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内外互动
关键字  范围   
 
卡内基中国透视2018年5月(总第139期)
卡内基中国透视2018年5月(总第139期)
2018/6/5 9:12:22 | 浏览:1683 | 评论:0

卡内基中国透视2018年5月(总第139期)

2018年5月(总第139期)
主编:王雅平

 

张世英(Se Young Jang), 2018年5月1日, 亚洲与太平洋政策学会(Asia and the Pacific Policy Society)

朝韩峰会上两国实际达成了哪些协议,今后会有哪些障碍?我们来仔细审视一下《板门店宣言》对朝鲜半岛的意义。

朝鲜半岛的历史性转变才刚刚开始。

4月27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与韩国总统文在寅在朝鲜半岛非军事区板门店南边的“和平之家”举行会晤。在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峰会上,朝韩两国领导人就一些关键问题达成一致:改善朝韩关系,缓解军事紧张局势,以及在半岛建立永久牢固的和平机制。

尽管前路曲折,但如果双方能够如约履行协议,以及即将到来的美朝峰会能为朝鲜解除核武库以及核能力而制定出切实的路线图,那么,此次朝韩峰会有可能会结束长达70年之久的对抗局面,开启朝鲜半岛的新时代。

《板门店宣言》的签署表明了朝韩双方对恢复半岛和平的坚定决心。为此,其中较为实质性的建议是在开城设立由双方常驻代表组成的联合联络处,但这一建议鲜少获得媒体关注。

尽管如此,这项举措乃是朝韩和解与合作的重大进展。不仅是因为由常驻代表组成的联络处是历史上第一次,而且因为联络处将设立在朝鲜开城,位于两国首都的中间。开城是联合工业园区的所在地,该园区于2000年第一次韩朝峰会后成立。韩国前总统朴槿惠于2016年2月单方面关闭了开城工业园区。

设立联络处的举措,让人们不禁要问,如何避免重蹈覆辙。2000年与2007年两次峰会均未能保持两国和解与合作的势头。原因之一是,2008至2016年间,韩国两届保守党政府并不热衷于推进前任开明政府所取得的成就。

因此,朝韩两国领导人在会谈中强调要快速落实协议内容,这是他们从这些年的僵局中吸取的重要教训。由于韩国总统文在寅还有四年的总统任期,与前任总统卢武铉相比,他在推行对朝政策上似乎更加幸运。而卢武铉总统在其任期最后一年内,才与当时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会面。

与此同时,文在寅当局正在考虑将《板门店宣言》制度化的途径。一种可能的途径便是通过国会批准等措施使其具有法律约束力,防止保守党将来再次执政后将其推翻重来。

遗憾的是,由于主要反对党自由韩国党(Liberty Korea Party)一直强烈批评峰会成果,当前这一战略进行得不尽人意。自由韩国党的立场与公众对总统文在寅倡议的强烈支持背道而驰——根据峰会后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总统文在寅的民众支持率高达85.7 %,更多受访者(88.4%)表示支持《板门店宣言》。然而,如果总统文在寅试图将《宣言》制度化,那么在国会中占第二大席位(近40%)的自由韩国党将成为文在寅推行政策的国内障碍。

此外,朝韩两国领导人同意采取实际措施,建设连接朝鲜半岛东西走廊的现代化铁路和公路。如果这一联合项目得以实现,不仅将大大改善朝鲜的交通基础设施质量(这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先决条件),而且还使韩国有机会连接欧亚大陆。这一项目可以把现在被铁丝网和海洋包围的韩国变成一个真正的半岛国家,成为联通欧亚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桥梁。

朝韩两国间的合作很可能不限于交通领域,有可能为朝韩和该区域的其他国家提供经济机会。例如,俄罗斯多年来一直对经朝鲜向韩国供应管道天然气(PNG)表现出浓厚兴趣,而朝韩跨境铁路可与西伯利亚铁路接驳。

朝韩两国领导人确认了通过“完全弃核”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共同目标。一些美国评论员对该宣言持怀疑态度,批评该宣言充满“空洞言辞”,在弃核问题上过于含糊,并对金正恩彻底放弃核武器计划的意图提出质疑。

