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吞噬周围的物质(概念图)。
据美国太空网近日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捕捉到了迄今发现的“长得最快”的黑洞,这个遥远的“吞噬者”每两天就能吞掉一个与太阳质量相当的物体。研究人员称,此类黑洞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早期宇宙并测量宇宙的膨胀速度。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天文学家克里斯蒂安·沃尔夫领导的团队借助欧洲空间局(ESA)的盖亚(Gaia)卫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宽场红外测量探测器(WISE)以及国立大学赛丁泉天文台的星图家望远镜(SkyMapper),发现了这个超大质量黑洞。研究证实,当光发出时,该黑洞的“体重”似乎已是太阳质量的200亿倍,且每百万年增长1%。
沃尔夫表示:“这个黑洞增长得非常快,每天吸收的气体会产生大量的摩擦和热量,使其亮度是整个星系的数千倍。如果我们让这个‘怪物’坐镇银河系中央,它会比满月明亮10倍。”
沃尔夫表示,他们并不知道,这个黑洞在宇宙早期如何迅速地变得如此之大,他们希望找到增长得更快的黑洞。
研究还发现,这个黑洞距离地球超过120亿光年,因此其释放的大量X射线不会对地球上的生命造成影响。
研究人员认为,像这样遥远且大质量的黑洞有助于研究早期宇宙,比如发现位于黑洞前面的其他物体的阴影,黑洞辐射也有助于清除模糊的气体。此外,借助这种明亮、遥远的黑洞,结合目前正在建造的新型地面望远镜,可以测量宇宙的膨胀。(刘霞)
你知道太阳的结构是怎样的吗?它会永久存在吗?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
天文学家把太阳结构分为内部结构和大气结构两大部分。内部结构由内到外可分为太阳核心、辐射层、对流层3个部分;大气结构由内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
太阳的内部结构
核心
太阳的核心区域虽然很小,半径只占太阳半径的1/4,但却是产生核聚变反应之处,是太阳的能源所在地。
辐射区
从太阳内部0.25~0.86个太阳半径区域称为太阳的辐射区。辐射区约占太阳体积的一半。太阳核心产生的能量,通过这个区域以辐射的方式向外传输。
对流层
对流区处于辐射区的外面。由于巨大的温度差引起对流,内部的热量以对流的形式在对流区向太阳表面传输。除了通过对流和辐射传输能量外,对流层的太阳大气湍流还会产生低频声波扰动,这种声波将机械能传输到太阳外层大气,从而产生加热和其他作用。
太阳的大气结构
光球层
对流层上面的太阳大气,称为太阳光球。太阳光球是一层不透明的气体薄层,厚度约500千米。它确定了太阳非常清晰的边界,几乎所有的可见光都是从这一层发射出来的。
色球层
色球位于光球层之上。厚度约2000千米。由于色球层发出的可见光总量不及光球层的1%,因此人们平常看不到它。只有在发生日全食时,即食既之前几秒种或生光以后几秒钟,当光球所发射的明亮光线被月影完全遮掩的短暂时间内,在日面边缘呈现出狭窄的玫瑰红色的发光圈层,这就是色球层。
日冕
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由高温、低密度的等离子体所组成。亮度微弱,在白光中的总亮度比太阳圆面亮度的百分之一还低,相当于满月的亮度,因此只有在日全食时才能展现其光彩,平时观测则要使用日冕仪。日冕的温度高达百万度,其大小和形状与太阳活动有关,在太阳活动极大年时,日冕接近圆形;而在太阳活动宁静年则呈椭圆形。广义的日冕可包括地球轨道以内的范围。
从太阳的结构我们了解到,太阳虽然看似一个大火球,实际上它的能量是来源于太阳核心区域的核聚变反应。随着核聚变反应的不断发生,太阳的燃料也在不断地消耗,究竟太阳会不会永久存在呢?
其实,太阳只不过是宇宙中不计其数的恒星之一,它有自己的寿命,有形成阶段、主序阶段,最终也会死亡。有数据显示,这个生命期开始于大约46亿年前,还将延续45至55亿年,之后,它将因耗尽氢燃料和氦燃料,坍缩成一颗白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