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级政府实施的一系列人才计划取得显著成效,科技人才队伍迅速壮大,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7100万,已跃居世界第1位。但人才计划名目繁多、杂乱无序,导致人才称号过多过滥的问题也愈演愈烈。目前,纵向来看,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分别有人才计划84个和639个,市县层面人才计划更是多不胜数。横向来看,在中央层面,除各部门联合实施的人才计划,还有教育部11个、科技部13个、环境保护部11个、自然科学基金委14个人才计划,等等。人才称号过多过滥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
一是助长科研浮躁之风。人才称号评选一般以论文数量与质量为基本条件,很多科研人员为了“争帽子”往往片面追求论文数量,避开难以快速出成果的研究方向,助长了浮躁的科研风气,不利于在前瞻性基础研究中实现重大突破。2016年,中国学者论文虽然被SCI数据库收录32.42万篇,占世界份额的17.1%,但仅占CNS三大顶级期刊的5%左右;相比之下,美国学者论文在SCI收录论文中占比为27.5%,在CNS论文中占比超过40%。
二是降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横向来看,各部门的人才计划在定位、对象、学科领域等方面存在重叠交叉。譬如,千人计划中的青年项目、顶尖人才项目与百人计划所支持的学术帅才(A类)、青年俊才(C类)存在重叠。纵向来看,各级政府的人才计划也很大程度存在重叠交叉。如千人计划与北京市的北京学者计划、北京市通州区的“510英才计划”等在支持对象和领域上存在重合。人才计划的交叉重叠,加上部分人才称号与学科评审、科研项目申请和双一流学科认定等资源配置挂钩,导致资源非正常地向少部分人才过度集中,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三是滋生评选腐败。人才称号评选主要由政府部门组织专门评审小组,聘请有关专家进行评审,评审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部分人才在评选过程中“拼关系”“打招呼”,不仅导致评选不公平不公正,打击其他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让一些青年学者染上投机钻营的不良习惯。
四是假冒人才扰乱市场健康发展。近年来,一些顶着各类人才称号的科研人员存在伪造获奖、抄袭成果、“包装”成果等学术造假现象,违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破坏公平竞争的学术环境,扰乱了人才健康发展环境。2011年,某长江学者因代表著作严重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等问题被撤销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就是例证。
人才称号过多过滥与人才计划培养人才的初衷背道而驰,亟需统筹治理。为此,建议:
一是加强人才计划管理。尽快制定人才计划统筹管理办法,确定管理部门和权责,明确各类人才计划的目标定位、支持对象、支持方式、选拔程序、评选规则和评价方式等制度,建立退出机制,促进规范化管理。
二是精简人才计划。通过科学评估,关闭“僵尸”人才计划,停办低效率人才计划,合并同类和定位相近的人才计划,精简人才计划和人才称号,形成以国家层面的各类人才计划为主,省级以下人才计划为辅的人才计划体系。
三是推动人才称号“去利益化”。切断人才称号背后利益链,将学科设置、重点学科评选、科研启动经费、个人升迁以及学术成果评价等与人才称号脱钩,把人才称号还原为反映科研贡献和学术能力的一种科学荣誉。
四是提高人才称号评选科学化水平。以研究成果质量与研究潜力为核心,将评选标准由聚焦人才身份向聚焦人才能力转变,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不同学科领域,实行分类评价指标。制定评审公开的相应法规,明确评审公开的内容、力度、时限等,推动评审公开制度化。建立评审监督机制,对评审全过程进行严格监督,建立责任追究机制,打击评审过程中的违纪腐败行为。
五是建立人才计划绩效评估机制。建立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动态绩效评估机制,实现对人才计划从设立到考核各环节的动态监督。根据不同类型的人才计划设置静态评估指标与动态评估指标相结合的、科学合理的、简便实用的指标体系。强化考评结果的应用,充分运用绩效评价的结果,适时调整人才计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