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大学之道,在于沟通”— 专访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博士
“大学之道,在于沟通”— 专访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博士
2018/5/28 9:30:25 | 浏览:1685 | 评论:0
“大学之道,在于沟通”— 专访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博士

俞立中,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环境磁学、环境过程、环境演变与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等,1989年获得利物浦大学博士学位,2006年1月至2012年7月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2012年4月受聘为上海纽约大学首任校长。

上海纽约大学和它的首任校长俞立中博士,都很特别。前者是中国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大学,正式成立还不到6年,2017年从这所学校走出的第一批毕业生,就业率和工作单位满意度全都达到100%。后者在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先后担任三所大学的校长,是上海第一位开通微博并实名认证的大学校长,信手拈来各种新媒体平台与学生直接对话,被学生誉为“最亲民校长”。

“建设一所大学,不只是靠校长和老师,而是靠师生双方共同的力量。在学校的建设中,校长最重要的工作有两件:一是思考方向,二是沟通。”Ftimes专访上海纽约大学首任校长俞立中博士,聆听这位特别的校长透露管理秘诀,畅谈他心目中的“大学之道”。

在世界课堂里培养不一样的人才

“大学之道,在于沟通”— 专访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博士

“大学之道,在于沟通”— 专访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博士

“大学之道,在于沟通”— 专访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博士

上海纽约大学在中国的近3000所高校中,显得非常独特——中国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大学,由世界一流大学美国纽约大学携手中国985重点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共同创办,于2011年1月19日起筹建,2012年9月22日获教育部正式批文成立。校园位于寸土寸金的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与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NYU Abu Dhabi)、纽约大学纽约校区(NYU New York),共同组成纽约大学全球系统中的三个具有学位授予权的门户校园,面向全球招生。

2013年,上海纽约大学迎来第一批本科生入校。“2017年,除了外籍学生以外,第一届毕业的有141名中国学生,120名国际学生。其中,56%的毕业生走上了工作岗位。根据学校职业发展中心的调查,就业率和工作单位满意度双双达到满分水平。“企业对我们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沟通交流能力、职业精神和工作的主动性,以及学生的全球化视野,都予以高度肯定。”首届毕业生获得如此优秀的口碑,俞立中非常自豪。

“大学之道,在于沟通”— 专访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博士

“大学之道,在于沟通”— 专访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博士

在俞立中眼里,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身上体现出三大特点:“第一,他们知道自己内心想要什么,不会简单地跟着所谓热点或潮流走;第二,他们看问题的位置和角度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视野,能看得比较长远;第三,他们沟通交流能力很强,有同理心,能接纳不同意见,与别人合作得很融洽。”

在2017年毕业的这届学生里,有位女生曾被“四大”之一录用,但她最后选择了一家天使投资基金机构,连她在内上海办公室当时只有3名员工,但她认为“这里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做事情”。还有人放弃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转投另一所“名气没那么响但专业更强”的大学,有人毕业后没有立即就职或深造,而是选择先去贫困地区做志愿者……“他们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不会人云亦云,考虑更多的是如何长远体现自己的价值。后来那家基金向我反映,你们这位女生很棒,已经独立操作了几个大项目!”俞立中笑道。

不为自己设限,独立思考,视野宽广,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合作……年轻的上海纽约大学培养出这样的学生,其中一大“法宝”是对多元文化的注重。作为一所国际化大学,学校在课程设置、生活管理、校园活动等方面,都非常注重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融合。比如每届学生,中国学生和国际学生各占一半,每位新生与至少一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成为室友。所有学生可从大三起前往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中的其他两所校园和11个海外学习中心学习(纽约校园和阿布扎比校园,海外学习中心位于阿克拉、柏林、布宜诺斯艾利斯、佛罗伦萨、伦敦、马德里、巴黎、布拉格、悉尼、特拉维夫、华盛顿特区),大四回到上海完成学业。学生践行“让世界成为你的课堂”的理念,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观念在学习生活中碰撞交融,推动着他们认识自我,拓宽视野,也激发他们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世界。

