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早已是清贫读书人的自我解嘲之句。毕竟,不学无术者都知道古玩字画或许能换几个钱,然而埋于故纸堆中的文件,即使拂去灰尘,又能焕发出什么光彩、值几个钱?其实,但凡规模大的图书馆,必有或从民间收集或购买或接受捐赠得来的珍贵馆藏。比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图书馆就有个特藏部,“这特藏部里的东西……价值连城。”馆长陈肃女士说。
洛加大首位华裔教授捐赠珍贵收藏
1938年,一位叫韩玉珊的中国人,携带着一批珍贵收藏,闯重重难关、历经艰辛,最终乘海船抵达洛杉矶San Pedro港口。1941年,韩玉珊先生通过竞聘,成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首位华裔教授,主治史学史。1983年韩玉珊教授去世。1984年遵照韩玉珊先生遗嘱,将收藏捐赠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图书馆,被藏于特藏部。但凡被收入特藏部藏品,一般非常珍贵。
由于特藏部工作人员中没有华裔,也无人通晓汉字,藏品被一直妥善藏于馆内,无人探究其真正价值。
2015年,东亚图书馆馆长陈肃开始着手整理这批沉睡多年的特藏,才发现韩玉珊先生的这批藏品非常了得。经过几年的考证、琢磨,直到2017年,东亚图书馆开始陆陆续续公布这批珍贵藏品的整理情况。
2018年陈肃馆长向媒体提供的部分藏品信息,包括近500份的清朝(1644-1912年间)的各类考卷原件,一套完整《金刚经》雕版,24份满文或汉文撰写的敕令,以及一套24卷1775年日本再版的中国早期医药典籍《证累本草》……件件藏品均可称为馆藏之宝。
“因为人手等问题,很多馆藏,都可能出现类似情况。谁也不认得、谁也不知道,不确知其价值。目前,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弄清这些藏品。我们自己的馆藏,必须得知道。”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图书馆馆长陈肃说,为此,图书馆特别邀请了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专功清史研究的任万平先生,来洛杉矶协助考证、鉴定。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图书馆馆长陈肃展示记录着家族世袭官爵的诰命。章宁摄
清代试卷:考生一查三代 设双重“防伪机关”
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图书馆一楼特藏馆内,陈肃馆长小心翼翼摆上桌面的是一份清代学子王梦尧的殿试考卷。规规整整折几折的长方形试卷,内含三联,设有双重“防伪”机关。
第一联是考试及考生信息联,考试时间、考生名字、考生祖辈三代信息等,均一一被誊写在考卷上。为不泄露考生信息,这一联在阅卷时曾被钉上,每份卷子都可看到上下各有4个小钉孔,组成个小四方形。第二联是考生写的应试文章,第三联盖着礼部大印。三联通过两个骑缝章衔接在一起,以防止偷梁换柱,换掉中间的文章。
陈肃说这样一份考卷,许多地方可以考证,纸张、印章、考生信息等。“根据商衍鎏(著名学者、书法家。 1894年甲午科举人。1904年,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商衍鎏得殿试第一甲第三名,成为清末科探花)的说法,殿试考卷所用宣纸,最讲究是18层宣纸,柔韧、持久、厚。经济不好时,比如顺治时期,纸张会薄一些。”陈肃说,“任老师在故宫博物院几十年,和各种官方文档打交道特别多。他一看章就知道是哪个时代的。比如,但凡看到这些试卷中的章,书法为草体,一定是1795年以前。1795年之后,印章书法改为楷体。”
至于考生信息,是特别有趣的部分。这批考卷中,贵州考生最多,有67份卷子,而陈肃本人在遵义长大,对贵州深有感情,也有资源和人脉。在贵州地方的协助下,找到了几位考卷中考生的后代,他们还曾专程来到洛杉矶一睹先人墨宝。
考证难点:“没头没脑” “难倒”故宫专家
在考证考卷的过程中,陈肃说他们曾遇见难题。大约有十几二十份卷子,没头没脑,没有任何考试、考生信息,只有内容。“韩教授对这一批卷子,真花了很多功夫,几乎每一份都标有说明的小字条。但是对于这些没有任何信息的卷子,他也不知道,什么都没标。后来任老师来了。我们就坐在这里折腾、琢磨,到最后任老师说,‘我知道是什么了。这一定是当时的秀文(按我们今天的说法,范文,抄出来供大家温习,准备考试的)。”陈肃和任万平对着这些卷子工作了两个多星期,基本上全弄明白,整理出一份清单:考卷共分8类。文殿试考卷219份;翰林馆选、翰林朝考考卷82份;武殿试考卷6份;国子监肄业考卷32份;吏部拣送官员考卷49份;书院考卷97份;秀文选制10份。
其中,成绩最好的是贵阳府人马正杨,为第二甲第二名。考生年龄最小的为安顺府普定县人杨恩元,年仅17岁,第二甲第七十九名;考生年龄最大的为贵阳府人尹祖依,46岁,第三甲第二百七十名。陈肃说“下一步计划是如何分期分批地印刷出版,供学者参考使用。”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图书馆收藏的清代殿试考卷。章宁摄
五色诰命记录世袭官爵 珍品与8000麻袋
最后,陈馆长又展示了一份诰命(帝王赐爵、授官的命令)。以不同织物制成,共5色,满汉双文,文字显示出赵家从乾隆53年开始,得世袭名分,代代相继,直到到咸丰年间。
至于韩教授的藏品可能来自何处,陈肃认为应该与“八千麻袋”事件相关。据资料显示,1921 年春,北洋政府财政困难,教育部无奈之下只好把所存的清代大内档案作废纸处理,分装成八千麻袋,以 4000 银元卖给北京同懋增纸店造纸。清朝遗老罗振玉以高价购得部分档案,后因财力不支,将档案以 16000 银元转卖给前清驻日公使李盛铎。1929 年,李盛铎又将这部分档案以 18000 银元转卖给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由此,多数学者认为,清代考卷流散很可能与1921至1929年间清代大内档案转辗、拍卖和散失有关。
清代有112 场殿试,进士两万多人,陈肃馆长介绍说殿试考卷由此可得大约为两万六千多份,“其中国家历史博物馆有15500多份,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所有26份……”中国及海外更多有关清代试卷的情况,陈肃说她会继续做更加详细的调查。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图书馆的这批收藏,囊括了清代从顺治年间到光绪年间的112次殿试中的63次考卷,考生原籍涵盖了当时的18个省,是目前已知的海外最大的清代考卷藏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