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优势不断凸显,尤其在科技领域的奋起直追,也让中美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去年12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国家安全战略演说中对中国的重视程度,也映射出中美之间的科技竞赛日益白热化。 对此,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表示,中国40年改革开放很成功,但美国在大部分科技上依然领先中国,如果政府在人力和经费上处置得当,短期内可以在很多项目上挑战其他国家的科技成就。
出生于广东汕头的美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是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届泰斗,是第一个获得号称数学界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的华人,之后又将克拉福德奖收入囊中,2010年成为第二位获得沃尔夫奖的华人数学家。(观察者网注:陈省身为第一位获得该殊荣的华人)他27岁就证明了著名难题卡拉比猜想,以他名字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概念是物理学中弦理论的基础。目前,他也是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
据FT中文网5日报道,在被问到对于中美科技竞赛的看法时,丘成桐表示美国在大部分科技上依然领先中国,虽然美国在科学上的投资和基础不如以前,但还是远超中国。他认为中国的科技暂时落后于美国,“还谈不上竞争,我们还在学习”。
FT中文网报道截图
不过,丘成桐肯定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成功。他说:“基础已经打开,要迎头赶上,并不困难。要看政府用人用经费,处置得当,短期内可以在很多项目上,挑战其他国家的科技成就。”
而对于什么项目最容易超前这个问题,他非常同意杨振宁在20多年给出的答案——数学,并且认为放在今天,这个说法依然成立。
中国基础科学教育薄弱
长久以来,丘成桐批评中国大学的基础科学教育薄弱,他曾表示理论数学的水平跟不上,一直制约着中国数学的发展。在FT中文网的采访中,他说:“现在是很薄弱,但是比以前好得多了”。“所有具有深入和长远前景的科技,必须要有理论的支持。中国对于理论的投入还是不够。”
他认为,一些中国学术机构的领导人急功近利,误导了数学的研究方向,基础还未打好就全力发展比较不踏实的应用数学的部分分支,导致应用数学也没有做好。
谈及中国目前的双创环境,丘成桐也坦言“创业”多于“创新”。他强调没有基础科学和理论的支持,恐怕国内最火红的应用科学只能跟着欧美发展,难以理解为中国特色。
中国应该做出怎样的变革?
2017年7月,中国国务院引发并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包括2030年中国在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而要达到这一目标,要在中美科学竞赛中超前,丘成桐提出,中国需要打破院士专制的传统,打破官僚做法,打破外行领导内行的作风。
去年8月,丘成桐曾在受访时对“长江学者”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政府出钱培养杰出人才,学术界当然很欢迎,但是由政府控制所有资源是不好的。对于政府请学者来管理所要聘请的教授,在他看来是评审制度不够完善的表现,教育部把资源分给大学管理才会用处。
他在去年3月接受《环球科学》采访时也曾说过“科研环境好,才能研究重要的问题”。他建议到,科研经费还需提高,学术资助亦有待改革。“只有体制不断改革,经费不断提高,中国的科学才有可能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