合作方美国纽约大学一贯主张,要把大学教育建立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要跨越国界。上海纽约大学着眼的是培养将来的全球公民,我们重视通识教育、能力培养,但更强调的是要冲破文化壁垒。”俞立中说,“文化是有差异的,但人性是相通的,这就有了寻求共识的基础。这一点,我认为我们相对于美国纽约大学而言,体现得更加鲜明。”

“大学之道,在于沟通”— 专访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博士

构建上海纽约大学的两位灵魂人物——俞立中和纽约大学前校长John Sexton

供图 / NYU Shanghai

“大学之道,在于沟通”— 专访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博士

在上海纽约大学首届毕业生典礼上致辞

供图 / NYU Shanghai

“大学之道,在于沟通”

在出任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之前,俞立中曾先后担任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他坦言,工作岗位的每次变动对他来说都是一种挑战,而出任上海纽约大学校长,则是“最大的挑战”。

“作为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我们的体制是全新的。对外,我们和方方面面都要打交道,争取资源和机会,对方却找不到适用于我们的条款,不知如何处理,需要我们做很多解释和说服工作。对内,学校内部是两种不同的教育体制,两种不同的文化,教职员工也是来自多个国家,就有许多兼容性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大学之道,在于沟通”— 专访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博士

俞立中和纽约大学校长Andy Hamilton(左三)、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Jeffrey S. Lehman(左二)等拜访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左四)

供图 / NYU Shanghai

作为管理者,如何应对挑战,俞立中有一套“3C支持系统”。

“第一个C是Communication,沟通。实际上,在任何机构里,沟通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国际化大学中,沟通更是至关重要。第二个C是Compromise,妥协。合作双方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如果大家坚持己见,那永远不可能兼容。但我相信中国人有一种妥协和让步的智慧,能在某些问题上将意见汇同起来找到恰当的解决方案。第三个C是Cooperation,合作。上海纽约大学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合作平台,实际上在中美两国的人文交流中充当着重要角色。”

对于首要的Communication,俞立中尤为重视。“将来如果我要写一本书,书名就叫《大学之道,在于沟通》。”俞立中笑称。他认为,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是拿出思路、确定方向,这就离不开前期的深入调研和探讨,通过沟通集思广益。而后管理者的想法要变成实践,也要通过沟通,变成大家共同的意愿,才能顺利推行。

“大学之道,在于沟通”— 专访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博士

在学生眼中,俞立中是“最亲民校长”,他将之归功于沟通的力量:“我其实是新媒体沟通的得益者。”2003年,在赴任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前,他预先登上该校的BBS浏览,发现校方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平台。学生反应的种种问题,学校管理者知之甚少,而管理者们所做的工作,学生也多有误会。于是,他在上任之后便聘请学生担任助理,在BBS上开设“校长在线”专区,集中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解决双方沟通的难题,效果奇佳。

“一所大学办得是否成功,不只是靠校长和老师,而是靠师生双方共同的力量。如果没有对话的平台,我们开会说一通大道理,学生根本就听不进去。要沟通了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学生提的意见如果有道理,我们就应该改,学生没道理或者有误会,我们要解释。大家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俞立中认为,进一步来说,大家有一个平台能够平等沟通,校方能理解学生的诉求和情绪,学生会也感到自己亲身参与学校的建设与成长,对学校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实际上,这是一种学校的文化。学生即使毕业,走出校园了,仍能受到大学精神和文化的延续性影响。

尝到了新媒体沟通的甜头,俞立中一发而不可收。“我在华东师范大学时在人人网有个帐号,然后学生提醒我说:校长你out了,我们现在都玩微博了!”于是,俞立中就这样成了上海第一位开通微博并实名认证的大学校长。现在,微信也成了他的“会客厅”,厅里坐着N个学生群、N位学生、N位家长……

“大学之道,在于沟通”— 专访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博士

对话俞校长

FFtimesY:俞立中)

F 大家都很关心上海纽约大学的录取标准,什么样的学生会被录取,是否可以请您介绍一下?

