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佛罗里达大学孔子学院网站截图
新加坡《联合早报》8月16日消息,北佛罗里达大学周三(15日)发表声明说,检视过去四年获孔子学院赞助的课程和活动,和学校使命及目标比较,校方认为两者并不相符,决定明年2月关闭孔子学院,以符合在合约结束前六个月告知的法律义务。
消息称,美国政界及高等教育界曾提出质疑,中国设在美国的孔子学院是另有目的,甚至认为孔子学院利用留学生作间谍,收集美国的敏感资料。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等著名大学在几年前就已中止与孔子学院的合作计划。
而在北佛罗里达大学宣布这一决定后,美国共和党参议员马可鲁比奥(Marco Rubio)在推特上表示欢迎,并建议其他佛罗里达州的大学也关闭相关机构。
鲁比奥推特截图
在西方发展“磕磕绊绊”
据观察者网2月份报道,鲁比奥早就开始为佛州孔子学院的关闭“推波助澜”。
对于反复拿孔子学院炒作“中国威胁”一事,我外交部早已做出表态称,美国所有孔子学院都是美国大学自愿申请,由中国高校与美国高校合作开办的,所有教学与文化活动全部公开、透明。中方根据美方要求,提供教师、教材等方面的帮助,从未干涉过学术自由。
然而,一些孔子学院的发展确实受到不少波折: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2012年5月17日,美国国务院发布公告,称在该国持有J-1签证的孔子学院部分中国汉语教师,违反了美国的签证规定,必须于6月30日离境。与此同时,要求在美国的孔子学院申请有关资质的认证。8天之后,新的公告称,持“不当”签证的老师不需离境,美方也不再要求孔子学院进行资质认证。
加拿大《环球邮报》2013年2月消息,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宣布于当年7月31日关闭校内的孔子学院。
据英国广播公司消息,2013年9月,法国里昂第二大学及里昂第三大学关闭孔子学院,称孔子学院是中方意识形态输出的工具,干扰西方学术自由。
此外,综合外媒报道,2014年9月25日,芝加哥大学宣布中止与孔子学院继续合作;10月1日,宾州州立大学跟进,宣布将在年底中止与孔子学院长达5年的合作。
遭遇“双重标准”
那么,孔子学院真的有如美国政客描述的那般“令人担忧”呢?
据悉,孔子学院(英语:Confucius Institute),是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机构。
几年来,孔子学院建设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园地,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加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合作的桥梁,受到广泛欢迎。
《孔子学院章程》明确规定,孔子学院作为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其宗旨是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
其实,早在孔子学院诞生之前,一些国家就已经开始创立其海外文化机构了,如英国文化协会、法国文化协会,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以及德国歌德学院等。
孔子学院作为和上述机构类似的、致力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桥梁,却遭遇了西方一些国家的“双重标准”。
《华盛顿邮报》上月刊文表示,孔子学院受到来自美国国会的威胁正值人们对中美关系十分关切之际。美国政客似乎急于削弱中国在美国的影响力,并把矛头对准了孔子学院。
文章认为,国会关闭孔子学院的行动是愚蠢的。一味关注孔子学院,而不关注其他项目,这让人想起了上世纪50年代的麦卡锡主义。
美国《明星论坛报》4月6日刊载美国明尼苏达州州立圣克劳德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凯瑟琳约翰逊题为《孔子学院是有好处的,不是威胁》的文章称,自2014年5月州立圣克劳德大学孔子学院开放以来,很多人的生活得到了改变,学到了知识,同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未来领导者也得到了培养。
《明星论坛报》报道截图
此外,在非洲的一些国家,孔子学院很少遭到抵制。
