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理解中国的银行,理解它们的行为逻辑和资产负债表才能深刻理解中国的宏观经济。关键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行为和动机问题。从银行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宏观,是有微观基础的。当前商业银行的问题,在于去商业化和被政策化了,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干了太多政策性银行的活。在当前环境下,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作为管理人员,当务之急是要补营销的短板。作为银行一把手,首先理解并定义银行家这个概念;此外,还要从培养真正的银行家入手去理解货币政策的执行,只有建立起真正的商业银行行为逻辑,才能重塑信用生态。
只有理解中国的银行,理解它们的行为逻辑和资产负债表才能深刻理解中国的宏观经济。如果去年年初走走银行,你会发现严监管一定会引发明斯基时刻 ——
商业银行干了太多政策性银行的活,
政策性银行干了太多商业银行的活,
中央银行干了太多政策性银行的活,
这就是根本问题所在。
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假作真时真亦假。那就靠财政续力,靠央妈续命。活在双轨制里,套利在所难免。体制内的约束太复杂,除了商业约束,还有政治约束,导致利率和风险定价失真。银行的核心,就是流动、盈利、安全三性。可惜,有刚兑兜底,有央妈维稳,有利差保护,三性不用操心,那银行还干啥?那就要做好政治任务了。
2019年,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频频视察金融机构,要求支持普惠金融和民企、中小企业。恐怕商业银行今年要继续做政策银行的事情。作为银行管理层,一定要研读国家政策,摆正自己的位置,理解什么是真正的银行,什么是真正的银行家。
中国的银行一把手缺的是营销能力,不是营销客户的能力,而是营销银行自身管理层和员工的能力,就是所谓的领导力。为什么这样?因为在战略和管理等专业领域,他自己的心智结构都不成熟。
一、只有理解中国的银行,才能理解中国的经济
自从写完“银行三部曲”我就不干银行了。确切的说就不干银行研究了。怎么说呢,银行研究是一种很怪异的存在,银行很重视,但是似乎又无从发挥作用。归根结底,是因为银行没有完全市场化,对市场不够敏感,干的大部分业务不是财政就是国企就是房地产,这些都是有宏观刚兑的,考验的是政治而不是金融。所以我那篇《多少银行人假装干银行》,引起了最多的共鸣。
你只有理解中国的银行,理解它们的行为逻辑和资产负债表才能深刻理解中国的宏观经济。我说过要做好中国的宏观研究,就要有银行工作经历,最好干过支行长一把手,或者有一批支行行长朋友,他们是金融这个血液循环体系的末端,处在毛细血管末梢的位置,联接着金融与企业、政策和实体、货币与信用。再没有比他们更好的信息来源了。
看到很多首席、新财富分析师在那里形而上的拿着数据指标,用的都是教科书那一套却抓不住核心,我就觉得很不可思议。如果去年年初走走银行,你会发现严监管一定会引发明斯基时刻。年初大家还在高唱新周期的时候,我提出警惕中国的雷曼时刻,但也没想到这么惨烈。并不是我多高明,而是我看到治理金融的那种逻辑,注定会有这个结果。很少有人懂杠杆,好好研究杠杆,以及它与信用和货币以及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即使懂也恐怕难落地实施。这是技术官僚能否有话语权的问题。
关键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行为和动机问题。比如金融去杠杆,在银行的行动学逻辑里,它们怎么调整杠杆结构?一定是沿着阻力最小的角度。难处在于,中国的商业银行并不是完全商业化的,它的目标函数并不是股东价值最大化,它的约束条件更多。那么在去杠杆的监管约束下,它如何行动?会和高层的希望保持一致吗?我建议大家好好读读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作品。说的有点远了。
另外一点,银行的风险偏好也好,资产负债表结构也好,都是理解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个深度透视镜。当银行风险偏好降低的时候,信用周期明显的就是要下坠,民营经济的资本支出和存货也就会下降,因为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支撑这些。况且现代经济周期很大程度上就是信用周期,企业的经营和商业活动没有信用寸步难行。当银行信用收缩的时候,实体经济一定是不好的。但是问题的关键是,中国的宏观政策要维稳,实体经济不行了政府和财政要顶上,这就形成了以“政府债务-银行信用-货币投放”为基本机制的新的循环。即使市场经济实际上没有需求,也就是没有好的资产和项目,但是政府的基建在扩张,银行信用向政府投放,债务形成了,货币也就放出来了。那怎么办?房地产泡沫就产生了。从银行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宏观,是有微观基础的。
二、中国银行业的现代化进程被次贷危机阻断,
商业银行政策化——政策银行商行化
当前的问题出在哪?根本上银行还处于十年前那次反危机政策的延续,那次金融危机形成的宏观风险依然堆积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没有完全出清。说得再直接点,商业银行为了稳定经济付出了代价,去商业化和被政策化了。商业银行干了太多政策性银行的活,政策性银行干了太多商业银行的活,中央银行干了太多政策银行的活,这就是根本问题所在。所以市场的分析师称政策行为“广义央行”。你回头看看国开行这几年的规模增长,实际上很惊人。它替央行做了很多《中央银行法》难做的事情。可以把国开行看作是央妈的同业,另一种通道业务。很多基础货币通过国开行(psl)投出去了,形成了非常剧烈的货币冲击(比如房价)。
商业银行政策化是个很严重的事情,是金融改革的倒退。当然,这也是迫不得已,是宏观环境变化导致的异化。我前一段时间研究中国思想史,读到上个世纪初中国的启蒙时代被救国存亡打断,从此启蒙运动变成了暴力革命,当时扼腕叹息。银行业何尝不是呢?
