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施一公:中国科技和基础研究没有领先世界 是因为我们均值很高方差很小
施一公:中国科技和基础研究没有领先世界 是因为我们均值很高方差很小
2017/10/31 17:50:26 | 浏览:1767 | 评论:0

施一公:中国科技和基础研究没有领先世界 是因为我们均值很高方差很小

你的想法远远重要于外界的看法

 

  我来自河南省东南部的一个小地方驻马店,最后走出来了。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我特别有感触,也特别感慨,特别感谢这个大时代。我在想,如果没有这个大时代作为背景的话,也许我就在驻马店了,这辈子也不会走出来。

  我在驻马店生活了11年,那里既是我的家乡,也是我感情最深厚的地方,我到哪都讲我是驻马店人。我在郑州上了高中,1985年到清华大学读本科。在清华,我提前一年毕业,本来要走上工作岗位,但后来决定出国留学。1990年-1995年,我在美国东岸的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生物物理博士学位。两年博士后,1997年底我去了普林斯顿大学做助理教授,一直到我回国。2006年我决定回国,2007年在清华建实验室,到今天整整十年。这一路走来,大家觉得我肯定顺风顺水,很顺利,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我一开始并没有下定决心做学问,决定做学问以后,我发现了做学问的奥妙又特别感慨。而因为我来自小地方,很多机会一开始并没有,最后一点一点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才得到了很多机会,所以特别有感触。

  作为总结,我想说,只要好好走你的路,总会能达到你的目标,我是相信这一点的。在我的实验室里,包括现在面对清华的学生,我都会这样叮嘱他们,你自己心里想的你信仰的东西远远重要于外界别人对于你的看法和整个社会的舆论,这是非常关键的。

  我的学生里边有一位叫做柴继杰,原来在大连轻工业学院学造纸,曾经他走的路非常崎岖,但是他现在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结构生物学家。我用他的例子给大学、中学、小学学生讲,你们只要不放弃自己的想法,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达到你的目的。

  我在河南省的时候生物比较差,数学物理还不错,化学比较一般,为什么最后选择学生物?因为当时有老师跟我讲,21世纪是生物化学的世纪,当时还没有生命科学,那个时候生命科学还是研究特异功能什么的。我当时特别激动,我在想化学和生物一结合就有了生物化学,是不是将来有生物物理、生物数学、生物计算机、生物工程,当时我没有听说过,都是自己瞎想的,当然现在都已经产生出来了。我相信,我们有探究未来世界的需要,这对于我来讲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学生物以后,我拼命地想学好,但因为没有打好基础,遇到很多困难。在清华,我在生物系里是比较差的。出国的时候,包括到国外,我的生物成绩也是比较差的,我1990、1991年的时候,生物学成绩经常勉强及格,为了拿到奖学金,只好去数学物理系选几门课拿满分,把生物的60分提上来。直到后来我才一点一点学出感觉,到博士三年级、四年级的时候,才发觉原来生物是这么回事。

  当时没有人告诉我生物是一个领域,数学是一个方法。如果知道这个区别的话,我会更快一点,我老想拿数理思维想生物学问题,不完全是这样的,所以我走了不少弯路。我直到博士四年级以后,才对生物产生浓厚兴趣,才坚持下来,一旦有兴趣以后,加上我认为生命科学确实是很伟大、很了不起的,一发而不可收拾,现在回都回不去了。

 

做研究,不能太着急

  我在清华总是对学生讲,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太着急。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给我写信说,因为我的亲人得了癌症,或者得了什么病,我一定要去做制药研究,甚至有的同学在清华跟我说,不想学习了,想赶紧去制药公司。其实对我来讲,这也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

  前沿最尖端的制药研究实际上完全来自于大学创新、研究所创新,我们的基础研究,推动整个世界的发展,这是根本的。大家有的时候会特别重视应用研究或者简单的最后一步,但是不要忘了基础,像盖大楼,地基打不深,楼一定盖不高一样。

  作为一线基础研究的科学家,我在1997年去普林斯顿大学做助理教授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与制药公司有关系,我就是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没有想到我们2000年的一篇文章发表后,第一时间就有制药公司打来电话。我独立的科学生涯有20年了,我的感想是,如果在生命科学领域做基础研究,反而更可以对制药产生深远的、重大的影响。所以过去20年间,我也从事了对一些对跨国制药公司的指导咨询工作。其实,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基础研究做好了以后,再来制药,再参与医学和制药的研发,效果可能更加显著,而不是急急忙忙先去,因为当时没有把基础打好,可能只能做边角细碎的工作,反而担当不了重任。