然而,无核化不是一个仅凭朝韩两国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朝鲜与美国之间应该讨论和解决的关键议程项目。即使文在寅和金正恩讨论了如何实施和查验完全弃核,两位领导人也可能会有意留下一些细节,以待即将到来的美朝峰会上讨论决定和宣布。

毫无疑问,无核化并非易事,应该付诸行动而不是口头承诺。至少到目前为止,金正恩没有做出任何违背诺言的具体行动。

尽管人们普遍预期朝鲜暂停核试验和导弹试验是美朝峰会讨论的第一步,但朝鲜领导人在朝韩峰会之前主动宣布,他将立即停止核试验和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在峰会期间,金正恩还证实了早前关于拆除丰溪里核试验场的声明,否认了该核试验场出现问题的说法。

为使朝鲜作出进一步让步,美国还应提供朝鲜长期寻求的安全保障,以及答应其外交关系正常化等要求。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意外的障碍都有可能会阻碍这次对话取得任何有意义的进展。因此,在特朗普和金正恩就关键问题达成一致并签署和平条约之前,我们无法确定朝鲜半岛的未来。

特朗普政府新任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John Bolton)最近告诉媒体,美国正在考虑将利比亚模式作为朝鲜解除核武器计划的范例。显然,朝鲜不想成为另一个利比亚,其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在放弃核计划后被推翻并被杀害。而金正恩政权的突然垮台也不符合韩国的利益。

从这个意义上讲,韩国扮演了朝鲜和美国的中间人角色,其角色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朝韩踏上了通往半岛永久和平的历史性旅程,这段旅程虽然复杂曲折,但也充满希望。
卡内基动态
核武安全
朝鲜无核化:现实与政治
潘可为(George Perkovich), 科莉•辛德斯坦(Corey Hinderstein), 阿里•莱维特(Ariel Levite), 李彬(Li Bin), 托比•道尔顿(Toby Dalton), 崔康(Choi Kang), 包道格(Douglas Paal), 朴贞(Jung Pak), 詹姆斯•肖夫(James Schoff), 美国华盛顿特区
2018年5月1日 |  此次研讨会的举办时间,正值4月27日韩朝峰会之后,计划的美朝谈判之前,卡内基中心的各位研究员将一起深入了解朝鲜无核化的现实与政治。
 
一带一路
中国私营安保公司的崛起
阿里桑德罗•阿尔杜伊诺(Alessandro Adruino), 史文(Michael Swaine),美国华盛顿特区
2018年5月8日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涉及了许多首次在国外运营的国有企业,这些企业面临着许多未知的安全问题。这一安全问题的解决并未依赖中国人民解放军或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力量,而是成立了数百家私营安保公司,为这些企业提供安保服务。除了关于这些私营安保公司能否胜任之外,人们还有一些其他疑问,主要是关于这些公司能否替代中国军队提供有效安全保障以及公司与中国国家利益相协调的工作能力等等。

阿里桑德罗阿尔杜伊诺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详述,同时还将介绍他的近作《China’s Private Army:Protecting the New Silk Road》(《中国私人军队:保护新丝路》)并探讨中国私营安保公司的崛起可能对美国外交政策和国家利益造成的影响等话题。卡内基的史文将主持本次活动。
 
伊核协定
特朗普有关伊朗问题的决定所面临的风险
杰克•苏利文(Jake Sullivan), Axios,美国华盛顿特区
2018年5月8日 | 卡内基的杰克•苏利文做客Axios,详述了特朗普总统是否继续留在伊核协议内这一决定所面临的风险。苏利文表示,这一决定面临的风险很高,退出伊核协议可能会导致伊朗随心所欲地继续发展核武器。苏利文还补充道,特朗普反对伊核协议,最好的处理方法是继续留在伊核协议内,而不是退出。
 
伊核协定
法国总统马克龙对伊核协议的立场
约瑟夫• 巴赫特(Joseph Bahout),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时事纵观》(All Things Considered)栏目, 美国华盛顿特区
2018年4月28日 | 尽管美法两国领导人关系融洽,但特朗普总统威胁要退出伊核协议的言论可能会为马克龙总统制造难题。

