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ry Tower” delves into the loan debt crisis faced by college graduates — and looks at campuses that experiment with ways to teach that don’t also bankrupt those enrolled.(Samuel Goldwyn Films)
提到大学校园,常常有人愿意将其形容为“象牙塔”一般的存在。作为延续人类文明的神圣殿堂,无论学生还是家长,都愿意将一切最美好的期许安放在校园这个梦开始的地方。
然而,美国校园近乎一半的学生表示,在校期间并没有真的学到什么,甚至有研究生毕业的学生连一份清洁工的工作都找不到。
而暗藏在这一系列的抱怨背后,还有一个更为可怕的征兆正在显现,那就是人们小心翼翼地奔走相传:“高等教育的理念正在逐渐崩坏。”
图片来源:纪录片《象牙塔》
人们开始质疑:
在一场升学主义的竞争下,高等教育是否因为过于昂贵而被高估?
那些沉迷于疯狂派对和舒适生活的大学生,是否真的能按时完成学业?
当商业化运作下的校园过度追求财富扩张,是否真的还会在意学生的素质教育?
当校园不断迎合消费者(学生)而降低课程难度,是否正倾向于培养其实际技能而非批判性思维?
在这样一个愈发紧张严肃的时刻,对于那些前往美国求学的学生及其家长们来说,有必要知道这些潜藏在美好表象下,美国高等教育最残酷的一面。
纪录片《象牙塔》入围第30届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高校间的恶性竞争导致教育商业化
提到美国校园的典范,“哈佛大学”常常会第一个进入人们的脑海。
作为美国的第一所大学,哈佛由一批从英国流浪而来的清教徒建立。 这些在牛津和剑桥大学受过古典式高等教育的英国人,移植了英国剑桥大学的模式,于1636年在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河畔建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哈佛学院。
1780年,即美国建国后的第四年,已经有了140多年历史的哈佛学院升格为哈佛大学。
为了纪念剑桥大学,清教徒们将当时所在的小镇命名为Cambridge(剑桥)图片来源:Google
彼时,教育的主要目的还是信仰,清教徒期望教会的传道人有高等学历,而大学教育的精髓——讲座,其实只是一种更现代的布道。其背后所恪守的思想,是让学生能够在以后的人生中主导自己生活的意义及目的。
而后全美所有的大学都继承哈佛的DNA,这座名叫“剑桥”的小镇,也为其他大学提供了一个为了更好的资源、教授、声望以及学生,所需要的竞争模型。
图片来源:纪录片《象牙塔》
当这种基因不断传承,同时也造就了一种竞争。对于一个综合性大学来说,一个崇高的愿景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提供高等教育做研究、能够包含世界上所有学科的校园。
但是要知道,这种扩张是无穷无尽的。
另一方面,高校在教育年轻人的同时也灌输着超越对手的理念,并以此获得更高的威望,这两个理念之间产生了一种紧张的氛围 。
耶鲁大学 图片来源:Google
想要提升威望,获得更高排名是任何高校都了然于心的不二法则。
为了提高排名,每所学校都要比对手更快地增加更多的项目和设施,从而可以扩大自己的市场,收取更高的学费。之后这就成为了一种固定模式:为了能在这场游戏里生存下来,你需要人来做研究,并且为他们提供食物、住宿、教室以及其他所有设施。
图片来源:纪录片《象牙塔》
想要在这场游戏里生存下来可并不容易,美国高等教育经过几百年来的发展,其规模及开销已经变得巨大无比,并且需要花费极大的资源和花销来维持这一切。
此时,学校作为教育最主要的存在形式,通过商业化的运行模式赚钱盈利也是无可厚非的。
图片来源:纪录片《象牙塔》
但当大型高校陷入过度扩张竞争与学费高涨的死循环,名校校长则在无奈中成为生意人,每年必须拉到巨额资助,才能保证学校在非理性扩张竞争中生存下来。在这样的局面下,大多数高校相信,只要不惜一切代价扩张,就能走出困境。
另一方面,随着美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拨款逐年减少(甚至可以说到了不管不顾的地步),高校必然需要更大程度地倚靠学费这一主要的收入来源。
图片来源:纪录片《象牙塔》
现如今,高校大部分的财政支出都必然倚靠学生来承担。
但教育产业已经变得太过昂贵,以至于大多数人都承担不起,学生不得不因此背负巨额债务。所有人都意识到,一味地提高学费不是长久之计。
自1978年以来,美国大学学费的上涨比例比美国任何商品都要高 图片来源:纪录片《象牙塔》
越来越贵的学费都花向了哪里?
