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娃上学后,我就当起了“甩手掌柜”,把教育权完全让渡给了老师和学校,以为把娃送到学校就算功德圆满了,再也不用操心玩啊、吃啊、学习啊。说实话,孩子入学大半年了,我还真没仔细关心过她在学校到底学些什么?尽管老师每周都会发一个学习“报告”,我也只是匆匆一瞥,反正有唱歌、读书、做手工,那就行了。最近有时间有精力了,我开始好奇起来,决定好好研究一下美国幼儿园到底学什么?真的只是玩吗?
希望我这种“马后炮”式的总结,能给预备让娃上学的妈妈们,以及像我一样后知后觉、偷懒的妈妈们,一点实质性的参考和提醒。
此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在想,娃在学校好像还学了不少东西呢,那我是不是应该检测验收一下学习成果啊,于是手欠,就给娃出了一张测试卷,结果~~结果~~
果宝入学时快三岁,进的是2.5—3岁的班,属于“小班”。这是贴在教室里的DailySchedule(每天的日程安排):
从早上入学,到下午放学,大致安排是:
Free Choice activities:(自由活动时间,30—60分钟)
Circle time:唱歌、讲故事(15分钟)
AM Snack:上午零食(15分钟)
Curriculum/Art/Center Time:手工、艺术(45分钟)
Bible Circle Time:圣经赞美诗和故事(15分钟)
Outside playtime:户外活动(滑滑梯、秋千、沙子等,30分钟)
Lunch: 午餐(30分钟)
Nap Time:午睡时间(2小时)
PM Snack:下午零食(水果和饼干,15分钟)
Independent Play:自由活动(15分钟)
Outside Playtime:户外活动(时有时无,因为很多家长接的比较早)
这是果宝每天带回来的Note,上面标记了几点睡的觉,都玩了什么玩具等。
然后,我又仔细阅读了一遍老师发来的每周“报告”,还算比较详细的教学内容,而且老师居然还布置了“家庭作业”,呃,我只当没看见……
你会发现美国教育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主题教学。
主题教学
每个月会有一个主题,然后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这个主题展开,比如歌曲、故事、手工作品,以及玩具等都跟主题相关。下面仅以10月份为例:
10月主题:On The Farm(在农场)
第一周FarmersMarket(农贸市场),包括对各种水果进行分类、数数;把教室装扮成农贸市场的样子,分组进行模拟买卖;分辨哪些食物是水果,哪些食物是蔬菜。
家庭作业:复习农贸市场所学的内容;通过拾荒式搜索的游戏,认识字母;练习写自己的名字。
第二周FarmAnimals(农场动物),包括对各种动物进行分类、数数、画动物形状;动物们的叫声、吃什么,他们为什么重要;制作农场动物的纸袋子和动物面具;读动物故事,以及唱儿歌“OldMcDonald Had A Farm”和“B-I-N-G-O”。
家庭作业:复习农场动物所学的内容;通过拾荒式搜索的游戏,认识字母;练习写自己的名字。
第三周HarvestFestival(丰收季节),包括数玉米粒;了解农场收割的其他植物;painting农场动物;颜色混搭组合(把红色与白色混合,变成一只粉色的小猪);通过找衣柜的游戏,来认识自己的名字。
家庭作业:复习所学内容,鼓励孩子复习名字的每一个字母、形状和颜色。
第四周“Fall”Season(秋季),包括户外walk捡树叶和树枝,制作秋天的手工作品;数苹果和南瓜;了解南瓜的生长周期;继续练习辨认名字;并用西班牙语学习数字和颜色。
家庭作业:复习所学内容,鼓励孩子复习名字的每一个字母、形状和颜色。
月末学校组织有HarvestFestival活动,每年盛大的节日派对,各种农场植物、动物等的装扮,以及各类游戏、手工摊位。
11月份,全美进入“感恩节”的庆祝狂欢中,学校的主题也都围绕着“感恩节”展开;而12月是“圣诞节”大派对,主题自然就是圣诞节。
这种主题教学的方式,能够给孩子们一个系统的认知,而且在不断地强化和重复中获得知识。看完这几个月的报告,感觉娃在学校还学了不少东西呢,心里还算美滋滋的。
但对于知识类的教育,好像真的太少太少了,大半年过去了,字母学到F,数数大概也是5以内吧,至于算数之类的嘛,那就甭提了。而且老师从来也不会强制记忆,也不会测验,至于孩子们掌握了多少,只能听天由命,由家长来检验了。
