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出席了一个部署会——深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派驻机构改革动员部署会。在这个会议上,透露了中央纪委下一步的大动作——向中管金融企业派驻纪检监察组。十八大后中管金融企业不断有人落马,其中包括两个大老虎——国开行原监事长姚中民和人保集团原总裁王银成。
变化
2014年1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中央纪委派驻机构建设的意见》,明确将通过新设、调整等方式,设置派驻机构,实现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机构全覆盖。当时在140多个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中,中纪委监察部只在52个单位设置了派驻机构,其余的80多个没有派驻。
2015年3月,中纪委新设7家派驻纪检组组长,分别赴中办、中组部、中宣部、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机关、国办、全国政协机关任职报到,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2015年11月,中办印发《关于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的方案》,明确中纪委共设置47家派驻机构(综合派驻27家、单独派驻20家),实现对139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
但今年以来,发生了不少大事,比如监察法施行,比如国家监察委成立,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纪委监委的监督对象已经不仅仅是党员干部了。
△监察法
在外界看来,监督对象的扩展意味着派驻机构的扩权,这也体现在了10月30日的文件中:
赋予派驻机构监察权,派驻机构既要依照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又要依照宪法和监察法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实行监察全覆盖”。换句话说,被监督者将成倍增长。
将向中管金融企业派驻
中央文件中还有这么一句话,“分类施策推进中管企业、中管金融企业、党委书记和校长列入中央管理的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此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主要是对中央和国家机关派驻了纪检监察机构,中管企业、中管金融企业、党委书记和校长列入中央管理的高校的纪检组(纪委)是内设机构而非派驻管理。
如何“分类施策”尚不得知,但2日的部署会上,赵乐际的说法是:“有序开展向中管金融企业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中管企业、党委书记和校长列入中央管理的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划重点,“向中管金融企业派驻纪检监察组”,这可是个重大调整。
按照赵乐际的说法,除了中央和国家机关,这十几家中管金融企业将要被安上“探头”。
问题
金融系统的反腐一直备受高层关注。
在2015年时,中央就实现了对15家中管金融企业巡视全覆盖——
2013年8月,中央巡视组进驻中国进出口银行开展巡视,之后的巡视反馈提到“有的贷款发放不规范,存在廉政风险,有利用信贷权谋取私利的情形”。
2015年11月,中央巡视组对31家单位党组织进行专项巡视,那次专项巡视的“重头戏”之一,便是14家中管金融企业。
后来反馈的情况表明,问题也不少。
如中投公司存在“公款打高尔夫球不收手不知止,公款出国(境)旅游屡禁不止,营销领域费用失控,违纪违法问题频发”“利益输送问题严重”。
中国工商行“‘近亲繁殖’比较突出,一些单位领导违规提拔调整干部”“一些基层机构存在以贷谋私问题,一些部门和分支机构利用创新型业务谋取私利”等。
国开行存在“铺张浪费、享乐奢靡问题突出,办公用房严重超标,在多地建高档豪华宾馆,闲置浪费严重”“存在因人设岗、‘带病提拔’;信贷、采购、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存在廉洁风险和道德风险”等。
金融反腐
伴随着巡视工作展开的,是中管金融企业一批官员渐次被查。
2013年12月,中国信保原副总戴春宁落马,2年后(2015年11月),中国信保原首席审计官马仑被查,马仑被查同月,公司党委办公室原主任胡正明因在中央巡视组进驻公司期间,干扰中央巡视组工作被严重警告并调离岗位。
2016年6月和2017年2月,国开行和中国人保先后被揪出两个大“老虎”——国开行原监事长姚中民和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总裁王银成。
在王银成落马同月,中央纪委发布通报,交通银行原首席风险官杨东平被双开,通报称他“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私营企业主获取贷款提供帮助”。
一些分行一把手也在落马名单中——
2017年4月,中国进出口银行北京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李昌军落马
2017年12月,中国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薛峰落马
中国纪检监察报提到:
改革明确,派驻机构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直接领导、统一管理,首要任务是监督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和司局级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