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会市场化程度异常之高,高校也不例外。学校有了充足的资金,才有可能吸引和聘用最好的教授和其他科研人员,从而提升学术水准。学术能力和对于优秀生源的充足的经济资助,使得美国著名高校进入财务良性循环从而长盛不衰!
美国高校基金会投资回报较高
为了更好地理解资本收益的不平等并减少因个人好恶而产生的主观影响,在此不妨看看美国高校基金会在过去几十年间所实现的投资回报。事实上,这是少有的从起始资本开始、覆盖相当长时期的有关投资和回报的完整数列。
目前美国有800多所公立和私立大学在管理自己的基金会投资。这些高校基金会的规模从数千万美元(例如在2012年排名第785位的北艾奥瓦社区学院,这所学院的基金规模就是1150万美元)到数十亿美元不等。
基金会规模最大的高校是哈佛大学(近几年的基金会规模在300亿美元左右)、耶鲁大学(200亿美元)以及普林斯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超过150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麻省理工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这两所高校的基金会接近100亿美元;然后是芝加哥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规模约为70亿美元。
总而言之,美国800多所高校的全部基金会资产管理规模在2010年大约是4000亿美元(平均来看大概每个高校将近5亿美元,中位数大约是1亿美元)。当然美国高校的总资产还不到美国家庭总财富的1%,但从绝对量上看这也是很大的数额,这些资产的投资每年都给美国高校创造了重要的收入,或至少对某些高校有着重要作用。
最为重要的是,这也是美国高校资产投资最有意思的地方,这些高校每年都定期发布可靠而详细的校产投资报告,这些资料可用来研究各家高校每年获得的投资回报。绝大多数私人财富都没有这样的透明度。具体而言,全美高校经营管理者协会从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收集这些数据,并从1979年开始就发布年度统计调查数据。
从这些数据中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
美国高校基金会资产管理
获得了不错的投资收益
美国高校在过去几十年的基金会资产管理方面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投资收益,在1980-2010年年均投资收益率为8.2%(1990-2010年的年均投资收益率是7.2%)。
当然每十年里这些投资收益率也有高低变化,某些年份会出现极低甚至负的投资收入,例如在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时期;但在某些好的年份,平均投资收益率也会超过10%。
但在这里,我们看的是10年、20年甚至30年的平均数字,因此我们看到高校基金会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还是相当可观的,这与《福布斯》财富排行榜上的富人投资收益率不相上下。
2
管理资产规模越大,收益就越高
对于850所高校中基金会资产管理规模在1亿美元以下的500所高校,1980-2010年的年均投资收益率是6.1%(1990-2010年的年均投资收益率是5.1%),这样的投资收益率实际上相当不错,并高于同期全部私人财富的平均收益率。而资产规模越大,投资收益率就越高。
对于这60所资产规模在10亿美元以上的高校,其平均投资收益率在1980-2010年达到了8.8%(1990-2010年的收益率是7.8%)。
金字塔塔尖的三所高校(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自1980年以来就一直是全美高校中基金会规模最大的,其投资收益率在1980-2010年竟高达10.2%(1990-2010年的收益率是10.0%),这大约是基金会资产规模较小的高校的两倍。
如果我们观察各高校的投资策略,那么就会发现所有的高校都很重视多元化投资,而投资明显偏好于美国和海外股票以及私人部门债券(政府债券,尤其是美国国债,因收益率较低而在全美所有高校的投资组合中的比重不到10%,资产规模最大的高校干脆基本不投资于美国国债)。
高校资产规模越大,我们越容易在其投资中看到“另类投资策略”,即收益率极高的产品,包括私募股权基金股份以及未上市外国公司股权(这需要极高的专业投资能力)、对冲基金、衍生产品、房地产以及能源、自然资源和相关产品等大宗商品(这些也需要高度专业化的投资技能并能获得高额回报)。
更有意思的是,从投资收益率年度波动性来看,资产规模大的高校的波动性并不比资产规模较小的高校大。换言之,资产规模大的高校之所以能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并不主要是因为承担了更高的投资风险,而是由于某种更加精巧的投资策略而使得投资收益更佳。
为何高校会有如此的高的投资收益?
那么应该如何解释这些事实?答案是资产组合管理中的规模效应。
具体来说,哈佛大学每年要在其资产管理上花费1亿美元,用来运营一支顶尖的投资经理队伍,这些投资专才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搜寻最佳的投资机会。
由于哈佛大学的基金会规模庞大(大约300亿美元),因此每年1亿美元的管理费仅仅相当于其资产规模的0.3%。如果通过支付该比例的管理费就能将投资收益率从5%提升到10%,那么这显然是非常划算的交易。
但如果高校的基金会规模只有10亿美元(当然这也是相当庞大的资产规模),那么该高校将无力支付每年1亿美元的管理费,因为这样的话,仅仅是管理成本就相当于资产总额的10%。在实践中,没有高校的资产管理费用会超过资产规模的1%,一般都在0.5%以下,因此如果管理资产规模是10亿美元,那么管理费就应该控制在500万美元,这样的数额当然无法聘请到用1亿美元才能聘请到的专业投资队伍。
当然,财富居于中位数的美国公民只有10万美元可用来投资,因此他只能自我管理资产并只能依赖于亲戚朋友的免费咨询意见。当然投资顾问和资金管理经理也不是一定能赚钱(这是实话),但这些专业人士确实具备发现良好投资机会的能力,这也是获得较大规模捐赠基金的大学可获得较高投资收益的原因。
这些结论意义重大,因为这清晰、具体地表明了为何基金规模越大可实现的收益就越高,进而导致资本收益上的明显的不平等。这些高额回报很大程度上造就了美国著名高校的长盛不衰。来自校友的新捐赠额反而有限,每年校友的新捐赠额仅相当于学校基金会投资回报额的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