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人都在“抢跑”,你却悠哉悠哉“静待花开”,孩子会不会落后?
代入到具体场景,如果你同事家的小孩考入了全市录取率最低的名校,你一个亲戚家的小孩从小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你大学同学家的小孩钢琴水平达到了专业级,你邻居家的小孩奥数竞赛或是编程比赛得了奖……你还能气定神闲地放任你家小孩打电子游戏吗?
有位虎妈,在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就计算出孩子距离高考还有6414天。作为公司高管的她当然知道,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用短跑心态来跑长跑,肯定后劲不足。
但她也很清楚,如果一开始就掉队,如果孩子成了众多“大树”中间的一棵“小草”,那么将很难充分沐浴到阳光雨露。
何况,长期掉队考验的不仅仅是体力,还有心理素质,你能保证孩子的状态始终稳定吗?
环顾四周,我们周围有多少人是一边骂着某些培训班,一边又给孩子悄悄报着,生怕其掉队。
在城市里,可能除了房子,最让人焦虑的就是孩子。
越是中等收入群体,这种焦虑越是凸显;越是大城市,这种焦虑越是普遍。
尤其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稳步推进,大城市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迅速扩大,而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永远是稀缺的。
僧多粥少的现状,让人们不得不去争夺有限的资源,竭尽全力对孩子进行投资,于是竞争不断白热化,“起跑线”一再提前,学业竞争从高中不断提前直至幼儿园。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抢跑”的结果,必定是孩子苦学和家庭财富血拼,就像军备竞赛一样不断升级:奥数、英语等课外辅导班不能少,钢琴、舞蹈、游泳、绘画、航模、编程等才艺也得要。
平时学习“5+2”“白+黑”还不够,小长假、寒假都被用来查漏补缺,而时间相对较长的暑假则干脆被当成“第三学期”。
学科“抢跑”,才艺“抢跑”,孩子们不在培训班,就在去培训班的路上。
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小学低年级提前学习高年级课程内容;上了重点小学,还要上重点初中、重点高中,乃至重点大学……一环扣一环,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掉链子。
大家都知道让孩子“提前学”“抢跑”不正常,但谁都不愿意主动退出,万一我退出了,别人没有退出,我的孩子不就输了吗?
于是乎,课外培训成了摁不住的“刚需”,学区房成了难以“告别”的存在。
你想要的东西别人也想要,稀缺自然就产生了。
根据经济学的供需理论,在竞争性市场环境中,供给和需求的相对稀缺性,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产量。
也就是说,一旦需求多供给少,就会导致价格上升,价格上升会导致需求下降和供给的攀升。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要是所有家长都一拥而上让孩子“抢跑”,一味地追求高学历,那么供给将极大增加,远超出有效需求,价格便会迅速下跌,甚至导致过剩。而且,供给侧越是同质化,产能过剩越是严重。
今天是商品过剩的时代,也是人才过剩的时期,甚至“过剩”与“稀缺”并存。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有很多岗位的求职者所拥有的技能,相比它所需要的,绰绰有余,以至于博士生只能做硕士生的工作,硕士生做本科生的,而一些本科生则找不到工作。
人才相对过剩,尤其是“高学历”的一般性人才。
但另一方面,各大城市人才还是紧缺,50万元年薪招不到AI人才;城市间“抢人”大战硝烟弥漫,落户、补贴、安居……各大城市出台各种优惠政策、使出浑身解数抢夺人才。
人是不缺,但供需错配,造成了结构性失衡。
这种失衡让人们更焦虑。时代在变,时代需要的人才也在变。今天,大家都会的技能不那么值钱了,稀缺的资源才值钱。
20年前,你英语流利,就有饭吃,今天在城市生活的大部分人都有一定英语基础,即使不能说,翻译软件也做得足够好了;过去会开车是一项重要技能,如今不会开车出门“滴滴”一下就有车坐,更何况无人驾驶也快要实现了。
未来你孩子的计算机水平达到顶级工程师的水平,或许还能挣不少钱,但如果只是会写两行代码,满大街都是这样的人,或许有饭吃,但肯定挣不到大钱……
每当我们以为快人一步“抢跑”之时,不甘落后地“跟跑”之时,却总是“跑”不过那只躲在暗处调配供需的“无形之手”。
供需关系我们也许无法预测,但是孩子的发展家长完全可以掌舵。
如果我们不想在这个博弈游戏里疲于奔命,就要有别人不会的技能,培养孩子就要把孩子培养成“有个性”“不可替代”的稀缺人才,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在他有天赋有热情的领域,给他支持,好好培养。
如果你的孩子本身就想上名校,愿意完成竞技体育级别的训练,那就陪着孩子助他一臂之力;如果你家小孩的天赋和热情在别的方面,那也很好,告诉他条条大路通罗马,还有很多路可以出人头地,无须纠结于一条路上。
无论走哪条路,都没有必要付出太多牺牲,甚至牺牲到扭曲人格的程度,牺牲到要透支未来。
教育是让一个人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无论是对于孩子还是我们自己。
孩子是在父母家里暂住的客人,总有一天,他们会离开我们。趁着他们还在,让我们珍惜在一起的日子。
今晚我还会点亮床头的小灯,给孩子念一段文字,讲一个睡前故事,因为我很想体会这种互相依偎的美好时光,这跟他(她)的学习成绩或是情商教育,一点关系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