实际上本世纪初,在通过一系列会计腾挪把银行的坏资产剥离后,中国的银行业轻装上阵,开启了中国银行业现代化、市场化和专业化进程,可以说那是中国银行业的启蒙时代。当时刘明康主席带领大家和国际标准接轨。刘主席是个出色的技术官僚,跟周行长有一拼。有一年我在亚布力论坛作为一个闭门会的听众做过简短的交流,当时他跟马蔚华,任志强,王石在一块。我觉得他们那一代都是真正的银行家,他们想把西方积累的现代管理模式引入到中国银行业。
一项主要的工作是巴塞尔协议。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招商银行,当时跟新资本协议办公室一层楼,招商银行拿出好几个亿来搞高级法。但那时次贷危机已经开始了,中国银行业的启蒙时代,现代化进程很快就被四万亿打断,然后就是刘主席很快就退休,力推巴塞尔协议的巴老师也南下了。然后就是同业之王,影子银行。感觉这是个宿命。
这就像中国的启蒙时代被救国存亡打断,人家都侵略到头上来了,你都快要亡国了,还文绉绉的搞什么启蒙。中国的银行业也是这样,次贷危机来了,经济大滑坡,你都要发生危机了还搞什么银行现代化,你先把经济救起来再说。所以你就得承担起政策性银行的职能,这就是所谓的“四万亿”。“四万亿”这个词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语境了,跟“大跃进”等是一个词。实际上不止四万亿。效果很好,而且是超好,当年就开始过热,2010年更不得了,投资20%以上的增长,通胀也高的不行,央行只得被迫加息,结果从2011年开始引发了第一波民营中小企业的违约潮,2012年达到违约最高峰。
王永钦教授跟我说2012年是中国经济的重要转折年份,那一年债务总的付息成本首次超过新增GDP。我们也发现那年是民企去杠杆的开始。说的好听是去杠杆,实际就是资产负债表衰退。那年钢贸风险大爆发,只是四万亿自上而下强制创造信用产生扭曲后的一个表现。从此以后,银行开始不再信任民企和中小企业,而是把信用过度的累积到地方政府、国企和房地产上了。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银企关系发生了变化,经济内生创造信用的能力逐渐萎缩。同一年,在反腐浪潮下,政企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从此中国经济进入了L型走廊。这是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逻辑,后面会有专门的课题展开。
三、小微之王、同业之王:
十年一觉黄金梦,赢得王侯薄幸名
行业的黄金十年,也是群雄逐鹿的十年。然而古人说的好,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2012年后,小微之王民生银行开始落幕,同业之王兴业银行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影子银行大跃进的序幕。然而也就快活了三年,2016年金融严监管开始,难受的不仅是兴业银行,也不仅是银行,非银金融更难受,毕竟银行还是处于货币链的上端。金融产能明显过剩了,主要的标志就是不良资产和资产荒,到后来资金荒和资产荒同时怪异出现,那就只能缩表了。这个表是广义的表,是把表外需要刚兑的加权风险资产都放进来。当这个广义表开始缩的时候,银行的压力能不大吗?银行就是风险约束下经营资产负债表的。这是总量的问题,总量出了问题,调结构的空间也不大。
千秋功过,如何评说?小微之王,同业之王,俱往矣。有人说零售之王招商银行可以笑到最后。我觉得很可能,这是相对来说。招商银行是银行业现代化程度最高,最有现代银行气质的。将来一定是头部的银行。国有银行里建行也不错,但是那个体制留不住人。现在关键是人才,但银行是不看重人才的,他们看重关系和存款,人多一个少一个无所谓。有意思的是,人才的流动和货币的流动渠道和线路似乎是一样的,从国有行,到股份行,到城商行,再到非银。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高谁低,这需要辩证的看。我接触过不少从股份行出来做金融科技公司很成功的,他们作为第三方正在肢解银行的功能。
