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样的一个途径,从这个微小的动物,我们把它叫皱囊虫,然后经过古虫动物类似的有鳃裂的东西,它有肛门了,然后就长出头来了,最后才诞生了人类,整个故事就完整了。
5亿年前的人类远祖
各位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西北大学的教师舒德干,我今年已经过古稀了。今天向大家分享的题目是5亿多年前的人类远祖。
有人说老头头脑发昏了,北京猿人才不到50万年,再古老非洲南方古猿也只有三四百万年。5亿多年是它的100倍,那时候怎么可能见到人类远祖呢?
我告诉大家,这是真的,这得到全世界绝大部分生命科学家的认同。当然获得这样一个认识我们要感谢一个人,他就是一个半世纪之前创立“进化论”的达尔文。
我今天汇报的题目要从达尔文开始。达尔文小时候有点木木讷讷,还不爱学习。他父亲非常着急,说你这么个浪荡公子咋办呢?所以16岁的时候把他送去学医了。学了两年,他说这太没意思了,坚决地回去了。他父亲越发着急了,说你祖父和我都是学医的,都是受大家尊敬的,你啥都不干怎么办呢?
达尔文说我比较善良,你把我送到神学院去吧,然后他到剑桥大学神学院学了三年。这个时候等待他的命运就是到乡下去当一个神父。可是时代跟他开了一个玩笑,让他走上了反对神学的道路。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个人觉得有两条。第一条就是他的秉性,他太爱自然了。他的同学给他画了一个漫画,拿甲虫当马骑。这是有故事的。
他喜欢逮甲虫,一天发现那个树皮底下有两个好甲虫,一手抓着一个,非常高兴,不曾想又出来一个他没有见过的更大的更漂亮的甲虫。他想该怎么办呢?一定要把它逮住。于是把这个手里的甲虫放到嘴里面伸手去抓。不想那个甲虫很调皮,给他嘴里面放了一堆非常难闻的气味。他没办法,吐了。再伸手去的时候,第三只又跑了。
第二个,我想引导达尔文走上反对神学道路的,是1831年刚刚毕业的时候,他很尊敬的导师John Henslow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去环球航行。本来预计是两年,结果去了五年,其中有三年多的时间是在南美洲。值得向大家介绍的是南美洲的西边,东太平洋有一个群岛叫加拉帕戈斯。这个群岛上发现的东西改变了达尔文的整个世界观,是进化论思想的源头。
加拉帕戈斯群岛是由十几个比较大的岛组成的。达尔文在这几个岛上面花了35天做了很多标本。更重要的是一种被他叫作finch的鸟,现在为了纪念他,把它叫达尔文雀。
他把这个鸟带回英国之后,请教了当时英国最有名的一个鸟类学家,叫Gould。他说你看我带来很多鸟,都是同一个物种的。结果Gould研究之后告诉他:达尔文,你这个鸟很重要,它现在已经不是一个物种了,变成好几个物种了。这个时候达尔文才开始想到:喔,物种是可以变化的。所以达尔文就开始思考神创论教给我们的“物种不变”的正确性。
前年我非常幸运得到一个机会,也去环岛航行。八天,晚上开船,白天登岛。我们看到了达尔文当年所看到的大部分东西。非常荣幸地告诉大家,我们很有运气拍到了这种达尔文雀。
达尔文雀很不好拍的。一个原因是它很害怕人。第二个原因,由于前几年有一些游客不谨慎,带上去几只猫,猫把地下的雀吃了,把树上的雀也吃掉了,所以雀的数量减少得非常快。
现在我们很清楚了。由于这种雀在各个岛上彼此分离,沿着不同的路线演化。即使在同一个岛上,由于食物很少,原来吃一种食物的鸟现在变成吃树上的虫子,虫子不够吃了在地上吃种子,都吃不到就去吃仙人掌。久而久之它们的喙部就发生了分歧,各自沿着不同的路径往前发展,然后就形成了不同的物种。
所以达尔文环球航行回来的第二年,他就开始探索物种是不是可变的,并且画了这么一个图。
这个图非常经典,一个共同祖先变成两个,两个变成多个,然后不断发展出去,构成了一个生命的发育树或者谱系树。22年之后,他写了一本震撼世界的书,现在仍旧是一本非常伟大的书,叫作《物种起源》。
《物种起源》这本书里面只有一幅图。大家看,这个图很显然是他22年前那个图的延续。
这是生物学家综合了各种因素勾画出的地球上所有生命共享的一棵树,由低等到高等。低等的是原核生命的古细菌和真细菌,上面是多细胞生命,包括植物动物和真菌。我们人类就是动物界上面一片很普通的小叶子,所以我们不要太骄傲,不要太张扬。
现在我们都知道恩格斯说的是很对的。进化论不仅是19世纪的三大发现,生命科学家都认为它应该是整个生命科学的核心和灵魂。也就是说,生命科学如果没有进化论作为核心和灵魂就不是科学了,就什么东西都讲不清楚了。
接下来的问题,达尔文这么伟大,我们怎么往前走呢?所谓往前走就是科学在达尔文时代的发展是有限度的,很多东西是不明白的。所以达尔文有很多困惑,或者很多难题,我这儿举了四个:
-
遗传学未诞生(融合遗传有问题?)
