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未有一个省份,在明清时期,经济高度发达,500年引领国家经济发展潮流,成为时代宠儿,但是今天,却落入经济近乎零增长的窘境,并且现在毫无复苏的迹象。
中国从未有一个省份,20年内经济如此大起大落,GDP增长率三年之内从黄金时代直接滑入黑铁深渊。
中国从未有一个省份,经济增长严重依赖于一种资源,和这种资源的荣辱与共,一荣俱荣,一辱俱辱。
这就是山西,那个中国人都会唱的“山西是个好地方”的山西。
2015年全国GDP增速排行倒数第二,2016年全国GDP增速排行倒数第二(倒数第一 是作假的辽宁)。
山西怎么啦?
这是每个关注中国经济,关注山西命运的中国人都关心的一个问题。
山西——已被抛弃
从2000年到2016年,山西在中国北方真是一个奇葩的存在。
富的时候,富的流油,煤老板们似乎可以把全北京的一半房子都给买下来。穷的时候,穷的令人难以相信,我曾经听说过,在最困难的2015年,一个全国500强的国有大矿连续三个月井下工人的月工资就是两大箱山西本土品牌方便面。
黄金十年(2001年到2011年)之后,山西经济增长直接由全国前三名跌入全国后三名,没有任何的滑坡,没有任何的缓冲,断崖式经济倒退让任何人都猝不及防。
之后,任何政策利好,都远离山西。一带一路没有他,京津冀协同发展没有他,国家级中心城市更没有他,连“批发版”的自贸区建设也没有他。
那有什么呢?
似乎前几年,只有煤老板7000万陪嫁姑娘,让全国人民感叹“有钱就任性”。
而这几年,似乎对于山西,我们得到的消息只有雾霾治理、时不时的矿难和塌方式腐败。
以至于,2016年,红遍全中国省会城市的房地产到了太原似乎也只能勉强支撑,以至于在去年10月份,几乎所有的省会都发文要对房地产进行压制性调控的同时。
只有山西省会太原,发文要求“放宽落户条件,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在本市购房,扩大住房公积金使用范围,引导房企适当降低房价等措施,加大房地产去库存力度……”。
东北塌陷了,但至少还没有被人忘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争论,有人会痛心,时不时国家会拿出各种版本《东北振兴方案》来治病。
然而,山西呢?似乎,已被抛弃。
富甲天下数晋商
山西,简称晋,中国最重要的北方大省之一,因为地处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汇处,又因为地处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交界,自古又是兵家必争之地。但,你要说山西自古至今一直很苦、很乱,很穷,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近500年,山西至少三次站在了整个中国北方的经济的最高峰,独领风骚前后长达300年以上。
第一次是明朝中前期,明朝建立后,最重要的敌人是北方的蒙古政权,为了北防蒙古,右护京师,明朝开国就在山西长期驻军队十几万。有兵,就得有粮,有粮就得有人运输。政府规定,商业只有运粮到边,才能获得朝廷特许的盐业专营许可证,才能获得卖食盐的超级利润。山西商人迅速抓住这一机会,凭借地利和精明迅速控制运输生意和盐业贸易,加以垄断经营,获得丰厚的利润,“晋商”一举富甲天下。
第二次是清朝中期一直到二十世纪初。随着明朝的灭亡,清朝的建立,使得山西不再承担防务,而晋商的盐粮贸易也随之衰落。但是,很快聪明的山西人利用山西地理优势,又开始经营中蒙俄的贸易生意,著名走西口的故事就此展开。
走西口路线示意图▼
晋商最早从事粮食与马匹交易,后来从南方运来的茶叶、布匹也要经过晋商之手才能交易。因为有大量银子的交割同时诞生了山西的金融汇兑业务,后逐步垄断了清朝政府金融业务,“汇通天下”日升昌等票号,开创了中国近代金融业的先河,晋商成为中国最有实力和智慧的商业团体,山西的经济水平又一次站到了全国经济的顶峰。
但是这两次山西好运气的同时,山西人也埋下了一个致命衰落的伏笔。山西人似乎所有的赚钱的事情都是通过政府“特许经营”的模式进行的,比如特许经营盐业,必须特许经营的票号,给所有山西商人乃至的一个提示就是“要想富,找政府”,并且这种思维在以后煤炭生意中得到了空前的强化。相反走西口那种“不怕天,不怕地,一片天下自己闯”的航海家思维并没有在山西商业文化中占据主流。
3
成也煤,败也煤
第三次是本世纪初,由于全国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煤炭,钢铁,焦煤成为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而山西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再度兴起。煤炭经济最为鼎盛的2001年到2011年,山西不但大型国有煤矿富可敌国,连私营小企业也日进斗金。山西的整体经济水平和GDP增长长期在全国30多个省级行政区中首屈一指。
然而,煤炭产业一片繁荣,一业独大,一业红火的状况之下,形成了三个山西现在至今难解的问题:
➤问题一:整个山西实体经济在煤炭行业的虚火下不是迅速繁荣起来,而是迅速的凋零。
更早的时候山西的工业结构是比较平衡的,轻工业有好几个全国知名品牌,如华杰电子表、海棠洗衣机,农业方面也比较好,大多数县都有特色农产品。
煤炭行业火了后,多数人觉得挖煤钱来得太容易了,其他产业搞得比较累,所有的资金涌向煤炭,都去挖煤,其他产业没人搞技术,没人搞创新,更没人搞产业品牌。整个山西经济彻底被煤炭绑架。
更为严重的是挖煤赚来的钱不是被投入到产业升级当中,而是被换成了房子,换成了豪车,从没有想过“煤挖完了怎么办”,“煤价跌了怎么办”?