 

中国教育“均值很高,方差很小”

  中国现在教育模式的成绩是巨大的,这要肯定。我相信大家都同意这一点,中国学生经过小学、中学的培养以后,竞争力非常强。我觉得我们中学生的平均水平,在世界上,很有可能位于前列。

  我们的教学如此严谨,如此发达和先进,使得我们的学生中学毕业以后平均水平非常高,大学毕业的时候平均水平也非常高。大家有的时候很纳闷,为什么都这样了,中国的科学技术还没有领先于世界,中国的基础研究还没有领先于世界?非常简单的道理在里面,不是我第一个提出这个理论,但我认为是事实,就是因为均值和方差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我们中国人的教育模式比较单一,我们希望学生既不能太超前,也不能太落后,所以我们的均值非常高,但是方差很小,这反映在我们的大学教育、中学教育、小学教育中。

  美国的学校恰好不是这样的,他们是均值并不是很高,但是方差非常大。有的时候我在比较,比如清华大学和麻省理工。我个人认为,如果按照毕业生的平均水平测算,清华本科生的考试能力可能都超过MIT。但如果比较每个学科前五名,无论是计算机、化学、生物、物理还是数学,我怀疑我们都不占优势,因为我们的方差太小。但是这种模式也有这个问题,那就是老师、学校太喜欢管,太喜欢按计划实施,太喜欢给一个框子框着学生。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也很踌躇、犹豫。经常对个体好的事情,对整体不好,人通过细胞凋亡代谢,整体才能健康。对于社会来讲,整体和个体存在非常大的矛盾。

  简单一点讲,公平和卓越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过分强调公平会损害卓越,但是必须要强调公平。怎么样在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下,让农村孩子、家境贫寒的孩子、在山区的孩子,摆脱自己世世代代的出路?没有高考,就没有现在一批非常优秀的科学家、企业家、社会精英从农村走出来。

  在保证教育机会公平,又受东方文化影响的社会中,怎么样鼓励创新是一个社会性问题,不是一两个人、一个部门能解决的,需要一个社会的思考和整个文化的改变才能够实现。

 

要为了好找工作而选择专业吗?

  我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被问到“要为了好找工作而选择专业吗?”这个问题,我想反问,将来学了生物或者学了任何一门科学的学生,会吃不饱肚子,能够缺衣少穿吗?不会吧。

  我觉得我们是人,我们不是简单的动物,吃饱了喝足了,如果不缺衣少穿,为什么要这么担心少挣几块钱,多挣几块钱呢?我觉得如果我们最后无论是学习也好,研究也好,还是做什么也好,最后的着眼点是什么工作挣钱多,什么工作能够生活得更富足,对年轻人来讲就太狭隘了。

  我在很小的时候,还经历过缺衣少食的时期,但即使那个时候,我们仍然觉得科学很伟大,觉得科学可以改变社会,可以让中国富强,在这种思想地潜移默化之下,我们都想要做一点事情,做科学家、做工程师。其实就是这种动力,让我们这一代人往前走。不知不觉,这个社会变得“现实”了,“现实”到最后大家在比,没有走入工作岗位之前,在中学时就开始比,将来学什么挣钱多。我都50岁了,我也没搞明白,为什么人在中学、在大学都想哪个专业挣钱多去学哪个专业,这不是一下开始把自己做价卖了吗?

  我会问所有选择进入清华生命学院一年级的本科生:你们多少人觉得进了清华以后,学生物以后,将来还会为柴米油盐发愁?如果不会的话,为什么不坚持下去?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被这些牵着鼻子走。有的时候,我觉得作为一个科学家,作为一个从事专业研究的人,我很自豪。

  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觉得谁的钱多、谁的地位就高,第一次见到比尔·盖茨时也没有这么觉得。我很敬佩他,因为他把钱捐给穷人,让社会变得更美好。在我的价值观里,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把钱和我自己的价值之间加上一个什么关系,我并不是说不需要钱,也不是说钱是坏东西,但是钱是要拿来做事的,所以我只要相信我做的事情能给社会带来价值,能让我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可以了。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72]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347]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383]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412]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518]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472]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470]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466]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633]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72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