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 Paper on Career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2018
该白皮书在针对行业大数据以及3.5万中/美两地学生、家长调研的基础上,对中国留学生赴美求学、就业现状与趋势进行了更加细致、全面地分析,并且深入解读了未来十年第四次工业革命给中国留学生就业带来的冲击、变化与机遇,为中国学子赴美留学及成功就业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而这一系列调研结晶与解决方案,也昭示着大数据助力留学生职业规划路径的重要性。
在线教育科技平台加持,增强中国留学生国际竞争力
在《2018中国留学生美国就业白皮书》中,一组来自中国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迎来了新一轮的"留学热",出国留学人数突破60万大关(60.84万)。而在中国每年出国留学的大军中,美国始终是中国留学生的首选。在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发布的《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数据中,2016/2017年度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学习的国际学生总数是107万余人,其中中国留学生占35万余人,位列榜首,比第二名的印度多了近1/2,由此可见中国留美学生群体之庞大。
(数据来源:OpenDoors)
近些年来,中国国际学校连年林立不止,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孩子送进国际学校,为日后出国留学做好准备。但是,从中国和印度两国留美学生获取美国H1B签证人数相差四倍,尤其印度留美学生人数仅为中国留美学生1/2的客观现实可以看出:中国留学生在国际就业竞争力上存在的诸多不足。在《2018中国留学生美国就业白皮书》中,这些不足被归纳为专业硬实力和职场软实力两个方面。
那么,中国留学生如何弥补这两大短板,不再被迫成为"裸归"一员呢?《2018中国留学生美国就业白皮书》给出了答案:互联网教育科技平台有助于提高中国留美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教育个性化成长方案,助力留学生圆在美就业梦
发布会上,基于《2018中国留学生美国就业白皮书》的数据解读,我们了解到有80%以上的中国留学生以拿到文凭为留学的第一目标,所以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大都在临近毕业时才开始思考如何找工作。但由于在留学期间的职业选择不明确,无论在选课还是在做项目上,都没有设定清晰的目标,所以没能把握好可以用于积累职业技能的宝贵留学时光,最终只能被迫"裸归"。
因此,就业目标设定是中国留学生必须提早做的一项重要工作。留学生们有了清晰的就业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量化他们在专业硬实力和职场软实力上与目标岗位的差距,进而才能在大学或研究生期间,充分地规划好课程、项目和实习,以确保自己在毕业时就具备就业竞争力。
但是,这样的选择、规划和准备却不是留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因为大多数中国留学生在留学之初,都缺乏系统性选择职业方向的方法,往往凭借自己的感觉和想象,或是受父母、身边某些人的影响。此外,学生往往把学校排名作为第一选择,却把专业选择放到第二位,这种"虚荣"的选择加剧了他们未来就业的困难。因此留学生需要借助科技测评系统与职业导师的帮助才能更快、更稳地实现自己的在美就业梦想。
建议:中国留学生要在读书阶段同步开展职业路径规划,并通过合理有效、个性化的成长方案来提升留学生的专业硬实力与职场软实力,缩短自身与目标岗位的差距。此外,据数据显示,在美国找工作80%的成功率来自于内推,人脉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寻找领域内的人脉资源和名企的内推机会,系统学习建立人脉的方法,也会大大提升留学生的求职成功率,使留学生受用一生。
在未来10年,甚至是5年内,今天很多的热门领域,例如CS专业、EE、ME、IE专业、金融等有很大可能将不会再以今天的方式存在,它们会被更高层的语言、设计方法所取代,因为这是一个人工智能"横行霸道"的时代。
因此,在这样的大势下,我们需要牢记《2018中国留学生美国就业白皮书》带来的警示:无论今天你身处哪一个行业,未来你唯一能应万变的"不变"就是学习高阶思维方式,训练自己创新的能力,掌握人工智能的发展节奏,从现在开始,从教育开始,从科技开始,更从规划开始,走向梦想,为时不晚。
《2018中国留学生美国就业白皮书》:“90%的中国留学生不具备找到美国工作能力”的结论也是该报告中非常吸引眼球的一个重要结论。
《2018中国留学生美国就业白皮书》特别强调中印两国留学生差距:
中国留学生是印度留学生数量2倍之多,
但抽到H1B的学生仅为印度1/8,
这就代表中国留学生比印度差?
