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3年11月6日,俄国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eter Ilich Tchaikovsky)在圣彼得堡指挥了他的《第六“悲怆”交响曲》首演后仅九天就仓促离世,终年53岁。柴可夫斯基是第一位在国际范围内留下深刻印象的俄国作曲家,他的一些作品已经处于古典音乐领域最受欢迎之列。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唱片不计其数,每件作品的各种版本也汗牛充栋。我们选出以下十张值得珍藏的其代表作唱片分享给大家,以纪念柴可夫斯基去世125周年。
《天鹅湖》
1
《天鹅湖》(Swan Lake)创作于1875–76年间,尽管最初是失败的,但它现在已经是所有芭蕾舞中最受欢迎的芭蕾舞剧之一。
推荐唱片
乐队:蒙特利尔交响乐团
指挥:瑞士指挥家查尔斯·迪图瓦
厂牌:Decca
迪图瓦自始至终都赋予这部作品以春天的节奏、优雅的抒情性音乐,两首华尔兹更是充满迷人色彩的潇洒耀目。在最后场景中,天鹅主题经匠心独运的颤音在B大调上达到高潮。
《胡桃夹子》
2
1892年12月18日,柴可夫斯基的两幕芭蕾舞剧《胡桃夹子》(The Nutcracker)在圣彼得堡的马林斯基剧院首演,那天同时首演的还有柴可夫斯基最后一部歌剧——独幕歌剧《约兰塔》。虽然首演并不成功,但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以来,完整版《胡桃夹子》已经享有了极大声望,无数的芭蕾舞团将其搬上舞台,热演盛况主要是在圣诞季节,尤其是在北美。美国主要芭蕾舞剧院的票房收入大约有40%来自《胡桃夹子》。
推荐唱片
乐队:柏林爱乐乐团
指挥:英国指挥家西蒙·拉特尔
厂牌:EMI Classics
这套新制作的双碟唱片,因其“视觉效果”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一幕让人想起温馨的圣诞祝福和撒娇场景,第二幕则是糖果王国里丰繁复杂的魔法。这里有一个始终如一的连贯感觉,即拉特尔棒下芭蕾舞的分镜头描述与各细节之间,获得了完美统一。因此,孩子们因惊奇、烦恼以及失望带来的情绪波动,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而德罗赛尔梅亚的出现,则唤起了敬畏、欢乐以及怀疑之间模棱两可的感觉。真是一场津津有味妙趣横生的战斗……
▲ 捷吉耶夫/马林斯基
《第六“悲怆”交响曲》
3
▲ 西诺波里/爱乐管弦
《B小调第六“悲怆”交响曲Op.74》(Symphony No 6 “Pathetique”)是柴可夫斯基最后一部完成的交响曲,创作于1893年2月至8月底。作曲家将这部作品题名为《The Passionate Symphony》,用了俄语词汇Патетическая(Pateticheskaya),意指“passionate”或“emotional”;之后被误译成法语“pathétique”,意为“evoking pity”。除了苏联,这部作品在其它国家都沿用了这一误译。柴可夫斯基在他去世前九天在圣彼得堡指挥了这部作品的首演。同年11月18日,捷克指挥家爱德华·纳帕拉尼克在纪念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会上,指挥了这部作品的第二次演出,其中包括首演以后柴可夫斯基所作的一些小修改,这也是我们今天所知道的这部作品确切形式的第一场演出。当年的12月16日,这部作品首次在莫斯科演出,俄国指挥家瓦西里·萨福诺夫担任指挥。这是柴可夫斯基有生之年首演的最后一部作品;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单乐章《第三钢琴协奏曲Op.75》完成于去世前不久的1893年10月,但在他的身后才得以首演。
推荐唱片
乐队:爱乐乐团
指挥:澳大利亚指挥家查尔斯·麦克拉斯
厂牌:Signum
这场2009年的现场演出中有一种直观性和深刻性,几乎可以说是达到了法庭上辩论的清晰程度,从而在各危机点上营造了巨大的戏剧效果。发展部开头部分由定音鼓预示世界末日的来临,给人以彻头彻尾的兴奋感——的确,强而有力的定音鼓以及铜管乐器演奏也没什么可怕的。高潮部分由弦乐器演奏的黑暗但饱满的持续乐段又是怎样的一种效果啊——广义的节奏感,在长号上宣泄出另一种无情……
