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大陆评述
关键字  范围   
 
净化微信 势在必行!
净化微信 势在必行!
作者:晓晓 | 2018/4/4 6:00:07 | 浏览:1683 | 评论:2

净化微信 势在必行!

近年来,网络、微信诈骗手段花样不断翻新,使纯净的正常新闻受到重创。几年前统计,超过三成网民有过被骗经历,现在有七成人在不知不觉、真假不明的情况下转发微信消息。使得人人受害,人人又在微信中害人,危害现状再日益严重。据调查显示,无论是网络中介、还是网络购物,养生保健、微信拉选票、微信“钓鱼”微信“淘宝”、微信赌博、微信涉诈,微信炒作各种形形色色的新闻消息、传播封建迷信色彩扰乱视听的欺骗、骗人的广告,以假乱真,以至真假难辨。如果再不加强管理,净化微信,微信将在人们心目中失去信任。

手机微信是新时代、新科技象征性产物,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快乐,拉近了世界的距离。可是,“微信族”遭遇诈骗的几率和风险正在显著增加,微信的信息真假难辨,防不胜防,使人与人之间失去信任感。有人说,网络、微信把人们的距离拉近了,可是,不知为什么人与人的信任程度越来越差。过去“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开张”的时期已过去,传销似乎消声灭迹。可是,手机微信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缺乏信任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讯工具。因此,要防范网络微信诈骗,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问题,正影响着我们的现实生活。

近来,国家对微信信息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整顿,可是面对十三亿的人口的大国,手机占有概率70%,面对这样庞大规模新型微信传播平台影响着每个人。如今,世界之事通过微信一时可以掀起千层浪,健康、医学信息、开办各类学习班、养生之道,已经风起云涌,真假会议通知、人物介绍,教授专家、名人轶事,花边新闻等,是眼花缭乱。今天可以新闻热炒,明天辟谣甚至批得是体无完肤。

微信是一种新型新闻媒体平台,而且在微信平台似乎每个人都能充当着记者和媒体人,都有书写和转发的权利。自媒体的出现,一时制作的比正规新闻媒体快捷、便利、花样品种多,不需要任何部门审核,可以随时都能在微信中发行传播,在社会流通。传统的新闻媒体,现代的官方新闻网站,知名的新闻社、电视台,广播电台、杂志社等发出的正规新闻已经受到极大的冲击,还背负着新闻的真假认同和非议。据了解,微信人群大都关注视觉敏感的标题,内容重点,哪里还有人仔细关注是正规新闻或是小道消息,这给有机会利用新闻在微信中炒作和大做文章。

手机微信是新时代微信新闻的窗口,应该给人们带来脍炙人口的信息。微博信赖、渊博信义,微信可信。不能成为真假难辨传播是非不清、不可信服的微信新闻。净化微信:否则微信真的失信。

净化微信 势在必行!

让“微信失信”者付出代价

男子声称没钱坐车,主动将晓玲(化名)加为微信好友,并承诺回到柳州马上还钱。晓玲没有想到,男子得到100元钱资助后,转身就把她的微信拉黑。微博上,有网友反映曾在南宁地铁站有过类似遭遇。南宁市公安局地铁分局民警表示,凡是遇到求助人员,最好的办法是帮助报警,或者引导求助者到附近警务站(室)求助处理。

钱到手立马微信拉黑,借同情之心来骗取他人钱财,此举不仅是对他人爱心的践踏,更是典型的不诚信行为。现实中,类似这种借助微信行骗的不诚信行为时有发生,除了假装大学生求路费,还有微信转错账给他人,对方不愿归还,并拉黑玩失踪。至于各种微信推销的商业失信行为,发生的情况更多。

上述种种失信行为,虽然形式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借助微信这个信息工具。面对频频发生的各种形式的微信失信行为,上当受骗者的损失往往难以追回,让人倍感无奈和无力。如此,不仅污染了网络生态,而且助长了失信者的嚣张气焰。面对微信失信行为,我们不能总是让失信者逍遥法外,必须要让失信者付出代价。

既然如此,治理微信失信行为,执法部门需要加大执法力度。作为微信运营方有责任,共同来治理微信失信行为。比如,假装大学生求路费,钱到手后立马微信拉黑的男子,微信运营方应将男子真实信息提供给相关部门,然后,通过个人征信系统对其进行失信惩戒。

当下,公民个人信用建设正在推进完善,一时失信会给以后生活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譬如,留下信用污点,买房、买车难贷款。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得不偿失。这样才能戳到微信失信者的痛处,让每一个人不敢再借助微信行骗,不把法律法规当回事。

相关栏目:『大陆评述
当前中国存在供给过剩行业清单(截止3月) 2025-04-02 [12]
已下架,七大著名酸奶全军覆没,实为科技糖水,以后别再当冤大头 2025-04-02 [13]
十年后200万教师过剩,教育也要过紧日子了 2025-04-02 [15]
研究显示:“帽子”教师工资是普通教师的2.6倍 2025-04-02 [12]
目前最可怕的事情,不是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小孩,而是70后父母居然开始认同“不结婚”了… 2025-03-27 [133]
中国艾滋病人数 已超美国 2025-03-22 [229]
“双重视角”培养:上海纽约大学的创新实践 2025-03-22 [188]
哪里异常?基督和佛教在现代中国农村 2025-03-17 [360]
中国10所世界级名牌大学,永远地消失了! 2025-03-10 [537]
这些赚钱的办法,能信吗? 2025-03-01 [75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慕波:爬取7万条帖子  看看人们都是怎么吐槽相亲的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LU说:留言于2018-08-12 12:54:39(第2条)

【如何鉴别朋友圈文章是不是谣言】凡是包含下列字句的,基本都是谣言:
1.是中国人就转!
2.赶紧告诉家人!
3.原来几十年都吃错了。
4.中央已经震惊!
5.少妇受不住了。
6.扫码即领取。
7.转发十个人,功德无量。
8.看人家啥啥人怎样教育孩子。
9.珍藏版国军抗战英名录。
10.我军在南海击沉美国航母。
11.国人愤怒了。
12.看完就哭了。
13.习总沉痛(含泪)宣布(告)。
14.90%的人不知道。
15.中央台已播等。
Kongfei说:留言于2018-06-26 19:43:42(第1条)
公安部经侦局通报:
1“谁有好项目,加我私聊?
2“拉我进群,给你发红包。
3“我要退群了,但又舍不得,加个好友吧。”
4“陈安之私人名片”
5“昨晚加我要食谱的”
6“办理大额信用卡”
7“充话费”等
8 帮忙砍一刀
9 想看完整视频转发五个群
10 股权合伙之类的 各种 砍价 投票 拆红包 等等。
11本人有资金,只投资实体项目,请私聊。
其实这些都是专门骗人的,通过加微信,软件自动碰号,破译你的微信号和银行卡密码,将你的卡上钱全部转走!
对这样的人要立即删除,并及时踢出群,否则后患无穷!~~请各群转发,防患未然!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