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开始构建真正可以信任的互联网。通过梳理区块链的兴起和发展可以发现,区块链引人关注之处在于,能够在网络中建立点对点之间可靠的信任,使得价值传递过程去除了中介的干扰,既公开信息又保护隐私,既共同决策又保护个体权益,这种机制提高了价值交互的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从经济学意义来看,区块链创造的这种新的价值交互范式基于“弱中心化”,但这并非意味着传统社会里各种“中心” 的完全消失,未来区块链将出现大量的“多中心”体系,以联盟链、私有链或混合链为主,区块链将会进一步提高“中心” 的运行效率,并降低其相当一部分成本。
从技术角度来说,我们认为,区块链是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以块链结构存储数据,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无法篡改、无法抵赖的技术体系。这种技术给世界带来了无限的遐想空间,全球对区块链的关注热度持续升温,全球主要经济体从国家战略层面开始对区块链技术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一、区块链的兴起
1、从摆脱第三方制约起步
早先,人们将区块链视为点对点网络上的一个分类账本,每笔交易自诞生起,有转账、交易都将被记录在“区块”上,区块与区块之间首尾相连,形成链式的结构,并且公布给该网络上所有的节点,节点之间通过共识机制形成共识。节点成员可根据权限查阅相关交易记录,但任何单个节点都无法轻易控制和更改整个网络的数据。
这种设计来源于 2008 年中本聪发表的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文章提出,希望可以创建一套新型的电子支付系统,这套系统“基于密码学原理而不是基于信用,使得任何达成一致的双方能够直接进行支付,从而不需要第三方中介参与”。
该论文催生了比特币,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货币体系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比特币采用了公开的分布式账本的设计思路,真正摆脱了第三方机构的制约。随后比特币进入快速发展期。
2009 年 1 月 3 日,区块链的第一个区块诞生,该区块又名“创世区块”。
2009 年 1 月 12 日,中本聪发送了 10 个比特币给密码学专家哈尔芬尼。
2010 年 7 月,比特币交易所 Mt.Gox 的成立,比特币的价值被世界认可。
此后几年里,由于比特币的挖矿机制造成巨大的资源消耗,比特币的匿名性对传统金融监管提出了挑战,使得比特币价格随之出现了大起大落。
2、从比特币跃迁到区块链+
区块链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开始构建真正的信任互联网。
有一种新的观点认为,区块链技术可以构建一个高效可靠的价值传输系统,推动互联网成为构建社会信任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价值的有效传递,并将此称为价值互联网。我们注意到,区块链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社会信任机制,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新基石,“区块链+”应用创新,昭示着产业创新和公共服务的新方向。
区块链技术已经在全球开始部署应用,美、英、日、德、加、澳等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区块链技术在公共服务和社会机制优化上存在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开始设计区块链的发展道路。目前主要有两大应用趋势:
从公共服务层面来看,区块链技术正在探索在公共管理、社会保障、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土地所有权管理等领域的应用。相关实践表明,这种技术有助于提升公众参与度,降低社会运营成本,提高社会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对社会管理和治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从经济社会来看,区块链经济已经萌芽。许多基于区块链的解决方案,可以改善现有的商业规则,构建新型的产业协作模式,提高协作流通的效率。无论是各国央行和各大商业银行,还是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许多国家政府研究机构,都对“区块链+”投入极大关注。
区块链可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系统化的支撑。区块链+的显著优势在于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这个优势已经在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知识产权、智能制造、社会公益以及教育就业等社会各领域初步体现出来。
3、区块链的设计思想
价值交互的基础是双方信任的建立。 区块链技术的革命性在于它实现了一种全新的信任方式,通过在技术层面的设计创新,使得价值交互过程中人与人的信任关系能够转换为人与技术的信任,甚至于由程序自动化执行某些环节,商业活动得以更低成本的实现。
4、经济层面的设计思想
降低成本,是区块链技术的一个重要的设计思想。 在区块链体系中,参与者可以不需要了解对方基本信息的情况进行交易,实现了“无需信任的信任”,改变了传统模式中以第三方为中心的信任模式。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弱中心化” 特性,现有的经济体系可以脱离当前通过制度约束或第三方机构背书,双方直接实现价值交付。这种“弱中心化” 特性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减少因交易一致性所引发的摩擦。
5、技术层面的设计思想
通俗的说,区块链可以看成是一套由多方参与的、可靠的分布式数据存储系统,其独特之处在于:一是记录行为的多方参与,即各方可参与记录;二是数据存储的多方参与、共同维护,即各方均参与数据的存储和维护;三是通过链式存储数据与合约,并且只能读取和写入,不可篡改。