根据数据的统计,美国学校雇佣的非教学人员人数远远超过了教师,而且在这些非教学员工身上花的钱也更多。
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并向他们收取高额的学费,当校方将学生视作消费者,办学的重心更是从教授知识向使顾客满意倾斜,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大把的经费被投入到豪华宿舍、健康娱乐中心之上。
图片来源:纪录片《象牙塔》
因为吸引学生的方式并不是靠什么好老师,而是各种一流的生活设施。
随着政府经费的削减,那些能担负得起外州全额学费且不需要任何助学金的学生,对大学来说非常重要,所以一些美国大学不得不去迎合那些只想玩乐而不想学习的学生。
图片来源:纪录片《象牙塔》
就这样,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在疯狂地建楼,不仅仅是教学楼,还有高级公寓。学生的公寓要有露天游泳池、24小时开放的健身房、各种派对、攀岩设施、高尔夫球场,甚至是桑拿设备等等。
新建的各种楼宇都花费不菲:波特兰州立大学综合娱乐中心造价6千9百万美元;明尼苏达大学体育场造价3亿美元;麻省理工学院史塔特中心造价3亿美元。
图片来源:纪录片《象牙塔》
大学之间的竞争,仿佛成了一场福利战,你超越了过去的我,我也要超越现在的你。在这场高等教育界的军备竞赛中,当一所学校建了新的设施,其他学校也都必须要跟上。
当学校把重心从教育转移到了商业,名校的校长们也拿上了高额的薪酬。比如:纽约大学校长年薪150万美元;俄亥俄州立大学校长年薪200万美元;芝加哥大学校长年薪300万美元。
图片来源:纪录片《象牙塔》
很多学校以为只要继续扩张就能有更多学生,带来更多的利益。但是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在这个错误的发展方向里,他们只考虑了学生如何进入学校,并没有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处境。
根据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研究报告,2014年美国仅有56%的大学生能够在4年之内完成本科课程而毕业 。所有四年制美国大学,学生能在6年内毕业的比例只有60%,公立大学是57%,私立的非盈利大学好一些66%,私立盈利大学只有32%。
更糟糕的是,学生读得越久,花的钱越多,欠下的贷款也越多 。
自1970年至2011年,每年学生贷款总额的上涨程度 图片来源:纪录片《象牙塔》
而学生毕业后却很难找到工作,甚至有大学生毕业后做着非常底层的职位,比如服务员、清洁工和出租车司机。
有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读完本科继续读研究生,但是获得更高的学位不一定代表有更好的工作。继续读书的未来是不确定的,但是贷款额度的增加是确定的。
图片来源:纪录片《象牙塔》
在所有暗藏在美国经济里的定时炸弹中,助学贷款的债务已经高达一亿美金,甚至超过了信用卡贷款债务,平均每位美国大学生都背负着25000美金的债务。
每位给学生支付学费的家长,都被昂贵的学费所震惊。
图片来源:纪录片《象牙塔》
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斯蒂芬妮,在研究生毕业后几个月虽然没找到工作,却收到了来自助学贷款机构的频频催债。然而,此时的她即使拿着硕士学位,仍然找不到一份在当地酒店扫厕所的工作,只能依靠救济,靠豆子和大米过日子。
面对镜头,她显得焦虑不安:
图片来源:纪录片《象牙塔》
我所受的教育是无价的,但同时也让我背负了十四万美元的债务,如果我有了孩子,我死后债务会转到孩子名下,它一点一点吞噬我的梦想,如今提到梦想我就会很不安。我们年轻一代人,仅仅是要求能和父母一样的机遇,就会被人指责自私。
生存就像是一个黑洞,它把没有被命运偏袒的人紧紧捆绑在一起,让所有人抱着希望以为可以找到出口,看似前方有路,到最后才发现是一个无尽的循环。
至2013年,和斯蒂芬妮一样的25岁以下毕业生有一半都处在失业状态。
