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俞梦孙院士:得病了,别只怪基因
来源:《科学时报》 | 作者:包晓凤 龙九尊 | 2010/7/18 14:32:45 | 浏览:1491 | 评论:0

  “整体失调前提下,究竟会发生哪一种病?这由生活方式、性格、体质、遗传基因等因素决定。生哪种病是多元函数,我觉得在科研工作中间,把遗传夸得太大了,这不利于我们对疾病的认识。”

  人为什么会生病?会染上哪种疾病?病情严重程度与什么相关?病情发展方向取决于什么?

  7月8日,在第二届全国健康科技高层论坛暨新特药博览会大会学术报告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回答了上述问题。

  他说,临床实践已经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身心整体失调是造成各类非传染性慢病(例如癌症)的根本原因。在这个前提下,饮食、性格、习惯、体质、基因都是致病因素。

  “过分夸大遗传基因的因素,并不利于我们对疾病的认识。”俞梦孙说。

  系统失调就会生病

  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1901~1972)认为,20世纪生物学研究完全走还原论路线,对人的生命追索到分子水平,但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却越来越渺茫。他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

  “他的意思是,人的生命系统是由许多不关联的、制约的分支部分组成的,是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俞梦孙解释说,这个有机整体是一个具有时间线的动态系统,以及空间、时间功能上的有序性。

  钱学森对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十分赞同。俞梦孙说,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钱学森一直在呼吁创建系统学,多次提到人是开放的、复杂的系统,强调系统学与生命科学的结合,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

  奥地利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薛定谔在他的What Is Life 的那本书中谈到了对这个“开放的、复杂的系统”的看法:

  “生命以负熵为生,新陈代谢的本质在于,使有机体成功消除了当它活着的时候不得不产生的全部的熵,从而使他自身维持在一个稳定而又低熵的水平上。”

  俞梦孙说,薛定谔想论述的是,生命是一个开放系统。因为生命可以借助自由能的方程来表达,当能量流过系统时,在去除了以熵为代表的无序能(TS)以后所得到的无序能。因而,生命是一个负熵系统。

  贝塔朗菲认为,这个负熵系统是稳定的。在《一般系统论》中,他把生命现象的有序性、目的性同系统的结构稳定性联系起来。他认为目的性使系统走向最稳定的系统结构,并且正因为系统有了有序性,才使系统结构稳定。

  另一方面,生命体对外界环境的动态响应是生命现象的另外一个机制。俞梦孙说,当环境变化的强度超过了系统响应的能力,系统就可能产生疲劳,导致疾病的发生。

  实际上,25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把人的生命描述成由神、气、血、经络等组成的有机整体,整体失调意味着这个有机整体在各种因素下失去了平衡。

  转向“健康为中心”

  在上述认识基础上,俞梦孙概括出关于疾病的四条论述:

  临床实践已经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包括癌症在内的非传染性慢病是整体失调状态的局部体现,人的身心整体失调是造成各类非传染性慢病的根本原因。

  整体失调前提下,究竟会发生哪一种病?这由生活方式、性格、体质、遗传基因等因素决定。生哪种病是多元函数,“我觉得在科研工作中,把遗传夸得太大了,这不利于我们对疾病的认识。”

  病情严重程度与失调度有关,失调度越大,病情越严重。失调度如果是负值,那么就是无病的健康态,或者正在走向痊愈。

  病情的发展方向除了与失调度有直接关系之外,还取决于病人体内两种力量的较量:一种是病理损害力——它起恶化病情的作用,另一种是自修复力,它使病情好转。“看这两种力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

  俞梦孙说,对疾病的这一认识,将变革21世纪的医学模式。由于疾病的根本原因是整体失调,所以解决疾病的根本途径应该放在如何消除整体失调上。

  “必须将医疗工作重点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主方向调整到整体健康状态的辨识和调控上来。”俞梦孙说,这一原理符合WHO对21世纪医学模式的展望——从“疾病为中心”转向“健康为中心”。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沈志华教授应邀主讲“对冷战起源的再思考” 2024-04-24 [11]
康德诞辰三百年|苏珊·奈曼:为什么这个世界仍需要伊曼纽尔·康德 2024-04-23 [40]
两个老头儿写的神奇算法,统治了全世界! 2024-04-23 [127]
所罗门诺夫:大语言模型的先知 2024-04-23 [43]
顶尖名校近7亿美元经费被冻结,只因一教授忘交结题报告 2024-04-20 [161]
张寿武:方程无解,求之不得 2024-04-20 [122]
关于陈算法的背景以及更新 2024-04-20 [105]
他们正在离开学术界 2024-04-17 [177]
孙立平: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大分岔 2024-04-16 [161]
阿贝尔奖得主阿维·威格德森三年后再获图灵奖!; 丘成桐:我们对基础科学的重视程度仍待提升 2024-04-16 [158]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