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期待以大學為中心「金廈台南洋大生活圈」的推動
「綜合而言,本校的誕生,應歸功於這十三年來海內外全體金門人,在政府政策與國際友人的鼓舞下,發揮了史無前例的大團結,集合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彙整在金門大學的大洪流。金門大學無疑是當今金門人的集體創作。然而,若沒有先民八百年來的努力和前輩的犧牲,我們怎能憑空在這麼短短的時間內創造出如此完美的作品。」
是的,這是一件「完美」誕生,但仍有待成長「淬煉」的「集體創作」。國立金門大學創校校長李金振以一篇〈跨越時空的創校工程〉,揭開了一所大學誕生的心路歷程,他從南宋紹興二十六年(一一五六)同安主簿朱熹設帳燕南書院推算起,「經八百年來的努力和前輩的犧牲」,又因「當今金門人的集團創作」,始能「創造出如此完美的作品」。
二○一○年八月一日,自千年學府、新建中的「燕南書院」啟道「薪火相傳」,在開瑄國小帶來的二十四節令鼓以及北門醒獅團祥獅獻瑞聲中,也在兩岸乃至南洋鄉僑的祝福聲裡,離島第一所金門大學揭牌誕生了。貴賓致詞中,教育部長吳清基大放利多,一是規劃「金門特區」招收陸生不受員額限制,其次教育部將予金門大學員額倍增計畫,五年內增加一百名,盼金大能順利發展,成為卓越大學;立法院長王金平期待金門因金門大學的設立而蛻變,向前邁進,創造自身的核心價值,讓世人了解金門,讓金門與國際接軌;福建省主席薛承泰強調金門大學的揭牌已成功了一半,邁向一流大學,則有待後續努力;金門縣長李沃士認為金門大學將在兩岸教育文化扮演交流平台的角色,也為未來的「金門大學島」扎下根基;校長李金振在感謝海內外金門人大團結催生金大之餘;另揭櫫四大發展特色與使命:成為閩南文化研究重鎮、建構兩岸學術交流最佳平台、帶動金門繁榮發展的發動機、鞏固台灣對南洋僑界的經營。
金門大學的揭牌典禮中,還有兩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一是重現南洋鄉僑飲水思源,捐資興學的場景。楊忠禮一百萬美元、黃進益五百萬台幣、陳成龍二百萬台幣;另曾軍旅金門的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亦慨捐一百萬美元;一是兩岸大學情義相挺,廈門大學校長朱崇實、成功大學校長賴明詔與金門大學校長李金振,以攜手互助的結盟方式,共同推進成大副校長馮達旋所倡議「金廈台南洋大生活圈」的發展願景。南洋金門商族勢力的崛起及回饋家鄉教育文化的行動,廈門、金門、台灣及南洋連成一線,從金門、金門大學出發,合力打造別於其他區域的「金廈台南洋大生活圈」,將為刺激金門島與體質,提昇金門能見度,產生催化作用。
歷八百多年文化層的積累,再經二十年時間的孕育、推動,金門大學終於創立了,而二○一○這一年的金門,除了金門大學,還有燕南書院將新建完成,金門大橋動土營建。大學、書院、大橋,共同揭示了一個告別戰火悲情,迎向昇平之境的新金門:學術的、文化的、經濟的。
金門大學在各界的祝福與期待中跨出一大步了,這件「當今金門人的集體創作」,得天獨厚,有了中央與地方政府雙管齊下的教育基金挹注,有了硬體建設的充實擴展,但它能否跳脫仍止於願景式的「一流大學」、「卓越大學」、「大學島」,在台灣一百六十多所大專院校脫穎而出,真正建立一所小而美、小而精緻的大學?以「金門」之名,但不是為大學而大學,能否為金門本土保存特色、金門大眾保持利益,這一切,需要更多的土地思索與教育理念辯證,也需要更多無私無我教育家的奉獻投注。如此,這件「金門人的集體創作」,才能在歲月的淘洗下,日見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