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万喆:每一只“黑天鹅”背后,都潜藏着一头“灰犀牛”
万喆:每一只“黑天鹅”背后,都潜藏着一头“灰犀牛”
2017/8/9 13:25:23 | 浏览:1473 | 评论:0

  最近“灰犀牛”引发的讨论不可谓不热。在“灰犀牛”之前,则早已有大名鼎鼎的“黑天鹅”。如今,两者并驾齐驱,成为当前需要关注的重点。

  灰犀牛与黑天鹅谁更危险?这或许本身就是个错误的问题。
 

万喆:每一只“黑天鹅”背后,都潜藏着一头“灰犀牛”

做好足够的风险控制,在充足准备的前提下,预防最坏的“黑天鹅”事件。

灰犀牛和黑天鹅的不一样

  既然需要“既防‘黑天鹅’事件,也防‘灰犀牛’”,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黑天鹅”典故来源于,曾经,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因此,“黑天鹅”类似于“彩色熊猫”,被欧洲人用来指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但随着欧洲人登陆澳大利亚,看到了黑天鹅,他们的固有信念崩溃了。试想你看到一只七色的熊猫。

  “灰犀牛”典故来源于,非洲大草原上的灰犀牛看上去行动迟缓、安全无害,其实体型庞大、爆发力惊人,一旦被触怒,危险性破坏性极强,无人能挡。也相当于熊猫,似乎萌态可掬,像个摆设,然而熊猫是真正的猛兽,速度极快,牙爪锋利,它向你走来的时候,你可能会被自己的习惯意识欺骗,却意识不到一场悲剧即将上演。

  因此,“黑天鹅”是指小概率事件。就是说,你以为你用公式、模型、计算、量化能够掌握世界奥秘,历史走向,然而你不能。昨天晚上睡觉前你还将今天的行程背了三遍,打算先实现一个小目标,早上张开眼睛突然发现金融海啸地动山摇,行程已无踏脚之处,目标已无靶心可瞄,世界大同已成泡影,过往人生都是渣渣。这时候,你卧床不起,惊声尖叫,一个叫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人微笑着说“不必惊慌,这就是黑天鹅啊!”

  “灰犀牛”则刚好相反,是概率相当大,你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事情。你以为一切都尽在掌握或者一切都不在掌握,然而并不是。昨天晚上你睡得安稳因为你一年前就已经安排好了所有,但其实你不过是循着自己想要的方式,想象自己想要的结果,你所有的安排,都巧妙地避开了你不想触及的安排,你所有的结果都巧妙地筛除了你不想看到的结果。早上起床你发现暗无天日、飞沙走石、大厦将倾、床架崩裂。这时候,你不必惊叫,一个叫米歇尔•渥克的人严肃的告诉你,“尽情惊慌吧,因为你们早该惊慌,这就是灰犀牛!”

  比较简单地说,黑天鹅是预料不到的事情,“灰犀牛”是你不想预料的事情。

灰犀牛和黑天鹅真的不一样吗?

  看上去,“黑天鹅”与“灰犀牛”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概念,是两种不同极端的事情和结果。

  2001年,塔勒布的《黑天鹅的世界》出版。2007年,他出版了第二本书《黑天鹅》,3年之后,《黑天鹅》又出新版。塔勒布认为,黑天鹅寓意着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一切。无论是在对股市的预期,还是政府的决策中,黑天鹅都是无法预测的。

  不过,预测到了现实中不可能预测的“黑天鹅”,这才是本书能够声名大噪的原因之一。

  看看《黑天鹅》的发行时间,和随即发生的、有历史性意义的事件。

  2001年9月4日,《黑天鹅的世界》问世,书中,作者提到一架飞机撞进他所在办公楼的可能性。当时大家都会觉得,妄想吧。然而,一周后,“9·11”恐袭震惊世界,飞机撞了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