卡内基的约瑟夫• 巴赫特做客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对马克龙总统访美、伊核协议的未来以及法国在国际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等进行了详述。
 
女性平权
缩小美国政治领域中的性别差异:学习欧洲经验教训
萨斯基亚• 布雷亨马赫,  辛西娅• 特勒尔,  米歇尔• 惠塔克,  格温• 杨,华盛顿特区
2018年3月29日 | 就政治领域中的女性代表人数而言,美国已落后于大多数民主国家。在联邦、州、以及地方层面,女性代表仍然名额不足。虽然目前竞选公职的女性人数有所上升,但不太可能缩小这一性别差异。

萨斯基亚•布雷亨马赫针对其新发表的文章《Tackling Women’s Underpresentation in U.S. Politics: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from Europe》(《从美欧比较视角看美国政治中的女性代表不足问题》)中的一些重要发现,与资深政治活动组织者及性别平等倡导者辛西娅•特勒尔和米歇尔•惠塔克展开了讨论。格温•杨主持本次讨论。

 
卡内基中文网最新
朝鲜问题
美国情报局长出使朝鲜令风险更高
包道格(Douglas Paal), 《国会山》
2018年4月20日 |  金正恩与蓬佩奥在什么形势下会晤远不如会晤带来的影响重要。尽管会晤时机和对会晤的公开披露不同寻常,但特朗普政府确实利用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渠道来完成这项非凡的使命。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局长迈克•蓬佩奥(Mike Pompeo)本周在朝鲜与独裁者金正恩秘密会面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为什么美国派出的是一位情报局长而不是外交官呢?美国为什么会选中正积极竞选下一届国务卿的蓬佩奥呢?为什么不选一位级别稍低、更具专业性也因此风险更小的人呢?

背后的原因大部分与当前的形势有关。自雷克斯•蒂勒森(Rex Tillerson)离任后,国务卿的人选至今仍悬而未决。国家安全顾问一职正处于交接初期。此外,美国政府的朝鲜问题专家也由于美国国务院及其他机构的人员离职和晋级乏力而青黄不接。不过,朝鲜却是一个特例。

只有一位首脑值得美国倾心交流:金正恩。授命前去与金正恩举行会晤并为即将举行的领导人峰会铺平道路的美国使者必须是一名高级官员,并且与特朗普总统私交甚笃。世界上还有其他一些尚未与美国正式建交的地区,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多位负责人都曾在特殊任务中拜访过这些地区,但这些秘密行程从未公开见诸报端。中情局官员与朝鲜之间曾有过多次成功的接洽,朝鲜政府友好地接待了美国使者,遵守了保密协议,在某些情况下,双方还取得了颇为丰硕的成果。
 
美日关系
特朗普与安倍的首脑峰会:另有隐情
詹姆斯•肖夫,  林枫,《外交官》
2018年4月16日 | 时值安倍晋三首相与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再次会晤,很重要的一点便是从长远的眼光考虑国内政治危机对美日联盟的影响。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于4月17日至18日再次来到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Mar-a-Lago)的“冬季白宫”,两人将在此举行第三次首脑会晤。这次会晤正值一个关键时刻:一方面,下个月,特朗普计划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举行会谈;中美两国正“鸣枪示警”,一场潜在的贸易大战蓄势待发。另一方面,安倍在日本的政治地位也正处于异常薄弱时期,甚至有人怀疑,执政的第六个年头是否会是其首相生涯的终点。

安倍曾于去年2月访问海湖庄园,安倍内阁在当时的支持率徘徊在60%左右,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在刚刚萌芽的“安倍-特朗普”双边关系上。时至今日,安倍的支持率已跌至38%(甚至可能更低),低于反对率。虽然特朗普在民意测验中的表现也不过尔尔,但他已不再是刚刚上任的新总统,而且他对总统一职也表现得更加自信。

