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罗振宇才是焦虑的罪魁祸首 vs 越小的自媒体 越要高调!
罗振宇才是焦虑的罪魁祸首 vs 越小的自媒体 越要高调!
来源:Brandthinker | 2018/1/2 7:23:48 | 浏览:1653 | 评论:0

 

罗振宇才是焦虑的罪魁祸首 vs 越小的自媒体 越要高调!

熬过了24:00,送走了2017,迎来了2018。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跨年,一部分人看着跨年晚会,在喧嚣娱乐中跨年;一部分人看着罗振宇的“时间的朋友”,在焦虑中跨年。

是的,当我清晨看完罗振宇的“时间的朋友”演讲时,字里行间,都透露着“焦虑”两字。

而这,是对的吗?

罗振宇反复宣扬的两个字,一个是“快”。他说,吃鸡游戏,几家巨头投入重兵研发,不料被斜里杀出的小米,收获市场首发红利。一个战场,从悄无一人到炮火连天,前后不过一周!快,疯狂地快!

他说,我们这个行业,所有人都在逾越规则,所有人都在离经叛道,就是为了快。所以,有款新游戏,在极短时间内签下很多男明星代言,因为没签合同,明星照片先用了再说,通过赤裸裸地侵权去拿到先发优势。

罗振宇才是焦虑的罪魁祸首 vs 越小的自媒体 越要高调!

罗振宇反复宣扬的第二个字,是“大”。大者恒大、强者恒强,腾讯的市值过5000亿美元,阿里的市值一度超过亚马逊,过去,大象会跳舞就不错了,现在大象在跳街舞。

所以,罗振宇的结论是,一方面,大者越大、强者恒强,我们追不上;另一方面,后面的人逾越规则、离经叛道,可能很快超越我们……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看完之后,心情很是沉重,我恰恰认为,这种“快”和“大”是错误的。

“快”恰恰不是中国的机会,而是中国的教训;“快”恰恰不是互联网的思维,而是互联网的黑洞。

为了快,就可以侵权吗?为了快,猪都可以飞上天吗?当大群猪们,采用侵权或者抄袭这样离经叛道的方式,借着风口飞上天,这个行业的灾难也就来了。

所以,你看到这几年,很多行业适合的、不适合的企业一窝蜂拥入,造成鱼龙混杂,用户体验下降,整个行业陷入不信任,最后毁了这个行业,一地鸡毛。

看看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自媒体、微商、互联网手机、互联网电视、知识付费、内容创业、新零售……哪个不是?

中国不是因为盲目追求快,所以才牺牲了环保,带来了雾霾吗?互联网手机或者互联网电视们不是因为盲目追求快,所以才牺牲了品质和创新,现在需要补课吗?

商业看似很复杂,但是又很简单,需要踏踏实实地去做产品、做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其实没有捷径。如果你看看任何行业、任何目标,要实现都有两条路径,一条是快的,一条是慢的。无一例外,快的路径最有诱惑,但快的路径也是最不能持久的;慢的路径需要耐得住性子,初期慢,后期却可以快起来,而且是可持续的快。

很多时候,慢就是快,快就是慢。

罗振宇才是焦虑的罪魁祸首 vs 越小的自媒体 越要高调!

看看互联网手机和互联网电视,谁开始快,后来却慢下来,有的甚至轰然倒地?看看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贴牌出口,是能迅速创汇,自主品牌的是吃亏,爬坡艰难,但是现在呢、将来呢?闭着眼睛想想,都能知道谁才是中国制造的未来?

“大”也是个陷阱,这个世界,除了“大而强”,还有“小而美”。当BAT们成为水电煤的平台,他们就不能再封闭,而是必须走向开放,走向生态。这时候,中小创业者们迎来的是机会,而不是威胁,在大而强的超级平台下面,小而美的创业机会满地。

如果没有腾讯微信的超级平台,很难有创业者可以借助轻量的小程序逆袭;

如果没有阿里、京东这样的超级平台,很难有无数中小商家的电商梦,他们还需要自己去建物流、去拉客;

如果没有今日头条、腾讯等超级平台,自媒体也很难如此便捷地去连接自己的内容和用户,成就个体崛起的时代。

积累是一个慢活儿,没有什么捷径和秘诀可言。一个工作15年的,和一个工作5年的,你可以将他们推到同一个岗位,但是工作5年的即使再有天才,也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教训。或许表面上两人都能工作,但其实工作质量大为不同。

罗振宇才是焦虑的罪魁祸首 vs 越小的自媒体 越要高调!

罗振宇宣扬焦虑,其中很大的目的是为了推广知识付费。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走捷径,别人花几天读一本书,罗振宇可以让你10分钟读一本书;别人拿到经济学博士需要好多年,罗振宇可以让你每天听几分钟的课,就能达到经济学博士的水平。

这可能吗?知识,不是速成的,而是需要在阅读、学习和实践中,理论结合实践去悟。别人将馍嚼过之后,喂给你,是省了你咀嚼的时间,但营养已经流失大半。

“互联网+”也不再是灵丹妙药,现在大家已经幡然醒悟,“互联网+”应该是“+互联网”,只有将自己的基本优势、产业和实体经济的基本优势,加上互联网这个工具,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快”是必须的,但是不能逾越了基本的商业规则,不要一味地去追逐热点、风口,那样会迷失你自己。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追求“大”,否则大如果是虚胖,不要也罢,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越小的自媒体, 越要高调!