▲ 卡拉扬/维也纳爱乐
《曼弗雷德交响曲》
4
创作于1885年5至9月间的《B小调曼弗雷德交响曲Op.58》(Manfred Symphony),是一部有标题的交响曲。它是基于英国诗人拜伦1817年诗歌《曼弗雷德》而完成。这是柴可夫斯基唯一没有编号的交响曲(其1892年创作的《降E大调交响曲》只是一个轮廓,并且没有在作曲家生前公开演出过),于1886年在莫斯科首演。
推荐唱片
乐队:利物浦皇家爱乐乐团
指挥:俄国指挥家瓦西里·佩特连科
厂牌:Naxos
佩特连科指挥的《曼弗雷德》,开头为管乐合奏的哥特式灰色旋律,随之而来的是弦音演绎的情感涌动。而指挥的自我重复,则是为了确保让听众领会到他绝望的程度。佩特连科拜伦式的小题大做,使人对自我厌恶产生了类似激情澎湃的感觉——和拜伦一样,柴可夫斯基是有着反英雄情节的。但第一乐章真正的神奇之处,是在人们通常称之为发展部理想化爱情含情脉脉出现时给人带来的视觉享受。苍白的单簧管对比着温和的用震音演奏的弦乐,直抒胸臆,在这一点上,佩特连科和他的乐队从未令人失望。同样,在史诗搬的结尾部分,痛苦经圆号和小号再次大幅渲染,显得有点言过其实……
《第二钢琴协奏曲》
5
《第二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No.2)创作于1879年间,作品献给尼古拉·鲁宾斯坦,以感谢他在柴可夫斯基第一协奏曲和G大调钢琴奏鸣曲上的优异演奏。这部作品于1881年首演于纽约,次年的春季此曲才回到俄国首度与俄国民众见面,由塔涅耶夫担任钢琴独奏,尼古拉·鲁宾斯坦的哥哥安东·鲁宾斯坦负责指挥。有人认为这首作品是史上最美的协奏曲,演奏起来相当华丽,甚至有人偏爱此曲甚于第一协奏曲。
推荐唱片
钢琴:英国钢琴家彼得·多诺霍
乐队:英国伯恩茅斯交响乐团
指挥:俄国指挥家鲁道夫·巴沙
厂牌:EMI/Warner Classics
这张唱片的效果是壮观的。它有一种恰当的光彩和生动性,极其美妙的平衡感,而多塞特普尔艺术中心的氛围看上去似乎也正合适。这得归功于唱片制作人安德鲁·基纳和平衡工程师迈克·克莱门斯。这张年度唱片,并不是辛德瑞拉工作室里录制的最佳唱片,但却是我听过唱片里最好的。也许,它不能称之为一部杰作,但却有一些美妙绝伦的瞬间,被演绎得非常到位……
《第一钢琴协奏曲》
6
▲ 里赫特/卡拉扬/维也纳爱乐
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Op.23》(Tchaikovsky Piano Concerto No 1)创作于1874年11月至1875年2月间。这是柴可夫斯基最受人欢迎的作品之一,也是所有钢琴协奏曲里最负盛名的几部之一。初版受到了俄国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弟弟尼古拉·鲁宾斯坦的严厉批评。尼古拉后来又否定了他先前的指责,并成为这部作品的热情拥护者。柴可夫斯基曾对其进行了三次修改,最后一次修改是在1888年12月份,也是今天通常情况下演奏的版本。
推荐唱片
钢琴:英裔澳大利亚钢琴家史蒂芬·贺夫
乐队:明尼苏达管弦乐团
指挥:芬兰指挥家奥斯莫·万斯卡
厂牌:Hyperion
我只能用焕然一新来形容这张唱片。虽然市场上有多达130个版本可供选择,但这张唱片里的轻快节奏是显而易见的,这使它和其它版本间有了细微的差别,也给人们带来了别样的愉悦之感。第一协奏曲结尾部分,贺夫那惊人的速度,也获得观众惊愕的呐喊……
▲ 丹尼斯·马祖耶夫/祖宾·梅塔/以色列爱乐
《弦乐四重奏》
7
▲ 第二
▲ 第三
柴可夫斯基共作有三首弦乐四重奏,都作于1870年代,也就是作曲家三十岁至四十岁间。通常认为他在管弦乐领域创作水平更高。
其中《第一弦乐四重奏》采用乌克兰民歌所写的《如歌的行板》,后来成为老柴最著名的旋律,当年作家托尔斯泰听后感动到得潸然泪下。
《弦乐四重奏&佛罗伦萨的回忆》(String Quartets. Souvenir de Florence)
推荐唱片
尤里·尤洛夫va
大提琴家:米哈伊尔·米尔曼
鲍罗丁弦乐四重奏团
厂牌:Warner Teldec/Elatus