-
演化过渡类型的缺失?
-
寒武纪大爆发与渐变论的冲突?
——动物树到底是如何成型?
-
人类由来的具体演化路线?
其中第一个,后面的孟德尔已经解决了。后面三个是生物演化历史中间的难题。如果生物是演化的,那中间肯定有过渡类型,但能找到的例子非常少。很有意思的是,《物种起源》发表的第二年,就是1860年,始祖鸟被发现了,这是一个重要支撑。
但是那么多生物演化,种跟种之间有很多过渡类型,门纲和门纲之间也有很多过渡类型,它们在哪里?找不出来,那进化论很难往前走,很难征服人心。再一个,演化过渡类型在寒武纪大爆发确实是最典型的,跟达尔文的进化论冲突很大。
还有一个涉及到我们人类的进化。我们的祖先到底是谁?一直往前追能追多远?这些难题都留给古生物学家,都是我们需要做的。这是我提出来的进化论十大猜想:
第一点,十大猜想里面都是很重要的思想贡献,达尔文占主要的,他占了四个,特别是生命之树和自然选择。第二点,达尔文是可以被超越的,而且应该是被超越的。实际上,孟德尔在遗传学上超过了达尔文解释了如何遗传,日本的木村资生提出了分子中性演化论,在微观层次上的理论超过了达尔文,至少是补充了达尔文。
还有一点,就是在生命演化历史中间动物树怎么成型,我想跟寒武纪大爆发这个达尔文困惑的难题密切相关,应该有所解答。这个难题是唯一由中国学者完成的,我们在里面做了重要贡献。
在这里我想解释一下什么是寒武纪大爆发。在地球46亿年的历史里面,前面三十几亿年都是演化得非常慢。要么没有生命,要么就都是一些单细胞生命,单细胞生命又不好保留化石。
可是在5.6亿年之前,一直到5.2亿年之前,短短的4000万年,突然一下出现了很多动物。所以达尔文非常困惑,当时达尔文说,如果有人要反对进化论,这会是一个重型炮弹。
从达尔文到现在有三种主要的说法来解疑寒武纪大爆发。一个是达尔文认为的非爆发。达尔文非常聪明,说我就慢慢慢慢变化,没问题。你突然出现,也是对的。为什么突然出现?达尔文说那是那些东西在爆发之前埋得很深,或者刨出来后又都毁掉了,大家看不见。其实就是糊弄大家,但那时候也只能这么做。
达尔文这一条说法,可能现在看起来不对,隔了一百多年古生物化石积累得越来越多。所以美国科学院的院士Stephen Gould非常不客气,说达尔文说得不对,寒武纪大爆发的确是存在的,是突然快速出来的,由此提出了一幕式爆发。
后来有一个英国科学院的院士叫Fortey,他认为达尔文说的有些很对。他说前寒武纪有化石,我们现在前寒武纪不是找不着了吗?所以前寒武纪爆发一次,寒武纪初期又爆发一次,两幕式爆发。
他们这三个伟大的人物提出的假说在当时都是最先进的,都是有道理的。但是,它们共同的缺点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动物树的谱系成型,它的方式、它的路径是什么?所以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来解决。
地球上整个动物树是如何形成、如何产生的?我先简单花一分钟时间跟大家介绍一下现代动物树,地球上所有的动物都在这棵树上。现代动物界大约有200万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按照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以及形态学,可以把它归为三个亚类。
第一个亚类是基础动物亚界,所谓最基础的最低等的就是现在的水母和珊瑚。它是一个什么身体结构呢?看看它的谱系发育就知道了。一个精子和一个卵子结合以后成受精卵。第二步受精卵分裂,叫卵裂。一个变两个、四个、八个,不断翻倍,然后形成一对小卵子。
第三步,这个小卵子向周围扩张,就像现在的皮球一样,我们叫囊胚,这时候还不是动物。下一步,囊胚有一个地方向下凹,凹下去就留出了一个口,下面凹进去的就是它的肠子。如果这个口能吃东西,就在肠子里消化又从口里吐出来。这就是现在的水母和珊瑚的新陈代谢方式。非常简单,口当肛门用,因为它不需要太多营养。这就是基础动物。