(TMT)   

  有着十三朝华夏文化底蕴的古城西安,早已火树银花不夜天,窗外莺歌燕舞,街头洋溢着节日的欢快气氛。然而,主人公的一家人并没有游街赏景,而是宅在卧室里“写作业”。

  这是一个学童再也写不完作业的宅时代,也是一个自媒体写不完报道的盒饭时代……

  在一个流行微信视频“跨年演讲”的激情岁月里,作为自媒体,如果你没有在微信群、朋友圈发一条文字心灵鸡汤,或者秀一张“追忆2017年披荆斩棘,痛苦与甜蜜相伴,2018年,我们砥砺前行”的新年照片;没有站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仕俱欢颜”的世界高度。很遗憾地告诉你,2018年,你可能已出局了!

  在新年的第一天,我要分享六个关键词:

  01 人工智能

  否认、质疑、回避这个黑科技名词,不要紧,只能说明你已老了。

  人工智能来了,许多人的工作会被取代。大V高晓松在某电视台的“跨年演讲”中说,人类对技术的担忧很多时候只是“杞人忧天”。

  这话好像没有错,因为通过电视这种平台发布“跨年致辞”,听众多数已不是新媒体,所以,这是即将失去主流声音的大V们发出的最后的呐喊。

  就连我们伟大的领袖都通过微信朋友圈新年致辞了,你还在看电视“跨年演讲”?

  在机器人、大数据,人工智洪水猛兽能即将颠覆一切时,别说纸媒难以招架,就是门户网站也到最危险的时刻。在这个时候,还在讽刺人工智能AI,这不是哗众取宠,就是误人子弟。

  可以肯定的是,2018年,机器人撰稿不再是时髦,不再体育、天气预报以及资本市场的股市报盘,而是要普遍占领我们的媒体写作平台了。笔者有一篇付费文章《自媒体如何在未来5-10年不被时代遗弃》有详细的分析,要阐述的观点是,没有把机器人做伴侣的自媒体走不远。

  02 焦虑

  今天,一篇《罗振宇才是焦虑的罪魁祸首》被微信朋友圈疯转。文章说,一部分人看着罗振宇的“时间的朋友”,在焦虑中跨年。注意,“一部分人”,幸亏不是所有人。要是所有的人的话,罗振宇可能就要成为“全民公敌了”。

  罗振宇自己撰文时用了这样的标题:《6种焦虑,6样答案,6个脑洞》。

  第一,我们不是强者,还能不能登上舞台?

  第二,我们刚刚进场,怎么找到新玩法?

  第三,跟不上变化,会不会被淘汰?

  第四,中国经济增长会不会遇到天花板?

  第五,中国经济增长有没有可持续性?

  第六,中国能否赢得良性的全球发展环境?

  而网友撰文曾痛批其“快、大”。一方面,大者越大、强者恒强,我们追不上;另一方面,后面的人逾越规则、离经叛道,可能很快超越我们……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好比当年大跃进提出的“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批评者认为,多了就不能快,快了就不能好,好了就不能省。所以,罗振宇的提法违背了摩尔定律,违反了客观规律。仔细想想,很有道理。但是,如果放到今天,多快好省似乎就没有多大问题。

  具体到自媒体来说,纸媒时代的自由撰稿人,一篇稿子要到编辑部,再到见报,需要非常多的流程暂且不说,到底是谁喜欢你的文章,谁读了你的文章,更是无从得知。而到了自媒体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位置推荐逐渐被起机器取代。人工推荐时代,可能受到推荐编辑兴趣爱好等影响,受到大V个人影响力压力,可能会优先推荐。而到了人工智能机器推荐时代,人工干预降低,自媒体在同一个起跑线竞争,没有“多快好”的标准,可能就会失去一次次机会。

  媒体行业如此,其它行业一样。后进入者、速度迟缓者,往往还站不稳脚,就被淘汰出局。

  因此,在今天的移动互联网中,无论是创业者还是BAT守业者,要么多快好省,要么就出局。所以,罗振宇的焦虑不是个人焦虑,而是整个互联网人的焦虑,是全社会的焦虑。

  03 付费阅读

  2017年出现的付费阅读平台并不少,但是多数都没有成长起来。一方面源于免费冲击,另一方面,付费阅读内容质量没有得到提升。

  今天,自媒体大军数以亿计,读者群也在改变。昔日里坐办公室看报纸60后、70后变成95后、00后。随着中国消费者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生活习惯和阅读习惯将发生重大变化。未来10年(2018-2028)中国主流消费群体将是95后、00后,这个群体在中国大约有6亿以上人。

  和10年前博客、微博免费分享不同,今天自媒体背后已有强大的互联网平台支撑,以流量付费的形式体现。根据第三方披露的报告显示,自媒体良莠不齐,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版权保护,面临着诸多政策的风险,缺乏成熟商业变现模式,缺乏可持续的生存环境。

  一方面,成95后、00后付费阅读习惯已养成,另一方,纸质产权保护系统更加健全。那么,付费阅读必然成为主流。

  04 娱乐

  经济越发达的城市,越是文化的沙漠。北上广早已成为世界性的繁华都市,并且试图成为文化的模范城。

  作家哲夫说过:讲故事永远需要,但讲故事并非文学的唯一,实际上讲故事是传统,时代在进步,文学却正在倒退。哲夫说还说,“香港、上海、深圳,文人的操守、朴素、淡定不再,坚守文化阵地的人越来越少,更不用说进步了。

  从严格定义上说,文学和新闻有本质的区别。然而,随着《南方周末》“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华芳犹在,青春已逝。《中国青年报》冰点冰消玉损,资深媒体记者卢跃刚《大国寡民》式的调查报道成为怀念。

