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五条”感悟之一
习近平主席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提出五点对台政策主张,按习惯人们简称为“习五条”。既是《告台湾同胞书》以来对台方针政策的一以贯之,又是新时代针对台海新态势的创新发展。以“和平统一”更新“解放台湾”,在毛周时代已经酝酿探索。《告台湾同胞书》则是“和平统一”的正式宣告和启动。在中国改革开放伊始,即以亲情的呼唤和感召,推动两岸融冰。凝聚全党全民意志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战略决策,推动两岸情势的顺态巨变。其后,顺势时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推进两岸三通以至多通,逆势时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反独促统斗争遏制“台独”。“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2017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上,将两岸统一纳入战略目标,并将之定义为“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划定了在2049年前完成统一的时间表,到这次对台讲话又正式宣告启动统一实践。
在新时代新情势下,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既精到剖析历史症结,“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又高瞻远瞩指明历史前景,台湾问题“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把“携手推动民族复兴”,与“实现和平统一”紧密联系起来,确定为奋斗目标。直接呼唤台湾民众“认真思考台湾在民族复兴中的地位和作用,把促进国家完全统一、共谋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无上光荣的事业”。这无疑是在承传中揭开新页,推向新程。
重申与阐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具有指导引领的巨大深远意义。说是“最佳方式”,并非唯一方式。虽非唯一方式,毕竟是最佳方式。这包括两方面,一是以和平统一为佳,二是政治体制,在“一国”原则下实施“两制”为宜。
和平统一,不排除必要时的武力统一,但力争和平方式。和平统一之所以最佳,从正面来说,有利于两岸和平发展,更有利于中国和平崛起,有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反面来说,可以避免战争的伤害。非和平方式即使在迫不得已时使用,依然会对中华民族伤害过大过深,对两岸一家亲感情伤害心灵伤痕更难以弥补。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是民族的大义。必要时的武力制独,打的是自外於中国人“台独分裂”者。他们把自己开除在中国人之外。武力制独绝非针对台湾民众,绝非针对台湾广大中国人。这些给三方面做了明确宣示。对台湾民众寄予希望,相信广大台胞会认清大势大义,摆脱台独势力绑架,自主选择和平统一道路。对大陆民众和所有反独促统的炎黄子孙坚定信心,尽管艰难曲折也要力争选择和平统一。尽管曲折起伏,要深信如同曲折起伏的黄河终将流入大海汪洋一样,中国统一必须实现也必然实现。对国际制造台海麻烦的势力发出警示,别想制造“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局面,不要玩弄“以华制华”的花招。如果胆敢挑衅中国核心利益、武力干预中国统一历史进程,必受中国大义凛然的武力制止、阻遏和惩戒。
一国两制之最为适宜,是在一国中国根本原则下,在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前提下,充分考虑和照顾台湾同胞的习惯和愿望,给台湾同胞一个适宜的政治空间。反对和质疑统一的人,往往以制度不同为借口。习近平讲话中破解这种迷惑,指明“制度不同,不是统一的障碍,更不是分裂的借口”。 “一国两制”的提出,本来就是为了照顾台湾现实情况,而 ‘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照顾台湾同胞利益和感情”。这个阐明,既给台湾同胞解惑消忧,又给某些高唱“一国一制”人士纠偏澄清。不少台湾民众坚持一个中国,但担忧被一统于社会主义制度下。“两制”有利于他们解除顾虑。如果将来他们体会到社会主义优越性自愿接受,那就顺其自然。目前高唱“一制”,看似先进实际激进,不切实际,不合时宜,适得其反。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战略决策,战略定性,有历史洞察,有科学依据,有实践检验,既坚持不懈,又与时俱进,充分显示其强大生命力。蔡英文气急败坏跳出来,公然宣称不接受九二共识,不接受一国两制,重弹“两国论”谬曲,皆因“台独”势力被击中要害,生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深入台湾民心,更畏台湾民众投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实践。这反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战略决策的精准和威力。