图片来源:纪录片《象牙塔》
愈发疯狂的派对文化
在美国,party文化是校园中不可忽视的现象。
作为学生们释放课业压力、开展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校园派对可以说已经融入到美国大学生的血液之中。
图片来源:Google
即使是那些还没来得及真正接触美国校园派对的留学生,也必然在无数美剧、好莱坞电影以及各种社交媒体上“目睹”其中的疯狂。
酒吧、体育、兄弟会、音乐节…这些电影里常常出现的夜夜笙歌、纸醉金迷,只要你愿意,校园里都可以一一实现。
与此同时,学校还会为每个社团建立自己专属的frat house,用于周末举办各种派对,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能迅速开启任何一个缺乏自制力的freshman的社交人生。
一些学生表示party几乎是必须参加的校园社交,有时候过于丰富的选择,甚至让他们怀疑自己是否是来度假的。 每年,美国的niche网站都会将国内近千所大学汇总,制作全美最会party的大学排名,而在《普林斯顿评论》评选出的“最热衷派对大学”榜单中,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名列前茅。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学生入住浪漫的“私人公寓”大楼,过着在游泳池边上喝个小酒、抽个雪茄的生活,而不是把心思放在学业上。
调查显示,36%的学生每周的学习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平均一天还不到一个小时,这些都是全日制的在校大学生,研究中的一半学生表示,他们没有一门课需要写超过20页的论文。
图片来源:纪录片《象牙塔》
与此同时,现如今决定一个教授能否晋升、拿到终生教职以及薪水高低的是他们的研究成果以及学术声望。专心教学会影响他们的科研进度,很多从事高等教育的教授、讲师们对促进学术严谨性以及教育学生毫无兴趣,他们把精力都放在别的事情上。
因而,作为高校排名的一部分,学校会让学生填写满意度调查问卷以评估教授的教学质量 ,一些高校甚至在不断讨好和迁就学生的过程中,丧失了原则,丢失了底线,甚至和教授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取悦学生。
图片来源:纪录片《象牙塔》
在课程结束时,学校会让学生填满意度调查表,“你有多喜欢这门课”、“你会把这门课推荐给朋友吗”,学生在无形中促进了教授这种不严谨的态度,让他们在分数上手下留情。
因为学校唯一重视的衡量标准,就是学生作为顾客是否满意。
这种单方面的考察,同时也导致了很多教授不那么严格和严谨,总是要对学生手下留情。毕竟过于严格的老师和有难度的课程,并不总是会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
图片来源:纪录片《象牙塔》
毫无疑问,从未有人对教育存在的意义提出质疑,但在当下的现实环境中,这不得不令人反思。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教育的成本和回报对大多数家庭和个人来说都意义深远。 被债务缠身而无法解脱,或是背负着家庭压力而没有回头路,都反映出当代社会教育体制下存在的严重问题。
图片来源:纪录片《象牙塔》
此时此刻,假若你即将踏入大学的殿堂,又或者正在高校的象牙塔中徜徉,请想清楚,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只有真正明白了自己内心的需求,你才会知道这趟在你生命中无比重要的旅行,到底收获了什么。
( 小林)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goingoutguide/movies/ivory-tower-movie-review/2014/06/18/f13b0a20-f31b-11e3-914c-1fbd0614e2d4_story.html?utm_term=.d62a869172e2