6、区块链的核心技术
区块链技术不是一个单项的技术,而是一个集成了多方面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综合性技术系统。我们认为,其中有三项必不可缺的核心技术,分别是:共识机制、密码学原理和分布式数据存储。
第一,共识机制
所谓共识,是指多方参与的节点在预设规则下,通过多个节点交互对某些数据、行为或流程达成一致的过程。共识机制是指定义共识过程的算法、协议和规则。
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具备“少数服从多数”以及“人人平等”的特点,其中“少数服从多数”并不完全指节点个数,也可以是计算能力、股权数或者其他的计算机可以比较的特征量。“人人平等”是当节点满足条件时,所有节点都有权优先提出共识结果、直接被其他节点认同后并最后有可能成为最终共识结果。
第二、密码学原理
在区块链中,信息的传播按照公钥、私钥这种非对称数字加密技术实现交易双方的互相信任。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通过公、私密钥对中的一个密钥对信息加密后,只有用另一个密钥才能解开的过程。并且将其中一个秘钥公开后(即为公开的公钥),根据公开的公钥无法测算出另一个不公开的密钥(即为私钥)。
第三、分布式存储
区块链中的分布式存储是参与的节点各自都有独立的、完整的数据存储。跟传统的分布式存储有所不同,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块链每个节点都按照块链式结构存储完整的数据,传统分布式存储一般是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多份进行存储。二是区块链每个节点存储都是独立的、地位等同的,依靠共识机制保证存储的一致性,而传统分布式存储一般是通过中心节点往其他备份节点同步数据。数据节点可以是不同的物理机器,也可以是云端不同的实例。
二、未来发展趋势
区块链将对现有的经济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有望重塑人类互联网活动形态。对于区块链近期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应用模式升级。
鉴于公有链的安全性及交易量与日俱增对现网容量之间的平衡问题,未来区块链的应用领域将以联盟链、私有链或混合链为主。比特币模式增加了区块链网络的维护成本,对于低价值、低风险的交易来说并非完全适用。考虑到效率及安全的提升,未来将是以联盟链、私有链、或由联盟链和私有链组成的混合链组成。
第二,多中心化。
未来区块链系统架构将是构建可信任的多中心体系,将分散独立的各自单中心,提升为多方参与的统一多中心,从而提高信任传递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即在信息不对称、不确定的环境下,建立满足各种活动赖以发生、发展的“信任”生态体系。
第三,从金融创新带动其他行业应用突破。
区块链的应用领域将先从对交易各方有相互建立信任的需求,但又不容易建立信任关系的领域切入,如金融、证券、保险等领域。随着应用普及和社会认知度的提高,区块链将逐渐向社会各领域渗透。比如区块链已经初步的应用于政治选举、企业股东投票、博彩、预测市场等领域。
第四,智能合约的社会化。未来,所有的契约型的约定都实现智能化,利用智能合约可以保障所有约定的可靠执行,避免篡改、抵赖和违约。除了将社会中的有形资产转变为数字智能资产进行确权、授权和实时监控外,区块链还可应用于社会中的无形资产管理,如知识产权保护、域名管理、积分管理等领域。
相关讯息:区块链大潮鱼龙混杂 99%都是骗子?
(贺骏)
区块链究竟有多火?一个数据或许可以佐证。
在8月5日召开的“首届中国区块链媒体社会责任论坛”上,有数据显示,从去年下半年至今,新增加的区块链媒体/自媒体高达485家。
区块链媒体的增长,一方面反映了区块链概念的火爆,一方面,也被推动了区块链的火爆,甚至被视为是区块链泡沫的标志之一。
《科技日报》社总编辑刘亚东在论坛上坦言:“我们科技日报每个月要对编辑记者做绩效考评,网络角度就是看文章的点击率。我发现,凡是与区块链有关的报道,点击率就很高,受到的关注度大幅超过了报道本身的水平和质量。我个人感觉,区块链这个话题可能太热了,其中媒体、自媒体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这种喧嚣的局面下,从媒体的角度,如何坚守社会责任成为当务之急。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总裁黄凤荣在致辞中指出,媒体要如何参与至这次社会革命、发挥自己的责任是要考虑的问题。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潘岗指出,工信部发布的《2018区块链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我国的区块链产业处于高速发展的态势。但是以区块链为概念的炒作让人眼花缭乱,一些甚至还涉嫌欺诈与传销。在区块链发展早期,尤其需要相关机构一起制定规则,防范区块链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还要充分发挥媒体的职能作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从论坛上半场看,大部分传统主流媒体都对区块链的大趋势给予了肯定,不过,当经济学家向松祚上场发言时,现场的“火药味”顿时增加。
向松祚直接用3个99%来形容当前的区块链市场。“目前情况是,99%的人根本不知道区块链是什么、99%的区块链公司根本不懂区块链、99%的区块链项目是骗子。”
向松祚对于区块链行业近乎地毯式的“轰炸”,引发了后续发言的李光斗的“斗志”。“说区块链是骗子的,99%不懂区块链”,作为知名品牌营销专家,李光斗透露,其已经发起了多个区块链项目,“如果中国懂区块链的人排前100名的话,我肯定在其中”。
此外,对于区块链媒体,李光斗也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区块链媒体不是仅仅报道区块链的媒体,而是能运用区块链的分布式、去中心化、匿名、共同维护的特征,能发Token的媒体”。在李光斗看来,媒体仅仅是提高内容质量和拓展渠道是不够的,要让粉丝产生信仰级的信任,粉丝经济的最高境界是“脑残”,这也是营销的最高境界,“比如罗振宇的罗辑思维卖书,他的粉丝们连书名都不知道,就会把钱打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