第二和第三首弦乐四重奏,很明显地带有交响乐的特征,特别是悦耳的和声以及丰富多样的序列,都是柴可夫斯基交响曲中常见的写作手法。即使是一些细枝末节之处,像第三首快板乐章开头部分那样的急速转换,也让人一下子就联想到‘木管乐器’(甚而至于,你几乎可以听到双簧管、长笛和单簧管在一块演奏)……
《小提琴协奏曲》
8
柴可夫斯基于1878年在日内瓦湖畔的克拉朗创作的这部《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35》是最为人们熟知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在那里,柴可夫斯基已经从和安东妮雅·米留可娃那灾难性婚姻所带来的忧郁沮丧中得以恢复。经历种种波折之后,该部作品的首场演出最终于1881年12月4日由汉斯·里希特指挥俄国小提琴家阿道夫·布罗茨基在维也纳首演。
推荐唱片
小提琴:台湾小提琴家陈锐
乐队:瑞典广播交响乐团
指挥:英国指挥家丹尼尔·哈丁
厂牌:Sony
2008年,陈锐在梅纽因小提琴比赛上演奏了这部协奏曲,之后又以这部作品参加了2009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伊丽莎白女王大赛,两次大赛均获得了一等奖。出色的演奏技巧当然是一方面,最复杂的乐段在他的弓下犹如儿戏。但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的乐感——他可以让聆听者意识到每个乐段里的情感流露,很显然这样的流露完全是自发的,仿佛意识到演奏本该如此……
《罗密欧与朱丽叶》
9
▲ 夏伊/克利夫兰管弦乐团
管弦乐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 Juliet),基于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而创作,又被称为《幻想序曲》。如同柏辽兹和普罗科菲耶夫等其他作曲家一样,柴可夫斯基也深受莎士比亚的影响,并在其《暴风雨》和《哈姆雷特》的基础上完成了这部作品。不同于柴可夫斯基的其它主要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没有作品编号,只有一个另类的目录编号,称为TH 42和ČW 39。起初,《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俄国和欧洲都没有获得成功,1870年3月首演时,各界反响平淡。1876年,汉斯·里希特在维也纳指挥的那场演出甚至遭到了嘘声;后来,出生于布拉格的著名音乐评论家爱德华·汉斯立克也严厉指责了这部作品。
推荐唱片
乐队: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
指挥:弗拉迪米尔·尤洛夫斯基
厂牌:Pentatone
那些知道《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1869年最初版本的听众,想必已经意识到这是另一部更富情趣的作品,虽然不一定更好,作曲家的第一个想法可能也是如此。我个人喜欢序曲中对劳伦斯神父温柔虔诚的描述;我也喜欢对这伟大爱情主题的早期预感。尤洛夫斯基充分体会到了其间的不同,非常激动人心……
《1812序曲》
10
《降E大调1812序曲Op.49》创作于1880年,以纪念俄罗斯保卫祖国抵抗拿破仑部队的入侵。该部作品于1882年8月20日,由Ippolit Al'tani担任指挥,在同样为纪念1812年俄罗斯防卫战而建造、当时尚未完工的莫斯科基督救世主大教堂附近的帐篷里进行了首场演出。1891年,柴可夫斯基在卡内基音乐厅亲自指挥了这部作品。《1812序曲》以精彩的凌空开炮、和谐悦耳的钟声以及铜管乐器号角齐鸣的大结局闻名于世,也成了美国独立日燃放烟花的常用伴奏音乐。
推荐唱片
乐队:明尼阿波利斯(明尼苏达)交响乐团
指挥:匈牙利指挥家安塔尔·多拉蒂
(现场)
多拉蒂的指挥,活泼、尖锐、且具有适当的戏剧性,意味着一种罕见的自发性,对主要‘冲突’的激烈叙述以及钟声、乐队、枪炮声交织在一起呈现的慷慨激昂结尾部分,营造了留声机历史上最欢腾狂乱的场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