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诺贝尔奖获得者维尔切克出任李政道研究所所长:聚焦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
诺贝尔奖获得者维尔切克出任李政道研究所所长:聚焦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
作者:俞陶然 | 2017/10/2 12:35:34 | 浏览:1893 | 评论:0

诺贝尔奖获得者维尔切克出任李政道研究所所长:聚焦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

李政道研究所将设立维尔切克量子研究中心,研发量子计算机,还将研究晶体管神经网络,力争开发出新一代人工智能系统。

近日,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弗兰克•维尔切克受聘为李政道研究所首任所长。在今天开幕的上海市科协第十五届学术年会上,他透露,他将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建立维尔切克研究中心,研发“深得量子力学精髓”的量子计算机;李政道研究所还将研究晶体管神经网络,通过模拟大脑,力争开发出新一代人工智能系统。

李政道推荐他担任首任所长

李政道研究所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倡议建立,他希望参照丹麦玻尔研究所,在中国建立一个世界顶级科研机构,吸引一批全球顶尖科学家来华从事物理与天文领域的前沿研究,推动我国基础科学从国际“并跑”升级为“领跑”。去年5月,科技部、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决定:在上海创建李政道研究所,以上海交通大学为承建和托管单位。在今年8月发布的《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中,李政道研究所选址确定,将建在张江科学城,背靠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研究所建筑总面积为8万平方米,包括一座4万平方米的科研实验楼,计划未来3年内建成。

维尔切克是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因在夸克粒子理论方面取得的成就,200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国际物理学界公认的一位学术领袖,近年来带领团队,在量子计算、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等多个领域取得了非常前沿的进展。因此,李政道推荐维尔切克担任首任所长,他欣然应允,并于近日正式受聘,聘期为5年。

诺贝尔奖获得者维尔切克出任李政道研究所所长:聚焦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

弗兰克·维尔切克在上海市科协第十五届学术年会上演讲。杨浦东 摄

李政道研究所将在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宇宙学、量子科学与技术三个领域开展研究和国际交流活动。“我们将邀请一批国际一流科学家加盟。”维尔切克说,“至于研究所具体从事哪些课题研究,我会和交大团队进一步讨论。”

二维粒子“编织”量子计算

量子科学与技术是这位诺奖得主很看重的研究领域。今天举行的市科协学术年会主题报告会上,他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数百名听众介绍了量子力学的研究进展。“二维材料内部有一些特殊的粒子,叫作‘任意子’,它们能组成一条条‘世界线’。我们可以像编辫子那样‘编织’这些线,进行量子计算。”维尔切克表示,这不是科幻,因为包括芯片在内的微电子世界是二维的。

对二维材料中任意子的研究,有望催生以“拓扑量子计算”为基础的量子计算机。对于拓扑学,一些读者可能并不陌生。这是一门重要的数学分支学科,研究几何图形在连续形变下保持不变的性质。在拓扑学中,面包圈和咖啡杯的结构是一样的:面包圈可以经过一系列形变成为咖啡杯,面包圈的那个洞就变成了咖啡杯把手的洞。利用任意子及其组成的世界线的拓扑结构,拓扑量子计算可以包容很多计算错误,因为比较小的错误不会改变拓扑结构。这种容错机制,有望为量子计算机带来强大的计算能力。“任意子还有各种‘颜色’(量子状态),我们能用它们编织出一条条美丽的辫子。”

诺贝尔奖获得者维尔切克出任李政道研究所所长:聚焦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

李政道研究所成立仪式举行。海沙尔 摄

“大脑物理学”研究人工智能

除了量子计算,拓扑效应还能产生无耗散的超导电流。一些新材料在强磁场中,其边缘处的电子会在不同轨道上自旋,仿佛汽车在不同车道上高速行驶。将这类材料用于芯片等微电子器件后,电流会非常稳定,不像如今的计算机那么容易发热,影响计算速度。新材料正是李政道研究所的一个研究方向。

晶体管神经网络也是维尔切克看重的研究方向,他将其称为“大脑物理学”研究。大脑与物理学有什么关联?他解释说,物理学家能用计算机的基本元件——晶体管构建一类系统,模拟大脑结构。传统计算机的晶体管排列结构已很成熟,可以完成高速运算,但不具备学习能力。与之不同,晶体管神经网络能够根据输入的信息改变链路方向,就像人脑那样不断进行自学习。

诺贝尔奖获得者维尔切克出任李政道研究所所长:聚焦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

弗兰克·维尔切克在上海市科协第十五届学术年会上演讲。杨浦东 摄

如今,深度神经网络已较为广泛地应用于人工智能系统,而且发展速度很快,但尚未实现很多人期许的“认知智能”。李政道研究所计划开展这个方向的研究,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等物理学分支与计算科学结合,希望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突破。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他们正在离开学术界 2024-04-17 [14]
孙立平: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大分岔 2024-04-16 [24]
阿贝尔奖得主阿维·威格德森三年后再获图灵奖!; 丘成桐:我们对基础科学的重视程度仍待提升 2024-04-16 [21]
周文星 | 美国战略界“保台派”的兴起、批判及其未来走向 2024-04-15 [150]
诺奖过来人:学神经科学,为什么要先打好数理基础? 2024-04-13 [117]
刚刚,图灵奖揭晓!史上首位数学和计算机最高奖“双料王”出现了 2024-04-13 [105]
陈先义:官员们怕什么呢?——从“王婆说媒”到“哭包公” 2024-04-14 [108]
邓晓芒:这不是什么“世界一流的大学”,而是“世界一流的衙门” 2024-04-10 [203]
希格斯逝世,他是“上帝粒子”背后的科学巨人 2024-04-10 [146]
海归教授:我国科研人员砍掉90%,对科技发展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2024-04-10 [24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