  今天的10万+作品多数可以划归到“文学作品”,也可解读为夹叙夹议的报告文学,也可以说是调查性的抒情文学,也可以说是新闻体诗歌。这个并不重要,因为作品纯属杜撰,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时有发生。、

  就拿TMT年度新闻贾跃亭“下一周回国”一样,北京证监局都出来喊话:回来吧,回来吧!故乡的云!然而,元旦前一天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甘薇站在首都T3航站楼,回眸一笑百媚生:2017最后一天,使命归来。2018新年伊始,任重道远!引无数贾粉竞折腰。

  以金融“三驾马车”标榜的银行、证券、保险更是娱乐事件层出不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导师名叫李大霄。当然,名人的娱乐不叫娱乐叫幽默,俗人的娱乐叫自黑。一群蝼蚁夹杂在大象中间狂舞,即便不自黑,也可能被大家所黑。所以,站在道德至高点的大V们,没有理由要求芸芸众生的自媒体远离娱乐,高瞻远瞩,为革命献身,成就远大的梦想。

  所以,今天诸多自媒体都开始“跨界”,TMT媒体人进军娱乐圈,财经媒体人进军娱乐圈,体育记者进军娱乐圈……新闻源头在哪里,媒体人就往哪里追,马云王健林、赵薇、贾跃亭,哪个没有染指娱乐圈?所以,媒体人齐聚娱乐圈并不奇怪,也不可悲。但是,如果把报道娱乐圈当成自媒体生存方式,这就成悲剧了。

  05 机会

  “等待机会,是一种十分笨拙的行为。”狄更斯说,机会不会上门来找;只有人去找机会。

  上小学一年级时候,循循善诱的老师就给我们灌输了这些心灵鸡汤了。因为同时教语文和数学的体育老师根本没有时间拜读伟大作家狄更斯的《双城记》,更不懂得机会和风险是孪生姊妹。

  所以,伟大的诗人歌德就说,每个人当然都可以逞强,但限于在他所懂的方面。因此高晓松说,“科技只能让每个人更平等”,“我们未来只会生活得更幸福”,没有毛病。

  那么,自媒体的机会在哪里?我们的幸福在哪里?在他所懂的方面。

  06 目标

  这一天,我们在朋友圈看到了诸多的遥不可攀的目标。

  我们国家的目标: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

  华为轮值CEO胡厚崑,今年华为全年销售收入预计约60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5%;华为(含荣耀)智能手机全年发货1.53亿台,全球份额突破10%,稳居全球前三。

  京东CEO刘强东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提出, 2018 年的小目标是希望京东变得更加时尚,在时尚圈里面让更多女人喜欢上京东。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说,将在新一年投入100亿元启动“三村建设工程”公益项目,面向“村官、村医、村教”三个方向,实施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助力中国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和美丽乡村的建设。

  你的目标呢?

 

附:罗振宇的“六个脑洞”与“中国式机会”
 
过去商业世界的主题是和对手竞争,未来商业世界的主题是追赶上用户。

  一个月前,我问了一遍身边的朋友和我们的用户同样一个问题:对你来说,2017年哪一天你认为很重要?我得到了很多答案。其中最有共识的答案是:10月18日,十九大召开的那一天很重要。对这个国家、对我们所有人都很重要。如果你问我,哪一天很重要?当然就是2017年12月31号。

序:“中国式机会”

  2017年,我们这个国家已经变得很牛很牛。GDP大概是12万亿美元,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财富500强公司中,中国已占115家;我们有着世界上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最多的在校大学生……

  你看,全是好事。

  但是好事多,不见得焦虑少。我很焦虑——我们这家小小的创业公司能不能长大?社会阶层是不是真的像有的人说的已经固化?我的孩子们渐渐长大了,该让他们去哪种学校?

  过去,我们提到商业,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词,是“竞争”。而现在,你还来不及摆好姿势和竞争对手厮杀,用户就已经变成另一个物种了。过去商业世界的主题是和对手竞争,未来商业世界的主题是追赶上用户。用户是一条河,在奔腾向前。

 《爱丽丝漫游奇境》里红桃皇后说过一句让人很费解的话:“在我们这个地方,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之前,我们以为这是童话,2017年,才意识到这是现实。

  一方面是大者越大、强者恒强,前面的是追不上了。另一方面,是所有人都在逾越规则,所有人都在离经叛道,后面的很快就要把咱超过去了。

  2017年,我逢人就问,关于我们这一代人形形色色的焦虑,得到了各色各样的答案。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讨论,都逐渐聚焦在以下六个问题上:

  第一,我们不是强者,还能不能登上舞台?

  第二,我们刚刚进场,怎么找到新玩法?

  第三,跟不上变化,会不会被淘汰?

  上面三个问题,离我们很近。更进一步,还有三个问题,看似离我们有点远,但其实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更大——

  第四,中国经济增长会不会遇到天花板?

  第五,中国经济增长有没有可持续性?

  第六,中国能否赢得良性的全球发展环境?

  2017年,这六个问题,我不断请教高人,我觉得得到了阶段性的答案。这些答案,我把它总结成“六个脑洞”。在这些问题、答案和脑洞中,我也逐渐看清了我们这代人的机会。而这些机会只有在中国才会发生。我把它称之为——“中国式机会”。

一、动车组脑洞

  提问:在大者越大、强者恒强的时代,还有没有新玩家的舞台?沈南鹏告诉我,你看到的舞台虽然更单调,但是你没有注意到,舞台本身正在变得更大。虽然聚光灯下的主角在膨胀,但是聚光灯外,在更大的舞台上,有更多的角色在登场。

  一部手机的平均价格是2000块人民币,而一部汽车的平均价格至少能达到十几万人民币,所以智能汽车行业比智能手机行业大很多,这将会是一个几十万亿的市场。这个领域一定会产生一批巨头。和手机一样,其中,必有中国公司的身影。

  再放眼那些新领域,从AlphaGo到AlphaZero,好像都在讲述一个西方科技打败东方智慧的故事。但同时呢?世界上最多的人工智能论文出于中国人之手。你说还有没有机会?

