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人们很难想象,移动端会替代PC端,成为人们最主要的触网终端,手机也成为人们的第三只手。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浓缩在掌上。生活中的事情,一个APP解决不了,那就多下载几个APP。
对人们来说,想吃饭,有美团、饿了么;想出行,有携程、飞猪;想租房,有自如、我爱我家;想购物,有淘宝、京东;想社交,有微信、QQ;想听歌,有网易云音乐、QQ音乐。打开手机,总能找到满足你需要的APP,并且,垂直类APP逐渐增多,人们买药、拍照、骑单车、坐公交地铁,细分场景下也有相应的APP提供服务,从最广泛、大众化的需求到小众需求,APP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也越来越纵深。
移动应用市场目前已经形成一个丰富的生态,APP的开发、付费、广告投放,每一个环节都有足够成熟的技术手段来支持。全球APP商店的用户支出也在不断增加。App Annie预测,2019年,全球APP商店的用户支出增速将达到全球经济整体增速的5倍。随着移动游戏继续成为增长最快的游戏形式,游戏将推动APP商店用户支出增长的头号主力。由此看来,人们为移动应用服务付费的热情有增无减。只要用户付费习惯养成,移动应用服务就会有更大的商业变现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开发者来做APP。
APP仍有增长空间,但红利已过、增速放缓、马太效应明显等因素的制约都使新APP的发展空间变窄。今年子弹短信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人们直接将它和微信对标。上线7天之后的子弹短信完成了第一轮1.5亿融资,整体估值6亿,一度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明星APP,四个月过后却乏人问津。最近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20日,子弹短信用户超700万。这个数字,并不是太亮眼。其他新的APP的声量就更弱了。
2017年12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已经达到9.7亿人,增速已经明显放缓。这对所有APP开发者来说,获客成本会更高,难度也会增加。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会实现
红利空间缩小,增速放缓,APP开发者前路是曲折泥泞的。有价值,成为APP突破窠臼的指南针。价值的判断,不完全是吸引更多用户和流量,也可以是为社会传递正向价值观,为行业提供一个传播科学知识的平台,就是产生“正的外部效应”。
在竞争激烈的娱乐、电商、休闲、生活等类别之外,还有一些专业性的、服务于企业或特定的行业的APP崛起,在众多APP分类中以专业的力量,征服了越来越多的用户。
一类是公益、众筹类的社会公益APP,利用“互联网+公益”新形式,通过简单、有趣、透明的方式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公益,让用户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成为更好的自己。许多APP也内嵌公益的版块,像支付宝蚂蚁森林、蚂蚁庄园、运动捐步、爱心捐赠等入口,微信的腾讯公益入口,高德地图的“身边公益地图”等。科技的发展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公益,很多APP开发平台也是科技公司,它们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回报社会,尽己之力,让公益更简单方便,就是在从事一份极具价值的事业。
另一类是服务于行业的APP,它们和行业发展息息相关,荣辱与共。围绕知识付费、健康医疗、金融理财、企业服务、汽车、学习教育等行业,有众多专业服务平台,这一类APP的繁荣体现了相关行业企业的服务渠道下沉,也是APP功能垂直细分趋势下的必然选择。例如,在医疗健康领域,就有运动健身、按摩养生、医疗医药等更细化的分类;在企业办公领域,有企业协同、高效办公、商务社交、财税等细化的分类。围绕学习教育场景,知识付费APP和兴趣培养APP的发展让人耳目一新,懒人听书、知乎、豆瓣、得到、腾讯课堂、樊登读书会等APP的用户,汇集了不同需求、不同调性的众多用户,形成了各自的知识分享社区,但它们的共性是,占据用户碎片化时间,让他们的碎片化时间变成拓展视野、提升自身价值的时间。有价值,同样是各个行业内更专业化的APP的发展指南。