这就是一个大趋势,虽然自上而下的现代化市场化被危机打断,但是暗含的市场化力量不可阻挡。要不,存款怎么会理财化。资金从存款向理财流,就像人才从银行向市场化的机构流动一样。在银行内部,金融市场部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也是过去几年薪酬最高的,大家都抢着去。然而现在严监管下重新均衡了。为什么大家不抢着干支行长,因为支行长是市场化定价的,做一把手管着几十号人的吃喝拉撒,最要命的是背着山一样的指标,酒当水喝。然而,这终究也不是真的干银行,只是在做关系营销。
所以现在还是一个双轨体系。
金融市场化改革这么多年,双轨制其实还没解决。本质上是产权的问题,一是体制内,国有的、地方政府所有的银行,这个占绝大多数;二是体制外,民营的、老板个人的银行,这个规模都很小,占比很低。我调研过江浙地区一些这样的小银行,人家不追求规模,不搞上市什么的面子工程,目的就是踏踏实实提高股东价值,就是ROE。所以人家就不做没有效益只有规模的地方平台和国企,只做利差高的中小微企业。我不说是哪家,恐怕你也猜得出来。
很多银行都去学习人家做小微,但是一个也学不来。为什么?你一家体制内的学人家体制外的,不一样的基因怎么可能复制。根本的原因,要认清自己的出身。你是体制内的,恐怕就要听党的话,做些政策银行的事情。所以不能总想着追风口,最后都被大浪淘沙。因为从上到下,上面是监管和股东,下面是客户,你根本没有办法平衡。还是那句话,没有客户群基础,没有群众基础,早晚被风吹雨打散。
所以作为体制内的银行,你的自由度并不高,还是听党的话,走群众路线。但你毕竟还是商业银行,商业和市场的事还要做啊,还要赚钱啊,要不你这么高的薪酬从哪来?所以在行内,要做并联战略,听党话的同时做好专业的事情,在多重约束下构建自己的行动逻辑。这个比西方现代银行只简单追求利润复杂多了。所以,在中国干银行董事长,行长,不容易。
四、可以继续假装干,但是要被钝刀割肉
既然假装干银行,还能干多久?这就是我写完三部曲继续思考的问题。四万亿以来,商业银行政策化和财政化,导致了大量非市场化逻辑的存贷款仍然堆积在银行的表上,为银行提供着躺着可以活下去的利差。什么意思?你去看看银行的存款,机构的存款,谁还在存款而不做现金管理。答案就是政府,是大量的财政存款。有时你会纳闷,为什么还有人不管利息多低都还把钱以存款的形式留存,甚至是一部分在低息存款,另一部分还要贷款,白白送银行吃息差?这种行为理性人是绝对不会干的,这种事情只能发生在财政和国企身上。
当然,私企的保证金存款,或者强制的以贷转存也有可能,但那是信贷可得性的一种强迫协议。也就是说,大量的预算软约束,大量的刚兑性质的资产负债,在维系着假装干银行模式的存续。这个问题很复杂,也是中国特色。在这里不太适合说。
继续装下去的话,要靠财政续命。过得好的做点零售和小微。总有那么几家银行做的不错。大的招商银行就不用说了,很多人都去学习诀窍,干零售的诀窍,说多少都学不来。为什么,我在招商银行干过我知道,那是几十年的积累,它的基因,文化,管理理念,精英意识,职业素养在那,别人哪能一时半会学到。招商银行好就好在,管理层和部门干部技术官僚居多,虽然也难免有官僚气息机关作风,但是他们的管理层是很专业的。你看他们领导的讲话就知道。还有,他们建了研究院,开始重视研究。我觉得他们的研究模式还是有问题,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价值链没打通,但总体上毕竟是好的。
一个重视研究和研发的银行,是有前途的。不重视研究,重视政治的银行,大有人在。前几年,我跟几位行长交流,发现很多竟然不懂基本的资产负债原理,不懂资本的原理,我就觉得很不好。大国金融,掌握在他们手里,很不可思议。好在,我们有政治正确,有党的坚强领导,有财政刚兑。