但是动物再演化的时候,再凹进去收两层,后面中间猛然又加了一层,就有个中胚层。中胚层了不起,我们都是中胚层动物。中胚层可以产生肌肉、骨骼,包括心脏,我们人的身体这么复杂的东西和高等动物的大部分东西,都是中胚层产生的。
如果营养不够,那么凹进去的这个孔变成口,中间是肠道。后面它很聪明,它开了一个眼放垃圾,就是口、肠道和肛门一条龙服务。这样快得多,吸收的营养就多。这就是原口动物。现在我们在自然界看见的昆虫、蠕虫都是原口动物。
还有一类动物非常不老实,口和肛门跟原口动物正好相反,包括你和我,还有猩猩。他跟原口动物说,你那个口我不用,我当肛门,我对端再开一个口,就是口和肛门是颠倒的,这是在个体发育的时候出错了,我们就是错误产生的后口动物。这一颠倒就不要紧,因为肛门在前面,口在后面,所以空的地方很多,因此产生了鳃裂。鲨鱼就有鳃裂,是非常有用的,我后面还要讲到。
请大家花两秒钟时间记一下,动物界分成三亚界,低等的基础动物亚界,较高等的原口动物亚界,然后口和肛门颠倒的后口动物亚界。这是我下面要重点向大家介绍的。
这个三分的树是如何起源的?是一亿年、两亿年、三亿年、四亿年。证据是什么?有证据。近一百年来,很多科学家在前寒武纪末期,就是5.4亿年到5.6亿年之间发现了很多动物。大家仔细看,它们都是基础动物,都是口和肛门一体化的。在澳大利亚最多,前几年我们国家也有了。
5.4亿年到5.2亿年之间有个小壳动物大爆发,仔细一看都是原口动物,大部分门类在这儿都出现了。
现在问题是,后口动物在哪里?
昆明的东西边有两个大的动物群,这两个动物群统称为澄江动物群,面积非常大。大家以后有兴趣可以看看去,它分布面积超过一万平方公里。为什么把它叫作古生物学者的天堂呢?那里面找到的化石不是我们想象的骨头、骨骼、牙齿。它们的软躯体、鼻子、眼睛、肠子、肚子和表皮面的细毛毛,能看得清清楚楚。
这么丰富的生物学信息,那古生物学家看见了岂不是睡着了也笑醒了。我们就做这个事情,就是拼命地找这种保存得非常漂亮的软躯体化石,所以把它叫作澄江化石库。从1984年这个化石库被重新发现后,国外和国内的许多优秀的科学家都在做这个工作。整整做了10年,有很多发现。
基础动物亚界和原口动物亚界大部分门类都找着了,甚至还有超过现在活着的门类都出现了,当然后来被自然选择淘汰了一部分。非常遗憾的是,后口动物亚界连毛都没找着。
命运的转折点在1995年,澄江动物群的研究成果有一个根本性的转折。这个工作不是我自己吹牛,的确是西北大学在这方面做的工作比较多,在世界上著名的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了这么多文章。
我给大家举出十条,大家能看到,第一作者都叫舒德干,通讯作者也是舒德干。还有三篇叫article。Nature的论文是分级的。我们知道《自然》和《科学》这两个杂志洛阳纸贵,它发表文章最长的是五页,大部分是中短,90%是两页半,短的是一页,绝大部分是中短文章。我们有3篇长文以article的形式发表的。
这些成果加在一起,告诉我们现在活着的五类后口动物都出现了,五个门类都出现了。还有一个当时也出现了,后来绝灭掉了。这样就算是一个功德圆满的结果。整个动物界三个亚界到了澄江动物群都出齐了。把我们的成绩加进去,还有前人的,就完成了整个动物界的构建。
我们提出了三幕式爆发,就是寒武纪大爆发从5.6到5.2亿年分了三个阶段,正好产生了动物界的三个亚界。这个成果在去年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二等奖也是不容易得的。
我向大家介绍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达尔文最关心的人类的由来。我们有没有证据?现代生命可以给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过渡类型,那么我们的化石在哪里?达尔文有一个经典的句子在《人类的由来》里,他说人类肯定是由低等动物演化而来的,有哪些低等动物?低等到什么程度?它的链条是什么?