每一年,各领域都有新的APP崭露头角,也有很多APP不再更新,退出历史舞台。一个APP再怎么完美,也只能满足用户的部分需求,只有各行各业联合起来,创新内容、创新形式、从各个维度满足用户需求,解决用户痛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APP才能向更好或全新的方向发展。
小程序风头正盛
小程序刚面世的时候,就被外界看作是APP的替代品。作为APP的补充,小程序够轻、能快速迭代,是当下开发者的新选择,也是微信、阿里、百度、头条等平台新的竞争战场。
18年12月,百度宣布,为构筑小程序生态,百度将拿出10亿创新基金投资有商业潜力的开发者和中小企业,并用更多的流量与广告分成权益扶持开发者。今年9月,支付宝宣布正式成立小程序事业部,并将在3年内投入10亿创新基金,专门用于激励、孵化支付宝小程序生态创业者。今年11月,今日头条正式启动平台生态升级,推出小程序,今日头条将为头条小程序提供8个重要流量入口,包括:文章详情页、微头条、小视频、搜索、账号主业、个人中心、钱包和信息流广告位等。猫眼电影、小米商城等头条小程序已经上线。作为小程序最早的入局者,已经发展两年的微信小程序,截至7月,已经覆盖了200多个细分行业。
微信小程序超100万个,同时拥有超过150万的开发者和5000多个第三方平台。
平台扶持、资本垂青,小程序的风头明显超过APP。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曾判断,“去年小程序披露的投资是7亿元,而到今年4月份,投资金额差不多是70亿元人民币,基本翻了10倍,照这个速度下去,2018年至少有几百亿投资在小程序上”。今年,SEE、享物说、好衣库、即速应用等不少小程序都获得千万以上级别投资,一线基金纷纷押注小程序。反观APP,开发门槛高、获客成本增加、商业变现慢、流量获取难,APP开发者也进入瓶颈期。
APP最终沉淀的是重度用户,而轻量级的小程序则可以满足轻度用户的使用需要。相比打开率不高的APP,很多用户更愿意选择用完即走的小程序。小程序的未来不可低估。
不同的产品观
在APP发展的这十年过程中,我们能从不同的产品中体会到不同的产品哲学。这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争论的源头。尤其是微信、今日头条、微博、知乎、快手、抖音这些生产内容的APP,它们是工具、是平台、是生态,它们在传播内容的同时,还承担着塑造当今社会文化生态的责任。所以,这些APP体现的产品观很重要。
张小龙说,“我一直强调微信是一个工具,而不是一个平台。只有工具才是对用户是最友善的,才是真正对用户来说是有意义的。微信一直努力做好一个事情,就是把每一个用户当作他的朋友。我们认为一个好的产品是一个用完即走的,就是用完了我就走了。一个好的产品是不是黏住用户,而是尽量让这个用户离开你的产品。”
用完即走,是张小龙的产品观。而今日头条被人们记住的点是“平均每用户每日使用头条76分钟”,现在可能更多。微信和头条这两个国民级APP,对人们影响很大,背后产品观却各不相同。
即使在垂直的短视频领域,抖音和快手这两个头部应用呈现的产品观也不相同。尽管这两个平台都是依赖算法,但在视频热度权重倾斜上会有不同。快手会让用户有平等的展示机会,抖音更倾向于头部内容创作者。这些都是产品观念的不同导致实际操作过程不一样。
APP的每一个设计环节中,都体现着产品设计者的理念,无论是界面、功能按钮,还是交互方式、内容展现方式,很多细节能看出设计者想要传达的态度。产品百花齐放,风格各异是件好事,千篇一律的同质化产品对用户来说是件无趣的事情。但好的产品一定拥有好的产品理念,对用户、对社会发展、对文化塑造来说都有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当一款产品拥有几亿用户,它要承担的责任就更大。
要创新,但不要突破底线;要注重用户体验,但不能迎合用户的低级趣味;要保护用户权益,但不能助长恶意攻击的风气;要有科技感,但也要有基本的人文关怀。
好的产品一定是有温度的,它不是冰冷的机器,不是机械的算法,而是人类智慧的体现。
结语
APP已经发展十年,十年间,每个人都使用过不少APP,也删除过不少APP。没有一款APP能永远年轻,即便是微信。今年关于微信这款产品的讨论已经有很多,力挺声音和唱衰声音都有。但不论怎样,微信还是有它该走的路。
在APP的不断轮换和变迁过程中,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变化、商业环境的变化,移动应用的发展是当今科技、商业、社会发展的缩影,也是人们思想、文化的体现。每个人的生活轨迹都在你使用过的APP中有所记录。
未来十年,APP会以怎样的轨迹发展下去不得而知,我们不仅是拭目以待,而且想创造,想改变。
也许,我们并不特别关心APP本身,但关心文化和社会文明,幸福的探索宇宙的过程,自由公平的竞争环境,合理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