  得到作者刘润老师今年问了我一个问题:“你有没有发现,今年的一些热门公司,来历有点奇怪?他们都出身在二三线城市。”是的,这些公司都不是从一线城市发展出来的,是二三线城市的成功逆袭。按说,一线城市人口聚集多、信息传播快、示范作用好,为什么这些成功的消费品牌反而诞生在二三线城市呢?

  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但是所有的答案,都和中国独特的国家禀赋有关。尤其是人口的分布结构。中国最大规模的人口还是聚集在二三线城市。它们更能代表典型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一种消费品,无论是价格、消费习惯,还是供应链的成熟度,只有在这些城市被检验了、成功了,才有在更大范围内复制的能力。

  这些城市,虽然并不像一线城市那么庞大,但本身也有一个不小的人口规模和市场。同时,又不像一线城市那样,选择那么多,竞争那么激烈。于是,天然就成了消费品牌的实验室。

  李丰说,“如果拉长时间范围看,过去一百年全世界已经有三次消费升级。”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向全球输出了立顿,还有一些酒类品牌;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输出了沃尔玛、肯德基和麦当劳。上世纪80年代,日本贡献了索尼、松下等品牌。

  按照现在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可以想见,未来全球的大消费品类,都会有中国品牌的一席之地。举个例子:

  2017年,很多人都在谈论喜茶。其实,还有一家叫做古茗。7年前,它在浙江台州的一个镇上开了第一家店,今年开到了第1200家店。想不到吧?那他有什么诀窍呢?其实都是这种小知识。

  比如,他就发现,在小镇上开店,装修不见得要多高大上,但是灯一定要亮,要成为当地的路灯。镇上的灯光通常是很暗的,你的店特别亮,顾客就觉得这家店更好、更干净。

  你看,这种知识难吗?这种知识,即使你不在大城市里,听不着热门的创业课,也见不着硅谷大佬,你也一点都不可惜,因为这些知识只能来自于实践中的点滴积累。

  在很多人眼中,这不是技术,不是创新。但是不要忘了熊彼特的教导:“创新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的创新,没有必要走什么捷径,扎到最深的现实中去,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就像我们办公室的墙上有这么一句话:结硬寨,打呆仗。这是我们的商业信仰。

  商业世界里有一些自古不变的朴素道理。比如货真价实,价格公道,童叟无欺,对客户诚信,做生意要赚钱等等。这可能就是下一轮崛起的创业者的群像。

  这个认知,是我今年开的非常大的一个脑洞,我称之为“动车组”脑洞。为什么这么说?

  过去四十年,我们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认知,是“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先富带动后富、发达地区带动不发达地区、沿海地区带动内陆地区、一线城市带动二三线城市、精英带动普通人……

  很多人还不知道动车的原理,其实简单说,就是每一节车厢都有动力。如果靠火车头,车厢越多,车速就越慢。而在动车组,车厢越多,也就意味着动力单元越多,速度反而不会慢下来。

  这就是我们把这个脑洞称之为“动车组脑洞”的原因。所有人都在分享这个时代的机会,也在给这个时代创造动力。带着动车组脑洞,我们也可以更深地理解,中国的全球性崛起。何帆老师说,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平凡创新时代”。它就像动车组一样,不再依靠一个单一的火车头,而是每一节车厢都提供了驱动力。

  你可能觉得这样的创新太过简单,简单到乏味。但是,管理大师德鲁克早就说过,一项创新所能赢得的最大赞美莫过于人们说:这太显而易见了,为什么我就没有想到呢?确实,这是一个大者越大、强者恒强的时代,但是机会还很多,属于传统行业和普通人的机会也很多。这是2017年关于中国式机会,我开的第一个脑洞,我称之为“动车组脑洞”。

二、热带雨林脑洞

  提问:在中国市场,如果你是一个新选手,如何找到打法?一个故事:快手在2017年里,用户从3000万发展为7个亿。为何发展这么快?

  快手创始人宿华给我讲了个故事:我每天9点听一个老人家给我拉二胡,慢慢注意到老人家与别的二胡演奏者不一样,右手持板,左手拉弓。

  这种事情有两种可能性:一,老人是左撇子;二,老人是丧偶或者离异的情况。因为只有用自拍模式,不懂得设置的时候,才会发生左右颠倒的情况。实际上老人正是过着独居的生活,因为快手的存在,他每天晚上拉二胡,可以有6亿人跟他互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不断有人涌入互联网,他们就需要一个连接器。

  一个事实:《战狼2》票房碾压第二名的票房成为历史票房冠军。是中国小镇青年打造了它的票房。小镇青年正通过电影院的建设、高铁、互联网成为中国经济的贡献群体。

  一个新玩法:超级用户思维。旧玩法是流量思维,新玩法是用户思维。过去是流量伊甸园时代,线上要流量,线下商店也要流量。但随着流量越来越贵、越来越枯竭,我们必须走出伊甸园,从“狩猎采集时代(从流量中获取)”到“农耕时代”去。圈多大的地是你的本事,但里面的庄稼就是你吃饭用的东西(从自己的耕地中获取)。

  他们不是什么点击量,他们是活生生的具体的用户,他们是你的衣食父母,你还胆敢大大咧咧地把他们称作是“流量”?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将其称为:超级用户思维。从流量思维到超级用户思维的过程中,我们不关心有多少用户,企业应更关心有多少超级用户。