为了了解其他幼儿园学习的内容,我又咨询了在一家国际幼儿园(双语)工作的陈老师,据她介绍,她所在班级是2.5--3.5岁的孩子,日常的schedule也是circle time、play time、outside play、craft time等,班上有中英文两文老师,有固定的中文课和英文课,教授的内容包括算数、认字、字母,也会教一些儿歌、歌谣等,手工课按照节日、季节等主题安排。这家学校的教学模式算是中西合璧,特别重视数学,已经引入加减法的练习,学生家长也希望孩子在数学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将来能上gifted班(美国天才班)。
最后我又想对比一下国内同年龄段的孩子在学什么,于是又咨询了朋友家娃班级的教学内容。他们也是每周有一个主题,比如“不跟陌生人走”。工作重点分为:主题方面(不吃陌生人的东西,努力做到不跟陌生人走;能区分白天和黑夜)、环境创设方面(娃娃家增添“水果蔬菜”)、生活方面(学会穿脱厚外套的方法,学习折叠衣服)。
每天的DailySchedule分为:
教育活动:包括语言(手指变魔术,尝试手指变成不同的动物)、健康(我的牙齿,学会正确保护牙齿的方法)、社会(不跟陌生人走)、艺术(吹泡泡,感知泡泡的外形特征,体验绘画乐趣)、科学(区分白天和黑夜)。
户外活动:包括赶小猪、投沙包、扔飞盘、手脚协调、木头人、揪尾巴等。
餐前活动:包括猜谜语、唐诗朗诵、儿歌联唱、三字经、欣赏轻音乐。
游戏活动:包括体育游戏(小乌龟运粮)、智力游戏(鳄鱼和猴子)、区域游戏(白天和黑夜)、玩具吧(分享玩具)、音乐游戏(拉个圈圈)
我的妈吆,看完这份“教学计划”,我都被震惊了,内容实在太丰富、太靠谱了,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都说美国崇尚“快乐教育”,幼儿园中小学就是玩,的确学生的课业压力比国内小多了,但为了孩子以后能上个好大学,哪个家长不是一边肉疼地花着补课费,一边挤破头地想进gifted班。虽然我本人现在还没有这种强烈的愿景,但说不定以后被“形势”所逼呢,唉,你现在在孩子身上偷的懒,都将成为你将来想一饮而下的后悔药。
相关讯息:美国老师“不管”孩子
1
初来乍到,美国的老师给了我们深刻的印象,她们一般都拥有本科以上学历,表面上看起来对孩子是“放养”,实则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和关心。
老师每天见到我,就开始滔滔不绝的说起孩子在班上的情况,说他可喜欢吃饭了,大口大口的吃,他也非常有趣,他和他的好朋友平时都玩什么……她还把儿子的照片做了一张大海报送给我们。
中国小朋友Tony妈妈,每天早上跟老师说:“请您提醒他喝水,如果不喝水,他会生病的。” 结果每天去接孩子时看到水壶里的水几乎没动过。她和老师提出了意见,老师匪夷所思地回答:“他的水就放在那,他可以很方便的拿到,我们不会强迫他喝水,如果他想喝,他随时可以去喝。” 还有些中国妈妈和我说:“我家宝贝在国内幼儿园里,老师和阿姨会主动给孩子喂饭!这里也太不关心孩子了!”
而夏令营结束,就是这位看似对孩子不够“关心”孩子的老师,让孩子在语言、独立性、适应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Tony不仅没有因为不喝水而生病,反而会自主安排自己的饮食。
老师知道他最喜欢的动物是恐龙,竟然在蜡染课做的T恤上,绣了一只恐龙和Tony的中文的名字的拼音送给他!这些都不是幼儿园的要求,而是老师们自发的——在国内,有多少孩子能收到老师用心为其“私人定制”的礼物呢?
美国孩子没想象中“随性”
2
在幼儿园里,很多事情是需要孩子自己做的,比如最基本的自己吃饭、自己铺床、自己穿脱衣服和叠被子,美国大部分的幼儿园是不提供午餐的,所以孩子们还得自己带午餐来(一般是三文治、沙拉等冷餐,自己去微波炉里热一下)。
而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大哭大闹,老师们做的只是给他独立的空间,让他单独发泄一下,或者让他自己静静,老师们并不会特意去安慰这个孩子,这在很多中国父母的心中是无法接受的。 以前我们的印象是,中国幼儿园会不断地教孩子各种东西,孩子们必须排排坐,上课认真听讲,而美国孩子则很随性,想干嘛就干嘛,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在带孩子去幼儿园的第一天,看到这样一件事情:一个小女孩在操场一个水坑里把鞋子踩脏了,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时,一个跟她差不多大的男孩子看到了,他去扛了扫把过来,开始扫水坑里的水,越来越多的孩子们扛着扫把加入了这个队伍。 小女孩也擦干眼泪,扛起扫把加入了队伍,不一会儿,大家把操场上的小水坑都给扫干净了,大家放好扫把,继续开心的玩耍起来——老师自始至终在一旁微笑的看着,并没有指挥,也没有参与,只是结束后,她给了大家鼓励的称赞。 我想,大概在中国的幼儿园里,小朋友的行动是要听从老师指挥的,这样的事情,在大部分的中国幼儿园里是老师一声令下,孩子们才会想到去扫水坑吧,或者,这个水坑是归幼儿管理员叔叔阿姨们打扫的,是吗?
