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10:00,十九大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招待会,邀请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杨晓渡回答提问,回答了大家关于十九大后反腐败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Q:十九大之后,中纪委打击腐败高官工作重点在哪里?
答:十九大以后,中央纪委打击腐败高官的重点仍然是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而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三种情况同时具备并且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相交织的,是重中之重。
Q:明年要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中纪委工作会不会有什么变化?
答: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这是党中央做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决策,目的是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党委领导下,纪委和监察委合署办公,充分体现了党领导的党内监督和国家监督、党的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反腐败的力量会更集中,反腐败覆盖面会更广,纪委和监察委的责任更重了,我们的工作也会更加有效。
Q:反腐败斗争将如何取得压倒性胜利?
答:反腐败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只要有官吏,官吏个人发生腐败行为是不可避免的。作为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为人民利益而执政的党,我们就要把制止官吏个人的腐败作为长期的任务,认真来对待。我们要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把党章的要求、党的纪律的要求,落实到我们的每一个组织、每一个党员。我们要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昨天总书记讲到“坚如磐石”的时候,全场热烈鼓掌。这个“坚如磐石”就是我们的态度,我们要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
同时,我们还要完善制度体系,既让人不敢腐败,还要完善制度体系,扎牢反腐败的篱笆,让人不能腐败。同时,我们还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教育我们的干部,提高思想自觉,由不敢腐的被动和不能腐的无奈,最后走向不想腐的自觉。当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在不敢腐、不能腐的基础上,逐步走向不想腐的时候,我们就越来越接近反腐败的压倒性胜利。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正确的领导,一定能够把我们带向这个目标,我们有这个信心,也有这个底气。而广大党员希望我们党是能够这样的,广大人民群众会支持我们党朝这个方向做的。所以,我们通过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形成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活的氛围,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依靠我们自己严肃的执纪,一定能够实现这样一个目标。
杨晓渡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
去年3月18日上午,64岁零5个月的上海人杨晓渡,站在2980名全国人大代表面前,手抚宪法庄严宣誓,就任刚刚获批准设立的国家监察委主任。这一刻,来得并不轻松,或许也让很多人松了一口气。
从2016年底中央决定开展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开始,各方声音就没有停止过交锋。有人担心,转隶反贪渎职能后的检察系统,将丧失最锋利的牙齿,有损自身地位和权威;有人疑虑,对全国近亿人口享有监督权的监察委,堪称史上权力最煊赫的超级机构,又有谁来监督它?学术界也罕见地发出明显不同声音,多位法理学、宪法和行政法学专家公开表示,监察法草案与宪法存在抵牾。这一切,如今烟消云散。
一、知青时代同龄人,他却大器晚成
如果翻开杨晓渡的履历,很多人都会惊奇地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他是1953年出生。杨晓渡的人生履历却是从安徽省太和县宋集公社高庙大队知青开始的。
和曾经在安凤阳大庙公社的李克强,以及陕西省延安县的习近平、王岐山走的一样,社会人生从知青开始。
和如今国家的最高元首也是同龄,相比较而言,杨晓渡是从2016年成立的国家监察委员会而被人们所熟知。从熟知到赞扬,时间并不长,从猜想到信赖,走过的路确实最艰难。
国务院同级别领导中,也只有孙、刘比他年长。平行机构中,最高法周院长是1960年的,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第二个任期。就连同时履新的张学军检察长,也比杨晓渡小近3岁。
然而,从担任国家监察委员的开始,这个被外界猜测和怀疑的机构,就注定了杨晓渡要走人生最困难的路。
也说明他在前几十年里工作的刚硬和执着,没有金刚钻,谁敢揽瓷器活?
