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沙特的世界大学排名中心发布的2018-2019世界大学排名则显示,中国高校排名断崖式下降。前一百名高校,美国占去半壁江山,共有51所大学入围,中国高校今年则几乎跌出全球百名榜,成绩最好的北京大学从去年的54名跌至92名,而中国最受欢迎的清华大学则从去年的65名下降到98名。
而日前英国QS教育集团发布了第15届世界大学排名,今年的榜单共评估来自世界85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所高校。中国高校排名大幅上升,其中清华大学全球排名第17(去年25名),是中国排名最高的学府,超过了英国爱丁堡大学(18名)和东京大学(23名),北京大学排名全球30名,比去年提高8名。
两份不同的榜单,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一个排名快速跃升,一个断崖式下降,究竟哪一个才是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真实反映,又或者它们都无法真实反映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待这些大学排行榜?
不同的排行榜得出的结论不一,原因其实在于评价标准不一样。QS教育集团发布的排行榜主要从全球声誉、学术产出质量及影响力以及国际化程度等三个大方面对高校进行评价,6项指标及权重分别为:学术声誉 40%、雇主声誉10%、学术教员学生比 20%、单位教员论文引用数 20%、国际教员比率 5%、国际学生比率 5%。这个评价体系对大学声誉,包括“学术声誉”与“雇主声誉”两部分非常重视,权重为50%。
而世界大学排名中心,不依赖同行调查,也不依赖学校提供数据,主要以公布可见的数据为准,对高校进行学术评价。其7个硬指标的权重和依据如下:
教育质量占比15%,根据学校规模,衡量该校校友获得各类世界著名奖项、奖杯、荣誉的数目;就业情况占比15%,根据学校规模,衡量该校校友在著名国际公司任CEO的比例;科研质量占比15%,根据该校学者赢取国际重要奖项、奖杯、荣誉的数量衡量;研究成果占比15%,根据发表论文的总数;出版数量占比15%,计算出版在顶级学术杂志里论文的总数;影响力占比15%,计算出版在较具影响力的学术杂志中论文的总数;论文引用占比10%,计算被其他论文或文章高频引用的文章数量。
从这个指标体系来看,该排行榜对于高校教学质量、治理质量、服务质量等隐性因素几乎全不关注。
一方面,这些指标无法全面反映高校的全部发展目标,无法体现高校服务经济社会、为新经济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以及在科研创新、助推高科技成果转化、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贡献,同时也难以对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等难以量化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评估,更难以体现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个性内涵。
另一方面,各个排行榜的指标体系虽然各不相同,但确实大同小异,且方法手段较为单一,尽管各个排行榜所采用的数据都是客观的,但是选择哪些数据作为评价依据却是主观的,所以大学排名结果完往往会因为指标赋权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也就是中国高校在两份排行单上一进一退的原因。
这些大学排行榜很难对高校办学进行全面的评价和诊断,但是一些高校管理者仍然看中各类排行榜,原因在于它们主要是给社会公众看的,为公众提供了一个相对简单的评价依据,为媒体提供了足以引发社会关注的话题,满足了社会的需要。排名上升不仅可以给高校带来社会声誉,还可以为高校带来更好的生源,甚至是财源。
于是,一些高校管理者失去了办学定力,为了快速提高排名,根据大学排行榜的指标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攻关,试图以短平快的方式提升大学的排名。国内外大学排行榜对高校的评价体系中,科研和论文影响等指标的权重较高,于是一些高校制定了专注于以SCI影响因子及论文引用数为主体的人才评价体系,引导广大科研人员盲目追求科研项目、国际论文发表的数量、学术论文的他引量,由此形成论文GDP导向。一些高校甚至不惜花钱买排名。
此外,这些评价体系,对自然科学以及工程学关注较多,对人文社会学科关注较少,关注科研、论文发表数量、论文他引率等可量化的指标,而教学质量等不容易被量化的内容所占比重较轻。结果是高校将办学精力放在自然科学和工程学领域,而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日常管理中注重对教师论文发表的考核,而不是教学效果的提升。高校的世界排名提升了,但是高校理念建设、制度建设却没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甚至有可能下降了。
每一个大学排行榜都是对高校办学成绩的一次检测,但这些单一的指标体系,难以覆盖中国高校的全部发展目标。对高校发展来说,至多只能起到参考作用。中国高校在建设双一流的过程中,尤其要避免跟着排行榜起舞的急功近利的“冲榜”行为。 看到名次的大幅提升,不必沾沾自喜,看到排名的大幅下降,也不要妄自菲薄,这才是对待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排行榜的正确姿态。
差距一直都在,纵览各大排行榜,不管中国高校名次如何变化,位于排行榜前列的那些或者十几所高校基本是固定的,其名次并不会因为评价指标的变化而出现大幅波动,这就是实力所在。这也是中国高校努力和前行的方向所在。