  一个“送命题”:“会员经济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了一种可持续信任的正式关系。”那么,如何识别超级用户变得十分重要。如何分辨?请使用“瓶盖测试”法:当你带着妻子或女朋友看电影,旁边好看的单身女士请你帮她拧一个她打不开的饮料瓶盖。正确的姿势是这样的:老婆,这有个饮料,拧瓶盖这个忙你帮不帮?你妻子表示她也拧不开。这时候你说,那我帮你拧。

  这个送命测试告诉你:不管你与你的普通朋友/普通用户的关系有多好,请先关注你超级用户的感受。

  一种思维:免费还是收费?德鲁克说过:企业的使命是创造并留住顾客。现在,到了创造并获取用户价值比获取流量更重要的时候,网络收费就像税和物业费,收费是结成关系的仪式,通过这个仪式,结成用户和企业的正式关系。我们要为用户提供一种荣耀感:我希望用户以我为荣。现在的玩家要面朝超级用户,才能春暖花开。不必担心没有新人,因为口碑会带来新用户。得到app发布的时候流量已经很贵了,至今的1300万用户数真的不太好意思往外说。但是说到用户质量,跟谁我都好意思打招呼。

  大家选择我们的原因不是我们有多好,而是我们天然的想法是做后置用户的筛选,不是靠流量生存。优质用户,我向你们鞠躬,我以你们为荣。得到有两个原则:

  (1)做让用户觉得的长脸的事。让用户觉得罗胖他们是玩真的,我长脸。在决定一个产品是否上线的时候,得到思考的是它是否会让用户觉得长脸、值得推荐亲友;我们选择一位老师的时候,同样思考这位老师是否会以来到分享知识得到为荣。

  (2)千万不要做让用户丢脸的事。例如,我们可以自掏腰包发优惠券,但决不对产品打折,因为之前的用户会不高兴;在3亿张彩票背面的广告资源免费给到我的情况下,我表示感谢,但是拒绝了资源。

  因为需要用彩票改变命运的人不会是得到的用户,我们也不能让现在的用户看到我们出现在了彩票上,给用户丢脸。请大家发朋友圈,说“我相信”。不是说我们已经做好了,而是感受到大家的压力,我们不想给你们丢脸。回到一开始的提问:如果你刚刚进场,如何找到新的玩法?

  亚马孙热带雨林有700万平方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独立生态系统。光昆虫就有250万种,很多动物植物很多都是别处没有的。为什么别处没有?因为它有足够的规模,有足够的内部多样性。我们中国跟亚马孙热带雨林一样,有着大生态系统的有时。不管它原来有多少古木参天,也不管它原来有多少野兽成群,都会有新机会出现。

  而且新机会还有两种,都是流量思维之后的新玩法:做物种间的新的连接器;维持一个独立的小生态。这两种方式在亚马孙热带雨林里都是不错的活法。所以,我把2017年开的这第二个脑洞称为“热带雨林脑洞”。

三、比特化脑洞

  提问: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如果我跟不上变化,我是否会被淘汰?2017最快的商业演变是新零售。快到了没有人明白它究竟是什么,只好在老概念前面加了一个“新”字,取个名字用起来再说。这一年,雷军和马云在同一天,时隔千万里提出新零售的概念。刘强东也做出了同样的行动。

  阿里收购了好多商超,腾讯在12月投资了永辉超市,这一年的很多布局让很多人感受到新零售的演化才刚刚开始。虽然真正的好戏得明年上演,但从已经铺开的战场可以看出新零售的本质就是效率、高效率、用一切手段全方位无死角地提高效率。要求我们在数据算法上下功夫,有的,在支付上下功夫,有的在物流配送上下功夫,有的在建仓策略上下功夫,有的在创造场景上下功夫。

  效率的提升就是这样一点点挺进。当你意识到的时候,这一点一点的量变,已经积累到把你的生活改变。因为“货”正在一点点地逼近“人”。那你说,既然是效率战争,就很简单啊,找到货更快,支付更快,送货更快,不就行了吗?这么想你就把这场效率之战想得简单了。这种快是在所有维度打开的,包括认知。

  我去年不信小米开线下店,小米卖音响一台赚一块钱,利润太低了,满足不了线下房租和人力成本。但是今年,小米之家平效27万元,全球第二,仅次苹果。

有关效率,雷军的这句话才是正道:消费者进门可以闭着眼睛买东西。这是价格战么?不,这是认知战。

  价格战,不管多惨烈,仍然是靠产品本身赚钱,战场仍然摆在商场里;而认知战,战场只在用户的头脑中。价格战的目的,是消费者仔细权衡之后,选择我;认知战的目的,是消费者只知道我。价格战的目的,是在比较中胜出;认知战的目的,是不存在比较。

  从货逼近人的速度、支付的速度、送货的速度到认知的速度,演化这么快,真的会把那些不赶时髦的人(跟不上变化的人)甩出去了吗?我们不要低估了互联网,其实,互联网革命是一场席卷一切人的力量。

  所以,在这个时代,不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创业者,都有一个更好的活法:做最好的自己,并保持开放。也就是说,你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专长,并不需要以互联网为彼岸,那些互联网公司会以你彼岸,找到你。

  这就是我们今天问出的第三个问题,“跟不上快速变化,是不是就会被淘汰?”所以我们开了这第三个脑洞,叫“比特化脑洞”。我们对比特化世界有一个天大误解,曾以为要努力成为它的公民,这个世界正在被迅速比特化、数字化,2017年,新零售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比特世界将会主动匍匐到你的脚下,席卷你、拽住你、托举你、赋能你。