从他一句话就能体验:不惜得罪千百人,决不辜负十三亿
一、上海红色家庭出生,他却在西藏呆了24年
1953年,杨晓渡生于上海一个革命家庭。其父解放前为上海的“红色资本家”,中共地下工作者,解放后曾在上海市委统战部工作,离休前在上海市政协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如果说“红二代”在某个时代代表特权,那么杨晓渡的人生并没有因为父亲的红色人生得到任何特殊。
反而因为政治斗争的激烈,杨晓渡最先被发到安徽太和的农村做一名知青,那一年他只有17岁。1970年,年仅17岁的杨晓渡到安徽插队当知青,待了4年,直到进入上海中医学院学习。他似乎对上海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情感,反而在安徽养成了不惧怕艰苦环境的品质。
所以在1977年大学毕业后就去了西藏那曲,这一待就是24年。从24岁到48岁,从上海人到“老西藏”,从医生到财政厅长,出身干部家庭却以勤奋廉洁有口皆碑,杨晓渡的经历本身就足具魅力。
西藏平均海拔4300米,没有绿色,没有飞鸟,紫外线辐射是内地的五倍,含氧量不到内地的一半。山高路远,物资匮乏,条件艰苦,没有暖气,冬天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在西藏一个小小感冒都可能引起人的死亡,感冒会迅速蔓延成肺水肿、脑水肿。
高原缺氧的恶劣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更是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对个别脏器造成的损害更是长期的、无法恢复的。上海市委副书记尹弘38岁援藏,3年期满已经是满头白发、形容憔悴,再也离不开大把药丸(上图)。
在这样的环境里,杨晓渡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从零起步走到自治区副主席、财政厅党组书记岗位,晋升副部级干部,用了整整22年。这期间,身体的损耗、家庭的牺牲,难以想象。
但也正是在这漫长的坚守中,他经历了灵魂的拷问、生死的洗礼,完成了跨专业任职的锻炼、各层级工作的磨砺,为多年后的爆发埋下深厚积淀。
二、试牛刀,上海法官嫖宿案的完美落幕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下图)曾向媒体透露:
“有群众跟我反映一个案子一直得不到查处,我了解后直接写信给当时的上海市纪委书记杨晓渡。第二天他就给我打电话,说这封信已经处理了,并告诉我有事尽管给他写信,他都能收到。不久那位涉案人就被拘留审查了。”
这在当时是一件令社会震惊的事情,因为这个案件不仅仅涉及到非法行为,更多的是让一直有着威信和庄严的政府形象崩塌沉渣。
一般人都会采用冷处理的方式,但是2013年的任上海市纪委书记的杨晓渡选择了媒体工具,允许跟踪采访,不得阻扰正常的采访活动。杨晓渡全程坐镇,这件被遮掩的丑事,迅速被处理,严肃、快捷、妥当。
最后,上海高院民一庭庭长陈雪明等三人因参与嫖娼活动,被开除党籍公职,并行政拘留十天。本来已经被民众不再信任的政府,反而很少有人将矛头指向整个政府体系,并高度赞扬了纪委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果断和迅捷。
在事后的全市法院系统领导干部大会上,杨晓渡表示,各级领导干部对自身要求要严,“重品行、慎交友,管住自己的嘴不吃不该吃的饭,管住自己的手不拿不该拿的东西,管住自己的腿不去不该去的地方,做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
随后,杨晓渡从地方转入中央。2014年1月,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会议上,杨晓渡增选为中央纪委常委、副书记。
2015年,杨晓渡又接班转任国家安全部党委书记的陈文清,兼任中国纪检监察学院院长。
三、3年干掉13只虎,这速度有点快
中纪委在(2014年)年初对委部机关领导班子分工进行调整,明确了各位副书记分管的工作,确定常委、副部长分别协助副书记分管工作的机制。据介绍,每位中纪委副书记都有联系单位和地区。
杨晓渡分管第2纪检监察室(联系国务院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第9纪检监察室(联系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
上述分管的范围中,从2014年1月至今,至少有13名副部级及以上的官员落马,分别是:
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祝作利(上图)、西宁市委原书记毛小兵、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原副局长孙鸿志、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陆武成、国家安全部原副部长马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栗智、环境保护部原副部长张力军、
国家安监总局原局长杨栋梁(上图)、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姚刚、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白雪山、国家统计局原局长王保安、中央台办原副主任龚清概、司法部原政治部主任卢恩光。
在很大程度上,杨晓渡和王岐山,成了新时代的“打虎英雄”,而且名字时常出现在老百姓的茶余饭后。
这种信任,太不容易!
繁华如梦的上海滩,到苍凉苦寂的雪域高原,再到壮志凌云的人生巅峰,杨晓渡书写的精彩履历绝不亚于“四日一虹”。
面对前无古人的监察事业,人们对杨晓渡和初生的监察委,完全有理由抱有更高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决不让“老实人”吃亏。“老实人”杨晓渡的成长经历,充分证明这不是一句空话。
或许,杨晓渡,还值得我们更多的期待!
请看:杨晓渡部长通道发言
附:杨晓渡简历
杨晓渡,男,汉族,1953年10月生,上海市人,1970年5月参加工作,197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1970—1973年安徽省太和县宋集公社高庙大队知青
1973—1976年上海中医学院药学系药学专业学习
1976—1984年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医药公司股长、副经理、党支部书记
1984—1986年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医院党委书记
1986—1992年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行署副专员(其间:1988—1989年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1992—1995年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委副书记、行署副专员
1995—1998年西藏自治区财政厅厅长、党组副书记
1998—2001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财政厅党组书记
2001—2006年上海市副市长(1998—2001年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班法学理论专业学习)
2006—2012年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2012—2014年上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其间:2013.11—2014.01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2014—2016年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
2016—2017年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2017.01)
2017—2018年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
2018—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