高校实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自然积累、不断成长的过程。着眼当下,中国高校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立足长远,扎根中国大地,久久为功,扎扎实实地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落实办学自主权,涵养优良学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好国家社会需求。这才是正确的“冲榜”姿势。
大学不必“硬”对排行榜指标体系
(王顶明)
最近,国外一些大学排名机构发布的大学排行榜中,中国内地部分高校的名次变化,引起了舆论的关注和议论。大学应该以何种态度,面对国内外标准和背景各异的排行榜,是关乎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大问题,更是关乎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如何更好地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问题。
近日,国外几个大学排名机构先后发布最新的年度世界大学排名,两份榜单中,部分内地高校排名的此起彼伏,引起了舆论的关注。在加快建设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今天,全球范围的大学排行榜显然更容易触动社会各界的敏感神经。为了避免对有关排行榜的误解与偏见,笔者想结合“双一流”建设谈谈个人对排行榜的认识。
从现有的各类排行榜来看,选取可量化、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与主客观数据,对大学发展水平的显性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是大多数排行榜的共性做法。这种做法有其不得已之处,因为大学的内涵质量,比如办学理念、特色模式、育人过程是难以测度的隐性因素。在无法对大学整体质量进行客观评价的情况下,选择一组输入或输出数据对大学进行分档排序,一方面迎合了大众关注高等教育质量、了解大学实力的需要,成为了考生择校、雇主选人、绩效评价甚至行政问责时的参考依据;另一方面,由于大学排名中的利好结果,一定程度上会给高校带来更好声誉、生源,甚至财源,或者给某些高校带来显见的效益与成绩、可观的名与利,因而赢得了一些高校管理者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然而,大学排行榜天然的以偏概全、盲人摸象是谁都无法回避的事实,如果延用目前国际盛行的各类大学排行指标体系,我们看不到高校人才在两弹一星、水稻栽培、小麦育种等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看不到高校科研为高铁、核电、光伏、通信、新能源等领域提供的关键技术支撑,也看不到高校创新在高科技成果转化、高新产业孵化、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体现的社会服务价值。
从排行榜的影响与效果来看,有的高校为了追求好名次,不惜对关键统计指标进行重点突破与联合攻关,这势必影响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据了解,有高校精心研制了专注于以SCI影响因子及论文引用数为主体的人才评价体系,引导广大科研人员千方百计提高国际发表的数量、千方百计将论文发表在高影响因子的期刊、千方百计提高学术论文的他引量,试图用短平快的方式提升名次。这种唯论文、唯头衔、唯学术GDP的现象,背后不乏各类大学排行榜的身影与误导。不难发现,一些缺乏“定力”和自信的高校,则会有意无意地追随一时的名次,甚至花钱买排名,以求在排行榜中脱颖而出。殊不知,市面上的各类排行榜,往往会因某项指标赋权变化而造成大学排名结果的重大变化,也不乏有商业性质的排名机构做起与高校“勾兑”排名结果的生意。可见,某些技术层面的“胜利”或“优异”,虽有可能产生让部分高校异常满意的结果,却往往远离“真实”,无异于高等教育领域的“海市蜃楼”,不能当真。
真正意义上的一流大学,需要以一流的定力,超然于各种排名结果与指标体系之外,专注于卓越文化积淀、卓越理念引领、卓越制度建设,专注于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福祉的卓越贡献,专注于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需要的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在这个关键时期,建设一流大学,靠的不是“硬”对排行榜指标体系,想方设法、精心策划、生搬硬套在排行榜中求名次,而是聚焦立德树人、聚焦原始创新、聚焦文化涵养;建设一流大学,靠的不是跟随模仿、患得患失、亦步亦趋,而是站在人类发展前沿思考未来、站在国家战略前沿思考布局、站在社会服务前沿思考贡献;建设一流大学,靠的不是精致利己、急功近利、自我迷失,而是牢记使命、返本归元、沉潜向学、引领时代。
衷心希望高等教育管理者理性看待大学排行榜,不因排名利好而沾沾自喜、妄自尊大,也不因排名不利而妄自菲薄、自乱方寸。要坚信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成长需要长期建设、自然积累、久久为功,坚信高等院校的发展与成长有其内在规律与节奏,不可能拔苗助长、一蹴而就。建设一流大学,需要我们有一流的定力。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人大、武大、复旦等中国著名学府。只要我们切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十三五”规划的战略安排,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和各类学校管理制度建设,落实办学自主权,涵养优良学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一定能积聚强大的发展动能,就一定能涌现出更多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