但是要付出代价。你既然干的是财政,搞得是政治正确的贷款,做的是不费力的办公室风控,靠的是央妈银行间放的水维持流动性,那你凭啥拿那么高的收入?不要总想着好事,看看上一次坏账周期谁来负担。不良出来了,继续挂账,债转股,成本得让银行承担。怎么承担呢?不是让你冲销不良,财政的债务怎么能违约呢。是加大你的错配,在资产端不断的被滚存化,永续化和债转股的坏账拉长久期,负债端却是硬约束短久期的,你欠储户的钱没法滚存啊。尤其是很多银行过度依赖批发性融资,更麻烦。那就只好不断的高息揽存,高价拆借,利差被不断的削窄,这就是钝刀割肉。不会让你立即完蛋,但是经营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这是当前一些中小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普遍面临以及即将面临的困境。
因此,继续装下去的话,还是要靠央妈续命。实际上坏账和不良都不是大问题,问题要出就出在流动性上。我觉得流动性是一个银行家首先要考虑的。但是由于中国的特有国情,大家一提到银行,都觉得是国有不会出问题,广义货币等同于基础货币了,因为大家都认为央行在为商行背书。这是宏观刚兑的根本源头之一,关键是你敢看着银行挤兑不管吗?当大家都挤兑的时候,广义货币兑换成基础货币,中间有个货币乘数大约4倍左右的亏空,你受得了吗。但是银行家们谁来关心这个问题,都交给央妈交给政府了。流动性如果没问题,不发生挤兑,银行就可以继续干下去,不管是真干也好假干也好。
五、作为银行一把手,要提高营销能力,
领导力本质上是一种营销
真的都在假装干银行吗?只是一种说法而已,真干银行怎么定义,都是形而上。其实是一些朴素的原理,比如利差管理,经济资本的管理,渠道的管理,战略管理,尤其是理解特殊刚兑下的全面风险管理,要知道哪些风险是无法刚兑的。作为银行行长,作为管理人员,当务之急是要补短板,补什么短板?对银行董事长、行长来说,是营销的短板。
说起来有点奇怪,银行行长怎么补营销的短板。实际上我说的是领导力,领导力是一种特殊的营销能力,营销的不是市场,营销的是银行的管理层,是中层干部。你要营销人家,你自己要首先明白怎么回事,不仅你要明白怎么回事,还要坚信怎么回事,然后才能传输给大家。优秀的管理者,都是有信心有能力把故事讲好的人。
银行的目标能实现多少,执行多少,关键要看你向全行干部的营销能力。你不能简单的下指标就不管了,得人心者得天下。当初我党,毛主席是怎么打下天下的,他写了多少文章,形势危急大家信心动摇的时候,怎么营销林彪等一干将领的。人格魅力也是一种营销,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招商银行的零售转型是怎么推进的,马蔚华不厌其烦地讲,各种场合营销银行的干部员工。马云的阿里巴巴就更不用说了。
但是,记住,我这里说的营销,可不是那种像有些保险公司那样的打鸡血。你得有理论和逻辑的合理性,要有深度思考和专业驾驭的能力。这就需要你要有个智囊班子,笔杆子,帮着你把战略思路和经营理念理论化、合法化,同时用生动的语言和考核管理技术传递下去。如果你作为银行一把手都不知市场气候,不晓得春夏秋冬,你的讲话和思路都是空话和套话,管理层怎么去思考,中层干部怎么去执行。
所以你问我具体怎么办,我的答案就是你作为银行一把手,首先理解并定义银行家这个概念,别的都是技术上的细枝末节。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商业银行政策化的大背景下,银行家精神是缺失的。这是当前货币政策传导不畅,中央三令五申要求银行支持实体经济,支持民营中小企业,但银行一直难做到的原因。
所以,有一次我对央行的一位领导说,还是要从培养真正的银行家入手去理解货币政策的执行,只有建立起真正的商业银行行为逻辑,才能重塑信用生态,否则都是一厢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