就美日联盟管理的长期稳定性及其所带来的双边利益来看,这两位领导人的政治命运给我们的启示的确引人深思,这也应该是每一次会晤的主要议程。这一次会晤的关键问题是双方的安全承诺以及远离贸易保护主义的举措,同时还应该关注两国的潜在政治动向。
 
朝鲜问题
朝鲜的核噩梦尚未消去

詹姆斯•阿克顿(James Action),《外交政策》

2018年5月2日 |  除非美国改变其关注重点,否则对朝外交可能注定要失败。

如果美国人根据对金正恩和文在寅首脑会谈的新闻报道,相信《板门店宣言》是一项无核化协议,有这种看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份宣言并不是。它的主要目标是推进半岛的和平事业。宣言的13项任务项中,只有一项明确涉及朝鲜的核武器,而且在措辞上刻意模糊。文在寅确认了“通过完全弃核,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这一共同目标,其意图很明确。 而金正恩的意图却不甚明确。例如,麻省理工学院学者维平•纳朗(Vipin Narang)指出,对这一声明(与朝鲜最近关于“建立一个无核武器世界”的言论一致)的一种解释是,金正恩提出放弃核武器,是作为全球核裁军进程中的一部分。
 
美朝关系
特朗普的对朝政策正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乔恩•沃尔夫索尔(Jon Wolfsthal),《外交政策》
2018年4月19日 | “特金会”的风险依然很高,特朗普因反复无常和脾气暴躁而臭名昭著,这些特点不容忽视。

如果你是一个朝鲜问题专家,那么近期的形势一定会让你摸不着头脑。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同意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举行风险重重的领导人峰会的消息令所有人都感到吃惊。本周,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局长、美国国务卿提名人迈克•蓬佩奥(Mike Pompeo)访问了朝鲜并与金正恩会面,这一消息令人更加晕头转向--不过,这个消息多少总能让人安心。
 
Category
伊朗核协议—进入未知领域
贾勒特•布兰克(Jarrett Blanc), 贾丝廷•沃克(Justine Walker),《英国金融》
2018年5月9日 | 既然特朗普政府已经退出了《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欧盟各国政府期待着美国政府就如何针对共同关心的问题制定出协商一致的解决方案表明态度。 近几个月来,“英国金融”针对欧美制裁政策的分歧不断升级及其对我们的成员评估制裁合规性和风险敞口的影响撰写了大量报道。美国昨夜退出国际核协议(通常被称为《联合全面行动计划》)的影响不应被低估。
 
学者文摘
威权主义下的参与式劝导2.0:中国网民作为思想合作者
Authoritarian Participatory Persuasion 2.0:Netizens as Thought Work Collaborators in China
玛利亚•瑞普尼科娃(Maria Repnikovaa), 方可成(Kecheng Fang)
《当代中国》(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2018年4月26日 | 在过去的几十年内,中国的舆论与信息管理由毛泽东时代的简单粗暴、自上而下的控制转变为通过经营政治公共关系、投票、娱乐方式、监督以及其他现代形式进行的大众劝导。除了带来自上而下的挑战,网络也为政权提供了创新信息管理和舆论指导的机会。

本文作者先回顾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中国现代媒体劝导的三个趋势。首先是官方新闻媒体的改造,它以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为平台,融合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统的三大党媒: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在微信平台上的公众号获得大量的关注和浏览量,远远超过了其他媒体。其次,各级政府和办事机构的官方微信、微博账号增多并发挥作用。第三,官方对民间爱国博主、博客越来越推崇。这些人通常被称为“自干五”。

作者接下来指出,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在习近平的领导下,网络信息管理的进程表现为数字宣传向更具参与性的形式演变,或“威权参与式劝导2.0”。与这一概念相对的是1.0,即非互联网时代的传统媒体中指挥式自上而下的宣传模式。参与式劝导2.0这一概念包括了显性和隐性两个维度。前者是国家直接邀请自下而上参与在官方平台上分享和创作内容的形式,以及国家批准和宣传基层宣传话语。 包括三种方法:①官方呼吁,网民参与,转发某些促进社会和谐与治理的正能量;②官方呼吁,网民创作,向官博提问或分享固定题材的照片;③官方表扬爱国大V,如周小平、花千芳等。隐性维度是更具象征意义的组成部分,包括了打造习近平更加亲民的形象,以及在官方平台发布独有的实用技巧和信息公告。

