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科技前沿
关键字  范围   
 
加州理工学院等对“中子星并合产生引力波”有了定论
加州理工学院等对“中子星并合产生引力波”有了定论
2018/9/12 1:30:36 | 浏览:1396 | 评论:0

加州理工学院等对“中子星并合产生引力波”有了定论

  据英国《自然》杂志5日在线发表的一项天体物理学研究,国际天文学家团队通过高角分辨率射电观测,报告了有关中子星并合所产生的射电辐射的最新见解,并终于确定了余晖辐射的正确模型。

  中子星并合也会产生引力波,而GW170817就是首次探测到的来自双中子星并合的引力波事件,伴随着覆盖整个电磁波谱的辐射。GW170817发生在距离地球4000万秒差距(1.3亿光年)的NGC 4993星系内。GW170817相关的辐射和X射线余晖延迟发生,高峰期出现在中子星并合后的150天左右,之后相对快速地衰退。

  截至目前,科学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模型来解释余晖辐射,其中一种是喷流受阻,即喷流无法干净利落地避开中子星并合期间喷出的富含中子的物质;另一种是喷流无阻,而周围包裹着一种被称为“茧”(cocoon)的广角外向流(喷流的能量会注入不断膨胀的“茧”中)。但通过已收集到的观测数据尚无法判断哪一种模型是正确的。

  此次,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库纳尔·莫雷、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的亚当·戴乐、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奥利·高特列博等,通过高角分辨率射电观测表明,GW170817相关射电辐射的来源在中子星并合后的75天至230天里,表现出明显的超光速视运动,暗示其实际运动接近光速。

  研究团队认为,初期射电辐射由广角外向流(“茧”)提供动力,而后期的辐射最有可能主要是强有力的窄喷流。这些观测结果支持上述第二种解释双中子星并合余晖辐射的模型。

  2017年10月,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欧洲处女座(Virgo)引力波探测器以及世界各地70多家天文台的科学家代表,共同宣布人类首次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并合的新型引力波GW170817,并“看到”这次并合事件发出的电磁信号。而此次事件余晖辐射的确定,也意味着人类在探测未知世界的路上更进了一步。(张梦然)

相关栏目:『科技前沿
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2024 全球城市人工智能评估报告:利用 AI 构建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 2025-04-02 [11]
为躲避花粉过敏,海森堡逃到一个小岛,却意外掀起量子革命 2025-03-27 [120]
他的公司被稱作黑匣子-他希望矽谷為美國而戰 2025-03-27 [122]
那些让你更聪明的科学新概念 2025-02-26 [908]
31组超有趣的创意对比,带你看清世界的神奇反差! 2025-02-21 [1035]
2025年,AI到底会给科学界带来怎样的变化? 2025-02-21 [1103]
献分享|Angew. Chem.| 超分子切换液-液相分离以协调酶动力学 2025-02-21 [1016]
原子核的利用 2025-02-21 [1035]
科幻小说中的硅基生命,就要实现了吗? 2025-02-21 [1034]
想搞懂宇宙如何演化或许只需要……10亿年? 2025-02-20 [109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