这是现在活着的,这四类姑娘都很漂亮。从基因上看,从她们无障碍通婚来看,她们应该是同一个物种。她们怎么来的?我想大家都很熟悉,我就不讲了。
我现在想向大家汇报的要点是,人类起源这整个历史有两种表达方法。一种是英国的一个科学院的院士,叫作Dawkins,他写了一本书,叫《人类祖先的故事》。他说从38或者40亿年前的单细胞生命开始到人,经过了39代,平均一亿年一代。
我觉得它记起来太难了,就把它归纳成九代。这九个又分了三次,动物出现之前有三次,今天没有时间,我就不讲了。第二次是在非常短的时间,4000万年产生了三次动物的形态大创新,当然背后是它的基因大创新。这三次非常重要,决定了我们整个动物身体特别是我们人类身体的一些基本构件。
最后的5亿多年,我们都比较熟悉了。长了颌,最后登到陆地上,最后就成了灵长类。我今天集中讲的是中间那一段。这是我们很熟悉的整个脊椎动物的谱系,最后要归结到五亿两千万年前。一直想追溯我们脊椎动物最早的祖先是什么。这里面我们有故事了。
第一个就是跟我们非常接近的天下第一鱼,有头有脑有脊椎的东西是谁。然后更早的没有头的祖先是谁。再往前追溯,连肛门都没有,只有口的祖先又是谁。
这些故事要从野外开始。因为我们古生物要拿到化石,我们就是这么干活的。有人问你们辛苦吗?还是辛苦。在野外我们每天至少都是几千块化石,有时候上万。大多数信息量不多的我们就丢在野外了,每次工作一两个月要运回来的大概有七八千块。
我刚才说了,1995年、1996年以后是一个大转折。1996年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云南虫,它可能是当时最低等的一类后口动物,在Nature上发表了。隔了半年多,我们又发现比这个半索动物跟脊椎动物更靠近一点的,就是低等的脊索动物。
你看像不像一条鱼啊,它叫华夏鳗,跟现在我们的文昌鱼很相似。文昌鱼说是鱼实际上它不是鱼,因为它没有真正的头,也没有脊椎,它只有脊索,也没有眼睛。这给我们很大的鼓舞,我们能找到这样的东西,如果寒武纪大爆发进化速度再快一点,你长个头出来不就行了嘛,你再长个脊椎,我不脊椎动物就有了吗。
低等脊索动物 华夏鳗
所以我们总在期待,总在努力。隔了两年之后,果然好梦成真,好运气又降到我们的头上。
这是在1998年12月份的时候。我们做完了野外工作,和我的研究生去看望我在云南工作的两位朋友。他们很礼遇我,觉得我们很值得信赖。其中一个朋友他就从抽屉里面拿出一块标本,说:舒老师,我这个标本放了一年半,不大熟悉,可能像半索动物云南虫,你看看是什么?