最后,作者表示舆情也存在反弹现象,当一些令政府丧失公信力的危机出现,网友会在网上以嘲讽、批评、谩骂等方式回击。但这些表达较之具体颠覆行为,对政权更为安全,同时也向当局施压。这种互动性的、快节奏的、更透明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缩小错误治理的空间。在未来,这些参与机制还将扩大。
 
具有中国特色的专政:北京的幕后改革
Autocr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Beijing's Behind-the-Scenes Reforms
洪源远(Yuen Yuen Ang)
《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2018年4月16日 |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1998年曾预测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威权政体下走不长远,经济增长最终将带来开放和民主。20年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并没有像西方预言中那样产生多党选举或自由抗议。但事实上,中国公共行政的规则和激励措施的调整已经悄悄地将僵化的共产主义官僚体制转变为高度适应性的资本主义机器。

作者指出,不同于西方的政治与行政分开,中国呈现出政治官僚化的形态。在中国一党执政下,政治权力和公共行政融为一体。官僚机构包括党、国两套垂直系统和中央、省、市、县、村5个层次。中国领导层依靠官僚来管理国家和经济,执行政策和法律,他们还为地方制定来自中央的政策。

作者认为,邓小平时期将官僚机制的改革注入了民主的因素,包括绩效考核、责任机制、竞争机制、任期等,这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地方领导更像是“经济代理人”。80年代以后,以稳定为前提的经济和税收是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官僚考核的最重要指标。尽管这带来了环境污染、公平问题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但经济的快速增长十分可观。在地方层面,地方拥有足够的税收支配权,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90年代后期开始打击腐败,减少了地方公权力对人民的侵害。

作者进一步指出,近些年,中国用官僚改革替代政治改革的红利正在减少。首先,如今的干部考核也注重社会和谐、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和党纪等,给地方官员带来压力。其次,习的大力反腐和严格党纪潜在地限制了官员在政策上创新。同时,现代社会所需的科技、服务、创新观点则需要减少国家干预,加强言论自由和公众参与。

作者最后谈到,在中国这个特例中,西方思想中的多党制、国家和社会二分法以及党国二分法都不适用于中国。基于现有传统的、来自内部的政治改革要比来自外部、生搬硬套的变革更为可靠。同时,仅仅依靠自上而下的命令和严格控制自下而上的声音并非成功之道。
 
中国主导的地区多边主义在中东欧、非洲和拉美的实践:16+1合作、中非合作论坛、中拉论坛
Chinese-led Regional Multilateralism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Africa and Latin America:16 + 1, FOCAC, and CCF
加卡伯•加克布沃思基(Jakub Jakóbowski)
《当代中国》,(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2018年4月11日 | 2012年起,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活跃。亚投行、一带一路的建立使中国主导的多边主义再次成为研究的焦点。不同于上海经合组织、金砖国家这些与发达国家合作的项目,许多人认为中国在非洲、拉美和中东欧的发展试图提供新的全球化和国际秩序。

作者回顾相关研究,运用鲁杰的理论框架来区分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他认为中国主导的地区性平台当然可以被视为名义上的多边性平台,因为它们为政府间谈判和政策协调提供了一个相当一致的制度化模式。而中国的区域性活动有着双重性质,即多边主义和双边主义的结合。接下来作者谈到中国主导的多边主义的规范基础是各个国家自愿参与的平等原则,相互一致原则,包容性原则和无条件原则,这种合作的无约束性和自愿性使成功取决于大多数参与者的广泛共识。

在下一部分中,作者分析了制度化与议程设置。中国领导的区域性平台的制度化模式遵循“论坛的渐进式、共识建立的方式和非约束性达成理解”。 由于合作的共识性质,加之高层次会议的频率较低,所以实际的部门合作发展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议程起草过程。作者还详细论证了在国际事务上的多边谈话以及各领域的经济合作。中国领导的区域多边平台不局限于常规的高层“论坛”。中国与非洲,拉丁美洲和中东欧国家的三个平台的经济合作范围几乎完全相同;,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以中国为中心的区域平台结构。