  明白了比特化脑洞,我们明白了,有两个趋势永远不变:

  第一,无论产业怎么演化,都是往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演化。所谓的新零售,不过就是让更多的人,以更便宜的价格、更便捷的方式、更好的体验,买到更丰富的商品。这一点,不可逆。

  第二,分工会越来越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只做专业的事。越专业的人,就越不会被时代抛下。这一点,也不可逆。

  做最好的自己,以最高的效率做最好的自己,比特世界自然会给你寄来船票,那么你的胜利是不可逆的。

四、拔河脑洞

  提问:中国经济发展会不会遇到天花板?中国人口太多,资源太少,会不会发展空间不够,后劲不足,说白了,中国会不会遇到增长的天花板。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回答,那么前面三个问题,不管是什么答案,都没有意义。

  2017年,我问遍身边的朋友,哪个时刻你觉得很重要?这回我问的是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施展老师,他说是10月20日。

  那一天,坦桑尼亚批准了巴加莫约(Bagamoyo)港口项目。这个港口预计3年后建成。建成之后的吞吐量相当于现在非洲东部所有港口的总和。这是中国无数个海外建设项目中的一个。那为什么这个港口很特别?

  坦赞铁路,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援建的项目。质量非常好,但是现在运行得并不理想。为什么,因为这条铁路沿线没有什么大城市。现在每周只能开行两三趟车,开起来也是晃晃悠悠,速度慢得很。但是,坦赞铁路的两侧还有一个别名,叫“南方粮食走廊”。可耕地是9亿亩,80%都没有开发。

  巴加莫约港口修建以后,这片地方就可以和全世界,尤其是和中国连接起来。那是什么结果?放飞下想象力。中国的耕地非常有限,大家都知道一个数字,就是18亿亩耕地红线,这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底线。其中有5.5亿亩耕地是种玉米的,这里面相当部分是做饲料用。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这些饲料用地转移到坦桑尼亚去,用他们的5亿亩土地来种中国需要的饲料。这并不会影响到中国人的粮食安全,最多对猪的粮食安全有点影响,但是中国这边就有可能腾出来几亿亩的土地。

  在这样一种连接中,受益的绝不只是中国。

  这个事情,其实是在提醒我们,思考今天的中国,已经不能局限在中国本身。我们刚才那个问题,中国会不会遇到增长的天花板?这个问题必须在全球的框架中才能找到答案。

  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大国其实是在走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模式中。美国人眼里的博弈,是一场拳击比赛;而中国人正在进行的,是一场拔河游戏。我们来看看这两种博弈逻辑的区别:拳击比赛是强者的竞技,是有准入门槛的;而拔河游戏是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的,人人都可以有贡献。

  拳击比赛以击倒对手为目的;而拔河游戏只是想把供应链上高价值的部分拉过来。拳击比赛取胜的关键是让自己更强大;而拔河游戏取胜的关键是让更多的人站到自己这一方。拳击比赛的输家必须离场;拔河游戏希望人人都不要松手。拳击比赛之所以玩不下去,因为世界已经越来越混为一体。

  中国正在参与的拔河游戏的逻辑来看,所有国家的人口、产能、资源、资本和技术,都共生在一条供应链上,休戚与共,谁也不能放手。这里面的博弈再也不是你死我活的问题,而是绳子往哪移一点,主导权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的问题。

  那么拔河游戏里面,谁能获得主导权呢?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胖子多的、肉大身沉的、心更齐的有优势。在拔河游戏里,人口规模、市场规模、产业规模,就是决定性的因素了。说到这,你才会理解,为什么中国会在全球那么积极地去参与修建基础设施、去维护供应链,为什么积极地倡导“一带一路”。

  拔河游戏不关心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只关心价值的移动方向。拔河游戏如何呈现在中国?

  vivo想做高音频质量的手机,但是芯片技术在美国,那个厂家做广播用的芯片,vivo高管希望他们做小一点放在手机里。但是那个生产商凭借技术十分高冷,问vivo索要数量,vivo说几百万片吧。对方态度就不同了,与他们平常的产量相比,这太多了。但其实只是Vivo的出货量的十分之一。拔河,这个资源来到了vivo。

  宝马公司今年是101岁了,是典型德国公司,可是它的5系车型有1/3的购买者是中国人,有12项功能是专为中国人研发的,因为他的超级用户在中国。宝马全球最大最好的生产线现在在沈阳,因为这里有消费。

  如果不考虑品牌出身,和工作人员的国籍,那再过些年,它是中国公司还是德国公司?不好说。拔河就是,相关方都觉得自己占点便宜。

  理解了拔河游戏,你就会明白,中国和美国,这世界上的两个大国,也许根本就不在一条赛道上竞争,甚至根本就不在同一幅地图上竞争。它们看到的是两种图景,实践的是两套逻辑。

  不要以为两套逻辑,就一定有好有坏、有优有劣。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尼尔斯·玻尔说,“一个深刻的真理的反面,可能是一个更深刻的真理。”中国的经济会不会遇到资源天花板?可能不会。因为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拔河游戏。

  这就是我的拔河脑洞:在国境线构成的世界里,在拳击比赛的规则里,这个问题好像很严峻。但是在由供应链构成的互联互通的世界里,在拔河游戏的规则里,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存在。

五、终点站脑洞

  提问:中国经济增长是否有可持续性?总有各种声音说持续性不强。今天集中针对一个声音讲一个理由。这个声音说,我们经济模型不独特。会像日本学者提出的“雁阵模型”,先腾飞,后老去。

  雁阵模型简单说就是:“随着成本提高,产业会在不同国家之间转移。”日本承接美国的产业转移,亚洲四小龙承接日本,中国承接亚洲四小龙。所以,21世纪初,中国才成了“世界工厂”。所以任何一个国家,都只是产业转移的中转站而已。

  这里面就有两层意思:第一,中国在雁阵中永远也不会是领头雁,你虽然规模大,但是你干的是低端产业,是别人转给你的。第二,随着中国各项成本的提高,“世界工厂”的地位迟早是要交出去的。这就是可持续性问题。

  到了2017年,回头一看,过去十年,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了5倍,已经接近于发达国家水平。但是,制造业向中国集中的趋势仍然没有减缓。那说好了的产业转移呢?中国为什么还没有掉到那个预言中的大坑里?