加纳海岸角大学的以实玛利门萨(Ishmael Mensah)在接受美媒采访时表示,该校孔子学院的目标是“促进加纳人与中国人之间更密切的合作”。他认为,教中文能让加纳年轻人“更好地与中国同龄人交流”。门萨指出,该校孔子学院提供的课程越来越受欢迎,每学期大约有2000名学生在那里上课。
“我认为,政府资助的机构和海岸大学的学术自由之间并没有利益冲突,”门萨说。
据孔子学院官方提供的数据,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球146个国家(地区)建立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138国(地区)共525所,其中,亚洲33国(地区)118所,非洲39国54所,欧洲41国173所,美洲21国161所,大洋洲4国19所。孔子课堂79国(地区)共1113个(科摩罗、缅甸、瓦努阿图、格林纳达、莱索托、库克群岛、安道尔、欧盟只有课堂,没有学院),其中,亚洲21国101个,非洲15国30个,欧洲30国307个,美洲9国574个,大洋洲4国101个。
美国关闭更多孔子学院:软实力变锐实力的背后
BBC
孔子学院让美国社会忧虑学术自由的问题。
孔子学院致力推动外国人学习中文以及中国文化,被视为中国试图对外宣传其“软实力”的举措,但孔子学院执行上却反而突显中国的“锐实力”,例如要求与美国学府签署合同时有保密协议,不透露资助金额;教材只跟随中国版本的论述等等,令学术界忧虑损害学术自由。
近期,美国有几家大专院校相继关闭中国政府资助的孔子学院,最新一间是美国北佛罗里达大学,校方认为孔子学院的教学与大学理念不相符,决定终止合作。
学者认为,孔子学院虽然挂上“孔子”之名,但事实上与孔夫子思想没有关系,而虽然英法德也在不同国家设立文化机构,但一般会遵守所在国的法律,尊重当地提倡的言论及学术自由,而并非像中国般强行把自己的一套带到其他国家。
疑虑一:学术自由
中国2004年起在国外设立多所孔子学院,截至去年底,全球有140多个国家、设立了超过500多间孔子学院。美国目前有过百间孔子学院。
美国北佛罗里达大学在14日发表声明,表示经过“仔细考虑”后,宣布关闭中国孔子学院。校方声明说,“审视了过去4年的课堂活动以及资助活动,发现与学校的目标和使命并不相符。”校方没有列明关闭学校的原因,只是交代按法律规定,6个月前发出通知,明年2月将会关闭孔子学院。
美国参议员卢比奥(Macro Rubio)在Twitter上表示欢迎校方决定。
卢比奥在今年2月曾致函敦促佛罗里达州的大学关闭孔子学院。他在信中指出,中国干预多边机构,对维权人士及家属进行恐吓,又对国外出版社及社交媒体公司实行审查制度,这些疑虑是不应该办孔子学院的原因。他表示,孔子学院的教职员大多从中国招聘,由中国教育部训练,除了影响就业市场,亦可能有自我审查的问题。
除了北佛罗里达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西佛罗里达大学也先后终止与中国孔子学院的合作关系。其中,芝加哥大学在2014年,有过百名教授联署反对设立孔子学院。德国、法国、瑞典、加拿大也先后有大学停止与孔子学院的运作。
美国全国学者协会研究项目总监蕾切尔‧彼德森(Rachelle Peterson)以电邮回复BBC中文查询时表示,已经有9间美国大学关闭孔子学院,协会赞扬校方的决定,呼吁其他大学跟随关闭孔子学院。
她说,“孔子学院限制了有关中国的论述,为中国政府的形象洗白,这种宣传手法不应在高等学府中存在。”
2017年,彼德森为协会撰写报告,指孔子学院刻意避开中国政治历史、人权问题,又强行承认台湾、西藏是中国一部分,其中,这些学院不会谈论六四天安门事件,如果在课堂上讨论“天安门”,就会展示“天安门”的图片,指出其建筑很漂亮。
负责国外孔子学院项目、中国汉办主任许琳2014年接受BBC访问时表明,所有从大陆送出去的教师,都是会遵守中国法律的中国公民,中国法律不允许老师有权利或自由在大学校园中说“法轮功是正当的”,而这些中国大陆的老师,也一定会说“台湾属于中国,只有一个中国”。
协会建议称,如果校方接受孔子学院,就不应该得到美国政府的资助,对中国政府派来的老师限制签证,以及要求高等院校在接受外国资助时披露有关资料。
美国学者萨姆‧克兰(Sam Crane)是专门研究儒家学说的专家。他所在的威廉姆斯学院没有设立孔子学院, 但他曾经到水牛城大学,出席由孔子学院赞助的演讲,题为“儒家思想在西方可以走多远”。
他说,当时没有受到任何压力,但他担心,美国的学府会因为接收中共政府资助而避免讨论个别敏感议题。
“如果美国一些设立孔子学院的学府,想讨论新疆的‘再教育营’问题,孔子学院会否试图阻止活动举行?而孔子学院一般对中文课程提供巨额金钱援助,如果引来孔子学院抗议,校方会否避免讨论对中共政府而言敏感的问题?”