最后,作者总结道中国领导的区域平台模式是建立在规范的基础上,使中国能够在多边主义和双边主义之间取得平衡。协商一致意见,自愿主义和不具约束力的协议的原则反映在其宽松的体制结构中,并在整个定期政府间会议中逐步形成。对中国主导的区域平台的研究为中国未来更大规模的多边主义有着重要现实和学术意义。
 
竞争的亚洲新多边主义及地区秩序
Contested Asia's ‘New’ multilateralism and regional order
尼克•比士利(Nick Bisley)
《太平洋评论》(The Pacific Review),2018年4月26日 | 在冷战时期,除了东盟的建立,亚洲地区缺乏以经济或安全为目标的多边、双边、单边主义的机制。随着冷战的结束,80年代后期亚洲经济腾飞,亚洲各国在经济上互相依赖,使得多边主义开始发展。

作者首先详细阐述了亚洲多边主义机构的产生历程,包括亚洲经合组织、东盟地区论坛等一系列时间。近年来东亚地区主义的蓬勃发展及其与之相关的竞争态势被称为“竞争的多边主义2.0”。这个术语反映了不同形式的“制度平衡”,国家受到两种力量的驱使,高度的战略不确定性和日益密集的经济相互依存形式。

作者接下来阐述了学者何凯关于这一概念的论述并反驳了他的一些观点。作者认为,亚洲的多边主义进程不能简单分为“经济危机前”和“经济危机后”两个阶段。其次东盟也并非多边主义实践的先驱。作者又将全球化与东亚多边主义联系起来,他指出经贸需求、商品流动、人员和资本流通以及网络也带来了脆弱性,并增加了不安全感,促使多边主义合作开展。21世纪前十年的国际环境的变化也让各国出现不同的利益考虑。 目前的多边主义机构分为三类:①以东盟为中心的集团;②以中国为中心的机构,如亚投行、上海经合组织;③以美国为中心的集团。在合作过程中,竞争逐渐产生并扩大。国家如澳大利亚,希望保持现有秩序,希望利用这些多边主义机制,既给中国提供发展机会同时也限制中国。而东盟各国希望和美国靠拢以达到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

最后作者总结,虽然亚洲的多边机构可能受到自由主义思想的启发形成,但由于该地区已经变得竞争激烈,这些机构并未改善东亚的竞争力。只要这种情况持续存在,多边主义仍将被边缘化,亚洲未来将受竞争的影响将越来越强。
 
论同盟边缘:当代中俄军事合作
On the Verge of an Alliance:Contemporary China-Russia Military Cooperation
亚历山大•科罗廖夫(Alexander Korolev)
《亚洲安全》(Asian Security),2018年4月30日  | 2014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讲话中宣称“中俄是天然的伙伴和天然的盟友”,这是俄方首次使用“盟友”一次形容中俄关系。在乌克兰事件后,俄罗斯与西方分道扬镳而与中国则更为亲近,因此许多专家学者认为中俄是事实上的盟友。

作者在回顾相关文献后表示,现有的中俄军事同盟关系研究大多缺乏客观、合理、基于指标的系统性框架。不同于以往的研究,作者在本篇中建立研究军事同盟的框架,其中军事联盟的形成包括两个阶段:中度制度化和深度制度化。中度制度化这一阶段包括:①联盟条约或其他正式协议;②常规军事磋商机制;③军事技术合作及军事人员往来;④常规军演;⑤互信措施这五个指标。深度制度化包括:综合军事指挥;联合部队安置或军事基地交换;共同防御政策这三个指标。