  2017年,我遇到了一个人,他给了我这一年最大的一次思想冲击。这个人就是前面我已经提到的,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施展老师。

  中国人刚刚全球化的时候,只做自己有优势的产品,卖得比别人低一点,赚一点钱。但是,2017年,我们做的是c919大飞机、高铁、人工智能,同时鞋衣服袜子也在生产。如果中国到处都有优势,那别人还做什么好?不论是国内外,都很难解释这种情况。

  施展老师的《枢纽》启发了我,这个解释的核心着眼点在于,这一轮产业向中国的转移,到底是西方国家不愿意干了,转到中国来?还是他们干不了了,转到中国来?在探看中国经济模式过程中引入一个新维度:产业演化的速度。

  历代工业革命的典型产业能用多少年?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典型产品是火车,用30年甚至更长;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典型产品是汽车,开十年。这次产业革命的典型产品是手机。一部手机买了之后,能用多长时间?大概1年,大多数人就已经更新换代。从产业演化速度的角度,也许我们能给出答案。

  当智能手机出现的时候,诺基亚最引以为豪的是什么?在所有手机厂商中,它是拥有自己完整生产线的最大厂商。这意味着它对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把控力,综合成本控制能力是最强的。

  但是,智能手机的基本需求是什么?是创新。而诺基亚的庞大生产线,就意味着它的创新能力一定是被抑制的。因为生产线是按照之前产品的需求设计的,想创新的话,整条生产线都得调整,成本极高。所以,诺基亚是怎么死的?是被它沉重的肉身拖死的。

  当西方国家整体进入了创新经济的时候,它就出现了一个急迫的需求,就是必须把生产流程外包,把生产流程转型的成本全部甩给别人,只做观念层面的创新,不停地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

  举个例子,在皇家御膳房里,你要想把菜做得好,皇上高兴,你就只能专攻一门,比如说,只做川菜,手艺越来越精,十分钟就能上一道水煮鱼,这就叫专业化带来的有效率。

  但是,皇上突然变口味了,不爱吃川菜了,改吃法餐了,你就傻眼了,这就叫专业化带来的没弹性。你看,高效率和高弹性是矛盾的。在制造业领域,谁能把这对矛盾给化解了?当今世界,只有中国能够做到。

  苹果库克: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总之我。不是技术壁垒,而是速度壁垒。把风险转包给下游厂商,敢接这种风险的企业要具备两特征:高效率、高弹性。这两个概念是矛盾的。

  中国有非常多的小企业进行细小分工,所以能承担这个弹性。中国企业的高度分工到了什么程度?

  一个简易打火机,28个零件,在浙江的一个村子里,那就分成了28个专业厂家生产,然后再组装。平时你看到的那种卖1块钱的打火机,成本可以压到1毛钱。施展老师在浙江考察的时候,就见过一些生产拉杆天线的厂家,一个厂只生产其中的一节,可以说是专业化到极致,效率也达到极致了。

  但是与此同时,上个世界九十年代,各地产业园,开发区的大崛起。几通一平。建了开发区。此时西方进入了创新经济,需要把供应链外包出去,需求和供给紧紧的抱在了一起。无数家极度专业化的中小企业还密集地凑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高效的供应链网络。他们彼此之间有互相配套的关系。上游需求一变,这种配套关系可以迅速重组,确保弹性。

  中国制造兼具效率和弹性。为什么只有中国能做到?中国具有幸运有这种弹性。这里面既有“命”的成分,也有“运”的成分。所谓“命”,就是中国独有的禀赋,其他国家想学也学不去,那就是中国的超大规模性。所谓“运”,就是中国在特定的时间点上,恰好踩对了节奏。

  得到作者、也是投资人的王煜全老师,一直对未来的全球分工有一个判断——美国科技、中国制造、全球市场。何帆老师从另一个角度也解释过这件事,在他的得到专栏里就提到过,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时候,国际贸易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此前国际贸易是“产业间贸易”,而中国参与的国际贸易更多的是“产业内贸易”。

  什么叫产业间贸易?就是中国人80年代干的,用十几亿条裤子换人家一架飞机。用成品换成品。什么是产业内贸易?就是美国苹果公司要生产iPhone,供应链遍布全球,而中国分担其中的一部分环节。那中国就非常容易打开这个缺口了。中国就会利用自己的超大规模性优势和兼具效率、弹性的优势,在这个机会窗口里开疆拓土,攻城略地。

  所以,中国是这一轮经济制造业转移的终点站,我把它称之为“终点站脑洞”。还记得刚开始提出来的问题吗?中国的独特优势是什么?中国是兼具效率和弹性的供应链网络,所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不是全球制造业转移的其中一站,而是最后一站。

六、枢纽脑洞

  提问: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否会赢得良性的全球发展环境?为什么要关心这个问题呢?刚才我们一直在讲中国机会很多,中国增长还没遇上天花板,中国的优势很独特,那你一家独大,别人怎么办?别人过不好,我们也好不了。所以最后的问题来了,我们能不能和世界建立良性关系?换句话说,我们未来的全球角色是什么?