威廉姆斯学院的克兰则认为,孔子学院表面上与情报收集等无关,主要是教授中文和文化活动,不过中共统战部在各学府的活动,增加了外界对孔子学院的质疑,他认为如果中共要发挥软实力,就最好不要在政治上管制在美国的中国学生。
今年稍早前,美国参议员卢比奥连同泰德‧克鲁兹(Ted Cruz)、乔‧威尔逊(Joe Wilson)等,推动立法禁止高等学府的间谍和知识产权盗窃活动,要求孔子学院向美国司法部登记为“外国代理人”,同时又要求学校公开获海外机构资助的数字,扬言如果学校决定与孔子学院合作,就不能够得到美国联邦政府的资助。
美国中期选举临近,中美又因贸易战爆发关系转差,许多政客或顺应针对中国的不满情绪,以针对孔子学院的行动争取支持。美国资深媒体人潘文(John Pomfret)7月在《华盛顿邮报》撰文指,目前国会议员的行动是出于政治目的,但针对孔子学院,方向上是“愚蠢”,因为孔子学院主要只是教授语言,就算有灌输意识形态,相信美国学生也有足够的批判性思考去应对。
他认为美国政府和国会,应关注“千人计划”等类似项目,这些计划是中国吸引美国科学家把发明和技术带到中国。
多年前中国已有一些学者建议,孔子学院应该在外国大力推动孔子儒家学说,但目前,甚少把这种思想教育包含在内。
问题的根源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对BBC中文表示,孔子学院是学习其他西方国家设立的文化机构。英国、法国有各自的文化协会;德国也在各地设立歌德学院。
但孔子学院和这些机构有两大分别。第一,英法德的文化机构是独立运作,与当地大学没有关连,最多也只是与当地文化、教育机构合办一些活动,但孔子学院则在组织上与当地大学连在一起,这是触发很多争议的原因。
第二,英法德等文化机构在海外做事,都是在当地宪法大框架之下,尊重当地的宪法、法律,西方国家宪政上拥护表达自由,但“中国海外的这些机构,在这一点上恰恰就是没办法协调两个大的体制之间的这个摩擦”。
“中国在外面的机构,你当然要按照中国的法律、中国的价值体系做事,那人家对你就没办法,在组织上放在人家的大学里面,没有办法跟你所在的这些国家的宪法与法律一致,引起现在很多的麻烦,”丁学良说,“你在富有、宪政的国家,就不要跟当地的法律或宪法发生冲撞,许多人就是拿当地的法律和宪法来批评孔子学院。”丁学良很早就提议,孔子大学应该在组织上与当地大学组织上分开。
彼德森认为,孔子学院要依附在美国学府之中,是希望得到其地位与可信度,但孔子学院则无视了这些学校原本的声誉。 软实力与锐实力
中国把孔子学院视为大国外交策略之一。今年1月,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中时指出,要推进孔子学院改革发展,并表示在孔子学院方面,“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孔子学院原本被视为中国对外输出“软实力”的一项措施,但种种决策和营运上却被指反而突出了中国的“锐实力”。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在美国《外交事务》杂志发表文章,指孔子学院是一种软实力的包装,但实质是企图以扭曲资讯引导受众的“锐实力”。美国学者克兰说,如果中共继续自行控制“中国文化”的定义,“他们希望发展软实力的企图一定会失败”。“他们要知道,文化吸引力不是一种由上而下控制的意识形态,”他说。
面对种种针对孔子学院的负面评论,中国外交部今年3月强调,孔子学院与外国大学是本着“相互尊重,友好协商,平等互利”的原则,订立正式协议而设立的,孔子学院的宗旨是“加强中国与有关国家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友谊”。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说,“近一段时期以来美方个别人不时发出一些杂音,它们反映的实质和根本是怎么看世界、怎么看中国发展的问题,或者说能否真正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非此即彼的过时观念,与其他国家开展互利共赢合作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