  2007年,全球还在金融盛宴中狂欢,对即将到来的次贷危机和会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毫无知觉。这一年的《黑天鹅》里则说,“全球化导致全球在互相牵制状态下的脆弱性,同时降低了波动性,并制造稳定的假象。换句话说,它创造了毁灭性的黑天鹅事件。我们此前从未面临全球性崩塌的威胁。”不仅如此,对于危机中最让人头疼也最让人诟病的“太大不能倒”问题,书中也有相关阐述,“金融生态正膨胀为由近亲繁殖的、官僚主义的巨型银行主导的生态——一损俱损。银行业集中的加剧似乎有减少金融危机的作用,但会使金融危机更具全球性,给我们带来非常严重的打击。”

  所谓“预测”“黑天鹅”并不难,口水足够多,总能骄傲地宣布自己对。但作者并不只是纸上谈兵。

  2001年“9•11”事件发生前,作者大手笔做空美国股市,一夜暴富。次贷危机爆发之前,他又重仓做空,大赚特赚。业界称他是“像买彩票一样的做股票”。

  也就是说,塔勒布事实上正回答了渥克写《灰犀牛》时想解决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对迫在眉睫的危机不能先知先觉,提早预防呢?”

每只黑天鹅后面,都有灰犀牛

  同样一件事情,是“黑天鹅”,还是“灰犀牛”?

  百年老店雷曼兄弟轰然倒闭是“黑天鹅”吗?2007年的次贷危机是“黑天鹅”吗?进而引发的全球危机是“黑天鹅”吗?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外交事务》杂志上说,“所有的著名经济学家和政策决策者”都没看到这场即将发生的灾难。这场灾难仿佛是,小概率,大影响,不可抗,妥妥的黑天鹅。

  然而,在小概率的大灾难面前,灾难的巨大阴影早就铺天盖地了。

  2004年,一份联邦调查局的报告提醒人们提防抵押欺诈的大范围爆发。

  2008年,丧失赎取权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盖洛普投资者信心指数在2000年1月高达178点,2007年中期时从95点开始骤降。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前夕为15点。当然,到了冬天,跌至-64点。

  在危机发生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清算银行不断发出警告。时任法国财政部长在G7峰会上提醒,一场金融界的海啸即将到来。一些银行家和政客已经预言房利美和房地美将出大问题。

  真是突发吗?不。真是毫无预警吗?不。真是“黑天鹅”吗?每一个黑天鹅事件的背后,都潜藏着一个巨大的灰犀牛式危机。

  乔治•索罗斯素来以“金融狙击手”著称于世,但他的成功都只是“黑天鹅”事件吗?当他击败英格兰银行的时候,欧洲汇率机制中的国家关系处于瓦解的边缘;当他诱发制造了亚洲金融危机时,东南亚国家的经济金融已经泡沫高企。他只是更善于“审时度势”,“时势”早就在那里了。而造就者,是这些国家自己长久以来的作为。
 
  有时候,灰犀牛式危机越是严重,我们越难看到它的存在,越难逃离它的进攻路线。于是,我们说它们是“黑天鹅”。

  黑天鹅理论提醒人们注意那些意料之外的事件,但事实是,我们常常忽略了那些可以预期的事件。

避免黑天鹅冲击的最好办法,是化解灰犀牛

  重点是,你是不是把“黑天鹅”当作了一种借口来逃避“灰犀牛”了?如果是这样,你永远无法避免“灰犀牛”,而“黑天鹅”也会越来越多。

  塔勒布猜测,有人会写《白天鹅》攻击他的这部著作。但渥克强调,《灰犀牛》不是为了反驳,而是为了补充“黑天鹅”理论。

  因为我们没有准确预知未来的能力,但是世界上已经发生的大多数事件表明它们本身都是高概率的事件。即使无法预知细节和准确的时间,但是巨大威胁的整体轮廓依然存在,只是由于我们自己的原因,不能预见近在咫尺、体态庞大的灰犀牛们发起冲击。