  还记得吗?总有人说,中国很倒霉啊,我们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便宜,这似乎是中国的一个软肋。但是你一旦把思考角度转过来一看的话,世界缺不了中国。这就是自变量的地位。

  我们来看看二战之后,世界格局的一个局部演化。非洲国家在二战后纷纷独立。说实话,那个时候非洲经济发展是不错的。原因是西方的带动。西方要资源,要经济腹地,非洲正好有这些好东西,所以非洲的日子就好过。

  但是一转眼到了1970年代,发生了石油危机,西方经济突然之间遭遇了一个巨大的停顿,对原材料的需求急剧下降,于是非洲国家陷入到了非常艰难的经济困境当中。然后,西方的危机很快过去了,我们都知道里根、撒切尔一系列改革,西方经济继续爬起来,80年代中期迎来一个繁荣的周期。但是,在西方的这一轮繁荣的同时,恰恰是非洲现代历史上最为悲惨的十年。

  因为西方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他们已经进入了创新经济的时代,超过70%都是第三产业,对原材料的需求没有那么强烈。这和以原材料出口为主的欠发达国家之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裂缝。

  上个世纪90年代,答案揭晓:这个裂缝,中国可以补。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就理解中国的全球角色了。西方国家已经没有办法和欠发达国家直接形成经贸循环了,中国是全球经贸循环有效运转的必须结点。这不是什么推演,这就是已经发生的事实。

  中国正在变成全球经济体系的十字路口,是资源、信息、资本在全世界流动的必经之路,是世界的路由器,也是施展老师这本书的名字——枢纽。同是地球人,同住一片家园,没有人可能单独过上好日子,西方国家自己如果不理我们,自己发展,是不可能好好过的。有经济能力才能建立秩序;保证自己没有战乱和难民,才能稳住西方的经济稳定。

  2017年,我们已经看到,当大规模难民涌向欧洲的时候,欧洲既无法抵挡,也很难让他们融入。就像《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作者戴蒙德说:“历史上的国家和社会衰败,更多只是影响到自己。而今天任何一个国家的衰落,都可能影响到世界上其他地方。”

  中国2016年对非洲的直接投资总额为361亿美元,占非洲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39%,是世界第一。这不是简单的投资,而是在非洲建设铁路、公路、电信等基础设施,把非洲的矿山、农田、村镇和全球连接起来。

  站在西方的角度看,他们通过中国投放秩序。站在欠发达国家的角度看,他们通过中国在分享全球化带来的繁荣。这就是中国的枢纽作用。这是这场跨年演讲试图回答的最后一个问题,我把这个答案称之为“枢纽脑洞”。

七、算法的力量

  今天,我们回答了六个问题,回应了六种焦虑,在开出的六个脑洞中,其实也认出了六种“中国式机会”。

  这只是一个起步。我不觉得今天说的是什么终极答案。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将会持续探索这些问题,这种探索一点也不抽象。它和我们每一个人当下的决策息息相关。

  还记得我们这个演讲一开始提的那一系列问题吗?什么样的行业会有前途?孩子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怎样配置自己的资产?

  不管你原来是怎么想的,2017年到了最后的时点,让我们带着中国式机会的视角,重新启动对所有这些问题的思考。

  下面我要说的话,只能是说给少数人的。它只跟少数人有关,也只对少数人有用。这是2017年我感受很深的一个词——人生算法。为了说清楚什么是“人生算法”,我的朋友喻颖正考过我一个很好的问题。

  假设你现在面对两个按钮——按下第一个按钮,直接给你一百万美元;按下第二个按钮,你有一半的机会拿到一亿美元,当然还有一半机会就什么都没有。这两个按钮只能选一个,你选哪个?有人会选第一个,因为落袋为安。100万美元也不是个小数。有人会冒个险,选第二个,因为万一成功,从此就成了人生赢家。

  但是,出这道题的喻颖正告诉我,这道题的本质,不是考这个。这道题目,是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那就是要选第二个按钮。有一半机会拿到一亿美元。

  你可以找一个人说,我有一半机会能拿到一亿美元。咱俩关系不错,如果你给我一百万美元,我就愿意把这个机会分享给你。你去按,什么也没有,你认倒霉,如果拿到了一亿美元,咱俩平分。

  有的算法,虽然引入了风险,但是没有风险的控制机制,所以也不怎么样。有的算法,引入了风险共担者,有的算法引入了市场。算法越迭代,成功的概率就不断地提高。这就是“人生算法”的力量。

  我们总觉得巴菲特和查理·芒格憋着什么发财的诀窍,但是查理·芒格说:“当成功概率很高的时刻,下最大的赌注,而其余时间按兵不动。”这就是在说人生算法。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这也是在说人生算法。

  如果还是觉得费解,喻颖正也写了一个公式:“成就=核心算法×大量重复动作的平方”。说得更简单一点,人生算法就是你面对世界不断重复的最基本的套路,找到它,重复它,强化它。你抓住中国式机会,就是更大概率的事件。我相信算法的力量,将穿越光阴,把一切软肋变成铠甲。

  2018年已经开始,我们这群人即将分头前行,各自启动自己的人生算法。祝各位好运。下一次,我们聚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现场的时候,希望每个人都会像木心先生所说的那样:“岁月不饶人,我也未曾饶过岁月。”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72]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348]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384]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413]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519]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474]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471]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467]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634]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72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