接下来作者通过这些指标分析中俄的军事同盟关系。就第一个指标而言,2001年签订的《中俄睦邻友好条约》是冷战后最重要的中俄条约。虽然该条约不是一个防御条约,但根据一些内容,它事实上属于典型的联盟条约类型,且完全有资格成为不侵犯条约和协商条约。第二个指标提到的中俄常规磋商机制包括了1993年开始的中俄国防部长常规会议、2001年开始的上海经合组织内会议、2004年开始的中俄战略安全磋商和2014年开始的中俄东北亚安全磋商等一系列常规性的会议。 就第三个指标来说,俄罗斯成为中国最大的武器进口国,并为中国提供军事技术的指导和人员支持,2008年以后两国共同开发军事技术。同时中国军官定期、较大量地在俄进行军事培训。常规军演,即第四个指标,在中俄军事关系中同样重要,主要包括“和平使命”中俄联合反恐军演和“海上联合”中俄军事演习两项。 框架中适度制度化的最后一个指标是信任和建立信任措施,而中俄于1997-2004年经历多次谈判,和平解决了边境问题。且超过60%的中俄普通民众对两国友好关系持积极态度。对于深度阶段的三个指标而言,虽然没有军事基地交换,也无法再和平时期分析共同防御政策,两国在军事指挥中的配合度和互动性仍值得注意。

最后,作者得出结论,中俄的军事伙伴关系扎实而全面。即使没有官方承认是同盟关系,但两国出于同盟关系的边缘,具备成为正式同盟的基础。但在未来,这一关系走向何方,还有很多来自双方利益和第三方的不确定因素。
 
特朗普的伊朗核协议决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Trump’s Iran Deal Decision:What Comes Next
贾勒特•布兰克(Jarrett Blanc)
卡内基报告(Carnegie Paper), 2018年5月7日 |  2018年1月,特朗普宣布最后一次延长美国对伊朗核问题的制裁豁免期,5月12日定为修改伊朗核协议的最后期限。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大势已定,但其带来的后果还有很多可能。

作者先解释5月12日这一最后期限的重要性。伊核协议并非条约,而是达成的政治共识和协议。参与方可以随时退出,也承担其他退出者带来的风险。在15年达成协议后,伊朗停止重水反应堆建设并允许核查,相应地美国也松绑制裁。四项制裁豁免每120或180天重新延长。5月12号到期的这项豁免是:威胁制裁不减少购买伊朗石油的第三国。而其他三项豁免将在60天后到期,同时也可以随时取消。

作者接下来分析了四个美国可能做出的决定及后果。一,美国成功结束与英国,法国,德国和欧盟的谈判,达成了有关伊朗政策的共识,并保留伊核协议。其中,作者指出许多高层外交会议开展并达成共识,美国政府希望欧盟能做出强烈制裁。二是美国同意延长所需的制裁豁免,以便有时间结束谈判。这为新上任的国务卿迈克·蓬佩奥提供更多政治机会,但这种情况下美国面临更多盟友问题。结果三可能是5月12日的制裁豁免没能延长,而官方宣布接下来六个月进行谈判以挽救伊核协议。结果四是无借口退出协议。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可做出的政策强势或宽松仍可选择。

最后作者阐述了伊朗、欧盟和其他与伊朗有交易的国家可能的做法。作者表示,伊朗任何回应行为都会遭到来自本国的巨大压力,一点违反协议行为都会加速协议全面崩盘。而国际社会如今早已不像6年前团结,各怀心思的中日韩印俄等国有可能趁此机会无视美国制裁,抓住在伊朗的商机。而离开美国支持的欧盟在维护协议、向伊朗让步等方面会面临更多困难。

相关栏目:『内外互动
谁看透了美国大选?企业家为何赢了知识分子 2024-11-16 [67]
美国教育中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比较洞察 2024-11-16 [62]
当代人最稀缺的三种能力 2024-11-16 [64]
是谁让命悬一线的Tiktok 出现一线生机?他又是怎样影响特朗普的? 2024-11-16 [49]
伊拉克历史见证:搞个人崇拜的政府终将走上覆灭之路,家毁人亡 2024-11-16 [54]
一个最清晰的“MAGA”对华政策阐述 2024-11-16 [51]
人民才是老板 2024-11-12 [143]
特朗普胜选后,女性发起美版“四不”运动... 2024-11-12 [136]
以史为鉴,透视中美知识产权之争的现在与未来 2024-11-06 [294]
11个反直觉思维法则,能深刻改变你的人生 2024-11-03 [37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