Y在上海纽约大学,评价学生的标准不仅仅是“优秀”,而是“优秀且适合”——这个说法是我们最早提出来的。国际学生的招生和录取与美国纽约大学标准相同。对于中国学生的话,我们会在每年年初邀请一批申请人来参加我们“校园日”,除了考察他们的能力、知识水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人生态度、价值取向,是否适合我们学校。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他们认为人生需要追求些什么,认为什么事情对他们来说是有价值的,这些决定了这个学生能走多远,他的内心动力有多强。最后能被上海纽约大学选中的学生,他们其实机会很多,进其他一流高校的可能性都很大,而没有被录取的学生也不是不优秀,只是不适合。高考成绩不是唯一的录取标准,甚至不是一个主要的标准,这是我们与其他大学不一样的地方。

F 您在高校从事学术研究和管理工作数十年,先后担任三所大学的校长,在工作中,什么样的事情能让您最有成就感?

Y学生。我觉得,如果学生见到我还能和我坐在一起聊聊天,那就是一名校长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在我身上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比如我去坐飞机,碰到乘务长是上师大的学生,在机场碰到乘客又是华师大的学生,都毕业多少年了,他们见到我还一眼认出我来,很高兴地来和我打招呼,和我说这说那。这时候你就会觉得,当老师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大家都没有把你当外人。而且,大家都认为我们都是在一个共同体里面成长起来的,都一齐参与过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这样的感情我认为是非常真诚的。

F 可否请您对职场上的年轻人提出一些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的建议?如果要送给他们一句话(或几句话),您会说什么?

Y我建议年轻人永远把自己放在一个学习者的位置上。今天的世界变化太快了,千万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也不要以为自己的经验可以为你一生所用。永远把自己放在学习者的位置上,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不断发展,从而适应变化。拿我自己来说,如果老是觉得自己已经有很丰富的当校长的经验了,那实际上这就是一个落伍的表现,说明你已经不想进步了。但如果你永远抱有学习的心态,那你会觉得这个世界永远有很多新东西可以去学,要把工作做好就须永远保持学习,保持进步。即便我将来有一天不工作了,我也会忙着学习新东西。

“大学之道,在于沟通”— 专访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博士

(左)寒窗苦读的学生时代 (右)获博士学位之时

供图 / 俞立中

“大学之道,在于沟通”— 专访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博士

在芬兰尝试潜水

供图 / 俞立中

F 能否谈谈工作之余,您的兴趣爱好有哪些?您能保证有一定的时间去从事自己的兴趣爱好吗?

Y我喜欢的东西很多很多,例如我喜欢摄影,也喜欢旅游。摄影也属于一种交流,我谈不上有多专业吧,不过我知道怎么取景,怎么用光,怎么凸显重心,怎么搭配色彩,怎么拍出层次感……但我现在都没有时间去忙这些兴趣爱好。我也喜欢运动,最近每天一万步,对减肥很有效。

F 如果不做目前的工作,您会选择哪一种职业呢?为什么?

Y当然还是从事教育。我觉得,做教育工作者是很有价值也很有成就感的一项工作,我一生无悔。我不一定当教育家,就当个老师吧。永远跟年轻人在一起,你的心态就会很年轻,也不会落伍。就像微信、微博、滴滴打车、支付宝、微信支付,我就是跟年轻人在一起,自然而然就会了。很多网络语言像“打call”,我原来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跑去问年轻人,然后我也会用了。

F 您心目中完美的一天是什么样的?您能描述一下吗?

Y如果觉得这一天过得很充实,那就是完美的一天。

/ HERO

图 / 张逸驰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南希·卡特赖特|物理学无法应对现实的复杂性 2024-03-27 [18]
赵鼎新:浙大这些年,“实现的要比当初设想的多” 2024-03-27 [19]
孙立平: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大分岔 2024-03-26 [123]
对话古生物学家:《沙丘》的沙虫有没有地球版 2024-03-26 [64]
方绍伟:为什么秦晖的文化观念是错的? 2024-03-26 [143]
杨培东院士,最新Nature Catalysis! 2024-03-26 [59]
诺奖得主MacMillan最新Science:SH2自由基分选实现醇-醇交叉偶联 2024-03-26 [80]
室温超导“造假”论文是如何登上《自然》杂志的? 2024-03-25 [112]
俞敏洪丨让孩子用脚步丈量真实的世界 2024-03-25 [293]
北大教授尹保云 | 中国思想界的两大鸦片:“西方没落说”和“文明无优劣” 2024-03-25 [337]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