在美就业的中国留学生不足10%,
就代表“90%的中国学生不具备找到美国工作的能力”?
白皮书援引《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数据,指出2017财年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学习的的国际学生总数是107万余人,其中中国留学生占35万余人,位列榜首,比第二名的印度多了近50%。
虽说中国留学生多但是获得H-1B的数量却和印度调换了名次。
2017财年抽到美国的H-1B中,印度占比75.6%,中国仅占9.4%。
中国留学生是印度留学生数量2倍之多,但抽到H-1B的学生仅为印度1/8。为什么中印留学生在美就业情况会相差这么大?
这份《白皮书》给出了两点解读:
首先,中国、印度两国留学生选专业不同,有大量中国留学生首选商科和商科,OPT只有1年;而印度留学生更青睐STEM专业中的工程和计算机,OPT有3年,获得H-1B的几率更高。
其次,由于印度“外包公司”擦边球式操作,IT咨询外包公司产业无比强大,大量挂靠、输送第三方派遣雇员,也致使很大比例H-1B雇员被印度占领。但报告在最后给中国留学生的建议中暗戳:中国留学生缺乏国际就业竞争力。
报告认为,总共在美工作的中国应届毕业生大约在1.5万左右,这个数量不到应届生总数的10%,由此下了“90%的中国学生不具备找到美国工作的能力”的结论, 这个说法完全忽略了中国留学生在美求职的主观意愿。
报告中的确指出了一些中国留学生的不足之处,例如中国留学生相对缺乏职场培训与经验,上学时一心只惦记学业,在英语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力、及对职场文化的理解和面试沟通技巧等方面有欠缺。
基础数据虽然没有错,但通过过于简单的计算方式就给中国学生扣上一顶大帽子,这样的结论是实在太潦草。
为什么中国留学生表现“差”?
01
印度外包公司抢走H-1B申请大头
其实,《白皮书》讲到的印度外包公司的确是印度包揽大头的原因,而且是主要原因。
根据移民局发布的2016年H-1B批准量前二十的公司名单,可以直观看到众多知名的印度IT外包企业,高知特、印孚瑟斯、塔塔、威普罗赫然在列,前三个印度IT外包公司获批的H-1B数量相当于榜单第4名至第17名获批数量之和。
非常规的量大往往是质优的反义词,这些外包公司的平均工资远低于排名下方的美国本土科技公司,而且常有大量虚报工资和职位的严重违规行为。
02
在中国留学生的眼中:也许回国才是更好的选择
90%的留学生没有留在美国工作,就证明他们都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吗?回国就会被扣上‘混不下去了’的帽子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从2013年开始中国留学生归国人数就持续攀升,2016年回国留学生人数比2013年增长了22%。
(图片来源于Bloomberg Businessweek)
国内创新科技领域的一片大好发展形势对海归们极具吸引力。目前,全世界价值最高的前五位创业公司,有三家公司的总部都在北京。中国的发展、以及国内生活稳定以及强烈的归属感时刻在吸引着中国留学生回国,中国留学生完全没有印度人那般“撕护照也要留下”的强烈需求。
03
越来越专注个人兴趣,挑专业不只为了留美
挑一些美国人不擅长做的事情以便在美顺利找到工作,拿到签证一直是似乎是很多高学历外籍人士留美的不二捷径,然而,面对专业选择,变化正在年轻一代留学生身上悄然发生。
新一代留学生的观念更注重自我,选择专业也更加偏重自己内心真正感兴趣的领域,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学习容易留在美国的STEM专业。
每年关于华人和留学生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皮书都不少,面对各种大数据和知道意见还是要辩证分析,自己的路还是自己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