我当时在显微镜底下看了不到一分钟,眼睛直发光,手直抖。朋友问:舒老师,你怎么手抖了?是不是什么症状不对了?我赶快说:恭喜你呀,你发现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鱼了,找到最早的脊椎动物了。他当然非常高兴。
那一年的元旦跟其他的元旦一样,我们都是不休息的。我就带着我的研究生张兴亮找我们的一些化石。我们这里有没有鱼呀,因为我们是同一个地方采的。真是老天挺照顾我们的。我们找见了一条鱼跟它很相似,但实际上不一样。下面那条海口鱼有7个鳃囊,有鳃,我们上面那个昆明鱼只有5个鳃囊。
上:昆明鱼 1999年1月舒德干、张兴亮发现
下:海口鱼 1997年罗惠麟、胡世学野外发掘标本,1998年12月舒德干鉴定为脊椎动物
大家要仔细看,这两条鱼埋藏的方式还不一样。下面那个海口鱼是死了以后有一点腐烂才埋藏的,所以你看那鱼是直的,挺挺的,后面都烂掉了。我们上面那个昆明鱼是活埋的。
怎么看得出来呢?第一它很完整,第二它的头钻在泥底下去了,像泥鳅一样。死亡前还要挣扎一下,头朝下别一下子,尾巴朝上。所以它的尾巴和头部我们拿回来的时候是看不见的。在显微镜底下我花了十几天,才把它慢慢解剖出来。
这样两种不同的鱼给我的鼓舞很大。所以从元旦到春节,舒德干那时候心里非常兴奋,很紧张,很愉快。就是要在实验室里读这些化石,读了一个多月吧,我想把它读得基本清楚了,然后就开始写文章。
我们过去的英国朋友,英国科学院的院士也加入了研究。我们还是比较低调的,就像前两篇给Nature的文章一样,我们都是用中短文的。我们就怕人家不收,就按中短给它投稿,投稿评审了几次。评审完了之后第三轮告诉我说,你这个文章大家反映太好了,是一个重大发现,可能会产生一个理论创新,你愿不愿意再写长一点?要不然我们用一个长文的形式,用article的形式来发表。
我们说太愿意了,太愿意了。因为一本杂志的article只有一篇或两篇,有时候没有。这是我们在Nature第一篇article文章,我们10篇文章有3篇article,这还是比较不容易的。所以刚出来才两三个月就被评为1999年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跟当时的神舟一号并列在一起。
所以再隔了一两个月舒德干得了一个奖。这几个人认得吧。因为这个奖金是李嘉诚先生给的,李嘉诚先生在后边,这个是杨振宁。
当时给这个钱也把我吓坏了,给了一百万。那个时候一百万比现在的一千万还震撼。当然给我的同事分一点,另外在西北大学设了一个德才奖学金。因为我叫德干,可能跟德才相近一点。主要是奖给研究生了,同学们很高兴。所以发了一点小财不要都装在口袋里面。
这个第一鱼为什么这么重要呢?我想至少有两点。第一点,它的脊椎不同寻常。你看它的脊椎骨是一个棒状的,但是有等距离的软骨,像算盘珠一样的,那就是脊椎了,是低等脊索和高等脊椎的混合体。
你看它已经开始有头了,它的小头是我们这个头的起点。所以我们的智慧是从它这儿开始。有眼睛就一定有脑,因为眼睛是脑的外延。我们再看一遍,有这两个眼睛非常不容易,因为它是最早出现的眼睛,能帮助第一鱼找到食物,准确地找到食物,来了敌人能赶快地溜掉。
这就是达尔文最期盼的过渡类型。就跟始祖鸟一样,所以也解决了一个重大门类之间的过渡问题。
我们再看看这个第一鱼在整个脊椎动物谱系里面是这样的,它在最底下。如果它不存在了,后面都没戏了,当然我们人就不可能出现了,有了它所以才有后面的故事。
那下一个问题就是,这有头了,但它的祖先肯定是没有头的,它长的什么样子呢?我们还有进一步的工作。这个故事也很多,有三个小故事,我只能讲一个。就是发现了没有头但是有鳃裂的古虫动物门,也是在Nature以article形式发表的。
这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集中在鳃裂上面。鳃裂大家可能不好理解,你见过鲨鱼就知道了。这就是鳃裂的形状,中间有鳃丝。鳃丝就跟鱼的鳃丝一样,因为它接触面积大,毛细血管丰富。水里面的氧气可以在里面进行气体交换,二氧化碳就排出去了,所以是呼吸的重要器官。同时也是把废水排出来,这么一个鳃裂一个孔把它排出去,不然的话这个生物就憋死了。
它是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为什么这么讲呢?这个故事说起来很心酸,但是也很幸福。之所以说它心酸,就是古虫动物发现是在1987年,是另外一些科学家发现的。他认为是原口动物的节肢动物,不是后口动物。我到1995年解剖出所有鳃裂来了,在一次国际会议上面我说这可能是后口动物。别人说舒德干胡说了,因为当时几乎没有人赞同。我的朋友也不赞同,我的学生也不赞同。
又隔了6年,一直到2001年,我找到了西大动物和地大动物,跟它很相似,有保存更好的鳃裂构造,然后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门。所以我们在动物界创造了一个门,叫古虫动物门。大家想建立一个种、一个属、一个科比较容易,建立一个门是挺难的。