➤问题二:由于煤炭行业是一个严重存在政府管理和审批关系的资源型行业,大煤矿小煤窑的开采、盈利、乃至生存和当地政府有着或公或私、半公半私的关系,所以整个煤炭业的发展的黄金十年也成了山西整个吏治不振的十年。全国少见的“塌方式”腐败,最大的根源就是煤炭行业对于整个山西官场的“污染”。
曾经在山西的一句经济名言道出了其中奥妙:
什么是煤炭行业——不是人力密集型行业,不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更不是技术密集型行业,而是权利密集型行业。
➤问题三:由于权力和政府过度的渗透到山西煤炭经济之中,一个红章或批文就可以决定千万财富的走向。山西民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民间开始过度的崇拜体制,崇拜权利。所有人以进入体制为光荣,以离开体制为耻辱。
一个笑话:山西某县政府拆迁修路,遇到钉子户,实在搞不定。 拆迁办去找房主,房主老头说: 我要见县委书记,我不多要钱,给我儿子安排个政府的工作我就迁。 一时传为“佳话”被路人津津乐道。在老一辈山西人眼中,“上班”和“打工”的区别。只有进入“体制”至少是进入国企,才是正规的上班,才是一条正路。
除此之外,哪怕你在北京世界五百强的外企总部,拥有正常的五险一金,那叫做“打工”,你只是一个打工仔。虽然工作可能工资只有1500,而打工月薪可能达到15000。
然而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2012年之后,随着国际需求的不振,国内经济的低迷,往日高高在上的煤价三年之内一落千丈,山西从别人求着他卖煤直接变成他求着别人买煤。
然而这是问题的开端,煤价的下跌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山西经济上、政治上、管理、文化上、教育上的矛盾,集中爆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现在煤价下跌,整个产业由于成本、环保等原因,回升无望,造成全省经济的惊人下滑,造成了全省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甚至政府机关人员的收入整体下滑,失业率空前,毕业生无法就业,人才流失严重,成为了一个活生生的“资源诅咒”的典型样本。
也许煤炭经济的衰落是山西衰落的重要原因,但绝不是唯一原因。山西一蹶不振,还因为整个山西思维还弥漫着严重的“两靠一等”思维。
4
两靠一等
山西人写的笑话:
辽宁人说:我们是共和国的技术工。
山西人说:我们是共和国的挖煤工。
北京人说:瞎他妈扯,你就是北京的临时锅炉工。
这是一个笑话,但是更是一个黑色幽默,对于北京、对于全国隐藏着一股股不满的酸气,这是比清徐的老陈醋还酸。在过去的十几年,山西煤炭确实为全国经济带来了很多贡献,从这点上讲煤炭对于山西是立了大功的,山西对于全国特别是京津冀等北方发达城市是立功了。然而煤炭的贡献,却变成了很多山西人心中的一种“奶妈思维”。
有一篇很火的博文叫做《中国,你欠山西一个对不起》就是这种心态,知乎上充满了山西人对于现状的分析:
“你用了山西的煤,山西经济不行了,国家你必须出钱、出人,出政策来救火山西”。
“一旦煤价回升,山西必然复兴,十年之后又是一个强省”
然而这就是“两靠一等”!
“等,等什么,等煤价重新提升,挖煤发家的山西省再来一次王者归来”
“靠,靠什么,山西振兴最大动力第一是煤价,第二是国家,国家必须给钱,给人,给政策”
然而就是这种“两靠一等”的思维,我觉得才是山西重振的最大障碍。
5
外力的振兴就是一个伪命题
现在每年中央的,地方的政府都会出各种“振兴计划”,给资金,人才,但是我想说,所有没有从内部唤醒生命主动性的振兴计划都是伪命题,所有不能激发自身求生欲的振兴计划都是伪命题。
一个生命体的生命力是来自内部,如果内部仍是一种不死不活,企图靠输血续命的状态,早晚一天这个振兴计划还的破产,我曾经在东北听过一幅对联有点意思:
不是公有经济,不是私有经济,而是政商经济。
不是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而是关系主义。
对于山西,这幅对联也能套用,而且更为形象。如果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公司或企业,不改人心,不改思维,“振兴计划”或许能够延命,但是绝对不会发生质的革命。
共产党能胜利,不是联合国给了他政策,而是他肯努力,得人心。所谓人自助者天助。
所以,对于山西,对于山西经济,关键的真不是政策,而是思维,是人心,摆脱“煤炭依赖”摆脱“政策依赖”,摆脱“国家依赖”,激发内部活力,方能起死回生,涅槃再生。
6
后记——山西,你一定行
山西以后还行不行?没了政策,没了煤炭,没了资金,山西的出路在哪里?
这种问题怎么回答,让我们看看类似的曾经的问题:
1945年,一片废墟的日本和德国出路在哪里?
1955年,刚刚结束朝鲜战争的韩国的出路在哪里?
1965年,刚刚被马来西亚逼出国门的新加坡出路在哪里?
1976年,文革十年正是世界高速发展的十年,尚未走出阴霾的中国的出路在哪里?
但这些被外人和他们自己看衰的地区和国家现在都直挺挺地站在世界上发着自己的声音。
所以,八年抗战不低头,走过西口不回头,汇通天下不摇头的山西,你一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