虽然工作未满一年,她仍然下定决心要离开。“再呆下去我就废了,感觉自己就像个机器人。”
像个机器人,这不是很多工业流水线上下来的年轻人的共同感受吗?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内容成了一门大生意,且越来越工业流水线化——从内容的采集到整理到审核到分发,一环套一套,环环相扣。
随着内容产业的不断发展,对就业者的接收能力增强了。很多原来不需要那么多人的岗位,现在不断在扩充。一些原来从未有过的岗位,也被创造了出来。
而这些岗位,即使在强调人工智能的今天,也是机器所取代不了的,完全依赖人力的大量投入来实现。
在国内,微博、新浪、网易、腾讯、今日头条及各种通过UGC生产内容的互联网公司,都设置了类似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