它的新陈代谢方式是这样的。水把食物和氧气带进去,食物分离以后就送到后面肠道消化,肛门排出去。还有氧气的水就在鳃裂用鳃丝进行气体交换,废水就排出去。如果没有这个鳃裂,就像鲨鱼一样,你把它鳃裂关着了,那这个动物就憋死了。
有些人很聪明。我一次报告有人就说,说你搞鳃裂干啥嘛,你那个废水从那个消化道肛门直接出去就完了嘛,一孔两用嘛。行不行?可以是可以,这个动物就成天拉稀了,拉稀拉两天就玩完了,所以说不行。
同样,隔了两年之后,也跟神舟二号并列在一起被评为当年的十大科技进展,所以这第二个成果也是挺不错的。
加上1999年那个成果,我们和其他的合作者一起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奖。非常高兴,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一等奖比二等奖就更难了,难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国家每年评一次国家自然科学奖,它比那些科技进步奖、发明奖要难多了。大部分年份一等奖是空缺的,我们有幸把它捞上一回。
这个鳃裂跟我们有没有关系呢?我们胚胎的时候,在母亲肚子里前四个礼拜是有鳃裂的,看得清清楚楚。最早的鳃裂在化石上是古虫,能看出来在演化上面我们有很密切的亲缘关系。
你说我怎么没看见我有鳃裂呢?有些人有,有些孩子有,这是一种返祖现象。就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间,分子表达过程中间出错误,没有把它闭合好,就形成了鳃瘘病。特别是孩子,所以他的父母就麻烦了,就要把他送到医院去,赶快缝起来。
这个还很难缝呢。因为鳃裂是从消化道内边一直到表皮,隔了好几层都要缝的,都要处理。不处理完天天流脓流水,很麻烦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的祖先的确是有鳃裂的,不要回避这些。
我们接着来讲最后一个小故事。就是要追溯人类的祖先从第一鱼开始,找到古虫动物门和它的亲戚,再往前走就要找更小、很微小的生命。我们知道生命肯定是由卵子那么小一直往大来发展的,跟卵子那么大的一毫米,或者比一毫米小的祖先在哪里?
这个故事也是西北大学完成的,是我的一个同事完成的。我的同事叫韩健,在十五六年前是我的博士生。真的是十年磨一剑,整整十年就在适当的地层,适当的时间,适当的环境开采化石。这个化石是包在石灰岩里面,那你怎么能看得见呢。初采以后石灰岩就分解了,化石成分是磷酸钙,化不了就留下来了。比芝麻粒还小的,我们在显微镜下一看,诶,像模像样的。然后再用电子显微镜看它的详细构造。这是我们正在讨论这个文章。
很高兴地告诉大家,大年初三,就是2017年的1月31号,也在Nature上发表了,而且是个封面文章。这个封面上画的就是它,看着画得很大,实际是一毫米。别看它一毫米,它的口这么大。
动物有什么特点呢?动物跟真菌的区别,它们两个共同点就都是异养生物,不同点就是动物是用口来吃营养。真菌、蘑菇是靠表皮,或者靠寄生来获得营养。所以口对它来说是第一重要的,像我们人一样。人是铁饭是钢,我们大口吃四方。没有口怎么办?所以最早的口就从它开始。它很小,但是有口。有意思的是它没有肛门,就还不用肛门,旁边一个小孔就排泄了,所以它非常简单。
这个动物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看一个简化的动物树。
就是这样的一个途径,从这个微小的动物,我们把它叫皱囊虫,然后经过古虫动物类似的有鳃裂的东西,它有肛门了,然后就长出头来了,最后才诞生了人类,整个故事就完整了。这是由最低等动物到我们人类最重要的里程碑在寒武纪大爆发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出现后在国际上火得一塌糊涂。BBC的标题就是科学家发现了人类最古老的祖先。美国的《纽约时报》说有大口的人类祖先出现了。国外都是一片叫好声。当然我想这个研究还是一个初步的,是阶段性的。
我最后总结一下,我们人类从动物开始出现之后,沿着达尔文的那个路,是由低等动物来的。最低等的动物,在五亿多年前,有这样一些精彩的故事。再接下来到了四亿多年,到了三亿两亿一亿多年,最后就产生了人。
大部分的故事我都没有讲,我们只是做了下面的工作,这几个创造都是中国人做出来的。
中国人有一个很好的文化,就是感恩祖先。创造了我们的头,创造了我们脊椎动物的祖先,它们非常辛苦。我们别把它忘了,这是一点期望。
第二点,我想在座的青年人很多。我们这个工作是很初步的,后面可能还要补充很多新材料。我寄希望于年轻人,更寄希望于你们的下一代,和你们下一代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