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活动公告社区动态
关键字  范围   
 
2017年度东莞市中央“千人计划”专家配套资助申报公告
2017年度东莞市中央“千人计划”专家配套资助申报公告
2017/8/13 17:45:08 | 浏览:3238 | 评论:0

2017年度东莞市中央“千人计划”专家配套资助申报公告

为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发挥中央“千人计划”专家在我市创新创业的示范领导作用,进一步聚集国家级人才推动东莞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关于印发
<东莞市特色人才特殊政策实施办法>的通知》(东府〔2015110号)和《东莞市中央“千人计划”专家配套资助实施细则》等有关文件精神,现就东莞市中央“千人计划”专家配套资助申报公告如下:

申报条件

由我市推荐入选的和由市外引进的中央“千人计划”专家均可申请资助,其中由市外引进的中央“千人计划”专家分创业类和聘任类进行资助。本公告所指的配套资助不能重复申请。对象应具备以下申报条件:

(一)创业类:要求中央“千人计划”专家在我市创办独立法人企业1年以上,申请人须在申报时已持续一年以上持有企业股份不少于20%且股值不少于200万元;通过企业间接持股的,申请人须在申报时已持续一年以上在该企业持有51%以上股份,并折合占在莞创办企业股份不少于20%且股值不少于200万元;

(二)聘任类:要求中央“千人计划”专家在我市工作,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以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社保证明、个税证明为准),每年在莞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

申报时间

2017年度申请截止日期为830日。

申报办法

本批次东莞市中央“千人计划”专家配套资助从即日起接受申请,符合条件的人才由所在单位推荐并提出资助申请,报所属镇(街道)、园区人力资源分局。不接受尚未有承接单位或未自主注册成立企业的人才申请。申请材料包括:

1.《东莞市中央“千人计划”专家配套资助申报书》;

(详见附件)

2.中央“千人计划”入选证书;

3.公司法人代码证、验资报告;(创业类提供)

4.依法签订的劳动(聘用)合同;

5.社保部门加盖业务专用章的社保凭证、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在莞工作时间证明等资料。

各类证明材料复印件需经申请人签字确认,并提供原件核对;外文证明材料需同时提供中文翻译件。

评审程序

(一)初审。所属镇街(园区)人力资源分局对申报材料审查后,报送市人力资源局审核。市人力资源局提出审核意见后报市人才办。

(二)安全信用审查。市人才办征求公安、人力资源、社保、工商、法院、检察院、税务、国安等部门意见,对申请人进行安全信用审查。

(三)资格复核。对通过安全信用审查的申请人,市人才办会同相关部门赴申请人所在单位进行考察,对相关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形成推荐名单。

(四)审批与公示。市人才办将推荐名单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7天。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由市人才办发文公布受资助人选名单。

资助标准和资金拨付

获得中央“千人计划”专家配套资助的人才,按《关于印发<东莞市特色人才特殊政策实施办>的通知》(东府〔2015110号)配套资助:

1.由我市推荐入选的中央“千人计划”专家,可按中央财政资助的1:2比例配套资助,本年度申请审批同意后,配套资助资金于下一年一次性拨付;

2.由市外引进的中央“千人计划”专家,属创业类的,按中央财政资助的1:1比例配套资助,本年度申请审批同意后,配套资助资金于下一年一次性拨付;

3.由市外引进的中央“千人计划”专家,属聘任类的,按中央财政资助的1:0.5比例配套资助,本年度申请审批同意后,配套资助资金分三期拨付:配套资助审批同意后拨付1/5,一年后拨付2/5,两年后拨付2/5,期间若未达到配套资助条件的将终止配套资助。

其他事项

(一)申报所需相关申报表以及实施细则,可登陆“中国·东莞”政府门户网站下载。

(二)咨询电话:

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0769-22836762

市人力资源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0769-22836652

本公告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东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87

附件1:东莞市中央“千人计划”专家配套资助实施细则

附件2:东莞市中央“千人计划”专家配套资助申报表

相关栏目:『社区动态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在新的健康警告中警告旅行者全球风险上升 2025-08-13 [119]
实锤!发现三体行星真的存在! 2025-08-13 [184]
斯坦福撑不住了,资金告急大裁员!顶级华人数学家遭“断粮”,名校硬刚总统,谁会赢? 2025-08-13 [232]
川普为什么要提前5年重启美国人口普查 2025-08-13 [216]
[昔年]罗平汉:大饥荒年代知识分子众生相 2025-08-13 [113]
550万在美华人数据全公开,88%中国籍博士留在美国! 2025-08-13 [145]
你可以活多久?美国教授推出“寿命公式“ 2025-08-13 [266]
毁灭与重生:欧洲的崩溃与川普的反击 2025-08-13 [113]
外交官手记:我在美国采生蚝 2025-08-13 [119]
谁偷走了你看到的“那个”美国?——从哈佛、纽约时报到田纳西教堂,谁才代表真实的美国? 2025-08-13 [117]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