  塔勒布让大家不要试图去预测“黑天鹅”,其实不只是想要说明小概率事件无法被预知,更重要的是说明,正因为这些无法被预知的特殊事件在我们的能力之外,我们更应该多关注我们能够掌握的形势,做好足够的风险控制,在充足准备的前提下,预防最坏的“黑天鹅”事件。

  塔勒布提醒大家保持充足冗余。对于投资者来说,主要指现金。“冗余(特指床垫下藏着的储蓄和现金)与债务是相对的。心理学家们告诉我们,致富并不能带来幸福——如果你花掉自己的积蓄的话。然而,如果你将金钱藏在床垫下面,那么你便拥有了针对黑天鹅更有利的抵御能力。”

  塔勒布也警示投机性债务的风险,他说:“有一条是对于个人和机构非常重要的戒律:我们可以降低经济生活中90%的黑天鹅风险……我们所做的只是取消投机性的债务。”

  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逆风飞翔的巴菲特正是这样做的,危机爆发前,巴菲特公司累计现金冗余超过600亿美元,占公司净资产的一半。而他极度厌恶风险,负债率很低。

  这和渥克强调的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如出一辙。

  关注、化解“灰犀牛”危机,也是化解无法关注的“黑天鹅”的最好方式。

防“灰犀牛”为什么困难?

  灰犀牛如此庞大,为什么会被忽略?这才是关键问题。

  正如我们熟知的一句话“眼见他起高楼”,可谁会愿意见到楼塌了?人类本性、社会体制都会力求维护现状以及人们对未来的美好预期。

  “灰犀牛”危机认识会经过五个阶段,首先是“否认”。有泡沫嘛?没有啊!当这成为集体意识,预警就变得极为困难,人们宁愿和大家一起犯错,也不愿成为唯一正确的那个人。

  第二阶段是“得过且过”,即想方设法把问题推给将来。是吗?哦,这样啊……这次可能会不一样吧……

  第三阶段是“犹豫不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究竟应该怎么做?我是不是应该行动?

  这两个阶段常常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甚至拖垮所有的机会。

  在很多改革时期可以看到,未雨绸缪、挺身而出非常困难。商业动机和心理偏好都倾向于短期思维,尽管中期和长期战略会让我们远离潜在的危险。市场的不理性现象可能要持续很久,远比大众能理解接受的时间长。通常社会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助推了推卸责任的行为。而真正勇于做正确决定的人,却往往因其“特立独行”或有先锋意识而受到即时惩罚。

  但当灰犀牛危机进入第四个阶段:惊恐阶段,其实能够纠正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大家很快就会进入最后阶段,行动阶段或是崩溃阶段。有时候,两者同时存在。人们大梦初醒,希望在最后时刻出现各种奇迹,怀抱希望,企图拯救。

  只是,或为时已晚。

  希望我们不会感受得到。

后记

  没有满池子的黑天鹅,只有我们的视而不见。

  当族群撕裂成为灰犀牛,英国脱欧就成为黑天鹅;当阶层固化成为灰犀牛,特朗普胜选就成为黑天鹅。

  黑天鹅与灰犀牛本来就是事情的一体两面。

  当我们看到美国加息这只“灰犀牛”,看到地方债务这只“灰犀牛”,看到楼市泡沫这只“灰犀牛”,就不止是在预防灰犀牛危机,也在预防黑天鹅危机。

  因此,当前痛下决心,进行结构性改革,进行风险防控,是已经看到了“灰犀牛”,是已经在预防“黑天鹅”,虽然也在一些市场的短期战略眼光下,受到了不少责难和质疑。

  “黑天鹅”看不见,因此一直存在;“灰犀牛”看得见,却也一直存在。

  无论是防“黑天鹅”还是防“灰犀牛”,重要的都是找到背后的原因,消除扭曲的机制;无论是防“黑天鹅”还是防“灰犀牛”,都需要将改革进行到底。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348]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730]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754]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778]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876]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843]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835]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835]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990]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108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