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乔治亚大学 &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找到控制不同作物的共有休眠基因
乔治亚大学 &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找到控制不同作物的共有休眠基因
2018/9/26 3:05:56 | 浏览:1582 | 评论:0

乔治亚大学 &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找到控制不同作物的共有休眠基因

        调控作物休眠的基因终于被科学家找到了。9月24日,《自然—遗传》杂志刊登文章,介绍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田志喜课题组、储成才课题组联合美国乔治亚大学Scott A.Jackson教授等团队,在研究不同作物的平行选择过程中发现了能调控种子休眠的基因。

       在自然条件下,野生植物种子成熟后都具有休眠特性,使其个体间具有不同的萌发时间。比如甲种子成熟可能10天后萌发,乙种子20天后萌发,丙种子30天后萌发。这样即便甲、乙萌发后遇到天灾,但丙会躲过天灾,总有植株会存活下来。

       植物休眠长短不一会给农业生产带来问题,同时种的作物不会同时成熟。我们的祖先把野生植物逐步驯化成了休眠性减弱的农作物。由于休眠性状难以准确鉴定,休眠基因就成为生物学研究的最难问题之一。

       今天的农作物都是经过野生植物驯化后的结果。科学家发现,虽然不同作物在驯化过程一般没有任何交叉,但在从野生种到栽培种的驯化过程中,一些性状表现出了趋同现象,比如成熟后都不会自动脱落,茎干都变得直立粗壮,种子休眠性减弱。

       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研究人员首次鉴定得到了控制大豆种皮成为绿色的G基因,发现G基因在大豆的驯化过程中受到强烈的选择,它还参与了对大豆种子休眠的调控。进一步研究又发现,G及其同源基因不止在大豆驯化中被选择,在水稻和番茄的驯化中也受到选择,而且在大豆、水稻等作物中都参与种子休眠的调控。

       这是世界上首次报道的调控种子休眠的G基因在不同科的作物驯化中受到平行选择。该研究不仅增加了人们对植物驯化过程的理解,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全球首款「代孕机器人」亮相 引爆争议 教会如何回应这场科技风暴? 2025-08-15 [322]
认知刺激与音乐刺激:预防痴呆症的潜力 2025-08-13 [285]
天津大学校友团队:实现人类与肠道工程菌远程“对话” 开辟肠道健康监测与疾病治疗新路径 2025-08-12 [424]
Nature确认:1/4肺癌患者没吸过烟,背后竟是它惹的祸 2025-08-05 [683]
美国家庭掀起了“麻将在手,健康常有”的潮流建议中老年人以麻将社交保持健脑防老 2025-08-05 [400]
日本厚劳省批准使用AI的医疗器械,可基于脑回路客观诊断抑郁症 2025-08-01 [815]
谷歌突然免费开放"医生级"AI!医院连夜抢装,医疗界彻底变天 2025-08-01 [1234]
9种看似在“放松”,实则让大脑越来越笨的行为 2025-07-23 [692]
JAMA子刊:睡前刷手机的代价!成人睡眠时长缩短、质量下降,夜猫子风险更高 2025-07-23 [1379]
北大医学专家胡大一:睡觉,一个让你延长生命的革命性新秘方 2025-07-23 [72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黄奇帆:今后10年,中国经济将发生5个历史性变化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