十分有规律的时间表
3
美国的幼儿园,大多数园招生是从0~5岁,从早上6:30到晚上6点都是open时间(迟到一分钟接孩子罚款1~5刀)他们的schedule十分有规律,按照年龄不同,会有稍微不同,课程也不同。
在我们国家,有国家统一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有本省的教材。但是,在国内经常听到的“加州幼儿园教材”实际上是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存在的,美国的幼儿园甚至小学,都木有统一教材,教材基本上是老师自己编写的。 每个老师的教学风格都不同,美国的幼儿园有非常丰富的教学内容:唱歌、跳舞、艺术、数学、手工、科学、语言、体育,等等。
我儿子在美国幼儿园里学了西班牙语(简单问候)、手语(能用手语表达7种颜色)、英语,自制了自己的绘本,学了足球和各种球类。 另外,幼儿园还引入了外面的各种教学机构,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比如他们引入的律动课,每周三早上会有一名体育老师来给孩子们上各种律动课程:球类、瑜伽、跳舞等。 他们引入了专门的足球课,也是每周一节,足球教练来幼儿园的院子里教小朋友们踢球;当然这些是需要另行收费的。当他们上科学课时,会请机构来表演魔术秀,通过各种魔术的表演,来表现地球、气象等抽象的事物,让孩子们在欢乐的表演当中了解相关知识。
幼儿性教育
4
在美国,性教育是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延续到高中的。总统奥巴马曾号召每个孩子都能在学校里接受到“medically accurate, age-appropriate, and responsible sex education.”-科学的,适龄的,负责任的性教育。而2012年由美国卫生协会、美国学校卫生协会、美国教育协会等联合发布的《美国国家性教育标准》-National Sexuality Education Standards,就体现了这个精神。
大致上,从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孩子每年要有5小时的性教育。
根据标准,孩子们被分为四个年龄段,幼儿园到2年级,3-5年级,6-8年级,9-12年级。每个年龄段的性教育内容层层递进,但主线都是上面这七条。
幼儿园这个年龄,还是性教育的启蒙阶段,孩子们需要具备基本的身体常识和自我保护意思。根据《美国国家性教育标准》,孩子读完2年级的时候,他应该在这五个方面有清晰的认知:
1、生理知识:能分辨身体的各个部分,知道男孩和女孩不同的生理结构
2、自我认知:懂得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家庭环境下,男孩和女孩在行为举止上该有的差异
3、怀孕生殖:开始明白生物繁殖的概念
4、人际关系:知道有不同的家庭结构(单亲、双亲、同性 ...),学习尊重家庭成员,理解朋友的特征,懂得怎样健康地表达对朋友的感情
5、个人安全:
“个人安全” 的部分是重点,对于我们也特别具有实际参考价值。这个阶段,有两个要点需要孩子牢牢掌握:
1、Private Parts(私处)
每个孩子从小(2、3岁就开始)就要知道哪些是自己身体上的“私处”。比如,男孩的私处是 ...(红色三角区域)
女孩的私处是 ...(红色三角区域)
老师就会特别强调,除了爸爸妈妈和医生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看到和碰触自己的私处,任何其他人要求碰触私处都是不可以的,小朋友们要大声坚定说“No”,然后迅速跑开,第一时间回家告诉爸爸妈妈。
老师特别强调了即使熟悉的人也不可以碰触私处,隔壁邻居不可以,叔叔阿姨不可以,爷爷奶奶不可以,校长不可以,老师也不可以。
总之,每个孩子从小都要知道这9条重要的“Body Safety Rules”
1、不允许任何人触摸我的私处 2、我也不能触摸别人的私处 3、如果有人试图触摸我的私处,马上说不、离开 4、不允许任何人给我的私处拍照 5、和朋友或大人一起玩的时候,要穿衣服 6、关上门,独自上厕所、洗澡、穿衣服 7、如果有人破坏了这些 Body Safety Rules,马上告诉爸爸妈妈 8、不对家里人保守秘密;如果有人让我保守一个秘密,我会把这个秘密告诉家里人
2、Good Touches & Bad Touches(触摸规则 )
这条也是早期性教育的“黄金规则”。触摸(touch)是人类表达彼此情感的一个美好方式,小孩子特别渴望亲切的 touch;但是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来自别人的 touch 虽然大多数是善良温暖的,但也有存在不良企图的可能。这时候,一定要让小孩明白有 Good Touch,Bad Touch ...
Good Touch,比如:
来自父母的拥抱和亲吻(但是孩子大一些了就尽量不要亲嘴); 来自祖父母充满爱意的touch 老师拍拍你的头,说做得不错 来自家庭成员短暂的拥抱 别人在你的额头或脸颊上短暂的亲吻 握手或两手相拍 ...
Bad Touch,比如:
对方的触摸让你感到害怕/紧张/羞辱 对方的触摸是强迫性的,甚至带来疼痛的感觉 对方告诉你:不要告诉别人 嘴部亲吻 触摸臀部 粗鲁和暴力的行为 ...
遇到Bad Touch,马上应该大声说“不”,离开,去一个安全的地方,告诉家长或值得信任的成人,记住三部走:No,Go,Tell
有时在美国生活,会担心昂贵的医药费。其实美国有一套成熟的医疗保险体系,通过保险体系就医,可以报销绝大部分医疗支出。为了让国内患者能够以更低的价格在美国就医和购药,总部在夏威夷的万邦行健公司特推出了MedValues直付卡——可以让中国人像美国公民一样享受就医和购药的大幅度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