启动促进中国统一的实质历史进
——“习五条”感悟之二
中共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诸多关注点中有一个特别的创新瞩目点,正式提出要“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并且“郑重倡议,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两岸各政党、各界别推举代表性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开展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这意味着什么?值得深入体悟。开始在实践层面,探索针对台湾的、具体的两制方案,形成、制定相应政策和落地实施!依照浅见,这可以概之为,启动和推进“未统中的实统”进程,简言之就是“实统”。
这个“实统”进程,是对蔡英文们“明独”“暗独”“实独”的有力回应、遏制,更是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台海两岸和平统一紧密结合起来的极其重要一环。和平统一,虽有发展的不同阶段性,但无截然分隔的阶段,不能坐等统一在某一天突然降临,而由渐进的统一实践积累到起来,最终得取得统一的突进。这个倡议至少有三大意义。
主导性主动性,是其一。
追忆这四十年间,《告台湾同胞书》及其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战略的确定、坚持和推进,大陆把两岸关系的主导权主动性逐渐掌握在手中。主动、主导,不是主观,不是强求,而是在充分了解台湾同胞需要和愿望中形成和行使。两岸融冰也好,三通也好,等等,都是理解和尊重“老兵”思乡、迁台民众求往来等愿望而作出正确决策。在顺势发展中,又遇到“台独”势力和“独台”力量的干扰逆阻。虽然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有让逆流得逞。但是时有仿佛“被动”“被迫”之感。与其被动应战,不如主动出牌。为了统一事业稳健前行,掌握主导权、主动性极其重要。
及时性紧迫性,是其二。
岛内蔡英文上台、民进党“全面执政”,“台独”气焰嚣张,分裂中国危机加重。国际上反华遏华力量,频打“台湾牌”制肘中国日益严峻。中国和平发展的势头难免受到阻遏,中华民族复兴的步伐必然遇到羁绊。与其受扰受制於人,不如及时清除门槛羁绊。两岸人士和力量及时迅速启动实统进程,排除外国干预,中国事中国人自己解决,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空谈误国,空谈也误统一。探讨付於实践,实践加速探讨,方能把握时机,获得实绩。目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载难逢大好时机。时机一纵即逝。失去时机可能加重危机。唯有及时抓住时机,才能有力有力实现伟大复兴。大陆人士、民众充分意识到这种紧迫性及时性,台湾一些政党领导人和广大有识之士也人同此感。
推动台湾同胞主动参与主动投入统一进程,是其三。
两岸统一,不是台湾同胞“被统”,而是台湾同胞“参统”。台湾台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认同两岸必须必然统一,主动参与和积极投入统一进程,是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因素。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曾经强调要唤起民众。抗日战争时期也要唤醒民众形成全民抗战的热流。中国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都要依靠民众。两岸统一,同样需要依靠民众。没有大陆民众和岛内民众的主动积极参与和投入,统一事业不可能实现。促进台湾同胞主动参与主动投入是重要一环。唤醒台胞,认清统之利独之害,不容忽视。
统一既需经济民生等物质性基础,更需心理感情等精神性基础。“习五条”特别把“心灵沟通”凸显出来,就是对统一关键的深知和高度重视。他明白无误地指出,“两岸同胞是一家人,两岸的事是两岸同胞的家里事,当然也应该由家里人商量着办。”这既排除外国干预,更要调动台湾民众积极主动参与和投入。“商量着办”,特别引起关切。对“台独”在领土主权在国家统一核心问题上绝无商量。对存在不同认识和想法的台湾民众,在如何统一的具体问题上则务必商量。尊重台湾台胞的意愿和感情,极为紧要。这是重点也是难点。千难万难,也要抓住重点。习近平特别建议,由两岸跨政党、界别推举代表性人士,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这实质上在催生推动“台湾版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把战略决策付之切实行动,此正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